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IP5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中国气候带变迁趋势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志刚 张渊萌 徐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101,共9页
本文选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数据,结合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20世纪末期气候带分布;以此为基础,模拟并分析了RCP2.6和RCP8.5两种情景下中国21世纪中期和末期气候带的变迁趋势。结果... 本文选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数据,结合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20世纪末期气候带分布;以此为基础,模拟并分析了RCP2.6和RCP8.5两种情景下中国21世纪中期和末期气候带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CMIP5模式集合数据能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区域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形态,CRU分析资料描述的气候带分布与柯本气候分类吻合较好。21世纪中期、末期与20世纪末期相比,RCP2.6情景下,气候类型及分布变化并不显著,RCP8.5情景下,热夏冬干温暖型分别增加了28.2%(中期)、86.9%(末期),草原气候分别增加了24.1%(中期)、49.4%(末期)。热夏冬干冷温型到21世纪末期有明显的增加,但苔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类型所占比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数据 典型浓度路径 柯本气候分类 气候带
下载PDF
GLDAS和CMIP5产品的中国土壤湿度-降水耦合分析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述文 刘源 +1 位作者 曹帮军 李少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利用GLDAS同化产品和12个CMIP5模式的输出结果,从土壤湿度对降水影响的两个中间环节出发,通过分析陆面耦合指数ILH、潜热通量—抬升凝结高度耦合指数ILCL以及抬升凝结高度ZLCL间接研究中国区域土壤湿度与降水间耦合特征,并对1958~2013... 利用GLDAS同化产品和12个CMIP5模式的输出结果,从土壤湿度对降水影响的两个中间环节出发,通过分析陆面耦合指数ILH、潜热通量—抬升凝结高度耦合指数ILCL以及抬升凝结高度ZLCL间接研究中国区域土壤湿度与降水间耦合特征,并对1958~2013年及RCP4.5辐射强迫情景下50年(2006~2055年)的4个代表性区域夏季耦合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58~2013年期间,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新疆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为夏季中国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的最强区域;陆面耦合指数ILH变化幅度从高到低依次出现在华北、华南、内蒙古中部和西北地区,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发生转折。2006~2055年的平均而言,预估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仍为耦合最强区;与历史时期(1958~2005年)比较,新疆中部和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的耦合指数ILH增大,而广西和广东地区的则减小;对于耦合指数ILH的年代际变化(2006~2055年),2026~2035年间华北最大而华南最小,西北地区变化不大,而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耦合强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降水耦合 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5) 中国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基于CMIP5模式数据渭河流域近200年来径流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引鸽 黄雪 +4 位作者 慕建利 包江川 杨雨欣 邓小丽 刘敏茹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基于CMIP5模式输出的1850—2005年渭河流域17个站点的径流模数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变差系数、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径流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径流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径流的空间分布为西南高东北低,... 基于CMIP5模式输出的1850—2005年渭河流域17个站点的径流模数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变差系数、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径流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径流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径流的空间分布为西南高东北低,最大值位于渭源、武山区域,最小值位于下游支流的洛河区域。年径流表现出波动变化,1850—1896年、1929—1939年、1968—1984年径流呈上升趋势,1896—1929年、1939—1968年、1984—2005年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径流趋势率为- 0.004 L · (km^(2) · s)^(-1) · (10a)^(-1)。春、夏、秋、冬径流趋势率分别为- 0.002 L · (km^(2)·s)^(-1) · (10a)^(-1)、0.022 L · (km^(2) · s)^(-1) · (10a)^(-1)、-0.033 L · (km^(2) · s)^(-1) · (10a)^(-1)、- 0.004 L · (km^(2) · s)^(-1) · (10a)^(-1)。渭河流域支流径流变率较大,干流变率较小,支流径流变率依次为北洛河>石川河>泾河>漆水河>千河>葫芦河>散渡河。年平均径流在1871年、1908年、1984年、1990年发生突变,而且具有4—6 a、8—10 a、15—20 a、25—35 a、85—95 a、110—120 a的显著周期。相关分析表明:气温、蒸发量与径流为负相关,降水与径流为正相关,土地利用及人类活动对径流也有一定影响。这些研究为认识过去长时期径流变化规律,以及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对比较不同资料径流研究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cmip5模式数据 径流 近200年 时空特征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未来40年波浪能长期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崇伟 裴顺强 李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58-965,共8页
针对波浪能长期规划的难题,本文建立了一套波浪能预估模型,并以“海上丝路”作为实例,以CMIP5风场驱动WW3海浪模式,对“海上丝路”2020—2059年的波浪能展开预估,覆盖能流密度、可利用率、富集程度、稳定性、资源月际差异等一系列关键... 针对波浪能长期规划的难题,本文建立了一套波浪能预估模型,并以“海上丝路”作为实例,以CMIP5风场驱动WW3海浪模式,对“海上丝路”2020—2059年的波浪能展开预估,覆盖能流密度、可利用率、富集程度、稳定性、资源月际差异等一系列关键指标。结果表明“海上丝路”未来40 a的波浪能整体趋于乐观:1)未来40 a平均状态下,“海上丝路”的能流密度为12~20 kW/m;南海和孟加拉湾未来的WPD高于历史状态,阿拉伯海则相反。2)该海域未来40 a平均的资源可用率、富集程度均比历史状态乐观。3)“海上丝路”未来40 a平均的资源稳定性好于历史状态(阿拉伯海未来2月和8月除外),其中孟加拉湾的稳定性好于南海和阿拉伯海。4)阿拉伯海未来40 a平均的月际差异最大,南海次之,孟加拉湾最小。阿拉伯海和南海未来的月际差异小于历史状态,孟加拉湾的月际差异与历史状态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波浪能 长期预估 WW3海浪模式 cmip5风场 能流密度 可利用率 富集程度
下载PDF
渭河流域1850-2005年降水及蒸发量变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引鸽 包江川 +1 位作者 杨雨欣 黄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4-232,共9页
为了探究渭河流域过去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MIP5模式输出产品,采用双曲线插值方法获取渭河流域56个站点1850—2005年降水、蒸发及气温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Arc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气候要... 为了探究渭河流域过去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MIP5模式输出产品,采用双曲线插值方法获取渭河流域56个站点1850—2005年降水、蒸发及气温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Arc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气候要素的多尺度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渭河流域近156 a来年均气温、降水为上升趋势,趋势率分别为0.028℃/10 a,0.09 mm/10 a,年蒸发量为减少趋势,趋势速率为-5.1mm/10 a,温度和降水季节变化与年变化基本趋于一致,蒸发量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渭河流域中游、下游与南部降水相对变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上游与泾河及洛河支流降水相对变率趋势一致,相对变率在-2.8%~14.98%。整个流域温度、蒸发量相对变率为-2.3%~-3.47%及-2.35%~6.54%。各气候要素均存在5~20 a的短周期变化以及110 a长周期变化,气温及蒸发分别在1986年及1963年发生突变现象,降水无突变点出现。总体而言,渭河流域近156 a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向,降水及蒸发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以及周期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蒸发量及气温 cmip5模式数据 渭河流域
下载PDF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and Future High-Wind Events in Alaska
6
作者 Soumik Basu John E. Walsh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8年第4期373-394,共22页
High winds cause waves, storm surge, erosion and physical damage to infrastructure and ecosystem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evaluations of wind climatologies and future changes, especially change in high-wind even... High winds cause waves, storm surge, erosion and physical damage to infrastructure and ecosystem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evaluations of wind climatologies and future changes, especially change in high-wind events, on a regional basis. This study uses Alaska as a regional case study of climatological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Eleven first-order stations across different subregions of Alaska provide historical data (1975-2005) for the observational climatology and for the calibration of Coupled Model Inter comparison Project (CMIP5) simulations, which in turn provide projections of changes in winds through 2100. Historically, winds exceeding 25 and 35 knots are most common in the Bering Sea coastal region of Alaska, followed by northern Alaska coastal areas. Autumn and winter are the seasons of most frequent high-wind occurrences in the coastal sites, while there is no distinct seasonal peak at the interior stations where high-wind events are less frequent. An examination of the sea level pressure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wind event at each station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 pressure gradient associated with an extratropical cyclone in most cases. Northern coastal regions of Alaska are projected to experience increased frequencies of high-wind events during the cold season, especially late autumn and early winter, when reduced sea ice cover in the late century will leave coastal regions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to flooding and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Winds STATION data cmip5 WIND CLIMATOLOGY Alaskan CLIM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