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Elevated CO 2 and High Temperature on Single Leaf and Canopy Photosynthesis of Rice 被引量:35
1
作者 林伟宏 白克智 匡廷云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6期624-628,共5页
The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is indisputable. In such condition,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leaf is relatively well studied, while the comparison of that between single leaf and whole canopy is less... The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is indisputable. In such condition,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leaf is relatively well studied, while the comparison of that between single leaf and whole canopy is less emphasized. The stimulation of elevated CO 2 on canopy photosynthesis may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n single leaf level. In this study, leaf and canopy photosynthesis of rice (Oryza sativa L.) were studied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High CO 2 and temperature had a synergetic stimulation on single leaf photosynthetic rate until grain filling. Photosynthesis of leaf was stimulated by high CO 2, although the stimulation was decreased by higher temperature at grain filling st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imulation of elevated CO 2 on canopy photosynthesis leveled off with time. Stimulation at canopy level disappeared by grain filling stage in bot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Green leaf area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CO 2 at maturity, but greater in plants grown at higher temperature. Leaf nitrogen conten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 2 concentration although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maturity. Canopy respiration rate increased at flowering stage indicating higher carbon loss. Shading effect caused by leaf development reached maximum at flowering stage. The CO 2 stimulation on photosynthesis was greater in single leaf than in canopy. Since enhanced CO 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iomass of rice stems and panicles, increase in canopy respiration caused diminishment of CO 2 stimulation in canopy net photosynthesis. Leaf nitrogen in the canopy level decreased with CO 2 concentration and may eventually hasten CO 2 stimulation on canopy photosynthesis. Early senescence of canopy leaves in high CO 2 is also a possible 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2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PHOTOSYNTHESIS LEAF CANOPY Oryza sativa
下载PDF
Co^(2+)掺杂W型铁氧体的制备和吸波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晶 徐利华 +3 位作者 徐家成 王舜 张晨韵 黄春娥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为解决单一铁氧体吸波材料吸波频带窄的问题,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o^(2+)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Ba(Zn_(1-x)Co_(x))_(2)Fe_(16)O_(27)(x=0、0.2、0.4、0.6、0.8、1.0)铁氧体,研究了Co^(2+)掺杂对W型钡铁氧体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磁性能和吸... 为解决单一铁氧体吸波材料吸波频带窄的问题,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o^(2+)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Ba(Zn_(1-x)Co_(x))_(2)Fe_(16)O_(27)(x=0、0.2、0.4、0.6、0.8、1.0)铁氧体,研究了Co^(2+)掺杂对W型钡铁氧体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磁性能和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掺杂量的增加,铁氧体晶体结构保持不变,掺杂Co^(2+)的W型钡铁氧体具有六角片状结构。随着金属离子的加入,粒径有不同程度减小。当Co^(2+)掺杂的摩尔分数x为0.4时,铁氧体的磁损耗最高。含量为70%的Ba(Zn_(0.6)Co_(0.4))2Fe_(16)O_(27)铁氧体吸收涂层的最大反射损耗为-22 dB,峰值位置在12.5 GHz,反射损耗RL<-10 dB的带宽约为8 GHz(8~16 GHz),实现了宽频带强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W型铁氧体 钴掺杂 宽带吸收
下载PDF
泮托拉唑与金嗓散结胶囊联合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白斑疗效分析
3
作者 覃焕桦 卢柳斌 +2 位作者 卜慧 周霓 李玲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64-0067,共4页
分析泮托拉唑与金嗓散结胶囊联合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白斑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09月-2021年12月期间110例声带白斑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45例泮托拉唑与金嗓散结胶囊治疗纳入对照组,65例上述基础上联合... 分析泮托拉唑与金嗓散结胶囊联合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白斑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09月-2021年12月期间110例声带白斑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45例泮托拉唑与金嗓散结胶囊治疗纳入对照组,65例上述基础上联合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纳入实验组。分析其在反流情况、疗效以及临床指征方面的差异。结果 中文版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中文版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FS)评分方面,基本一致,P>0.05;疗效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具体情况方面更优,P<0.05;MPT、Jitter、SPL方面,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发声情况方面,对照组治疗后2周开始改善,对照组略好于实验组,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时发声明显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金嗓散结胶囊联合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白斑患者相对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金嗓散结胶囊 声带白斑 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
下载PDF
结构钢电沉积Co-W/CeO_(2)复合镀层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葛志华 武海勇 张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4,共9页
选择CeO_(2)颗粒作为复合相,利用电沉积技术在普通结构钢表面制备出Co-W/CeO_(2)复合镀层,并研究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结合力、硬度、耐磨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CeO_(2)复合... 选择CeO_(2)颗粒作为复合相,利用电沉积技术在普通结构钢表面制备出Co-W/CeO_(2)复合镀层,并研究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结合力、硬度、耐磨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CeO_(2)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分布着类似胞状的晶粒团聚体,其化学成分为Co、W、Ce和O元素。随着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从2 g/L升高到15 g/L,复合镀层的晶粒团聚体尺寸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吸附在晶粒团聚体表面及边界处的CeO_(2)颗粒量先增多后减少,导致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都呈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当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为8g/L时,Co-W/CeO_(2)复合镀层的晶粒团聚体大小较为均匀,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其表面粗糙度仅为0.39μm。该复合镀层的硬度较Co-W合金镀层增大约76 HV,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摩擦系数和氧化增重量仅为0.43和0.74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CeO_(2)复合镀层 电沉积 CeO_(2)颗粒 结合力 高温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甲真菌病的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结合CO2激光治疗效果
5
作者 陈玉娟 陈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33-0036,共4页
探索甲真菌病患者接受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结合CO2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皮肤科接受诊治的甲真菌病患者122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此122例甲真菌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 探索甲真菌病患者接受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结合CO2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皮肤科接受诊治的甲真菌病患者122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此122例甲真菌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擦剂基础上加用CO2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生活质量、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oring clinical index of onychomycosis, SCIO)、甲真菌病严重程度指数(onychomycosis severity index, OSI)、康复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08%,对照组临床疗效9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真菌完全清除率为90.16%,对照组真菌完全清除率为7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SCIO和OSI评分分别为(6.89±1.15)分、(5.62±0.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SCIO评分(8.83±1.36)分、OSI评分(7.84±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康复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真菌病患者接受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结合CO2激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疗效 甲真菌病 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
下载PDF
真空紫外协同Co^(2+)催化过硫酸氢钾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徐庆 唐玉朝 +4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朱先胜 陈彩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2-834,共13页
有机染料具有毒性强、色度高、不易降解等特性,为了高效去除有机染料,实验以真空紫外(VUV)为光源,研究了VUV协同Co^(2+)催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典型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的反应机制和转化途径.结果表明:①在RhB初始浓度为80 mg/L,Co^(... 有机染料具有毒性强、色度高、不易降解等特性,为了高效去除有机染料,实验以真空紫外(VUV)为光源,研究了VUV协同Co^(2+)催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典型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的反应机制和转化途径.结果表明:①在RhB初始浓度为80 mg/L,Co^(2+)和PMS投加量分别为15μmol/L、0.5 mmol/L的条件下,VUV/Co^(2+)/PMS体系反应10 min,RhB去除率可达99.1%.VUV/Co^(2+)/PMS体系对RhB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②溶液初始pH对反应速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pH减小,反应速率也同时减小.投加量为30 mmol/L的HCO_(3)^(−)、Cl^(−)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相较于对照组,RhB去除率由99.1%分别降至66.0%、84.2%,而NO_(3)^(−)和SO_(4)^(2−)抑制作用不显著;印染助剂柠檬酸钠也会显著抑制RhB降解.③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结果表明,VUV/Co^(2+)/PMS体系中存在的氧化物种包括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④根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质谱结果,初步推断RhB分子降解主要通过活性氧(ROS)攻击造成共轭结构破坏和N-位脱乙基等作用.另外,对总有机碳(TOC)进行测试,30 min时RhB矿化度可达到43.8%.研究显示,VUV/Co^(2+)/PMS体系能够有效去除R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co^(2+) 过硫酸氢钾 罗丹明B 活性氧
下载PDF
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陈金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8-0061,共4页
观察点阵CO2激光术后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 年9月—2023年9月来我院皮肤科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患者60例,采用双盲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点阵CO2激光治疗... 观察点阵CO2激光术后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 年9月—2023年9月来我院皮肤科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患者60例,采用双盲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采用点阵CO2激光的基础上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治疗。治疗28d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瘢痕皮损、面部红斑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临床痤疮瘢痕情况(ECCA评分量表)、面部整体美学效果改善情况(GAIS评分量表)和治疗期间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28d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 vs 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半定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3±0.37 vs 2.16±0.28),而平均脱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34±1.36d vs 8.27±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CCA权重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两组患者的GA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ECCA降低更多(15.78±5.28 vs 23.62±6.29),而GAIS升高更多(2.57±0.61 vs 2.13±0.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可减少点阵CO2激光术不良反应,缩短恢复期,提高皮肤屏障功能与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贻贝粘蛋白 co2点阵激光 痤疮凹陷性瘢痕
下载PDF
胺功能化的铜催化剂:氢键介导的电化学CO_(2)还原为C_(2)产物以及优越的可充电Zn-CO_(2)电池性能
8
作者 项东 李坤振 +3 位作者 苗康华 龙冉 熊宇杰 康雄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有机分子功能化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用于调控电化学CO_(2)还原反应(eCO_(2)RR)的C_(2+)产物选择性和活性。然而,我们对于电化学CO_(2)还原调控机制的分子水平理解仍然不够清晰。在本文中,我们成功制备了铜纳米颗粒,并使用一系列胺类衍生... 有机分子功能化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用于调控电化学CO_(2)还原反应(eCO_(2)RR)的C_(2+)产物选择性和活性。然而,我们对于电化学CO_(2)还原调控机制的分子水平理解仍然不够清晰。在本文中,我们成功制备了铜纳米颗粒,并使用一系列胺类衍生物(如十六胺(HAD)、N-甲基十六胺(N-MHDA)、十六烷基二甲胺(HDDMA)和十六酰胺(PMM))对其进行功能化,以系统地研究胺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eCO_(2)RR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DA的功能化可以将C_(2)产物和C_(2)H_(4)的法拉第效率(FE)提高至73.5%和46.4%,并且在−0.9 V vs.RHE(可逆氢电极)电位下,C_(2)产物的分电流密度为131.4 mA·cm^(−2)。理论研究发现,HDA通过与CO_(2)和eCO_(2)RR中间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富集了^(*)CO_(2)、^(*)CO和其他反应中间体,降低了CO―CHO耦合反应的动力学能垒,从而促进了eCO_(2)RR向C_(2)产物的转化。当胺基的H原子被甲基取代后,氢键相互作用减弱,竞争的析氢反应加剧。PMM通过Cu―O键与Cu表面发生键合,而不是通过Cu―N键,导致Cu-PMM更倾向于产乙醇。原位拉曼光谱显示,在Cu-HDA表面,CO主要吸附在Cu的顶位吸附位点上,与在Cu表面上的桥式吸附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前者表面对CO的富集引发了CO的吸附构型变化。HDA功能化还提高了Cu催化剂的表面pH。基于Cu-HDA组装的可充电Zn-CO_(2)电池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6 mA∙cm^(−2)时,最大功率密度为6.48 mW∙cm^(−2),并具有长达60 h的良好充放电稳定性。本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在分子水平上调节Cu基材料的CO_(2)RR活性和选择性,促进CO_(2)-C_(2)的转化,这可能为提高C_(2)产物的产率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co―CHO耦合 有机分子功能化 原位拉曼 C_(2)产物 Zn-co_(2)电池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TiB_(2)-Co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温雨 《热喷涂技术》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复合粉末,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对涂层进行显微硬度、磨粒磨损和磨损形貌测试,以评价涂...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复合粉末,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对涂层进行显微硬度、磨粒磨损和磨损形貌测试,以评价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存在完全熔化区和部分熔化区;涂层呈典型的叠层状结构,与基材结合良好;涂层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金属,是基体金属的4.5倍;磨损失重量仅为基体金属的14;涂层磨损试样表面存在空穴和犁沟,其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co 金属陶瓷 超音速火焰喷涂 磨损
下载PDF
致密油藏水平井注CO_(2)开发效果评价
10
作者 何登辉 屈亚光 +3 位作者 徐鹏程 胡杰 李超 谭京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4,共8页
致密油藏存在储层物性差、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和水驱开发动用程度低等问题,而CO_(2)驱和水平井开发技术能够起到提高采收率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注CO_(2)的不同开发模式进行效果评价。首先,建立目标致密油藏概念模型... 致密油藏存在储层物性差、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和水驱开发动用程度低等问题,而CO_(2)驱和水平井开发技术能够起到提高采收率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注CO_(2)的不同开发模式进行效果评价。首先,建立目标致密油藏概念模型,采用LGR离散裂缝表征技术模拟水平井体积压裂后的裂缝网格形态,分别研究水平井注CO_(2)隔井吞吐及异步注采的开发效果;然后,调整优化最佳开发模式下的注采参数,明确致密油藏水平井注CO_(2)开发的合理注采参数,并利用Shapley值分析各注采参数对累计产油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致密油藏,水平井注CO_(2)隔井吞吐开发效果远优于水平井注CO_(2)异步注采;水平井注CO_(2)隔井吞吐开发模式下的合理注采参数为注入速度100 t/d、焖井时间60 d、采液速度20 m_(3)/d、吞吐2轮次,各注采参数对累计产油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采液速度、焖井时间、注入速度、吞吐轮次。文中研究成果对致密油藏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注co2 隔井吞吐 异步注采 SHAPLEY值
下载PDF
O_(2)/N_(2)和O_(2)/CO_(2)气氛下煤半焦-生物质的混燃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锦萍 陈磊 +3 位作者 沈靖淳 徐鲁橹 杜勇博 车得福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为掌握煤半焦与生物质在O_(2)/N_(2)和O_(2)/CO_(2)条件下的混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获得了煤半焦-生物质混合燃料的孔隙结构,采用热重实验分析了两种燃料的混燃特性和反应动力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燃料... 为掌握煤半焦与生物质在O_(2)/N_(2)和O_(2)/CO_(2)条件下的混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获得了煤半焦-生物质混合燃料的孔隙结构,采用热重实验分析了两种燃料的混燃特性和反应动力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燃料比、比表面积与混燃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_(2)/N_(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可改善煤半焦的着火、燃尽及综合燃烧特性;O_(2)/CO_(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能改善煤半焦的着火特性,但会延迟其燃尽。混燃的活化能在低温区和高温区有显著差异,生物质掺混比增大,两个温区的活化能都降低;两种气氛下,低温区的活化能相近,但O_(2)/CO_(2)气氛下高温区的活化能显著高于O_(2)/N_(2)气氛下的。O_(2)/N_(2)气氛下孔隙结构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更显著,而O_(2)/CO_(2)气氛下燃料比对燃烧特性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半焦 生物质 混燃 O_(2)/co_(2)气氛 孔隙结构
下载PDF
CO、CO_(2)及其混合物加氢转化制甲烷的热力学平衡研究
12
作者 王晗 郭淑佳 +5 位作者 秦张峰 李志凯 王国富 董梅 樊卫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由CO和CO_(2)加氢制甲烷是现今氢能储存及燃料和化学品可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尤其是针对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一些细节尚不明晰。为此,作为前期有关CO和CO_(2)加氢制烃和醇研究工作的补充,本工作对CO和CO_(2)... 由CO和CO_(2)加氢制甲烷是现今氢能储存及燃料和化学品可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尤其是针对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一些细节尚不明晰。为此,作为前期有关CO和CO_(2)加氢制烃和醇研究工作的补充,本工作对CO和CO_(2),尤其是两者混合物的加氢制甲烷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证实,与单独CO或CO_(2)相比,两者混合物加氢制甲烷更为合适,总碳基甲烷收率可作为评估甲烷合成反应过程效率的重要指标。CO加氢的甲烷平衡收率比CO_(2)加氢的高,而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总碳基甲烷平衡收率位于两者之间;对于CO和CO_(2)混合物加氢,尽管CO和CO_(2)的平衡转化率随进料组成不同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其总碳基甲烷平衡收率随着原料中CO_(2)/(CO+CO_(2))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线形降低。整体上看,在温度低于400℃和压力高于0.1 MPa时,无论是CO、CO_(2)、还是两者混合物的化学计量比加氢,其总碳基甲烷平衡收率均高于85%。这些结果无疑对高效CO和CO_(2)加氢制甲烷催化剂研制及反应过程的设计和操作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平衡 co_(2)加氢 co加氢 甲烷化 总碳基收率 coco_(2)混合物
下载PDF
CNT-Co/Bi_(2)O_(3)催化剂光催化协同过硫酸盐活化高效降解四环素
13
作者 张佳颖 王聪 王雅君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63-3175,共13页
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中,Co^(2+)的再生效率低是Co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主要问题。成功制备了富含氧缺陷氧化铋负载碳纳米管(x%CNT-Co/Bi_(2)O_(3))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协同过硫酸盐活化降解污染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催化剂添加量... 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中,Co^(2+)的再生效率低是Co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主要问题。成功制备了富含氧缺陷氧化铋负载碳纳米管(x%CNT-Co/Bi_(2)O_(3))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协同过硫酸盐活化降解污染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催化剂添加量为20 mg/L、PMS浓度为0.5 mmol/L和初始p H为4.68时,70%CNT-Co/Bi_(2)O_(3)对四环素(TC)的降解率高达91.3%,具有优异的可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其降解活性的提高归因于CNT-Co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TC吸附,光生电子加速Co^(2+)→Co^(3+)→Co^(2+)的循环速率,既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又促进PMS的活化,实现TC的快速降解。此外,Bi_(2)O_(3)均匀分散在CNT-Co外管壁上,避免了Bi_(2)O_(3)纳米颗粒的团聚,CNT-C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污染物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增加吸附效果。该体系产生多种活性物种,其贡献度为^(1)O_(2)>·SO_(4)^(-)>·OH>·O_(2)^(-),可实现自由基和非自由基双通路高效降解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催化 降解 四环素 CNT-co Bi_(2)O_(3)
下载PDF
MgCo_(2)O_(4)@Co(OH)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倪航 胡潭伟 +4 位作者 唐梦凡 丁悦 田玉 朱小龙 郑广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6,共12页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与良好的导电性能,已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水热和电沉积法在泡沫镍上成功制备了MgCo_(2)O_(4)@Co(OH)_(2)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产物进...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与良好的导电性能,已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水热和电沉积法在泡沫镍上成功制备了MgCo_(2)O_(4)@Co(OH)_(2)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无粘结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mA/cm^(2)下的比电容高达3034.75 F/g;在14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比电容保持了96%,展示出MgCo_(2)O_(4)作为能量存储电极材料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法 Mgco_(2)O_(4)@co(OH)_(2)复合材料 比电容 循环性能
下载PDF
Pt掺杂CeO_(2)对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特征气体CO的吸附与传感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涂杉 冯伟权 +2 位作者 张泽 张振宇 周渠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1,共8页
近年来,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热失控现象引发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热失控气体特征量的有效检测对评估其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氧化碳(CO)是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过充热失控的重要特征气体。基于第一性原理建立了本征二氧化铈(CeO_(2))、铂(... 近年来,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热失控现象引发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热失控气体特征量的有效检测对评估其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氧化碳(CO)是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过充热失控的重要特征气体。基于第一性原理建立了本征二氧化铈(CeO_(2))、铂(Pt)掺杂改性CeO_(2)模型及CO吸附模型,从吸附能、电荷转移、能带、态密度等方面分析了CeO_(2)基气敏材料的改性机理和气体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本征二氧化铈吸附一氧化碳(CO—CeO_(2))的吸附能仅为-0.2028 eV,表现出较弱的物理吸附能力,而铂掺杂二氧化铈(Pt—CeO_(2))对CO的吸附能达到-0.8020 eV,表现出优异的化学吸附性能,对应的电荷转移值为0.0290 e,掺杂Pt后CeO_(2)的能带从1.933 eV降低到1.259 eV,对CO的吸附距离从3.183A缩短为2.021A。因此,Pt掺杂改性CeO_(2)可作为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特征气体CO检测传感器的候选者,为开发高灵敏、低功耗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热失控特征气体检测传感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控特征气体 co气体 Pt—CeO_(2)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O_(2)/CO_(2)条件下半焦-生物质的混燃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张锦萍 陈磊 +1 位作者 王长安 车得福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半焦与生物质在O_(2)/CO_(2)条件下混燃是实现碳基燃料清洁高效利用和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准确掌握其混燃特性及动力学特性尤为关键。通过热重分析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半焦与三种生物质(稻壳、松木、核桃壳)在O_(2)/N_(2)和N_(2)/CO_(2)气氛... 半焦与生物质在O_(2)/CO_(2)条件下混燃是实现碳基燃料清洁高效利用和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准确掌握其混燃特性及动力学特性尤为关键。通过热重分析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半焦与三种生物质(稻壳、松木、核桃壳)在O_(2)/N_(2)和N_(2)/CO_(2)气氛下混燃的燃烧特性、交互作用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O_(2)/N_(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可改善半焦的着火和燃尽特性,O_(2)/CO_(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可改善半焦的着火特性,但会延迟半焦的燃尽。半焦和生物质在主燃区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该作用显著提高了混燃反应性和燃烧强度,降低了着火活化能。生物质掺混比增大,燃烧特性指数提高,混合燃料低温区的活化能E_(1)和高温区的活化能E_(2)均逐渐降低;掺混生物质为松木时,混燃特性最好,掺混生物质为稻壳时,混燃特性次之,掺混生物质为核桃壳时,混燃特性再次之。与O_(2)/N_(2)气氛相比,O_(2)/CO_(2)气氛下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降低,E_(1)和E_(2)都提高,提高O_(2)/CO_(2)气氛中的O_(2)体积分数可小幅改善燃烧特性。燃烧气氛对燃烧特性和活化能的影响最显著,生物质掺混比的影响次之,掺混生物质的种类的影响最小,但若只考虑O_(2)/CO_(2)气氛的O_(2)体积分数变化,燃烧气氛对混燃特性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生物质 混燃 O_(2)/co_(2)燃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合成气/CO_(2)火焰传播过程中辐射再吸收的影响
17
作者 安秀丽 刘浩 +2 位作者 何育臻 郑树 陆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针对生物质制取合成气燃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CO_(2)掺混的影响,对合成气/空气/CO_(2)预混火焰中开展数值模拟,通过不同的辐射模型研究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再吸收提高了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提升幅度可达11.15%。... 针对生物质制取合成气燃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CO_(2)掺混的影响,对合成气/空气/CO_(2)预混火焰中开展数值模拟,通过不同的辐射模型研究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再吸收提高了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提升幅度可达11.15%。随当量比增加,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提升幅度从11.15%减小至3.12%,受预热导致的化学效应控制。H自由基在贫燃工况占据主导地位,辐射再吸收通过反应H+O_(2)==O+OH影响火焰传播速度;而富燃工况下,与OH自由基相关的反应H+OH+M=H_(2)O+M是辐射再吸收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主导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H_(2)/co 辐射 二氧化碳 火焰传播速度
下载PDF
ZIF⁃67衍生Co@C/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
18
作者 李敏 孟献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1942,共11页
通过碳化技术和水热反应相结合成功制备了Co@C/MoS_(2)复合吸波材料。结果表明,ZIF⁃67的碳化温度和Co@C/MoS_(2)的微观结构对Co@C/MoS_(2)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Co@C/MoS_(2)的褶皱结构增强了入射波的反射与散射,进而优化了... 通过碳化技术和水热反应相结合成功制备了Co@C/MoS_(2)复合吸波材料。结果表明,ZIF⁃67的碳化温度和Co@C/MoS_(2)的微观结构对Co@C/MoS_(2)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Co@C/MoS_(2)的褶皱结构增强了入射波的反射与散射,进而优化了阻抗匹配,提高了材料的电磁波(EMW)吸收性能。当碳化温度为800℃,样品匹配厚度为1.7 mm时,Co@C/MoS_(2)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吸波性能,最小反射损耗(RL_(min))和有效吸收带宽(EAB)分别达到-101.84 dB和7.4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ZIF⁃67 co@C/MoS_(2) 电磁波吸收
下载PDF
富H_(2)/CO_(2)气氛下CuO-NiO/CeO_(2)催化CO-PROX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曹栋梁 刘姝 +6 位作者 姜雅新 韩蛟 张财顺 王宏浩 侯晓宁 张磊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5,共9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CuO-NiO/CeO_(2)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Raman和XPS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NiO-CeO_(2)前驱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富H_(2)/CO_(2)气氛下CO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焙烧温度主要影...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CuO-NiO/CeO_(2)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Raman和XPS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NiO-CeO_(2)前驱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富H_(2)/CO_(2)气氛下CO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焙烧温度主要影响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氧空位的含量。当焙烧温度为500℃时,催化剂中氧空位的含量较高,其催化性能较好。在反应温度为130℃,氧过量系数为1.2,空速为20266 mL/(g·h)时,CO转化率为95.9%,CO氧化选择性为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CuO-NiO/CeO_(2) co-PROX 氧空位
下载PDF
K_(2)CO_(3)活化法油茶果壳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20
作者 浦丽伟 莫立焕 +1 位作者 胡崟 李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K_(2)CO_(3)为活化剂,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中活化制备COS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K_(2)CO_(3)溶液浸渍COS的比例(浸渍比,mL∶g)对活性炭制备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 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K_(2)CO_(3)为活化剂,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中活化制备COS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K_(2)CO_(3)溶液浸渍COS的比例(浸渍比,mL∶g)对活性炭制备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中活化,浸渍比值为1.5,温度为800℃,炭化活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12.48%,BET比表面积为1080.94 m^(2)/g,亚甲基蓝(MB)吸附值为441.62 mg/g;在氮气中活化,浸渍比值为2.5,温度为800℃,炭化活化时间为1 h时,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18.00%,BET比表面积为942.42 m^(2)/g,MB吸附值为428.77 mg/g。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制备的活性炭H/C元素比低,芳香性提高;FT-IR和SEM分析表明活化促进了活性炭—CH、—COOH热解和孔隙生长;相比N_(2)气氛下的样品,空气作热解气制备的活性炭孔隙更发达,吸附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活性炭 碳酸钾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