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S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OPTIC CHIASMA AND BITEMPORAL HEMIANOPIA 被引量:7
1
作者 劳远秀 高桦 钟勇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8-44,共7页
The blood supply system of the optic chiasma was studied in 85 fresh human specimens using various histological and anatomical methods.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nd ultrastructural examinations of the microvessel in 58... The blood supply system of the optic chiasma was studied in 85 fresh human specimens using various histological and anatomical methods.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nd ultrastructural examinations of the microvessel in 58fetal specimens were also conducted.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medial portion of the chiasma is a weak point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network. This weak point is apt to be disturbed first and become ischemic. causing disorders of the crossing optic nerve fibers and resulting in characterestic bitemporal visual field defects. SEM studies showed no ultrastruc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pillaries at the medial and lateral portions of the chiasma. It was concluded that: 1) No special artery supplies the median chiasma the weak point of microcirculation at the median chiasma is due to its relatively scanty capillary distribution; 2) 'lateral chiasma arteries' could provide a better blood supply to the lateral fibers and thus the nasal quadrantic visual field could be preserved in many late stages of visual field defect in sellar region tumors, 3) cases with pituitary microadenoma which is not sufficiently large to press the chiasma but involves bitemporal visual field defect are due to the tumor recieving “shunt-flow” (stealing blood) from the chiasma through the peri-infundibulum plex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sma PITUITARY bitemporal hemianopia
下载PDF
肺动脉交叉伴支气管狭窄及房间隔缺损1例报道
2
作者 吴德红 庹亚鑫 +2 位作者 刘桂花 虞思润 程秀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83-184,共2页
患儿,女,1岁9月,主诉:咳嗽伴喘息2天,发热半天,家长述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喉中有痰,不易咳出,伴间断喘息,当日凌晨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及抽搐,既往史:近2月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3次喘息病史。胸部CT... 患儿,女,1岁9月,主诉:咳嗽伴喘息2天,发热半天,家长述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喉中有痰,不易咳出,伴间断喘息,当日凌晨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及抽搐,既往史:近2月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3次喘息病史。胸部CT平扫示双肺炎症,左主支气管狭窄并阻塞性肺气肿,疑有左主支气管异物;纤支镜检查左主支气管中段呈竖“1”型狭窄,外径4.0mm支气管镜可勉强通过狭窄部位。纤支镜检查结论:(1)左主支气管狭窄(重度,考虑外压所致);(2)支气管内膜炎症;建议行心脏及大血管CTA检查,并积极抗感染治疗。心脏超声检查: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房,左、右肺静脉回流入左房。房室大小正常,房间隔中断,缺损大小:6.2mm,左向右分流。超声检查结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交叉 房间隔缺损 256排螺旋CT 支气管狭窄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3
作者 杨顺珍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上交叉综合征疼痛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 目的:探究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上交叉综合征疼痛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康复训练3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对照组高,颈源性疼痛临床评估(CP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障碍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 康复训练 上交叉综合征 疼痛程度 颈椎功能
下载PDF
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运动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果 王俊萍 张遥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6期18-21,共4页
网络时代在给人们学习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一个新的健康隐患——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形体异常现象,通常表现为圆肩、驼背、含胸、头前引的姿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不适感。为了更... 网络时代在给人们学习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一个新的健康隐患——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形体异常现象,通常表现为圆肩、驼背、含胸、头前引的姿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不适感。为了更好地改善上交叉综合征体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采用抗阻力和拉伸训练,对20名患有上交叉综合征并在“美克菲”健身房训练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该人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上交叉综合征 抗阻力训练 拉伸训练
下载PDF
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客观评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项剑 王旭 +2 位作者 于丽丽 靳康佳 杨英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目的探讨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特点及其客观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典型案例,分别进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 目的探讨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特点及其客观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典型案例,分别进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检查以及颅脑CT或MRI、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并对上述视觉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影像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视交叉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电生理学表现为双颞侧偏盲型mfVEP异常;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均表现为病变对侧的同向性偏盲型mfVEP异常。视束损伤出现偏盲眼轻度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upil disorder,RAPD)及特征性视神经萎缩表现,视放射、视皮质损伤则无此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为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提供形态学证据。结论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具有各自特点,通过mfVEP视野与静态视野检查的联合应用,结合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最大程度地评价视路受损的部位和程度,为此类损伤的认定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视觉电生理 视路 视野 视交叉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损伤
下载PDF
鼻咽癌肿瘤靠近视交叉靶区勾画的剂量研究
6
作者 李超 陈永盛 曹林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鼻咽癌靠近视交叉靶区剂量与肿瘤复发及视力改变的关系,指导临床靶区勾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的初治肿瘤靠近视交叉鼻咽癌患... 目的探究鼻咽癌靠近视交叉靶区剂量与肿瘤复发及视力改变的关系,指导临床靶区勾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的初治肿瘤靠近视交叉鼻咽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优先确保肿瘤靶区剂量为A组(43例),优先保证视交叉的剂量相对较低为B组(20例),比较两组放疗疗效、2年生存率及失明率。结果A组平均剂量6462 cGy,2年生存率为86.0%,1例视力下降,无失明者。B组视交叉平均剂量4275 cGy,2年生存率85.0%,无视力下降者。结论鼻咽癌肿瘤靠近视神经应该优先保证靶区剂量,视交叉的耐受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视交叉 靶区勾画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对视交叉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学钧 李建利 +4 位作者 宋艳梅 佟树文 张子明 周洪霞 高秀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 ,为视交叉因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 ,对 10 2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和分布 ,对其中年龄 5 0~ 70... 目的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 ,为视交叉因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 ,对 10 2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和分布 ,对其中年龄 5 0~ 70岁的 60侧脑标本的视交叉和相关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视交叉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 ,其中单来源型占 48% ,双来源型占 2 7.3 % ,三来源型占 7.9%。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管壁有粥样硬化改变者 88.3 % ,其中被硬化斑块阻塞者占 5 .0 % ,部分阻塞者占 13 .3 %。小动脉阻塞相应的视交叉组织切片 ,可见有神经纤维萎缩变性。结论 :5 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视野缺损 ,尤其是鼻上象限视野缺损可能是由脑动脉硬化引起视交叉血供障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动脉 动脉硬化 视野缺损
下载PDF
视觉传导路营养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学钧 张子明 +2 位作者 刘奕蓉 周洪霞 张宇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等结构的动脉,为视力障碍和血管造影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的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并做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视神经呈分段分层供血... 目的研究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等结构的动脉,为视力障碍和血管造影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的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并做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视神经呈分段分层供血;视交叉中央区微血管稀少;视束的后半部由脉络丛前动脉供血;外侧膝状体的血供为多来源而前外侧为单来源供血。50~70岁60侧脑标本的来源动脉88.3%有动脉硬化改变。结论视神经和视交叉中央部、视束后半部及外侧膝状体的前外侧为血供的危险区;是视野缺损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血供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与鞍区肿瘤相关的视交叉及其邻近组织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学钧 刘奕蓉 刘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为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原因提供形态依据。方法:80个成人脑研究视交叉及其相邻的鞍隔、垂体、颈内动脉及其供血小动脉的形态、毗邻。结果:视交叉的前角,最大角度为100°,以前置型多见,最小角度40°,以后置型为... 目的:为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原因提供形态依据。方法:80个成人脑研究视交叉及其相邻的鞍隔、垂体、颈内动脉及其供血小动脉的形态、毗邻。结果:视交叉的前角,最大角度为100°,以前置型多见,最小角度40°,以后置型为主;面积为(13.2±0.40)mm2。鞍隔厚度为(0.58±0.09)mm,缺如的占5%;鞍隔孔偏向一侧的占52.5%,最大孔径7.8mm×9.8mm;垂体低于鞍隔孔的占75%;颈内动脉与视交叉相接触的占88.5%。结论:垂体瘤、颅咽管瘤在早期引起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的原因与视交叉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视交叉 肿瘤 解剖学
下载PDF
视交叉侧动脉显微解剖特点与垂体瘤患者视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祖朝辉 王颖 +1 位作者 张宇新 阚志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视交叉侧动脉特点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其在垂体瘤致视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标本,经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取脑,手术显微镜下剥离鞍区蛛网膜,暴露颈内动脉颅内段、Willis环及... 目的通过对视交叉侧动脉特点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其在垂体瘤致视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标本,经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取脑,手术显微镜下剥离鞍区蛛网膜,暴露颈内动脉颅内段、Willis环及其穿动脉,以及垂体柄、视交叉、大脑脚、乳头体等鞍区重要结构。观察视交叉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测量其起始部的直径并显微摄影。结果视交叉侧动脉自颈内动脉C2段内侧壁发出,在蛛网膜下腔迂曲走行,起始部位靠上,几乎与视交叉处于同一水平,直径(0.18±0.06)mm,在到达视交叉之前发出2~3条亚支,呈"分水岭"样分布于视交叉侧缘、视交叉侧部的上面和下面(以下面为主)靠外侧的部分以及视神经近视交叉处外侧半。视交叉侧动脉具有较长的脑外游离段,各穿动脉主干之间不吻合,而在软膜上与邻近穿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终末吻合。结论垂体瘤不易累及视交叉侧动脉可能是垂体瘤患者鼻上象限视野往往可以长时间保留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动脉 垂体瘤 视野 显微解剖学
下载PDF
视交叉三维断层影像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象党 任传根 +5 位作者 李建策 乔会煌 杨新东 陈忠孝 陈成春 付升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通过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探讨成人视交叉的位置、形态、毗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获取视交叉的三维径线和角度数据。方法 20例成人尸体头颅制成头部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40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横、矢、冠状断层扫描图像,探讨... 目的通过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探讨成人视交叉的位置、形态、毗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获取视交叉的三维径线和角度数据。方法 20例成人尸体头颅制成头部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40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横、矢、冠状断层扫描图像,探讨视交叉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结构;测量视交叉的横径、前后径和上下径,视交叉前角、侧角和后角。结果视交叉横断层能同时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冠状断层视交叉呈"一"字型横位分隔第三脑室底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其上方是大脑前动脉A1段,下方正中邻垂体柄和灰结节,两侧是颈内动脉C1或C2段;视交叉的横径(TD T)为(13.54±3.12)mm,前后径(APD T)为(7.91±1.29)mm,上下径(SID C)为(3.51±0.49)mm,视交叉前角(AA)为(69.7±9.1)°,左侧角(LLA)为(121.1±16.9)°,右侧角(RLA)为(122.3±15.2)°,后角(PA)为(73.3±10.2)°。断层数据和MRI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连续横、矢、冠状断层和MRI是研究和辨认视交叉、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视神经 断层解剖学 磁共振成像 成人
下载PDF
普通小麦(Taestivum)ph1b、ph2a、ph2b基因系与黑麦(Secale cereale)的杂交及回交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兴国 樊路 韩敬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7-452,共6页
利用中国春ph1b、ph2a、ph2b基因系及对照中国春分别与甘肃黑麦杂交,结实率分别为94.0%、87.9%、93.8%和90.8%,其F_1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交叉数分别为9.748、2.968、5.000和1.376,ph1b、ph2a、ph2b基因诱导小麦与黑麦F_1部分... 利用中国春ph1b、ph2a、ph2b基因系及对照中国春分别与甘肃黑麦杂交,结实率分别为94.0%、87.9%、93.8%和90.8%,其F_1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交叉数分别为9.748、2.968、5.000和1.376,ph1b、ph2a、ph2b基因诱导小麦与黑麦F_1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顺序是ph1b>ph2b>ph2a。用中国春回交F_1取得了成功,回交结实率分别为1.06%、0.73%、2.52%和11.40%。利用ph1b、ph2b基因可以将黑麦中有益基因直接遗传转移给小麦,ph2a在导入黑麦有益基因方面不宜利用,或其效果不及ph1b、ph2b,回交结实率与染色体配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基因系 黑麦 染色体交叉数 回交
下载PDF
视神经/交叉-颈内动脉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4 位作者 荆俊杰 张锡增 张发惠 郑和平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交叉一颈内动脉(ON/OC-ICA)间隙的手术解剖。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个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至少24个间隙呈三角形,底边为大脑前动脉A1段,少数呈梭形或缝隙样,8个有特殊网膜封盖。颅底视角越偏侧... 目的 探讨视神经/交叉一颈内动脉(ON/OC-ICA)间隙的手术解剖。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个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至少24个间隙呈三角形,底边为大脑前动脉A1段,少数呈梭形或缝隙样,8个有特殊网膜封盖。颅底视角越偏侧方,内、外侧边就越长,底边则逐步缩短并向外侧偏斜,间隙下方结构亦发生相应的方位改变。结论ON/OC-ICA间隙通常在10°~30°视角下面积最大,较适于经翼点人路,此时后交通动脉可见于间隙后外部,但不内推视神经/交叉便很难看到垂体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OC-ICA间隙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下载PDF
视交叉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守森 章翔 +3 位作者 张发惠 王如密 郑和平 张锡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0-82,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视交叉池的结构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个头颅标本视交叉池的显微解剖。结果 视交叉池的上壁主要是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间的蛛网膜,下壁为覆盖鞍膈和鞍结节的蛛网膜,池前缘上、下壁锐角交融。池内常... 目的 研究视交叉池的结构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个头颅标本视交叉池的显微解剖。结果 视交叉池的上壁主要是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间的蛛网膜,下壁为覆盖鞍膈和鞍结节的蛛网膜,池前缘上、下壁锐角交融。池内常有大量密集的纤维小梁,纵横交锗,构成纤维网复合体,可形成多种网样结构,仅50%的视交叉池与颈动脉池间存在“隔膜”。结论 视交叉池并不包绕视交叉,以致密而复杂的纤维网复合体为特征,手术中不可强行撕拉,宜在妥善保留小血管的同时小心剪开。垂体柄与视交叉的交接处常有纤维网与小动脉缠结,术中要小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解剖学 组织学 纤维小梁 显微外科学
下载PDF
视交叉前间隙有关结构的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鞠晓华 鞠学红 +2 位作者 王岱君 王金平 刘洪国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为经额入路行蝶鞍区手术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头标本的视交叉前间隙及有关结构在肉眼和SXQ鄄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进行测算。结果①视交叉前间隙之间的面积为(28.4... 目的为经额入路行蝶鞍区手术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头标本的视交叉前间隙及有关结构在肉眼和SXQ鄄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进行测算。结果①视交叉前间隙之间的面积为(28.4±6.2)mm2。两侧视神经颅内段越长,夹角越小,视交叉前间隙越大;两侧视神经颅内段越短,夹角越大,视交叉前间隙越小。②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之间的距离为(4.1±0.8)mm,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之间的夹角为63.2°±5.8°。③颈内动脉自前床突内侧向上穿过硬脑膜之后,先向前、内、上方行至视神经下面,再弯向后、外、上方行于视神经外侧。④分布于视交叉上后面的视交叉上动脉来源于两侧大脑前动脉水平部段和前交通动脉。分布于视交叉下前面的视交叉下动脉来源于两侧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结论经额入路蝶鞍区手术主要是通过视交叉前间隙,在颈内动脉之间的间隙操作,手术中应注意保护好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营养动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颈内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视交叉周围肿瘤MRI表现与视野损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轩昂 史大鹏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视交叉周围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与视野损害的关系。方法100例视交叉周围肿瘤行鞍区MRI检查及视野检查,分析视交叉形态改变与视野损害的关系。结果57例肿瘤向上压迫视交叉,单一象限缺损12眼,颞侧偏盲36眼,颞侧偏盲并... 目的分析视交叉周围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与视野损害的关系。方法100例视交叉周围肿瘤行鞍区MRI检查及视野检查,分析视交叉形态改变与视野损害的关系。结果57例肿瘤向上压迫视交叉,单一象限缺损12眼,颞侧偏盲36眼,颞侧偏盲并鼻上、鼻下象限部分缺损56眼,正常视野或其他改变10眼;18例肿瘤向下压迫视交叉,单一象限缺损2眼,颞侧偏盲5眼,颞侧偏盲并鼻上、鼻下象限部分缺损20眼,同侧偏盲及正常视野12眼;25例视交叉被肿瘤包埋,颞侧偏盲8眼,颞侧并鼻上、鼻下象限部分缺损32眼,全盲及其他改变10眼。肿瘤造成视野缺损以肿瘤包埋视交叉时最重,视交叉向上受压次之,向下受压时最轻。结论视交叉周围肿瘤造成的视野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与肿瘤生长的部位有关,视野损害发生顺序由颞侧向鼻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肿瘤 视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视交叉内异位颅咽管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建勋 鲁虹霞 +1 位作者 张新定 李晓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0-980,共1页
患者男,30岁,头痛、头晕伴视力下降半年,加重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MRI:轴位T2WI示鞍上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肿块,约3.3cm×3.1cm×3.2cm,界限清楚,内部信号不均,可见椒盐样点状低信号,脚间池扩大明显,冠状位T1WI可见位... 患者男,30岁,头痛、头晕伴视力下降半年,加重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MRI:轴位T2WI示鞍上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肿块,约3.3cm×3.1cm×3.2cm,界限清楚,内部信号不均,可见椒盐样点状低信号,脚间池扩大明显,冠状位T1WI可见位于肿块左右两侧呈短弧形受压变薄的视束结构;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内见分叶状改变,视交叉及视束结构显示不清,鞍内垂体及垂体柄结构正常(图1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视交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和政 金中秋 吴建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84-86,共3页
既往认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无特殊治疗,但随着病因病机研究的进展,相继推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疗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与慢性氰化物中毒学说、视交叉部蛛网膜炎症学说及线粒体DNA突变学说相应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治疗 LHON 线粒体 视力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交叉配对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辛荣 王昭萍 +1 位作者 于瑞海 陈新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对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聚合形态、聚合体数目以及同源染色体间交叉数目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在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中,聚合体数目变化8~11个不等,以10个二价体为主要存在形式,占82.06%;聚... 对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聚合形态、聚合体数目以及同源染色体间交叉数目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在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中,聚合体数目变化8~11个不等,以10个二价体为主要存在形式,占82.06%;聚合体形态变化较大,主要有“X”,“V”,“Y”,“∝”,“O”,“8”,棒型及双交叉,其中以“X”型为主要交叉形式。占50.0%;交叉点数目在10-14之间变动,平均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聚合体 聚合体形态 交叉
下载PDF
RNA假结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元宁 张浩 +2 位作者 李誌 崔广迪 苗轶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5-269,共5页
根据RNA二级结构的5个基本组成部分———自由单链、发夹环、凸环、内环、多分支环,补充提出了14种类型的假结结构,并使用一种改进的RNA平面结构表示法———弧图。依据弧图,不仅给出了假结的形式化定义,而且将这14种结构分为三类:单交... 根据RNA二级结构的5个基本组成部分———自由单链、发夹环、凸环、内环、多分支环,补充提出了14种类型的假结结构,并使用一种改进的RNA平面结构表示法———弧图。依据弧图,不仅给出了假结的形式化定义,而且将这14种结构分为三类:单交叉、自交叉与双交叉。上述三类交叉是假结的基本交叉类型,所有的假结结构或属于这三种交叉中的一种或属于其组合,研究结果可有助于提高包括假结的二级结构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RNA二级结构 假结 弧图 交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