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nT、MYO和CK-MBmass对AM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志成 宋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血清中cTnT、MYO和CK MBmass的水平变化及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以探讨其对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 检测 4 0例AMI病人血清和 5 0例健康人血清cTnT、MYO和CK MB mass的浓度 ,并...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血清中cTnT、MYO和CK MBmass的水平变化及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以探讨其对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 检测 4 0例AMI病人血清和 5 0例健康人血清cTnT、MYO和CK MB mass的浓度 ,并进行分析 :(1 )病人组cTnT在AMI胸痛后升高时间较CK MBmass早 ,但以MYO升高时间最早 ,cTnT与CK MBmass达高峰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正常对照组cTnT、MYO和CK MBmass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2 )在检出率方面cTnT的阳性率最高 ,其次是MYO和CK MBmass。结论 MYO和cTnT在AMI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而cTnT、MYO和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清Troponin I,CK-MBmass,Myoglobin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兰兰 武永康 李立新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39-241,245,共4页
为了解CTnI,CK-MBmass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 为了解CTnI,CK-MBmass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K-MBmass和Mb的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病发生3~5小时,8~14小时,20~24小时,72小时和7天共五个时段进行了测定。结果:AMI患者发病早期CTnI,CK-MBmass和M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70%,70%,CTnI在UA患者组和SM患者组中未检出。CTnI,CK-MBmass和Mb测定值含量在AMI组中明显高于UA组和SM组,AMI患者组CTnI分别是UA组和SM组的84倍和91.63倍,CK-Mbmass分别是该二组的8.82倍和4.67倍,Mb分别是该二组的11.57倍和2.25倍,AMI组与UA组和S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AMI患者组中该三项指标的动态测定显示,在疾病发生早期(3~5小时)时,CTnI,CK-MBmass和Mb都有显著性升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高峰值期均在8~14小时段,72小时时Mb已基本回到正常。7天时血清中仍有CTnI的持续存在,但CK-MBmass已接近正常。以上显示,CTnI,CK-MBmass和Mb在早期诊断AMI时,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CTnI在AMI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心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I ck-MB质量 肌红蛋白
下载PDF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ADP、CK-MBmass、IL-6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文 刘鸿 +3 位作者 周斌 黄苑辉 唐远平 黄冬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6期1294-1295,133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脂联素(AD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白介素-6(IL-6)变化研究及其相关性。方法 85例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急性期组(52例)与恢复期组(33例);另选择4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脂联素(AD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白介素-6(IL-6)变化研究及其相关性。方法 85例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急性期组(52例)与恢复期组(33例);另选择4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ADP与CK-MBmass、IL-6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多样本对比方差齐性者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对比应用秩变换后的LSD法。结果急性期组患儿血清ADP含量显著低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9.139、11.753,均P<0.05);恢复期组血清AD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2.648,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CK-MBmass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20.890、23.670,均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11.946、13.675,均P<0.05);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患儿血清CK-MBmass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69,P>0.05);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患儿血清IL-6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88,P>0.05)。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新生儿血清ADP均与CK-MBmasss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815、-0.859、-0.946,均P<0.05);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新生儿血清ADP均与IL-6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784、-0.806、-0.914,均P<0.05)。结论 ADP参与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可作为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毒性心肌炎 血清脂联素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白介素-6
下载PDF
急性胸痛患者联合检测cTn-I、CK-MBmass和Myo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曾爱平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了解急性胸痛患者胸痛发作初期时血液中心肌钙蛋白 -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ass)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患者... 目的 了解急性胸痛患者胸痛发作初期时血液中心肌钙蛋白 -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ass)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患者胸痛发生的1~2h、3~4h、5~6h,分别采血 ,用荧光免疫干片法同时定量检测cTn-I、CK -MB mass、Myo值。结果 42例急性胸痛患者最终确诊为AMI25例 ,其3~4h、5~6hcTn-I、CK -MBmass和Myo的测定值较非AMI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 ;AMI患者3~4h、5~6hcTn-I的阳性率较非AMI患者显著升高(P<0.01) ,1~2h、3~4h、5~6hCK-MBmass和Myo的阳性率均较非AMI患者显著升高 (P<0.05或0.01)。结论用荧光免疫干片法联合检测急性胸痛患者血中cTn-I、CK -MBmass、Myo浓度快速、简便 ,所得结果特异、敏感、稳定 ,有助于快速诊断AMI,为临床及时有效治疗AMI、降低死亡率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联合检测 CTN-I ck-mbmass MYO 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肌酸激酶MBmass对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陈明友 邢启崇 +6 位作者 林淑珍 李国华 宁美芳 徐希云 王连祥 孙雪林 胡和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连续测定犬急性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血清中肌酸激酶MBmass(CK-MBmass)、CK-MB活性、CK活性等心肌酶学标志物,观察CK-MBmass对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球囊堵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端的方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损伤动... 目的:连续测定犬急性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血清中肌酸激酶MBmass(CK-MBmass)、CK-MB活性、CK活性等心肌酶学标志物,观察CK-MBmass对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球囊堵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端的方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损伤动物模型。在诸闭前、堵闭后每10min直至90min连续采静脉血各2ml,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测定或置-40℃保存待测。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mass。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速率法测定CK活性。观察急性心肌损伤后CK-MBmass、CK-MB活性、CK活性等心肌酶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损伤心肌的组织学改变。结果:冠状动脉堵闭90min后,心电图可见明显心肌损伤性ST段上抬改变;血清CK-MBmass、CK-MB活性、CK活性等指标皆超出个体值的2倍以上,但未超出实验参考值的2倍;出现异常值时间CK-MBmass、CK-MB活性、CK活性分别为(30-45)min、(30-60)min、(45-90)min。结论:CK-MBmass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损伤 肌酶激酶-mbmass 个体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