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白沙理学观对社会教化的影响
1
作者 黄明喜 刘金荣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2期5-16,共12页
儒家学者十分注重社会教化,这种观念在明代理学家陈白沙身上格外显著。作为明代理学向心学转变的关键人物,陈白沙秉持导民向善的教化精神,一生致力于社会教化,不仅强调以“诚”为本体的德性观,且以身垂范,通过诗书琴乐等教化方式影响弟... 儒家学者十分注重社会教化,这种观念在明代理学家陈白沙身上格外显著。作为明代理学向心学转变的关键人物,陈白沙秉持导民向善的教化精神,一生致力于社会教化,不仅强调以“诚”为本体的德性观,且以身垂范,通过诗书琴乐等教化方式影响弟子门人,视孝悌为教化着眼点,兼及忍、让、勤、俭、忠、信等诸种美德养成,并倡导读书明理,树立家国一体的教化风尚。陈白沙的社会教化实践富有心学涵养和切己躬行的精神气质。伴随陈白沙的社会名声日隆,岭南百姓以及不少官员深受陈白沙的理学教化思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理学教化 立诚修己 孝悌为本 读书明理 家风家教
下载PDF
探讨侨乡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基于陈白沙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伟坚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辨析陈白沙教育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发掘注重德育、因材施教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对侨乡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借鉴价值。结合五邑大学爱国爱乡爱校、开放包容的侨乡高校文化背景,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创新搭建高校党建活动新平... 辨析陈白沙教育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发掘注重德育、因材施教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对侨乡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借鉴价值。结合五邑大学爱国爱乡爱校、开放包容的侨乡高校文化背景,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创新搭建高校党建活动新平台。利用启发自觉,进行目标教育和人格培养。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将陈白沙教育思想融入“大思政”新格局中,创建协同创新育人的“邑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思政教育 陈白沙教育思想 邑大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下载PDF
甘泉心学的思想源泉——论湛甘泉与朱熹、陈白沙思想的关系
3
作者 叶智勇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发展的一座高峰,明代心学更堪称明代理学中的显学。王畿与黄宗羲等人均认为明代心学以陈白沙为开端,以王阳明为集大成。湛甘泉作为陈白沙的衣钵传人,又同为岭南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体系与陈白沙有着明显的差异... 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发展的一座高峰,明代心学更堪称明代理学中的显学。王畿与黄宗羲等人均认为明代心学以陈白沙为开端,以王阳明为集大成。湛甘泉作为陈白沙的衣钵传人,又同为岭南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体系与陈白沙有着明显的差异。张君劢等认为王阳明才是陈白沙的真正传人,甚至提出湛甘泉属于程朱一系。从湛甘泉的时代背景与为学经历看,湛甘泉哲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逐渐对程朱理学扬弃,而转为心学的历程,其哲学思想中与白沙之学的不合之处,也只是在为学方法和修养论上对白沙的进一步发展,其继承的正是白沙自然、自得的为学宗旨与贵疑的为学精神。因此,从陈白沙到湛甘泉才是明代岭南心学的传承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心学 陈白沙 湛甘泉 为学精神
下载PDF
“逍遥复逍遥,白云如我闲”——陈白沙“自然之乐”的休闲境界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立勇 郭小蕾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中国传统哲学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休闲智慧——崇尚洒落自得的“曾点之乐”,这种生活态度和生存理想又与审美境界内在地相通。明代哲学家陈白沙“自然之乐”的生命境界和审美境界,极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人的休闲智慧其旷达自适的诗... 中国传统哲学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休闲智慧——崇尚洒落自得的“曾点之乐”,这种生活态度和生存理想又与审美境界内在地相通。明代哲学家陈白沙“自然之乐”的生命境界和审美境界,极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人的休闲智慧其旷达自适的诗酒之乐、隐逸高洁的菊花之爱、逍遥自在的田园之趣,表现出中国哲人超然物外、天人合一、渗透人间世相、悟出生活真谛后的一种超越自得的生存境界。这种休闲的生存境界,对于我们当代社会的和谐生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自然之乐 休闲境界
下载PDF
陈白沙传道的语言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卓进 王建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0,160,共5页
在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自身合目的性的至上存在,修道成圣是他教育理念的核心追求。然而,这种至上的道却又是无法言说描状的,圣贤的典籍也无益于道的修证。白沙认为"道"在心中,教育的任务不在于言说描状道,... 在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自身合目的性的至上存在,修道成圣是他教育理念的核心追求。然而,这种至上的道却又是无法言说描状的,圣贤的典籍也无益于道的修证。白沙认为"道"在心中,教育的任务不在于言说描状道,而是设置环境从而形成一特定心境,让心中固有的道自然活泼地呈现,这丰富了语言与教育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传道 语言困境 境语 诗语
下载PDF
陈白沙“勿忘勿助”功夫的历程与内涵——兼论陈白沙儒学与禅学价值观之不同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红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勿忘勿助"是陈白沙儒学体证的核心功夫,"勿忘"是提撕唤醒的功夫,"勿助"是祛除私欲的功夫。主静或静坐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主要形式,"敬"与"一"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两个核心概念。在... "勿忘勿助"是陈白沙儒学体证的核心功夫,"勿忘"是提撕唤醒的功夫,"勿助"是祛除私欲的功夫。主静或静坐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主要形式,"敬"与"一"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两个核心概念。在陈白沙实现心与理的凑泊之前与之后,"勿忘"指向的对象有所不同。陈白沙的"勿忘"功夫指向善、仁、理,是实,禅学的坐忘指向空;陈白沙的"勿助"功夫是祛除私欲,禅学的体悟工夫是一种私意安排,因而陈白沙儒学的价值观与禅学的价值观有本质的不同,关于陈白沙的"流禅说"是没有根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勿忘 勿助 先立其大 静坐 禅学
下载PDF
“静坐中养出端倪”到“随处体认天理”——陈白沙、湛甘泉心学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卓进 王建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14,93,共5页
湛甘泉的心学思想承传自陈白沙,但二人的心学教育思想却存在重大分歧。在教育理论层面体现为从"静坐中养出端倪"到"随处体认天理"的演变,在实践层面体现为是否采用正规的书院式教学。这种分歧既是解决白沙心学内在... 湛甘泉的心学思想承传自陈白沙,但二人的心学教育思想却存在重大分歧。在教育理论层面体现为从"静坐中养出端倪"到"随处体认天理"的演变,在实践层面体现为是否采用正规的书院式教学。这种分歧既是解决白沙心学内在学理困境的需要,还由于二人的时代背景与主体身份已发生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湛甘泉 广东书院 心学
下载PDF
陈献章学术思想的全方位探讨──陈献章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运华 刘兴邦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2000年9月26—29日,“陈白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江门五邑大学召开。研讨会对陈白沙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诗学、教育思想等进行了深入、热烈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陈白沙 陈献章 学术思想 陈献章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 哲学思想 诗学 教育思想 江门学派
下载PDF
从“孔颜乐处”到自适任情——陈白沙对理学重要命题的超越 被引量:2
9
作者 雍繁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5,共7页
陈白沙的思想上承周敦颐、程颢、邵雍,而与程颐、朱熹不同。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成圣境界——“孔颜乐处”理解的差异上。白沙糅合儒、庄、禅三家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命题进行了超越性阐释,以自适任情取代“孔颜乐处”的道德伦理内... 陈白沙的思想上承周敦颐、程颢、邵雍,而与程颐、朱熹不同。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成圣境界——“孔颜乐处”理解的差异上。白沙糅合儒、庄、禅三家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命题进行了超越性阐释,以自适任情取代“孔颜乐处”的道德伦理内涵。这充分表现在他的生活实践方面。另外,白沙心学的超越性也体现出宋明理学本身的矛盾,揭示出理学到心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孔颜乐处" 超越性 理学 哲学命题 心学 儒学 佛学 道学 生活实践
下载PDF
陈白沙心学的德性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8,共6页
陈白沙心学的德性进路即陈白沙心学的成德、成圣路径。陈白沙继承了孟子"集义"的德性进路,他认为成德、成圣的根基在于"立本",即通过日常生活中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以体证仁、善之为人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渐次扩... 陈白沙心学的德性进路即陈白沙心学的成德、成圣路径。陈白沙继承了孟子"集义"的德性进路,他认为成德、成圣的根基在于"立本",即通过日常生活中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以体证仁、善之为人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在"立本"的基础上,陈白沙的成德历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提撕、唤醒的"勿忘"工夫为主,由于陈白沙并未透彻地理解"勿忘"与"勿助"体证工夫的辩证关系,因用功过度而导致了心疾;第二阶段以"勿助"工夫为主,陈白沙逐渐领悟了"勿助"的含义及其对成德、成圣的意义,即由"亲亲之情"及"恻隐之心"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顺理推演的自然过程,不需要任何的助长。至此,"勿忘勿助之间"成为陈白沙心学成德、成圣的基本体证路径。在此基础上,陈白沙构建了本体自然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心学 德性进路 集义 义袭 勿忘 勿助
下载PDF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及对陈白沙儒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日常生活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自然的顺理推演的过程,无需任何的助长;其二,程颐将"闲邪存诚"解释为"闲邪"即"存诚",&qu...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日常生活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自然的顺理推演的过程,无需任何的助长;其二,程颐将"闲邪存诚"解释为"闲邪"即"存诚","闲邪存诚"的工夫在"闲邪""主敬","主敬"则自然"存诚","存诚"是一个无须用力的易简过程;其三,程子提出了"道物无对""物各付物"的观点,对人与物的关系进行了易简性阐释。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对陈白沙的心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陈白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勿忘勿助之间"为特征的易简的体证工夫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陈白沙形成了"情顺万物而无情"的致虚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陈白沙 儒学 易简 勿忘勿助 道物无对
下载PDF
陈白沙的“立心”说与幸福价值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红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2,共5页
陈白沙继承了原始儒学心性论德性进路,在体证、践证仁、善的基础上确立了"先立其大"的德性本体,此即"立心"说。在"立心"说的基础上,陈白沙继承了孔颜之乐的思想精髓,并将之发展成为自然主义。陈白沙的自... 陈白沙继承了原始儒学心性论德性进路,在体证、践证仁、善的基础上确立了"先立其大"的德性本体,此即"立心"说。在"立心"说的基础上,陈白沙继承了孔颜之乐的思想精髓,并将之发展成为自然主义。陈白沙的自然主义旨在阐释一种简易、自然、幸福的人生价值观,由"亲亲"之情及恻隐之心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承体起用、自然而然而无须助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喜悦情感体验即人生幸福。同时,在"人与天地同体"的一本论宇宙框架下,在"立心"说的基础上,陈白沙实现了人"与物浑然同体",在"道物无对"的人与物的关系中彰显了人性自由,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实现了幸福的人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立心”说 德性进路 自然主义 幸福价值观
下载PDF
陈献章实现“自然之乐”境界的修持途径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运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2-14,51,共4页
境界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质和特点,陈白沙在建构其心学基本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然之乐”的境界之学。为了实现明朗澄彻的“自然之乐”境界,白沙提出了致虚、守静、自得的主要修持途径。这些途径体现了白沙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关键词 陈白沙 自然之乐 道家
下载PDF
明代的荐举取士与陈白沙的拒试南归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继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4-26,共3页
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的陈白沙仕进愿望一度强烈,后因科场失利,回乡潜心学问。朱英、彭韶荐之于朝,乃属明代科举选士之外的特拔方式。陈白沙拒试吏部是恪守儒家关于在位者"执礼"的原则,以维护人格与"道"的尊严。
关键词 陈白沙 拒试 征召 仕进观念
下载PDF
陈白沙诗教意蕴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明喜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
作为明代心学的开启者,陈白沙是个十分重视诗教的教育家。陈白沙以诗为教,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现实感悟化为诗意的语言,用诗歌的方式培养弟子。诗教既有丰富的内涵,也有生动的形式。陈白沙诗教意蕴体现于重教化,广育才;尚自然,乐其心;美... 作为明代心学的开启者,陈白沙是个十分重视诗教的教育家。陈白沙以诗为教,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现实感悟化为诗意的语言,用诗歌的方式培养弟子。诗教既有丰富的内涵,也有生动的形式。陈白沙诗教意蕴体现于重教化,广育才;尚自然,乐其心;美风俗,富情趣三大方面,充分展现出其教育思想与活动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诗教 重教化 尚自然 美风俗
下载PDF
白沙学说“端倪”义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应爱萍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端倪"是"心"之本体或端绪,指人在对善恶的自觉选择中本源意义上的向善倾向。白沙"端倪"与陆学的"本心"有着明显区别:陆学侧重通过各种功夫复其本心;白沙学说以养出"端倪"为进学之基... "端倪"是"心"之本体或端绪,指人在对善恶的自觉选择中本源意义上的向善倾向。白沙"端倪"与陆学的"本心"有着明显区别:陆学侧重通过各种功夫复其本心;白沙学说以养出"端倪"为进学之基本,重点在扩充功夫上。"端倪"与佛道两家所追求的虚静之心境也有差异。白沙先生坚决反对专寻书籍进行记诵的读书方法以及一味遵循外在具体的道德规范却没有内心真实体验的入学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先生 端倪 本心 四端
下载PDF
陈白沙从祀孔庙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海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大儒陈白沙是从祀孔庙的岭南第一人和唯一人,陈白沙从祀孔庙的成功为其“真儒”形象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陈白沙被提议从祀到从祀成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除了各种学术上的解释以外,这个过程交织着各种学术的和政治力量的较量,使陈白沙从... 大儒陈白沙是从祀孔庙的岭南第一人和唯一人,陈白沙从祀孔庙的成功为其“真儒”形象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陈白沙被提议从祀到从祀成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除了各种学术上的解释以外,这个过程交织着各种学术的和政治力量的较量,使陈白沙从祀孔庙事件显得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从祀 真儒
下载PDF
陈湛心学教育流派的理论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明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2-40,共9页
陈湛心学教育流派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陈白沙、湛甘泉创立的教育流派。其理论特色表现为三大方面:其一,从心在万物到心包万物的教育本体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心"的创造,为学者不要拘泥于一事一物,要自作主宰,陶冶性情;其... 陈湛心学教育流派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陈白沙、湛甘泉创立的教育流派。其理论特色表现为三大方面:其一,从心在万物到心包万物的教育本体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心"的创造,为学者不要拘泥于一事一物,要自作主宰,陶冶性情;其二,从学宗自然到随处体认天理的为学旨趣,旨在高扬主体的创造性,要求为学者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其三,从静养端倪到知行并进的修养工夫,强调知行双方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些教育理论特色含有较浓的思辨意味、鲜明的人性化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湛甘泉 明代心学 教育流派 理论特色
下载PDF
白沙心学与岭南化儒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兴邦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1-44,94,共4页
儒学在岭南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从儒学岭南化到岭南化儒学的发展过程。陈白沙通过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宣传儒家经典等方式,建立江门学派,构建"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白沙心学思想体系,从而促进了儒学岭南化向岭南化儒学的转变... 儒学在岭南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从儒学岭南化到岭南化儒学的发展过程。陈白沙通过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宣传儒家经典等方式,建立江门学派,构建"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白沙心学思想体系,从而促进了儒学岭南化向岭南化儒学的转变,江门成为岭南儒学的重镇。白沙心学开启了明代心学的源头,成为岭南化儒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心学 儒学岭南化 岭南化儒学
下载PDF
论陈白沙“自然之乐”境界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运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主张境界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派别和哲学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陈白沙在建构其心学基本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然之乐”的境界之学。其“自然之乐”的境界论,在内容和特征... 主张境界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派别和哲学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陈白沙在建构其心学基本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然之乐”的境界之学。其“自然之乐”的境界论,在内容和特征上都体现了鲜明的道家思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自然之乐 道家 中国 传统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