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朝霞 强华 +2 位作者 马爱群 程华 周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CD40配体 血清 可溶性cimo配体 慢性炎症性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SCD40L 发生发展 炎性介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小板CD40配体对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雪元 王建辉 +4 位作者 郑兰香 伍勇 陈勇 赖少娟 龙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CD40配体对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组织因子抑制物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活化血小板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共孵育体系(细胞比例10∶1),观察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表达的变化,以及阻断CD40-CD40配体相互作...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CD40配体对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组织因子抑制物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活化血小板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共孵育体系(细胞比例10∶1),观察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表达的变化,以及阻断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对上述效应的影响。结果活化血小板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育8 h后,内皮细胞组织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应用抗CD40配体的抗体和抗CD40抗体可分别抑制其表达(P<0.05)。但是组织因子抑制物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活化血小板可通过其表达的CD40配体分子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但并不能增强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抑制物的表达,此效应对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血小板 cimo配体 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下载PDF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观察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雪娜 蔡林 王小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51-53,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抗栓治疗过程中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人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方法将132例老年UA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抗栓治疗过程中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人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方法将132例老年UA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替格瑞洛(给予1次负荷剂量180 mg,然后给予维持剂量90 mg,2次/d)和阿司匹林(维持剂量100 mg,1次/d),B组口服氯吡格雷(给予1次负荷剂量300 mg,然后给予维持剂量75 mg,1次/天)和阿司匹林(维持剂量100 mg,1次/天)。均用药3个月。记录并比较用药期间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心源性死亡、主要器官出血)及一般不良反应(轻微出血、呼吸困难、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3个月时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和s CD40L水平。结果用药期间两组均无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两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hs-CRP、IL-6及s 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s CD40L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均<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s CD40L均较同组治疗后1个月下降(P均<0.05);与相同时点的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血清hs-CRP、IL-6及s CD40L水平低(P均<0.05)。结论老年UA患者采用替格瑞洛抗栓治疗,与采用氯吡格雷抗栓治疗相比,并未增加用药期间重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其原因可能与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s CD40L水平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 炎症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人可溶性cimo配体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江 彭道泉 +2 位作者 赵水平 周宏研 许竹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脂各组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 9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4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7例 ,稳定性冠心病组 4 6例 )及 30名正常...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脂各组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 9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4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7例 ,稳定性冠心病组 4 6例 )及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 0L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 0L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 (2 .99± 2 .19) ,(2 .2 3± .0 .6 7)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 [(1.12± 0 .4 2 )ng/ml,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0 .89± 0 .5 5 )ng/ml,P <0 .0 5 ],而在稳定性冠心病组和N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sCD4 0L水平与ApoB10 0 (r =0 .15 9,P =0 .0 4 6 )呈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192 ,P =0 .0 1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 0L水平明显升高 ,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imo配体 冠心痛 血脂
下载PDF
肿瘤抗原联合CD40L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CTLs杀伤K562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东军 方志刚 +2 位作者 付咏梅 李旭东 黄仁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并联合CD40L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hGM-... 目的: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并联合CD40L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等细胞因子诱导扩增,培养DCs,用K562细胞冻融抗原联合rhsCD40L致敏DCs。实验分4组:K562细胞冻融抗原致敏DCs为实验组A,联合CD40L致敏DCs为实验组B,未致敏DCs为对照组A,单核细胞+异体淋巴细胞组为对照组B,观察CTLs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培养出具有典型特征的DCs,表达CD40最高达96%、CD86达97%、CD80为77%、CD1a为69%,体外能诱导强烈的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效靶比为20∶1时,实验组A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为71.3%,实验组B为86.9%,对照组A为37.6%,对照组B为21.1%。实验组均显示高水平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B加CD40L杀伤率高于实验组A(P<0.05)。结论:K562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s能有效诱导T细胞特异性抗白血病作用,联合CD40L能增强其CTL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冻融抗原 cimo配体 K562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等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强 凌芳 +1 位作者 聂德云 熊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08-312,322,共6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80例)和颈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80例)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80例),再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和强化治疗组(8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和4周)血脂水平的变化及血清PAPP-A、SAA、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及血清PAPP-A、SAA、血清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强化治疗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强化治疗组血清PAPP-A、SAA、sCD40L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降脂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快速降脂,能迅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妊娠相关蛋白A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可溶性cimo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BlimplmRNA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IL-21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俊文 刘红春 +4 位作者 苏利沙 邓少丽 张根豪 张俊华 魏高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2-556,共5页
目的研究IL-21、BlimplmRN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的表达及IL-21刺激后对体外培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limpl表达的影响,探讨IL-21、Blimpl参与RA发病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3... 目的研究IL-21、BlimplmRN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的表达及IL-21刺激后对体外培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limpl表达的影响,探讨IL-21、Blimpl参与RA发病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RA患者5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及PBMC,ELISA检测血浆IL.21水平,同时检测患者临床指标DAS28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将其与患者IL一2l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患者PBMCBlimplmRNA表达量;分离RA患者PBMCs进行体外培养,经IL-21和CD40L刺激细胞72h后,检测患者PBMCBlimpl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CD20阳性B细胞和CDl38阳性细胞所占比例。采用均值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IL-21水平(130.51±11.35)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46±6.05)ng/L,t=5.39,P=0.007,且IL-21水平与RA患者DAS289(r=0.658)和抗CCP抗体(r=0.674)具有相关性(P分别为0.019、0.016)。RA患者PBMCsBlimplmRNA表达水平(1.321±0.110)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0.000),Z=-2.48,P〈0.05。IL-21及CIMOL体外刺激后,IL-21组和CD40L+IL-21组BlimplmRNA表达量分别为(1.084±0.029)、(1.157±0.028),高于对照组(1.000±0.000),P分别为0.002、0.001,CD40L+IL-21组BlimplmRNA表达水平高于IL.21组(t=4.862,P=0.02);CD40L组、IL-21组及IL-21+CD40L组较阴性对照组CD20阳性B细胞比例增加[2.42±0.35、2.63±0.33、6.35(4.85,6.57),F=278.363,P〈0.001],CDl38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也增加(0.4744-0.110、0.668±0.120、0.955±0.170,F=49.01,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1可促进RA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BlimplmRNA的表达;IL-21和CIMOL协同作用可能通过调节BlimplmRNA的表达促进B细胞的分化成熟进而参与R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白细胞介素类 阻遏蛋白质类 白细胞 单核 cimo配体
原文传递
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寒静 郑缅华 梁天山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4.3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干扰脑缺血后血小板CD40/CD40L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cimo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CD40-CD40L 配基化下调人伯基特淋巴瘤细胞生存素表达和介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芳兵 王少元 +2 位作者 朱晋峰 张轶文 林艳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8期2716-2720,共5页
目的探讨 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对人类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CA46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细胞周期分析法、膜联蛋白-V凋亡检测法(Annexin-V)、TDT 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目的探讨 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对人类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CA46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细胞周期分析法、膜联蛋白-V凋亡检测法(Annexin-V)、TDT 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mediated nick endlabeling,TUNEL),检测 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对人类 Burkitt 淋巴瘤 CA4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srhCD40L 介导 CD40 配基化对人类 Burkitt 淋巴瘤 CA46细胞的生存素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D40在人类 Burkitt 淋巴瘤 CA46细胞中高表达;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诱导 CA46细胞发生同型聚集生长、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为 S 期进入 G_2/M 期受阻。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作用可引起 CA46细胞的生存素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可抑制 Burkitt 淋巴瘤 CA4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生存素基因与蛋白可能是参与 srhCD40L 介导 CD40配基化抑制 CA46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抗原 cimo cimo配体 生存素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CD40分子与肿瘤靶向治疗
10
作者 张燕燕(综述) 瞿爱东(审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03-308,共6页
T/B细胞相互作用是引起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其中CD40和CD40L的协同作用不仅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也起重要作用。CD40主要表达于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T/B细胞相互作用是引起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其中CD40和CD40L的协同作用不仅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也起重要作用。CD40主要表达于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一些肿瘤细胞表面。因此,CD40分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与大多数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有关。以CD40为靶标进行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免疫研究热点之一。此文主要阐述了CD40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CD40相关恶性肿瘤以及治疗性抗CD40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imo cimo配体 抗体 单克隆 肿瘤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