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s pharmacology approach reveals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Jian-Pi Qing-Chang decoction on ulcerative colitis 被引量:12
1
作者 You-Lan Chen Yi-Yuan Zheng +2 位作者 Yan-Cheng Dai Ya-Li Zhang Zhi-Peng T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21期2603-2622,共20页
BACKGROUND Given the complex 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the conventional therapeutic methods are not fully curative. As a sort of systemati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 BACKGROUND Given the complex 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the conventional therapeutic methods are not fully curative. As a sort of systemati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ovides new options for the standard therapy.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numerous problems with the promotion of TCM attributed to its complexity, and consequently, new research approaches are urgently needed. Thus, we explor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Jian-Pi Qing-Chang (JPQC) decoction on UC based on systems pharmacology approach, which might fill the current innovation gap in drug discove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pertaining to TCM.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JPQC decoction on UC based on systems pharmacology approach. METHODS We performed systems pharmacology to predic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he matched targets, and the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JPQC on UC. In vivo, w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JPQC in a colitis model induced by dextran sulfate sodium. In vitro, we adopted the 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s) as well as BMDMs co-cultured with Caco2 cells to verify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f JPQC on UC under TNF-α stimulation. RESULTS Systems pharmacology revealed 170 targets for the 107 active ingredients of JPQC and 112 candidate targets of UC.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were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therapeutic targets of JPQC on UC. Based on enrichment analyses, we proposed our hypothesis that JPQC might have a protective effect on UC via the NF-κB/HIF-1α signalling pathway. Subsequent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revealed that treatment with TNFα activated the NF-κB/HIF-1α signalling pathway in BMDMs, thereby damaging the epithelial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co-cultured Caco2 cells, while JPQC rescued this situation. The findings were also confirmed in a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model. CONCLUSION JPQC could improve the mucos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via the NF-κB/HIF-1α signalling pathway, which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PHARMACOLOGY Ulcerative colitis Jian-Pi qing-chang DECOCTION Inflammation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下载PDF
明清易代与江南文学版图之重构
2
作者 周明初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9,160,共14页
在明代至清代康熙前期,苏州无疑是整个江南地区文学创作和活动的中心。明末清初,杭州和常州的文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康熙中后期以来与苏州形成了鼎立的局面。江南其他地区的文学发展,在明清两朝也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江南地区的... 在明代至清代康熙前期,苏州无疑是整个江南地区文学创作和活动的中心。明末清初,杭州和常州的文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康熙中后期以来与苏州形成了鼎立的局面。江南其他地区的文学发展,在明清两朝也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江南地区的文学版图在清代得到重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明清易代有着根本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学版图 明清易代 重构
下载PDF
明清合浦县学宫的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探析
3
作者 吴桂宁 黑箫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95-197,共3页
坐落于合浦廉州古城的合浦县学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合浦县学宫曾历经多次迁建、重修与损毁,现存的合浦县学宫遗址仅存大成殿。从历代的史料记载中,可推测出合浦县学宫在明清时期的大致建筑空间布局。在史料考证与实物... 坐落于合浦廉州古城的合浦县学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合浦县学宫曾历经多次迁建、重修与损毁,现存的合浦县学宫遗址仅存大成殿。从历代的史料记载中,可推测出合浦县学宫在明清时期的大致建筑空间布局。在史料考证与实物调查的基础上,挖掘合浦县学宫的历史沿革、选址变迁与空间演变,并探析其营建思想与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县学宫 历史沿革 选址变迁 空间演变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宫姬之回归: 历史性鬼故事与朝代覆亡
4
作者 蔡九迪 郭文仪(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7-188,共22页
论文讨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故事,被称为“历史性鬼故事”,这类鬼故事通常以历史“受难者”或牺牲者为中心,其主题与个体死亡的故事紧密相关,隐喻了王朝的覆灭及由此产生的创伤。论文从十七世纪六种“林四娘”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这... 论文讨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故事,被称为“历史性鬼故事”,这类鬼故事通常以历史“受难者”或牺牲者为中心,其主题与个体死亡的故事紧密相关,隐喻了王朝的覆灭及由此产生的创伤。论文从十七世纪六种“林四娘”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这些版本,对林四娘故事进行了类型区分,分析了故事的变体以及与之类似的“宫姬归来”的故事。“宫姬回归”的情节在怀古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表达了对王朝辉煌和衰落的追悼。作者以林四娘故事为例,展示了“宫姬回归”类型的鬼故事如何成为悼明文化工程的一部分,使旧朝记忆重新浮现并最终得到安抚。这一过程突显了历史性鬼故事的独特意义,深刻探讨了这些故事与王朝覆灭的历史记忆之间的变化和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鬼故事 王朝覆灭 宫姬回归 林四娘故事 明清易代
下载PDF
礼俗互动视域下明清服饰变迁研究
5
作者 李俞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明清是中国传统服饰演进的重要时期,不仅见证了华夏衣冠的恢复和王朝政治的传续与更迭,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初的服饰礼仪重建,明中后期的服饰等级僭越现象,清初的“剃发易服”政策以及清末民初西风东渐... 明清是中国传统服饰演进的重要时期,不仅见证了华夏衣冠的恢复和王朝政治的传续与更迭,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初的服饰礼仪重建,明中后期的服饰等级僭越现象,清初的“剃发易服”政策以及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对服饰风尚的影响等,都显示出服饰与王朝政治、地方社会、民众生活的密切互动。从礼俗互动视角予以综合性分析,探索明清服饰的变迁脉络及其社会实践机制,特别是在社会平稳期与转折期的作用发挥,有助于理解服饰在国家一统进程中的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角色担当。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传统中国社会变迁的窗口,亦为理解当今社会发展与国家认同、助力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文化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俗互动 明清服饰 变迁 王朝政治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清末科举改制下的浙闱新变与现实省思
6
作者 钟伟春 李木洲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颁发科举改制谕令,对乡试命题范围、参考书目以及阅卷标准等进行改革。但改革使入闱前浙江士子进退维谷,闱场内乱象也不一而足,考生失范行为频现,仓促条对、敷衍作答、试卷曳白被贴者更不知几何。最终,在考生消极应... 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颁发科举改制谕令,对乡试命题范围、参考书目以及阅卷标准等进行改革。但改革使入闱前浙江士子进退维谷,闱场内乱象也不一而足,考生失范行为频现,仓促条对、敷衍作答、试卷曳白被贴者更不知几何。最终,在考生消极应对与考官素质不足、路径依赖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新制精神的落实大打折扣,以致科举制度最后的更张未能为自身续命。清末科举改制失败对当前考试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制度改革,仍具有重要启示。它警示后世在推出重大考试改革之前,务必要系统谋划,充分准备,循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科举改制 浙闱新变 士子新貌 新制精神 高考改革
下载PDF
从清前期长城地带历史变迁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7
作者 邓涛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系统、精准的总结、提炼,该理论即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结合清前期长城地带的历史变迁...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系统、精准的总结、提炼,该理论即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结合清前期长城地带的历史变迁可知,清朝在使用和管理长城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在促进长城地带统一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维系长城地带的统合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促进长城地带民族交融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在维系长城地带和平及贸易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长城 变迁 中华文明 “五个突出特性”
下载PDF
由“敬”至“用”:《御批通鉴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及变化
8
作者 周倩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御批通鉴辑览》(简称《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历经三个阶段的变化:其一,乾嘉至道光初年,被奉为官方权威,并在清廷重塑明末历史记忆的活动中充当依据之书。此阶段《辑览》政治意蕴凸显,人们的态度以“敬”为主。其二,道咸以降,《辑... 《御批通鉴辑览》(简称《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历经三个阶段的变化:其一,乾嘉至道光初年,被奉为官方权威,并在清廷重塑明末历史记忆的活动中充当依据之书。此阶段《辑览》政治意蕴凸显,人们的态度以“敬”为主。其二,道咸以降,《辑览》囊括古今、论断权威、部头适中的特点,适应了太平天国战后恢复文教的需求,成为官书局优先刊刻、学校重点藏贮的史籍,人们逐渐认可其历史教育价值,成为士子学史必读书目,几有超越《史》《鉴》之势。其三,清末颁布科举新章,《辑览》因被定为乡、会试史论题的核心命题参考书而获得士人追捧。科举制度废除后,《辑览》仍被新式学堂使用,在新旧学制迭代的过渡时期充当历史教科书。《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总体呈现由“敬”至“用”的变化趋势,展示了官修史书走出书斋、服务社会的路径,是中国传统史学发挥社会功用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御批通鉴辑览》 社会境遇 变化
下载PDF
清代陕甘地区新建厅城的特征及其在清代城市史上的地位
9
作者 魏欣宝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从陕甘地区新建厅制城市的历史进程来看,清朝在内地的边缘地带置厅筑城一般是地域开发的结果,在边疆地区置厅筑城则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从城池选址的大位置角度来看,清代的交通路线与政区地理格局是影响厅城选址的重要因素。... 从陕甘地区新建厅制城市的历史进程来看,清朝在内地的边缘地带置厅筑城一般是地域开发的结果,在边疆地区置厅筑城则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从城池选址的大位置角度来看,清代的交通路线与政区地理格局是影响厅城选址的重要因素。就小位置而言,因地方长官着重考虑政治、军事因素,城址大多面临诸多地理条件的不足,但得益于清代对上述地域开发的深入,大量的厅城城址沿用至今。对于清代的城市发展而言,厅城作为清代特有的建置城市类型,在城市体系构建和整体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陕甘 厅制城市 城市变迁 城市选址 城市地位
下载PDF
陕西秦岭以北地区清代霜雪灾害与寒冷气候事件研究
10
作者 李嘉宁 岳大鹏 +1 位作者 赵景波 杨天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0,共7页
运用灾害等级法、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等对清代陕西秦岭以北地区的霜雪灾害等级、时空分布、周期性及致灾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秦岭以北地区清代(1644—1911年)268年内共发生霜雪灾害97次,1644—1703年和1864—1911年为高... 运用灾害等级法、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等对清代陕西秦岭以北地区的霜雪灾害等级、时空分布、周期性及致灾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秦岭以北地区清代(1644—1911年)268年内共发生霜雪灾害97次,1644—1703年和1864—1911年为高频期,1704—1783年和1784—1863年为较低频期,且存在3年、7年、11年、28年的准周期。(2)霜雪灾害频次和等级存在季节性特征。霜灾在春秋两季最为频繁,雪灾在冬春季节发生最多,冻灾几乎仅在冬季发生。中度等级灾害多发生于春秋两季,重度等级灾害常发生于秋冬之际。(3)霜雪灾害的强弱与频次在空间上有较好一致性,多集中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关中盆地东南部。(4)霜雪灾害发生高频期对应气候更为寒冷干燥。冬季风强度是决定霜雪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5)小冰期气候在清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较暖或炎热月份发生降温达15~20℃的灾难性降温事件,并导致灾难性天气过程。(6)清代陕西秦岭以北地区发生两次极端寒冷气候事件,分别在1662—1692年和1861—1900年,后者指示清代气温最低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霜雪灾害 时空变化 寒冷气候事件 陕西秦岭以北地区
下载PDF
清代以来黔东南苗疆的族群融合与社会变迁
11
作者 吕炎 李凌霞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6-33,共8页
传统的黔东南苗疆山地社会普遍处于刀耕火种和狩猎采集状态,当地少数民族采取“姑舅表婚”的方式避免劳动力的流失,村寨处于寨老组织的管理下,社会结构呈现不相兼统的平权格局。自雍正年间苗疆开辟后,包括汉人在内的移民通过联姻和拟亲... 传统的黔东南苗疆山地社会普遍处于刀耕火种和狩猎采集状态,当地少数民族采取“姑舅表婚”的方式避免劳动力的流失,村寨处于寨老组织的管理下,社会结构呈现不相兼统的平权格局。自雍正年间苗疆开辟后,包括汉人在内的移民通过联姻和拟亲属关系等各种方式扎根苗寨,其带来的农业技术、贸易和文化促进了苗疆社会的发展。同时,清政府推行文教科举和鼓励灌溉农业的政策。在多方因素促成下,苗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于族群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移民群体、地方官府和当地社群是促成民族融合和社会变迁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融合 黔东南 社会变迁
下载PDF
《易经通注》易学思想研究
12
作者 梁珂维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易经通注》作为清朝第一部官方易学著作,其政治地位和意义非比寻常。分析《易经通注》编纂始末及体例可以发现,其目的是以义理为宗、折衷众说,这与后来的《御纂周易折中》如出一辙。虽然它的学术观点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却对理学易学... 《易经通注》作为清朝第一部官方易学著作,其政治地位和意义非比寻常。分析《易经通注》编纂始末及体例可以发现,其目的是以义理为宗、折衷众说,这与后来的《御纂周易折中》如出一辙。虽然它的学术观点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却对理学易学有所改正。该书不完全赞同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而提出其为圣人为人事设,这对反对空谈心性、倡导实学大有裨益。在治国方面,它提出统治者需先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怀利民之心,行利民之政,才能够匡正天下,这是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路。对《易经通注》的深入探究有助于还原清初易学之原貌,推进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易学 《易经通注》 傅以渐 内圣外王
下载PDF
On Liang Qicha's Thought on Feminist Righ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3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下载PDF
朱筠与清中叶文章变迁
14
作者 倪惠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朱筠在清中叶以学政大吏操持选政、广开幕府,以儒林而兼文苑的通才培育为根本,不惟笼罩清中叶学术,亦是清中叶文章通变之先导。他把“识字以通经”作为文章写作基础,有意改造制义文风;以振兴古文为己任,力倡清中叶史学派古文,推动了清... 朱筠在清中叶以学政大吏操持选政、广开幕府,以儒林而兼文苑的通才培育为根本,不惟笼罩清中叶学术,亦是清中叶文章通变之先导。他把“识字以通经”作为文章写作基础,有意改造制义文风;以振兴古文为己任,力倡清中叶史学派古文,推动了清中叶传记文的发展;倡导以学养气,于“不名一家”格局下,引领并加深了清中叶常州骈文群体根柢经史的创作,扬州汪中“骈散之迹泯”,洪亮吉骈散兼容,这种骈文方向的生成壮大均离不开朱筠之点化推动。其对通才的培育在文章理论及创作上孕育了通变之思,进而引发文体及文风的转变,以学济文、不论骈散渐成为文章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筠 通才 清中叶 文章变迁
下载PDF
燕行使者视域下清代东北地区文化交流的认知变迁
15
作者 王广义 王丹 《东疆学刊》 2023年第4期42-51,129,130,共12页
清代燕行使者在东北地区开展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重要内容。燕行使者在清代东北地区文化交流活动集中于政治制度、市肆商业经济、文学艺术及医药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全方位再现了清代东北地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 清代燕行使者在东北地区开展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重要内容。燕行使者在清代东北地区文化交流活动集中于政治制度、市肆商业经济、文学艺术及医药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全方位再现了清代东北地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样态。从“小中华”意识到北学思想的影响,中朝两国之间交往活动的主客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文化交流认知上存在较大的偏差。结合域外的全新视角审视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揭示文化交流背后的文化心态及社会变迁,呈现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下清代东北社会文化从单一封闭到多元互动、从排斥反抗到融合共生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文化交流 认知变迁 燕行使者 清代
下载PDF
明清曲谱改易明人散曲问题分析——以《南曲全谱》《南词新谱》等曲谱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英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明清曲谱编纂者依据编纂目的与标准对所收录的部分散曲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易,这些改易既是出于规范创作、增强吟唱音腔效果的需要,也与编纂者的曲学主张、曲谱间的延承关系、区域内曲风的影响密切相关。曲谱对明人散曲的多数改易较为恰... 明清曲谱编纂者依据编纂目的与标准对所收录的部分散曲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易,这些改易既是出于规范创作、增强吟唱音腔效果的需要,也与编纂者的曲学主张、曲谱间的延承关系、区域内曲风的影响密切相关。曲谱对明人散曲的多数改易较为恰切,个别改易未能处理好音效与表意之间的关系。曲谱改易散曲文本的现象是具体实践行为,也是特定语境下的建构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曲谱 明代散曲 改易 《南曲全谱》 《南词新谱》
下载PDF
Chang Wei Qing Decoction enhances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D-1 inhibitor therapy by regulating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gut microbiota in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3
17
作者 WANG Ting WU Linguangjin +3 位作者 WANG Shuyun SHI Xiaolan LIU Hui DENG Wanli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33-345,共13页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anti-PD-1 antibody has long been shown to be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This study aimed to mechanistically assess whether Chang Wei Qing(CWQ)Decoction can enh...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anti-PD-1 antibody has long been shown to be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This study aimed to mechanistically assess whether Chang Wei Qing(CWQ)Decoction can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D-1 inhibitor therapy.PD-1 inhibitor therapy showed the significant anti-tumor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dMMR/MSI-H)colorectal cancer(CRC),rather than those with mismatch repairproficient/microsatellite stable(pMMR/MSS)CRC.Hence,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label staining was utiliz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TIME between dMMR/MSI-H and pMMR/MSS CRC patients.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ze T-lymphocytes in tumors from mice.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PD-L1 protein in mouse tumors.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of mice was evaluat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16S rRNA-gene sequencing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mice.Subsequently,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umor-infiltrating T-lymphocy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MMR/MSI-H CRC patients had more CD8+T cells and higher expression of PD-1 and PD-L1 proteins.In vivo,CWQ enhanced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anti-PD-1 antibody and increased the infiltration of CD8+and PD-1+CD8+T cells in tumors.Additionally,the combination of CWQ with anti-PD-1 antibody resulted in lower inflammation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than that induced by anti-PD-1 antibody alone.CWQ and anti-PD-1 antibody co-treatment upregulated PD-L1 protein and reduced the abundance of Bacteroides in the gut microbiota but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Akkermansia,Firmicutes,and Actinobacteria.Additionally,the proportion of infiltrated CD8+PD-1+,CD8+,and CD3+T cell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bundance of Akkermansia.Accordingly,CWQ may modulate the TIME by modifying the gut microbiota and consequently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D-1 inhibito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PD-1 inhibitor therapy Gut microbiota CD8+T cells chang Wei qing
原文传递
晚清“开眼看世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
18
作者 陈争平 《新经济》 2023年第10期25-37,共13页
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但是因为晚清盲目虚骄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巨大,晚清爱国志士开放思想发展过程仍然坎坷曲折,呈波浪型发展态势,大致经... 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但是因为晚清盲目虚骄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巨大,晚清爱国志士开放思想发展过程仍然坎坷曲折,呈波浪型发展态势,大致经历了三次高潮。这三次“开眼看世界”高潮可谓一次比一次高大,一次比一次深入,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现代化依然会出现波浪型发展态势,借鉴历史经验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千年大变局 开眼看世界 早期现代化
下载PDF
清末民国杭州城市聚落变迁——以《浙江省城图》《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项文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02-408,共7页
采用清末、民国时期最典型的城市地图,复原杭州城市聚落,用来考察近代以来杭州城市聚落的数量及其分布演变的特征。研究表明,受拆城筑路、人口增长、都市设计等影响,杭州城市聚落变迁的特征为在数量上,大量增加,几近一倍,规模随之扩大,... 采用清末、民国时期最典型的城市地图,复原杭州城市聚落,用来考察近代以来杭州城市聚落的数量及其分布演变的特征。研究表明,受拆城筑路、人口增长、都市设计等影响,杭州城市聚落变迁的特征为在数量上,大量增加,几近一倍,规模随之扩大,从单核向多核、成片发展,直至覆盖整个城市;在布局上,南北方向、御街中心的特点基本不变,但朝西南方向略有偏移。这作为城市空间变迁的主要表现,折射了杭州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民国 杭州 城市聚落变迁 城市地图
下载PDF
告别晚明:清初京城文人的文化转型与思想变革
20
作者 诸雨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4,共11页
从遗民的视角透视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转型,呈现出的往往是停滞、消歇或终结的消极一面。而关注那些进入政治与文化中心的京城文人群体,则能看到易代之际思想文化带有延续性、创造性的特点。清初京城文人是重要却易被忽视的文人群体,他... 从遗民的视角透视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转型,呈现出的往往是停滞、消歇或终结的消极一面。而关注那些进入政治与文化中心的京城文人群体,则能看到易代之际思想文化带有延续性、创造性的特点。清初京城文人是重要却易被忽视的文人群体,他们有着以苦为荣、以雅为高、以群为乐的价值追求,其文化思想转型呈现出既变异又承续的复杂理路。这些身居京城的文人因自感失节而萌生愧悔意识,又因易代而形成惶惑情感,由此产生了从压抑严苛到温柔敦厚的士风转型,以及由抽象思辨到传承文明的价值转向,整体上呈现出与晚明思潮相异的特色。他们在历史叙述、经典解读以及审美评鉴中深化了对主体意志与自由选择的思考,又接续了晚明思潮对自我意识的探寻,从另一角度体现出中华文明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京城 文人心态 文化转型 思想变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