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指数和K指数的近40a贵州安顺区域干旱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哲红 詹沛刚 +2 位作者 陈贞宏 白慧 王劲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4-1055,共12页
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和K干旱指数,对贵州安顺地区1971-2011年41a来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状况、演变特征及突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严重的干旱时段,两种指数均能表现出来,对历年干旱过程及灾害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CI... 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和K干旱指数,对贵州安顺地区1971-2011年41a来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状况、演变特征及突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严重的干旱时段,两种指数均能表现出来,对历年干旱过程及灾害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CI指数对干旱的评定更为精细,但K指数延续性更好;分季节的干旱分析中,两种指数对于夏季出现干旱概率较小的结论一致,对各季节平均干旱长度的评判基本一致.对时间演变的线性变化趋势以及M-K检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春季和秋季干旱强度增强、夏季干旱强度减弱、年度平均干旱长度及春、秋季干旱长度增加的这几个趋势,两种方法两种指数结果一致,结论被认为是可信度较高的.M-K曲线检测表明:年度干旱长度在2008年后为增加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春季干旱强度增强,20世纪末以来夏季干旱强度趋于减轻,秋季干旱强度增强,1970年代中期后春季干旱长度有增加的趋势,秋季干旱长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增加的趋势可能发生了突变.年度干旱强度存在12~14a的长周期和年度干旱长度4~6a的短周期较为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指数 K指数 气象干旱 突变 周期
下载PDF
CI指数及SPEI指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文 李亮 蔡晓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3-416,共14页
根据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对CI中SPI指数等权累积降水进行合理的非等权处理及MI指数的优化,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然后利用1962—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64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 根据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对CI中SPI指数等权累积降水进行合理的非等权处理及MI指数的优化,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然后利用1962—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64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用性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物理意义明确,解决了原CI指数对干旱开始时间、旱情发展中不连续加重现象和旱情解除时间滞后等不足,特别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急转现象反映及时准确;设计的多时间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与SPEI指数相关系数平均达0.8以上,说明得到的多时间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旱情的分析评估能力较强。经过适用性对比分析证明,月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江苏和安徽省应用效果要优于SPEI指数,湖南、江西和湖北省月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10—4月间的评估效果更好,SPEI指数在5—9月更优。因此,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分析与监测、预报预警等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干旱 ci指数 SPEI指数 干旱监测 干旱指数改进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淮河流域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谢五三 田红 +1 位作者 王胜 唐为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71-1175,共5页
本文运用淮河流域17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共5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历史干旱灾情资料,研究CI指数在淮河流域的区域适应性,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淮河流域近50年的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基于CI指数计算得到的历年干... 本文运用淮河流域17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共5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历史干旱灾情资料,研究CI指数在淮河流域的区域适应性,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淮河流域近50年的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基于CI指数计算得到的历年干旱日数与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相关性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CI指数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区域适应性。淮河流域年均干旱日数基本呈纬向空间分布,流域北部多于南部;流域东部和西部的干旱日数略有增多趋势,而中部和北部的干旱日数有减少趋势,但均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EOF前3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94.4%,前3个分布型依次为全流域干旱日数一致多或少型、南北相反型以及东西相反型;1961年以来干旱日数共经历了由少到多4个循环交替,目前正处于相对偏少期;M-K突变检验表明近50年来淮河流域干旱日数没有明显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指数 干旱特征 适应性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干旱指数CI的确定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江远安 赵逸舟 +1 位作者 陈颖 李元鹏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0年第2期18-20,共3页
利用综合干旱指数CI,计算了新疆的干旱等级,并对CI指数定义的干旱等级在新疆的适用性作了分析。对北疆代表站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关性达到了72.1%,南疆准确率为60.1%,可运用于对新疆的气候干旱监测业务。
关键词 干旱指数ci 干旱等级 适用性
下载PDF
基于订正后的CI指数分析近50年干旱对山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徐玲玲 王建林 +3 位作者 宋艳玲 郑昌玲 方利 宋迎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7-233,共7页
利用1961—2010年山西省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出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通过对比CI指数与临近农田站1992—2010年的土壤墒情观测资料,分区域和发育期订正了玉米发生干旱时的CI指数评判标准。同时结合近50年山西省玉米单产资... 利用1961—2010年山西省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出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通过对比CI指数与临近农田站1992—2010年的土壤墒情观测资料,分区域和发育期订正了玉米发生干旱时的CI指数评判标准。同时结合近50年山西省玉米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分区域构建了山西省玉米干旱减产定量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发育期发生干旱的CI指数评判标准与传统的气象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差异较大。以晋南区为例,玉米播种至出苗期、拔节至抽雄期、乳熟至成熟期发生干旱的CI指数评判标准为≤-1.2,出苗至拔节期为≤-1.3,抽雄至乳熟期为≤-0.9。山西省玉米全生育期干旱累积指数与气象影响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35(晋北区)、0.6929(晋中区)和0.8041(晋南区);不同区域玉米干旱减产定量评估模型模拟的近50年玉米产量变化与实际气象影响产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检验,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玉米发生干旱时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气象干旱 玉米产量 山西省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陕西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蔡新玲 叶殿秀 +2 位作者 李茜 张存杰 王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率最高,强度最强,春季其次。各等级干旱日数中轻旱日数最多,中、重和特旱日数依次减少。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及关中中东部既是干旱高发区,也是干旱重发区;近50年陕西区域干旱强度和干旱日数均存在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春秋两个季节的变化,而夏季和冬季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年陕西共发生32起持续性干旱事件,以春夏连旱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强,反映出陕西区域极端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改进的CI指数在安徽省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五三 田红 王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02-1408,共7页
运用安徽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安徽省所有测墒站建站至2009年的土壤墒情资料,研究分析改进的CI指数在安徽省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统计特征、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以及干旱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改进的CI指数... 运用安徽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安徽省所有测墒站建站至2009年的土壤墒情资料,研究分析改进的CI指数在安徽省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统计特征、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以及干旱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改进的CI指数NCC2CI保持了原来的CI指数OldCI的优点;但在干旱过程的逐日演变诊断方面,NCC2CI指数较OldCI指数有了诸多改进。对于安徽省干旱监测业务来说,NCC2CI明显优于Old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指数 气象干旱 对比分析 墒情
下载PDF
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_(new)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春林 郭晶 +1 位作者 薛丽芳 丁丽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4期621-626,631,共7页
针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采用线性递减权重方法计算近90d降水和可能蒸散,提出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new,并从干旱过程描述能力、干旱频率及旱期相对少雨季节滞后特征方面,通过与CI相比较阐述CInew... 针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采用线性递减权重方法计算近90d降水和可能蒸散,提出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new,并从干旱过程描述能力、干旱频率及旱期相对少雨季节滞后特征方面,通过与CI相比较阐述CInew的适用性特征。结果表明,(1)CInew在无降水时段平稳下降,有效克服了CI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能够描述干旱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的丰富细节;(2)CInew的干旱频率与CI相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但由于新的相对湿润度指数项MI90new统计时段由原来的30d延长至90d,使CInew能够刻画干旱频发开始月份(11月)相对于少雨时段开始月份(10月)的滞后效应。本文可为CInew在国内其它地方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new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调风 张勃 +3 位作者 王小敏 贾建英 尹海霞 何旭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0,共8页
借助ArcGIS 9.3和SPSS数据软件平台,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33个气象站1962-2010实测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近50年的干旱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年各站点出现的干旱... 借助ArcGIS 9.3和SPSS数据软件平台,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33个气象站1962-2010实测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近50年的干旱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年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各时段的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历年各地区干旱发生的覆盖范围、频率和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多年平均天数,揭示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干旱发生的时空差异和动态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有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夏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13、8 a,冬季最少,只有3 a。(2)从空间尺度来看,甘肃省黄土高原区中兰州-榆中-靖远一带和庆阳北部属于高值区,而岷县、渭源一带属于低值区;106°E以西"临洮-通渭-天水"一带和庆阳东南部是干旱变幅最大的地方。(3)从季节尺度来看,夏季干旱频率和持续日数最多,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时空格局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宁夏干旱致灾因子特征指标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红英 张晓煜 +2 位作者 王静 郑广芬 王素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5-1001,共7页
基于1981 2010年宁夏2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从干旱发生日数、干旱范围、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等方面对宁夏干旱致灾因子特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作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近30年宁夏干旱发... 基于1981 2010年宁夏2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从干旱发生日数、干旱范围、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等方面对宁夏干旱致灾因子特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作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近30年宁夏干旱发生日数、发生范围、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均呈增加趋势;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呈从南到北不断增加的趋势,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最大为0.94,最小在0.1以下,南部大部分地区普遍处于干旱致灾因子低危险区,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致灾因子高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干旱致灾因子 宁夏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干旱特征分析及R/S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继清 甘臣龙 扎西顿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21-227,245,共8页
采用《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推荐使用的CI指数,分析了河北省38年来干旱变化情况、各月干旱指数的年变化过程,并采用R/S分析法预测了河北省各月干旱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干旱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但时空分布不均匀,1970 ... 采用《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推荐使用的CI指数,分析了河北省38年来干旱变化情况、各月干旱指数的年变化过程,并采用R/S分析法预测了河北省各月干旱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干旱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但时空分布不均匀,1970 ~ 2007年河北省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季节干旱发生,春季和冬季干旱较为严重,秋季次之,夏季干旱程度最轻;38年的各月不同干旱指数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但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38年各月不同干旱指数呈现不同的Hurst现象,也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指数 干旱 特征分析 R/S分析 河北省
下载PDF
CI指数在大兴安岭地区春季防火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俊英 时一文 +2 位作者 于宏敏 孙爽 张舒 《气象科技》 2014年第2期348-352,共5页
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结合1980—1999年林火资料,选取上年夏秋季、3月及前20天累计干旱指数作为CI林火因子,分别代表长期、中期和近期的气象干旱情况,并依据CI林火因子计算出CI林火指数(Hc)进行林火预警服务。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结合1980—1999年林火资料,选取上年夏秋季、3月及前20天累计干旱指数作为CI林火因子,分别代表长期、中期和近期的气象干旱情况,并依据CI林火因子计算出CI林火指数(Hc)进行林火预警服务。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各月相比,6月的林火因子最小,5月除上年夏秋季累计干旱指数小于4月外,其他因子均大于4月和6月累计干旱指数,说明5月最易着火,而6月出现火灾时比4月需要更加干旱的气象条件。②4月和6月有89%林火个例的Hc<1,5月有84%的林火个例达到这个标准;当Hc≥2时,有76%的年份在10天内发生林火,平均每年发生4次,而Hc<2时只有45%的年份发生林火,平均每年发生2.3次。说明Hc越大,发生林火的可能性越大。在春季森林火险预警服务中,可定义Hc≥2为高火险,1≤Hc<2为中火险,Hc<1为低火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ci林火因子 ci林火指数 预警服务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怀化市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坤 王新发 +2 位作者 姚秋云 段文静 罗文英 《贵州气象》 2016年第6期59-63,共5页
该文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利用线性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怀化市1963--2015年气象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a来怀化市年干旱频率在5.6%~41.9%之间,平均为22.7%,在空间上,干旱频率分布在21.4%-24.1%之... 该文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利用线性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怀化市1963--2015年气象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a来怀化市年干旱频率在5.6%~41.9%之间,平均为22.7%,在空间上,干旱频率分布在21.4%-24.1%之间,新晃区域干旱频率最高;1963--2015年干旱日数呈增加趋势,变化率为1.5d/10a,从四季看,除夏季外,其他3季干旱日数均呈增加趋势;怀化市年平均轻旱日数为44.1d、中旱25.9d、重旱9.4d、特旱3.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化市 ci指数 干旱日数 干旱频率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玉莲 于宏敏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用1961—2008年黑龙江省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分析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5—8月)气象干旱频率和气象干旱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频率1960年最大为79%,1980年最小为58%,干旱频发中心... 利用1961—2008年黑龙江省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分析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5—8月)气象干旱频率和气象干旱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频率1960年最大为79%,1980年最小为58%,干旱频发中心位置变化不大,主要出现在松嫩平原西南部,但集中区向北转移。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强度1960年为最强,其次为2000年,干旱强度最大区域基本稳定在松嫩平原西南部和三江平原中东部。2000年以来,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频发且强度加大,北部渐频、渐强,原来较少发生干旱的三江平原干旱也时有发生且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指数 作物生长关键期 干旱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渭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景朝霞 夏军 +2 位作者 匡洋 佘敦先 王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91,95,共7页
根据渭河流域1961—2014年27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研究了渭河流域近54 a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渭河流域的干旱持续时间有微弱增加趋势,干旱持续时间序列不存在明显突变点;春、夏、秋、冬四季干旱站次比多... 根据渭河流域1961—2014年27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研究了渭河流域近54 a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渭河流域的干旱持续时间有微弱增加趋势,干旱持续时间序列不存在明显突变点;春、夏、秋、冬四季干旱站次比多年均值分别为50.7%、42.7%、37.5%、60.9%,其中春、秋、冬三季干旱站次比增加,秋季增加趋势显著;重度及以上干旱四季频发,但冬季干旱站次比小;干旱持续时间以及中度以上干旱频率西北高、东南低,东部华县站周边干旱持续时间较长;春、夏、秋、冬四季中度以上干旱频率均值分别为35.2%、26.2%、22.4%、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时空特征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 渭河流域
下载PDF
CI和MCI干旱指数在宁夏的适应性对比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睿娜 王素艳 +1 位作者 高娜 左河疆 《干旱气象》 2021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利用1981—2017年宁夏1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等资料以及各县市灾情和年度气候影响评估报告,以CI和MCI为干旱监测指标,从干旱日数、干旱强度、典型干旱事件3方面,对比分析2种干旱指数在宁夏气象干旱监测中的差异,探讨其适用性... 利用1981—2017年宁夏1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等资料以及各县市灾情和年度气候影响评估报告,以CI和MCI为干旱监测指标,从干旱日数、干旱强度、典型干旱事件3方面,对比分析2种干旱指数在宁夏气象干旱监测中的差异,探讨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近36 a来,CI和MCI监测的宁夏中旱及以上等级干旱日数的年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CI的中旱及以上等级干旱日数比MCI偏多,且空间分布特征不尽一致,尤其在北部干旱区差异显著;CI和MCI干旱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CI干旱强度比MCI偏强,且降水偏少越明显,CI比MCI强度越强。对于典型干旱事件,CI监测的干旱强度强,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跨等级的跳跃现象明显,不符合干旱演变特征,而MCI的干旱监测效果更稳定,持续性更好,但干旱程度偏轻。宁夏降水量总体偏少,多集中在5—9月,且蒸发量大,由于MCI放大了更长时间(150 d)前降水的作用,使其干旱表征比实际干旱程度轻,总体上CI比MCI更适合于宁夏逐日气象干旱监测,但2种干旱指数均可反映宁夏中南部气象干旱日数和强度的时间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适应性对比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西南地区1961—2012年春季干旱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清霞 李刚 +1 位作者 袁晨 谷晓平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年第4期53-58,共6页
选用1961—2012年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市)90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降水、日平均气温的实测气象要素资料,运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来统计分析52 a来西南四季的干旱频次和强度的变化情况,挑选出发生频次最高的春季干旱进... 选用1961—2012年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市)90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降水、日平均气温的实测气象要素资料,运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来统计分析52 a来西南四季的干旱频次和强度的变化情况,挑选出发生频次最高的春季干旱进行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得出:春季干旱中3级干旱(中旱)频次偏多和强度偏强;趋势变化方面,春季干旱的频次和强度均为略有下降;年代距平都在20世纪60—80年代的为正,而后为负;频次在1980年前后有明显减少的突变,而强度在1981年前后有明显减弱突变;频次主要在21世纪初之前具有8 a的年际周期变化,有明显的缩短趋势,强度主要具有8 a的年际周期变化和12 a的年代际周期,也均具有明显缩短的趋势;频次和强度指数均在云南中部、贵州东部和四川西北部边缘有3个明显的高值中心,而四川南部和重庆东北部为低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利用CI值进行衡阳晚稻产量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媚 毛宇 +1 位作者 陈涛 黄卓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185-18187,共3页
通过分析衡阳各县晚稻产量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剔除与预报量关系较弱的自变量,建立了CI值对晚稻产量预报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从回归模型分析来看,剔除洪涝年份后,晚稻Y和D、M的相关性得到了提高,其回归方程为Y=... 通过分析衡阳各县晚稻产量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剔除与预报量关系较弱的自变量,建立了CI值对晚稻产量预报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从回归模型分析来看,剔除洪涝年份后,晚稻Y和D、M的相关性得到了提高,其回归方程为Y=384.187+0.508M。模型效果检验表明,样本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残差散点的分布随机均匀,且大多落在水平直线-2和2之间;标准化残差的正态曲线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0.989,接近标准正态曲线,回归拟合程度高。从模型检验结果来看,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各县晚稻产量进行预报,所得结果和实际相比,平均误差为0.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产量预报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祁东县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艳兰 陈涛 +4 位作者 管薇薇 彭俊 刘美玉 李红 伍淑华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衡阳市祁东县气象站1960~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观测数据,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为依据划分不同干旱等级、计算干旱日数、干旱强度等,在此基础上统计干旱日的年、年代际统计并作了... 利用衡阳市祁东县气象站1960~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观测数据,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为依据划分不同干旱等级、计算干旱日数、干旱强度等,在此基础上统计干旱日的年、年代际统计并作了线性分析,并为应对干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祁东县干旱日每年均有出现,但不同强度干旱日发生频率不同,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干旱日等级越高,其增幅愈明显;祁东县的平均干旱过程数为2.5次/a,一年出现2次干旱过程几率最大,无旱过程的几率为9.3%;在统计年干旱强度时,选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有较好代表性。近54a来,干旱强度年变化可分为三高两低,目前处于干旱强度较高期;祁东县大部分年份有季节性干旱,单季旱以秋旱为主,在双季干旱中,夏秋连旱居多,历史上夏秋冬连旱出现了三次;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干旱,需增强人们的防旱抗灾意识、加大水利设置投入、推广节水农业和提高干旱监测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东干旱 干旱过程 干旱强度 ci指数 抗旱策略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四川盆地春季干旱时空演变分析
20
作者 付冶怡 安彤彤 李金建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4期82-90,共9页
基于1961~2016年四川盆地101个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应用气候倾向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小波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春旱强度高于其它地... 基于1961~2016年四川盆地101个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应用气候倾向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小波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春旱强度高于其它地区,而盆地中部春旱天数较多,尤其是内江以北地区更为突出;近56a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长期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春旱天数呈减少趋势,春旱强度呈增加趋势;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EOF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2.99%和44.24%,均反映出空间变化的整体一致性;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均存在1~4a、5~12a及14~28a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旱 长期趋势 ci指数 经验正交函数 小波分析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