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社会的跨国叙事:近代以来广东潮阳陈四合批局与陈氏跨国家族的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忠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2-29,共8页
论文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近代以来广东潮阳陈四合批局与陈云腾跨国家族的建构。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闽粤交界的潮汕地区少为国史学者所关注,但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领域,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无论是跨国主义、海洋史,还是从方... 论文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近代以来广东潮阳陈四合批局与陈云腾跨国家族的建构。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闽粤交界的潮汕地区少为国史学者所关注,但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领域,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无论是跨国主义、海洋史,还是从方兴未艾的跨国史视角看,近代以来的潮州人一直都是一个活跃的、深具跨国性特征的群体。陈云腾家族的故事首先说明,要深刻理解跨国空间的人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近代以来国家的制度变迁与地方社会脉络的因素。在海外的"跨国"要素影响本土社会的同时,本土社会业已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深刻影响着处于跨国空间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阳 跨国华人 侨批 批局 本土文化 陈四合 陈云腾
下载PDF
深思立言 重世践行——从《海藻集》看陈思和教授的学术追求与价值取向
2
作者 何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9-233,283-285,共8页
《海藻集》是陈思和教授的一部编年体文集,尽管只辑录了作者数年间的文字,但从中却可看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变动不居的时代的思考、追求和坚守。它是作者深思之后的立言,尽显其卓然一家的学术创见和恢弘气度;而重世的立场与践行的取向... 《海藻集》是陈思和教授的一部编年体文集,尽管只辑录了作者数年间的文字,但从中却可看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变动不居的时代的思考、追求和坚守。它是作者深思之后的立言,尽显其卓然一家的学术创见和恢弘气度;而重世的立场与践行的取向,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如何承担现实责任,如何进入现实发挥作用的独特体验与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海藻集》 学术追求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昨天的故事:虚无与忏悔——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再回顾
3
作者 徐敏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0-52,124,共3页
在出版于1987年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一书中,陈思和讨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特殊精神现象:虚无和忏悔意识。新文学以来虚无内含的积极面是对绝望的反抗,但它内含的消极面则是对希望的放弃。而忏悔的话题由"人的忏悔"变异为... 在出版于1987年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一书中,陈思和讨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特殊精神现象:虚无和忏悔意识。新文学以来虚无内含的积极面是对绝望的反抗,但它内含的消极面则是对希望的放弃。而忏悔的话题由"人的忏悔"变异为"忏悔的人",发展到"为忏悔而忏悔",均包蕴着特定时代内容。唯有正视这些精神异化现象的存在,才有可能确立起真正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虚无 忏悔
下载PDF
深刻的学术思想与完善的教学体系的统一——兼评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4
作者 范藻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文章通过对学术界推崇又被各高校普遍采用的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中肯评析 ,指出其学术思想虽深刻而教学体系欠完善 ,提出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这本“教程”的基础上 ,还应完善教学体系 ,淡化文体意识 ,强化文史意识 ,努... 文章通过对学术界推崇又被各高校普遍采用的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中肯评析 ,指出其学术思想虽深刻而教学体系欠完善 ,提出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这本“教程”的基础上 ,还应完善教学体系 ,淡化文体意识 ,强化文史意识 ,努力做到抓住一个关键———文学和人的关系 ,划分两个阶段以1 977年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 ,把握三个要素———时代背景、作家心态、文学创作 ,围绕四大题材———农村题材、战争题材、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来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学术思想 教学体系 教材研究
下载PDF
论陈思和民间立场下的历史书写
5
作者 谭本龙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陈思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学术主张与实践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民间"是他建构文学史的一个立场,通过不断对"民间"理论的挖掘、探讨和实践,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学... 陈思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学术主张与实践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民间"是他建构文学史的一个立场,通过不断对"民间"理论的挖掘、探讨和实践,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史视角,观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以及知识分子的起伏命运,同时还为知识分子精神文化传统的建立指出了一个文化空间。这一系列的研究、实践使文学史极大地丰富起来,不少被遮蔽的现象也浮出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民间立场 文学史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史”的余华书写——以洪子诚、陈思和为例
6
作者 梅向东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40-46,55,共8页
余华的富有争议性是"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一个挑战。洪子诚和陈思和著的余华书写是两种代表性的"历史化"方式。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文学史观与从"共名"到"无名"的文学... 余华的富有争议性是"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一个挑战。洪子诚和陈思和著的余华书写是两种代表性的"历史化"方式。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文学史观与从"共名"到"无名"的文学史观,是洪子诚与陈思和书写余华的最终依据。前者去繁就简和搁置个性的价值中立,非乐观、非进化论的价值倾向,体现为对余华一定的意义抑制;后者强力性文化阐释和个性化、学术化倾向,乐观的、进化论的价值取向,则体现出对余华过度的意义阐扬。二著的差异,表明了当代文学史难以对余华作文学史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陈思和 余华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