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细胞壁转化酶基因(SoCIN1)克隆及其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牛俊奇 苗小荣 +2 位作者 王露蓉 杨丽涛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7-1733,共7页
【目的】克隆甘蔗细胞壁转化酶基因(So CIN1)并分析其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特性,为研究CIN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克隆So CIN1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植物正义表达载体p BI121-So CIN1,采用叶盘法经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 【目的】克隆甘蔗细胞壁转化酶基因(So CIN1)并分析其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特性,为研究CIN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克隆So CIN1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植物正义表达载体p BI121-So CIN1,采用叶盘法经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化烟草品种K346。经抗性筛选和PCR扩增验证后获得转So CIN1基因烟草植株,采用半定量PCR检测叶片So CIN1基因的表达量,并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CIN活性及株高(以野生型烟草为对照)。【结果】克隆获得的So CIN1基因长度为1731 bp,与Gen Bank已公布的So CIN1基因(JQ312298)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并通过构建其植物正义表达载体转化烟草。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So CIN1基因已整合至烟草基因组DNA。对F0和F1代进行转基因烟草连续筛选,获得4个转So CIN1基因烟草株系(T-1、T-2、T-3和T-4)。在4个株系的叶片中均检测到So CIN1基因的表达,其中以在T-1株系叶片中So CIN1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是T-3株系,最低的是T-4株系。4个株系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CIN活性及株高均高于野生型烟草,其中CIN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P<0.05,下同),且T-1株系CIN活性高于其他3株系;T-1、T-2和T-3株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39.68%、19.95%和31.15%;T-1、T-2、T-3和T-4株系的株高较野生型烟草分别提高了15.57%、2.90%、5.74%和5.22%,但仅T-1株系与野生型烟草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转So CIN1基因烟草叶片过表达So CIN1基因,能提高烟草的CIN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促进植株生长,由此推测该基因在甘蔗生长发育和蔗糖积累过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细胞壁转化酶(cin1)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 可溶性糖 株高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进展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1期3389-3390,共2页
目的通过CIN1患者不同转归结果下HPV病毒负荷量变化的比较,为HPV病毒检测是否可以评估CIN1的进展风险提供依据。方法经过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及病理学检查确定为CIN1的患者(37例),于确定为宫颈CIN1同时以HC2法检测HPV病毒... 目的通过CIN1患者不同转归结果下HPV病毒负荷量变化的比较,为HPV病毒检测是否可以评估CIN1的进展风险提供依据。方法经过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及病理学检查确定为CIN1的患者(37例),于确定为宫颈CIN1同时以HC2法检测HPV病毒负荷量,其后6月、12月检测其宫颈细胞学变化,在任何一次细胞学检查中出现ASCUS或更高级别改变即给予HPV病毒负荷量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两次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者在12月给予HPV病毒负荷量检测(在此随访过程中失访6例)。按照TCT检查阴性组、TCT检查阳性组(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又分为炎症改变组、持续CIN1组、CIN2-3及更高级别改变组)比较各组间随访前后HPV病毒负荷量变化的差异。结果 CIN1患者出现不同的转归结果后,各组的HPV病毒负荷量变化值与其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性,即发生病变的级别越高其HPV病毒负荷量增长值越高。结论在CIN1患者的随访中,可以依据HPV病毒的负荷量改变对CIN1的进展风险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HC2
下载PDF
保妇康栓治疗HPV感染及CIN1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刁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保妇康栓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诊断HPV感染同时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保妇康栓局部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保妇康栓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诊断HPV感染同时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保妇康栓局部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干扰素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HPV转阴及CIN1消退率。结果:观察组HPV转阴及CIN1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妇康栓可有效治疗HPV感染宫颈病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疗效优于干扰素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HPV感染 cin1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1级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粉琼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5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1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1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组在宫颈...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1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1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组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观察两组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阴道流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环形电切术后阴道流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在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1级患者中均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乳酸菌阴道胶囊 宫颈糜烂 慢性宫颈炎 宫颈cin1
下载PDF
HIV感染妇女CIN1的自然转归
5
作者 梁轶珩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HIV感染妇女 cin1 自然转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L1蛋白、HMGA1与CIN1转归的相关分析
6
作者 杨文静 苏光 +1 位作者 张宇 王静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L1蛋白、HMGA1与CIN1转归的相互关系及其诊断价值,为预测CIN1病变趋势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的CIN1患者115例(实际随访97例),以单纯随访作为治疗方案,采用非同位素核酸分子杂交... 目的探讨L1蛋白、HMGA1与CIN1转归的相互关系及其诊断价值,为预测CIN1病变趋势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的CIN1患者115例(实际随访97例),以单纯随访作为治疗方案,采用非同位素核酸分子杂交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L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HMGA1的表达。于确诊后第6个月、12个月行TCT、HPV检测,任意一次复查中出现TCT≥ASCUS、HPV检测仍为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组织活检。以一年末随访结果评价L1蛋白、HMGA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病变转归的关系。结果①在CIN1一年随访过程中,退组11人,失访7人,有效随访97人,有效随访率84.3%。其中病变进展5例(5.2%),病变持续59例(60.8%),病变逆转33例(30.4%);②CIN1患者中,L1阳性表达59例,病变进展2例(3.4%),病变持续28例(47.5%)病变逆转29例(49.1%);L1阴性表达38例,病变进展3例(7.9%),病变持续31例(81.6%),病变逆转4例(1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P<0.05);③HMGA1阳性表达36例,病变进展4例(11.1%),病变持续27例(75.0%),病变逆转5例(13.9%);HMGA1阴性表达61例,病变进展1例(1.6%),病变持续32例(52.5%),病变逆转28例(4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P<0.05);④L1与HMGA1联合共有四种表达形式:L1(+)HMGA1(+)、L1(+)HMGA1(-)、L1(-)HMGA1(+)、L1(-)HMGA1(-),在CIN1病变进展、病变持续、病变逆转中分别占4.2%、75%、20.8%;2.9%、28.6%、68.5%;25%、75%、0;0、84.6%、15.4%(χ2=40.9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IN1进展趋势呈负相关,HMGA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IN1进展趋势呈正相关,比较单独的L1壳蛋白或HMGA1蛋白,L1壳蛋白及HMGA1蛋白的联合表达可更好的预测CIN1疾病的进程,L1、HMGA1的联合检测可能作为预测CIN1病变趋势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1 L1壳蛋白 HMGA1蛋白 病变转归
原文传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34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秀清 谭丽峰 +2 位作者 周勤 马唯 方玉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级)的治疗和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我院治疗宫颈病变(CIN1~3级)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CIN1级患者中接受物理治疗的79例,细胞学随诊证实CIN1级消退72例,另7例经再次物理... 目的:观察和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级)的治疗和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我院治疗宫颈病变(CIN1~3级)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CIN1级患者中接受物理治疗的79例,细胞学随诊证实CIN1级消退72例,另7例经再次物理治疗后6例转阴,1例失随访。17例宫颈病变切除后切缘细胞学随诊,均未示异常。②38例CIN2~3级宫颈病变切除患者,35例细胞学随诊为阴性,2例持续阳性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锥切后病理提示原位癌,切缘阴性,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宫颈切缘净,术后阴道残端细胞学随诊均为阴性。结论:①CIN1级患者中接受宫颈病变物理治疗者与宫颈病变切除治疗效果相同;②宫颈锥切是治疗CIN2~3级较好方法;③宫颈细胞学随诊在宫颈病变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1~3级 宫颈锥切术 细胞学随诊 HPV
下载PDF
信号通路分子、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锌指转录因子在不同宫颈疾病中的表达
8
作者 陈志清 张杰 蒋剑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95-96,99,共3页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分子(SHH)、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PTC1)、锌指转录因子(GLI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中的表达,探讨SHH、PTC1、GLI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150例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分为正常...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分子(SHH)、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PTC1)、锌指转录因子(GLI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中的表达,探讨SHH、PTC1、GLI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150例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分为正常宫颈上皮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及宫颈癌组,每组各30例。对以上5组进行PTC1、GLI1、SHH检测。结果:SHH主要表达于腺体细胞的胞浆内,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宫颈上皮组13.3%、CIN1组40.0%、CIN2组63.3%、CIN3组83.3%及宫颈癌组93.3%,且强阳性率随阳性率增高而明显增高。PTC1、GLI1在胞质及胞膜上阳性染色多呈弥漫状分布。PTC1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宫颈上皮组23.3%、CIN1组40.0%、CIN2组43.3%、CIN3组63.3%及宫颈癌组73.3%。GLI1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宫颈上皮组10.0%、CIN1组16.7%、CIN2组26.7%、CIN3组50.0%及宫颈癌组56.7%。结论:SHH、PTC1、GLI1介导着多种死亡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分子 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 锌指转录因子 cin1 CIN2 CIN3
下载PDF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霍艳芬 田旭青 霍墨杰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选取146例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4例,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阴道上药... 目的:探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选取146例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4例,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阴道上药,每次1支,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62例,未使用药物,仅做观察。结果:在第4个月复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转阴率为80.77%,对照组转阴率为3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可能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 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 HPV检测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P16和Ki-67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新义 许励 王桂花 《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93-19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ons/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grade 1,LSIL/CIN1)中的表达,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组织学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ons/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grade 1,LSIL/CIN1)中的表达,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组织学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例84例,另选取同期22例经病理诊断为正常或有轻度慢性炎症的病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SIL/CIN1病例中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宫颈正常/炎症病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LSIL/CIN1进展组病例中P16阳性表达率(76.9%)高于持续组(25.0%)和消退组(1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CIN1进展组Ki-67阳性表达率(100.0%)高于持续组(54.2%)和消退组(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有助于鉴别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宫颈炎症性病变和预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预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Prognostic valu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16/18 genotyping in low-grade cervical lesions preceded by mildly abnormal cytology 被引量:7
11
作者 Jing YE Bei CHENG +4 位作者 Yi-fan CHENG Ye-li YAO Xing XIE Wei-guo LU Xiao-dong CHE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49-255,共7页
Histological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 (LSIL/CIN1) preceded by normal or mildly abnormal cytology is recommended for conservative follow-up, with no separat... Histological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 (LSIL/CIN1) preceded by normal or mildly abnormal cytology is recommended for conservative follow-up, with no separated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he triage valu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16/18 genotyping in 273 patients with LSIL/CINI. HPV16/18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at baseline and follow-up was at 6-monthly intervals for up to 2 years. At each follow-up, women positive for cytology or high-risk HPV (hrHPV) were referred for colposcopy. Enrollment cytology, HPV16/18 genotyping, and questionnaire-obtained factors were linked to the 2-year cumulative progression rat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aking into account time-to-event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90 cases (69.6%) regressed, 37 (13.6%) persisted, and 46 (16.8%) progressed. HPV16/18 positivity (hazard ratio (HR), 2.70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32-5.121; P=-0.002)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2-year cumulative progression rate. Sub-analysis by enrollment cytology and age restricted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among patients preceded by mildly abnormal cytology and aged 30 years or older. Immediate treatment is a rational recommendation for the high-risk subgroup, when good compliance is not as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 cin1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HPV16/18 genotyping Prognostic value Prospective study
原文传递
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3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住院部与门诊共收治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住院部与门诊共收治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期待治疗,门诊随诊。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存在)、TCT、HPV、阴道镜阳性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LEEP 宫颈癌前病变(cin1 CIN2 CIN3)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