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牛油火锅底料挥发性风味物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晁仲昊 夏志强 +6 位作者 陈刚 杨建 严芳 邱志强 姜萱 徐秀丽 邹孝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47,I0007-I0010,共11页
采用薄膜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4种牛油火锅底料品牌的B端和C端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构建主成分评分模型对其风味进行了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B端产品共检测有154种风味物质,C端产品则有158种,而... 采用薄膜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4种牛油火锅底料品牌的B端和C端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构建主成分评分模型对其风味进行了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B端产品共检测有154种风味物质,C端产品则有158种,而8个样品检测出25种相同的风味物质,相同品牌的风味物质中,C端产品的烃类物质占比明显较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火锅底料中的风味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100%,能有效表征火锅底料的风味物质信息。最后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对其风味进行评价排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主成分综合得分与感官评价结果相关性为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为0.908,说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火锅底料进行风味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底料 挥发性风味 薄膜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台州市市区环境空气中PM2.5的多模型联用来源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微娜 谢松青 +2 位作者 陶志华 王俏丽 李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4-1392,共9页
为对台州市市区环境空气中PM 2.5的主要来源进行全面分析,运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模型中的ISAM源追踪算法,计算了台州市本地各类污染源及外来源对PM 2.5的贡献,同时基于CMB模型的初步源解析结果,利用CMAQ模型解析二次前体物排放源的贡献... 为对台州市市区环境空气中PM 2.5的主要来源进行全面分析,运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模型中的ISAM源追踪算法,计算了台州市本地各类污染源及外来源对PM 2.5的贡献,同时基于CMB模型的初步源解析结果,利用CMAQ模型解析二次前体物排放源的贡献,得到CMB-CMAQ联用模型的源解析结果,综合分析CMAQ模型和CMB-CMAQ联用模型解析结果最终获得台州市市区空气中PM2.5的贡献源数据.结果表明:①CMAQ模型和CMB-CMAQ联用模型解析结果均表明,台州市市区PM 2.5本地源中首要贡献源为工业源,两个模型中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20.13%和26.94%,其次为扬尘源(贡献率分别为16.98%、19.37%)和道路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16.44%、18.14%).②CMB-CMAQ联用模型解析结果中工业源、扬尘源和道路移动源的贡献率均高于CMAQ模型解析结果,而外来源和电力源的贡献率均低于CMAQ模型解析结果.③CMAQ模型和CMB-CMAQ联用模型综合分析分配结果表明,外来源、工业源、扬尘源、道路移动源是对区域中PM 2.5贡献较大的4个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26.10%、22.38%、16.09%、15.07%.研究显示,台州市市区环境空气中PM 2.5污染呈以工业源、扬尘源为主,道路移动源污染突出的复合型污染特征,加强这三类源的排放管理对于台州市市区PM 2.5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源解析 CMB模型 CMAQ模型 cmb-cmaq联用模型 台州市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喷墨打印文件墨迹中挥发性溶剂历时性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王千羽 赵鹏程 +3 位作者 崔岚 宋辉 李扬动 张祉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865,874,共9页
为解决司法鉴定领域中喷墨打印文件制成时间问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定性定量分析4种黑色喷墨打印文件墨迹中的挥发性溶剂成分。对同一时间打印的样品进行追踪测试,每间隔一定天数用打孔器取样,提取剂提取后进行GC-MS分析... 为解决司法鉴定领域中喷墨打印文件制成时间问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定性定量分析4种黑色喷墨打印文件墨迹中的挥发性溶剂成分。对同一时间打印的样品进行追踪测试,每间隔一定天数用打孔器取样,提取剂提取后进行GC-MS分析。通过内标法测定样品提取液中各组分的浓度,计算单位长度(mm)墨迹中挥发性溶剂含量C(ng/mm)并作为打印样品老化的定量单位。结果表明,4种打印样品中含有2-吡咯烷酮、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N-羟乙基-2-吡咯烷酮、甘油和三甘醇6种挥发性溶剂成分。上述成分在文件形成时即开始挥发和转移,含量不断减少至某一数值时趋于稳定。利用测定的历经不同时间的打印样本中溶剂含量数据,建立了单组分溶剂与时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多组分溶剂与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评价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溶剂组分数多的墨水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文件形成时间 回归模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白鲢鱼糜低气味本底模型的构建研究
4
作者 耿海永 陈丽华 +5 位作者 杨方 吴仪 王淑芬 姜启兴 许艳顺 夏文水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7,共13页
鱼糜制品(如火锅鱼丸)的风味是消费者关心的质量属性之一,而关键气味活性物质的吸附释放规律并不明确。现有气味研究主要在配置溶液中进行,与真实的气味活性物质—固态鱼糜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基于固态鱼糜进行气味研究是... 鱼糜制品(如火锅鱼丸)的风味是消费者关心的质量属性之一,而关键气味活性物质的吸附释放规律并不明确。现有气味研究主要在配置溶液中进行,与真实的气味活性物质—固态鱼糜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基于固态鱼糜进行气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关键在于一个无气味或低气味的鱼糜本底模型,从而可进一步研究各气味成分与鱼糜本底模型的互作关系。本研究考察了8种不同漂洗介质对鱼糜本底模型气味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经SPME-GC-MS共检出65种挥发性物质,气味活性物质(OAV>1)有18种;经8种漂洗介质处理后,鱼糜样品中分别含有6、8、7、9、6、12、9和9种气味活性物质,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残留率依次为(0.380±0.120)%、(0.610±0.086)%、(0.280±0.033)%、(0.480±0.037)%、(0.150±0.018)%、(4.330±0.160)%、(18.680±0.081)%和(0.490±0.003)%。综合SPME-GC-MS、电子鼻和感官评价结果比较,1%NaCl(W/W)+1%Na_(2)CO_(3)(W/W)+4.0%C2H5OH(V/W)漂洗介质处理后,白鲢鱼糜的挥发性气味物质残留少,总含量降低为(6.57±0.77)μg/kg,17种气味活性物质的OAV<1,仅壬醛的OAV为1.34±0.05,可构建出低气味的鱼糜本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 鱼糜气味本底模型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气味活度值 电子鼻
下载PDF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和分布活化能模型的樟子松热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中青 徐嘉炎 +1 位作者 叶结旺 张齐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6,共7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FTIR)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通过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min),对樟子松的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对其热解机理进行探讨。TG/DTG曲线表明,樟子松的热解过程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炭化3个阶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FTIR)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通过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min),对樟子松的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对其热解机理进行探讨。TG/DTG曲线表明,樟子松的热解过程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炭化3个阶段。FTIR图表明,热解挥发份气体相对含量最多的3类物质是CO2,醛、酮、酸类以及烷烃、醇类和酚类等有机物。随着转化率增加,通过DAEM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数值波动明显,证明樟子松热解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0.1<转化率(α)<0.3,主要是半纤维素降解,其支链首先降解,然后主链发生断裂;0.3<α<0.7,主要是纤维素降解,首先转化为中间产物活性纤维素,活性纤维素再次降解;0.7<α<0.8,主要是木质素降解,苯丙烷分子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立体结构以及低反应活性的焦炭的不断生成造成此阶段活化能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热解 热重红外联用 分布活化能模型 动力学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ICP-AES联用技术研究Se(Ⅳ)在小鼠衰者模型体内的生物代谢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芳 高良才 +3 位作者 陈婉荣 杨芃原 王虎 游俊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63-1166,共4页
硒作为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生命代谢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D半乳糖作用下人工训练的小鼠衰老模型为实验对象,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Na_2SeO_3)水溶液后,应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ICP-AES联用技... 硒作为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生命代谢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D半乳糖作用下人工训练的小鼠衰老模型为实验对象,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Na_2SeO_3)水溶液后,应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ICP-AES联用技术分析Se(Ⅳ)在相应小鼠体内血浆、肝脏、脑等重要生命器官中的代谢分布,并同未注射Se(Ⅳ)的衰老模型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小鼠相应生命组织内的主要含硒酶(GSH-Px)的活性指标进一步讨论了硒在哺乳动物体中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衰老模型 代谢 微波消解-氢化物-ICP-AES联用技术 抗衰老作用 含硒酶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图模型分析的脂代谢异常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柏冬 宋剑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2-1487,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图模型分析方法,寻找脂代谢异常患者可能的血浆代谢标志物群。采用GC-MS技术对37例脂代谢异常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血浆样品进行分析,得到血浆代谢物的表达谱。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图模型分析方法,寻找脂代谢异常患者可能的血浆代谢标志物群。采用GC-MS技术对37例脂代谢异常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血浆样品进行分析,得到血浆代谢物的表达谱。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得分图可区分脂代谢异常患者与健康人,运用PLS-DA载荷图及t检验发现有9个代谢物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NIST谱库检索,它们分别为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焦谷氨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甘露糖、亚油酸和甘油。在脂代谢异常患者血浆中,除甘油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外,其余8种代谢物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人。图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代谢物与脂代谢异常临床常用诊断指标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可能是脂代谢异常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新的特异性代谢标志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代谢异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模型分析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模型联用评估气候变化对径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沙健 路瑞 +3 位作者 孙运海 陈奕霖 曹佳蕊 李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62,65,共7页
应用流域模型与气象发生器模型联用的方法,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泾河源头流域径流量的影响。使用泾川水文站2006—2014年的实测月流量资料,校准并验证了通用流域污染负荷模型(GWLF)的水文传输参数集。使用崆峒气象站1955—2014年逐日气... 应用流域模型与气象发生器模型联用的方法,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泾河源头流域径流量的影响。使用泾川水文站2006—2014年的实测月流量资料,校准并验证了通用流域污染负荷模型(GWLF)的水文传输参数集。使用崆峒气象站1955—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对气象发生器(LARSWG 5)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与评估。基于HADCM3气候模式结果,针对IPCC定义的A1B、A2、B1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使用校准后的LARSWG 5模型进行降尺度分析,生成反映研究区域21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80年代气候状态的日降水与气温序列,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代入校准后的GWLF模型,分析对应时间段流域径流特征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会显著影响泾河源头流域径流过程,流域蒸散发作用会随气温升高而显著增强,水体经由地表径流进入河道的通量会增大,而经由浅层地下潜流的通量会减小,未来流域水量的增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联用 气象发生器 流域模型 气候变化 河川径流 泾河
下载PDF
Swift3D与Flash联用制作与修饰化学微粒空间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英 蔡永红 李文斌 《化学教育》 CAS 2005年第11期48-49,5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Flash与Swift3D的基本特点与关系,探讨了二者联用、制作与修饰动态化学粒子模型以及实现其空间三维多角度展示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联用 模型组合 渲染
下载PDF
液质联用分析D-GlaN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尿液中肋柱花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佟玉风 巴根那 +3 位作者 白梅荣 包明兰 叶日贵 拉喜那木吉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5期12-13,16,共3页
目的:研究肋柱花水煎液在D-Gla N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la N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利用液质联用法对模型大鼠灌胃肋柱花水煎液后尿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 目的:研究肋柱花水煎液在D-Gla N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la N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利用液质联用法对模型大鼠灌胃肋柱花水煎液后尿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流速1.0ml/min;柱温35℃;梯度洗脱,质谱定性采用多级离子阱质谱,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在含药尿液中共标识19个峰,1个为药物原型成分,14个为代谢产物,其余为尿液内源性成分。结论:该方法较全面的分析肋柱花在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肋柱花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柱花 液质联用 急性肝损伤模型 尿液
下载PDF
基于呼气中特异性VOCs筛查的肺癌早期诊断与模型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茹立华 吕伟 +1 位作者 王祥麒 张志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了180例受试者的呼出气样品,包括79名肺癌患者和101名健康志愿者。每个受试者采集3个平行样品,以及1个室内空气样品。对所有呼气样品中检测的9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定量分析。结合Mann-Whitney...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了180例受试者的呼出气样品,包括79名肺癌患者和101名健康志愿者。每个受试者采集3个平行样品,以及1个室内空气样品。对所有呼气样品中检测的9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定量分析。结合Mann-Whitney检验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筛选出10种肺癌患者呼气特异性VOCs,包括苯甲醛、顺式-2-丁烯、2-丁酮、萘、乙酸乙烯酯、乙烯、2,2,4-三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己醛和2-甲基戊烷。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在不同人群中的代谢差异和可能相关的代谢机制,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验证候选标志物对疾病的诊断性能,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诊断的准确度、精准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25%、96.21%、95.76%、96.67%,马修斯相关系数(MCC)为0.93,曲线下面积为0.96。上述10种化合物可作为肺癌患者的潜在呼气VOCs标志物,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挥发性有机物 呼气标志物 诊断模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尿囊素、甲硝唑和地塞米松联用对犬腹腔连模型的预防作用
12
作者 王小晨 桂常青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尿囊素 甲硝唑 地塞米松 联用 腹腔粘连模型 预防作用
下载PDF
几种常用药物联用计算方法的数学瑕疵和一带一线模型法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守军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期11-17,29,共8页
多药联用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药物效应发生改变,联用组合有可能使疗效增加和毒性减少,也有可能会带来药效降低和毒性增大的风险。已有多种计算方法用于定量评价药物联用产生的协同、相加和拮抗,但业内所用的许多计... 多药联用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药物效应发生改变,联用组合有可能使疗效增加和毒性减少,也有可能会带来药效降低和毒性增大的风险。已有多种计算方法用于定量评价药物联用产生的协同、相加和拮抗,但业内所用的许多计算方法均为共识性方法或经验公式,同一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常会得出不同的、相互矛盾的结论。本文用数学方法分析了业内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的瑕疵,包括:Loewe等效线法、Bliss独立模型法、周氏中效法和金氏法等,并通过介绍本实验室发现的药物联用药效相加的数学规律,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带一线模型法,作为解决多药联用效应定量评价的通用方案,为充分体现多药联用带来的益处和规避多药联用带来的疗效和毒性风险提供可靠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联用 药物相互作用 定量评价 协同 相加 拮抗 预期相加效应 量效曲带 一带一线模型
下载PDF
基于UPLC-TQ-MS探究野鸦椿酸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的吸收转运研究
14
作者 王宁 谢莉 +1 位作者 丁文欢 田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野鸦椿酸摄取和转运特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测定野鸦椿酸的含量,考察不同时间、温度对其摄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P-gp抑制剂、螯合剂和pH对... 目的本研究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野鸦椿酸摄取和转运特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测定野鸦椿酸的含量,考察不同时间、温度对其摄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P-gp抑制剂、螯合剂和pH对其双向转运的影响。结果在37℃条件下,野鸦椿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上180 min时的摄取量为(8.38±0.87)μg/mg。野鸦椿酸低、中、高浓度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与浓度呈正相关,分别为(61.41±2.92)×10^(-4)、(146.90±14.91)×10^(-4)、(167.18±6.72)×10^(-4)cm/s,P-gp抑制剂和螯合剂对其Papp值无影响,弱酸性环境(pH=6.00)可明显提高其Papp值,其外排率(ER)介于0.8~1.4之间。结论在Caco-2细胞模型中野鸦椿酸跨膜渗透性良好,其主要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不是P-gp的底物,且不存在细胞旁路转运。本研究可为含有野鸦椿酸的药物的体内肠道吸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酸 CACO-2细胞模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 摄取 双向转运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建立广陈皮陈化年份快速判别模型
15
作者 石洪超 陈明权 +4 位作者 商雪莹 李华 孙东 覃仁安 何风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147-3152,共6页
【目的】基于不同年份广陈皮中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广陈皮自然陈化年份的鉴别模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提取及鉴定挥发性成分,寻找与年份呈显著相关的成分,将“负相关成分”作为... 【目的】基于不同年份广陈皮中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广陈皮自然陈化年份的鉴别模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提取及鉴定挥发性成分,寻找与年份呈显著相关的成分,将“负相关成分”作为分子组、“正相关成分”作为分母组排列组合所得到的比值与年份进行趋势分析,以陈化年份作为自变量(X),以成分组比值作为因变量(Y),进行曲线模拟,以模型相关系数(R2)最高的模型作为陈皮年份判别模型。【结果】以成分组比值(β-月桂烯+柠檬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L-香芹醇+2,6,11,15-四甲基-十六烷-2,6,8,10,14-五烯)做因变量(Y),陈化年份为自变量(X),所得最佳模型的方程为Y=613.555×0.893X,R2为0.949。【结论】该函数模型可用于准确、快速判定广陈皮自然陈化年份,适用范围为自然陈化5~30年的广陈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 陈化年份 挥发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判别模型
下载PDF
利多卡因-表柔比星-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在体外及兔肝癌模型中缓释效果的研究
16
作者 杨钦 程芝梅 +2 位作者 王黎洲 蒋天鹏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表柔比星-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在体外缓释效果,及兔VX2肝癌模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利多卡因与碘油乳化后,肝癌组织中利多卡因的动态分布情况。方法采用W/O法对利多卡因-表柔比星乳剂进行体外理化实验,并在72 h内测定利...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表柔比星-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在体外缓释效果,及兔VX2肝癌模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利多卡因与碘油乳化后,肝癌组织中利多卡因的动态分布情况。方法采用W/O法对利多卡因-表柔比星乳剂进行体外理化实验,并在72 h内测定利多卡因-表柔比星-碘油乳剂的累积缓释量。随机选取48只新西兰白兔,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以利多卡因-表柔比星-碘油混合乳剂进行栓塞,对照组先予以动脉内灌注利多卡因,再以表柔比星-碘油混合乳剂行栓塞,分别于术后的0.5、1、4、8、24、48、96、144 h时间点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只兔子,取肝癌组织,经UPLC-MS/MS测定癌组织中利多卡因药物浓度,通过Graphpad软件拟合肝癌组织中的利多卡因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TACE中利多卡因油包水技术和单纯灌注后肝癌组织中利多卡因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实验中,利多卡因-表柔比星-碘油乳剂0~72 h内利多卡因浓度达到T50%约需30 min。24 h内利多卡因释放量超过80%。动物实验中,VX2肝癌模型建模成功率和TACE术成功率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肝癌组织中利多卡因的药物浓度量显著增加、清除显著降低,肿瘤组织内的利多卡因停留时间延长。结论利多卡因-表柔比星-碘油乳剂对利多卡因具有缓释作用,利多卡因与碘油乳化后经TACE治疗可增加各时间段组织中利多卡因的浓度,验证了利多卡因混合碘油后在肝脏内血管具有缓慢释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利多卡因 兔VX2肝癌模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研究射干中异黄酮成分联用抗炎效果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尤献民 邹桂欣 +1 位作者 王光函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58-2159,共2页
目的:研究射干有效成分白射干素(DI),鸢尾黄素(TE)和野鸢尾黄素(IRI)联用抗炎效果及各成分间的最佳配比剂量。方法:应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利用均匀设计法研究3个单体联用对炎... 目的:研究射干有效成分白射干素(DI),鸢尾黄素(TE)和野鸢尾黄素(IRI)联用抗炎效果及各成分间的最佳配比剂量。方法:应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利用均匀设计法研究3个单体联用对炎症模型的影响,得到主要作用成分和最佳配比剂量。结果:DI、TE和IRI联用对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模型NO生成的抑制作用强,最佳配比剂量为2.23 mg·kg^(-1),24.22 mg·kg^(-1)及1.41 mg·kg^(-1);主要作用成分为TE和IRI,DI对TE和IRI的抗炎效果有协同作用;验证性实验结果与实验拟合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均匀设计法可用于多药物联用的定量分析,但其结果需经实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药物联用 RAW 264.7细胞 炎症模型 均匀设计
下载PDF
大鼠肠管外翻模型对人参皂苷Rg1吸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昊 孙建国 +3 位作者 谢海棠 王睿 吕华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 :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Rg1HPLC MS测定方法 ,研究Rg1是否存在分肠段吸收的差异并考察小肠上皮组织上的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对人参皂苷Rg1吸收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肠段 (回肠和空肠 )的肠管外翻模型中加入 2 0 μg·ml... 目的 :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Rg1HPLC MS测定方法 ,研究Rg1是否存在分肠段吸收的差异并考察小肠上皮组织上的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对人参皂苷Rg1吸收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肠段 (回肠和空肠 )的肠管外翻模型中加入 2 0 μg·ml-1Rg1Krebs液 ,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并测定囊内药物浓度 ,比较两个小肠段对Rg1通透能力的差异 ,同时观察P 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Rg1吸收的影响。结果 :不同肠段 (回肠和空肠 )的体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Rg1在不同肠段的吸收良好 ,且无明显差异。维拉帕米对Rg1的吸收未见显著影响。结论 :Rg1在大鼠的各个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 ,Rg1可能不是P 糖蛋白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RG1 肠管外翻模型 吸收 维拉帕米 液质联用
下载PDF
基于DAC概念的改进型聚光电热联用系统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佳飞 倪明江 +4 位作者 王辉 寿春辉 张艳梅 魏葳 骆仲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基于DAC技术对传统的聚光电热联用系统(CPV/T)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水为吸热工质与常规硅太阳电池相结合对太阳能辐射进行分波段利用,分别完成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对该改进CPV/T系统建立了辐射传递模型和能量平衡模型:首先,对太阳能辐射... 基于DAC技术对传统的聚光电热联用系统(CPV/T)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水为吸热工质与常规硅太阳电池相结合对太阳能辐射进行分波段利用,分别完成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对该改进CPV/T系统建立了辐射传递模型和能量平衡模型:首先,对太阳能辐射在系统中的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而后对系统的光热单元和光电单元工作温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该系统光热单元温度不再受光电单元工作温度限制,随着聚光比的增加该系统光热单元可产出高温热能,其吸热工质出口温度可达到108℃,而相应的光电单元工作温度低于69℃,同时通过试验对系统光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该CPV/T系统效率进行分析,得到其光热转换效率为32%,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8.6%~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电热联用 DAC技术 聚光比 辐射传递模型 能量平衡模型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的流域面源污染响应模型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沙健 路瑞 +4 位作者 续衍雪 尚云涛 李雪 曹佳蕊 陈奕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187,共7页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模型联用的方法,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响应进行定量化评估。选取了中国安徽省练江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针对其水体中的总氮污染物负荷通量及来源构成特征开展模型分析。使用LARS-WG气...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模型联用的方法,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响应进行定量化评估。选取了中国安徽省练江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针对其水体中的总氮污染物负荷通量及来源构成特征开展模型分析。使用LARS-WG气象发生器模型对HADCM3气候模式结果进行时空降尺度分析,分别模拟3种典型温室气体排放情景(A1B、A2、B1)在未来不同时期的逐日气象数据序列,使用区域营养盐负荷模型(ReNuMa)对练江流域水体中的总氮污染开展源解析,评估未来变化气候条件下的流域污染负荷通量及来源比例构成,并与现状污染源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流域面源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未来流域总氮污染负荷通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增加的总氮污染主要来自耕地和自然用地,经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过程进入水体,在管理上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气候变化 模型联用 ReNuMa LARS-W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