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ss Transfer around a Rising CO2 Bubble in an Air Lift Column Applied to Aquaculture
1
作者 Djimako Bongo Edith Kadjagaba +1 位作者 Nekoulnang Djetounako Clarisse Jean-Yves Champagne 《Natural Resources》 2020年第5期205-217,共13页
He mentioned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possibility of injecting gas bubbles into a column of liquid to create a displacement of this liquid due to the rise of bubbles. This system takes the name of Air Lift and the firs... He mentioned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possibility of injecting gas bubbles into a column of liquid to create a displacement of this liquid due to the rise of bubbles. This system takes the name of Air Lift and the first publications around this process appea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interests: CO2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valued because it is consumed by algae, which once they reach maturity can be converted into fuel. It is therefore a very good energy balance thanks to a low consumption of gray energy and the system is simple to set up. In this study, we will delve deeper in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ubble column and the theory that accompanies it. We will then describe our experiences and the work d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transfer PLIF PIV Transverse Velocity co2
下载PDF
CO2在原油中的扩散规律及变扩散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仁保 敖文君 +3 位作者 肖爱国 严伟 于志海 夏晓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2,共7页
通过室内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建立CO_2在体相及多孔介质中变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得到不同黏度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变扩散系数,并结合文献中的常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与编程,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方法下的平均扩散系数以... 通过室内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建立CO_2在体相及多孔介质中变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得到不同黏度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变扩散系数,并结合文献中的常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与编程,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方法下的平均扩散系数以及CO_2在溶液中的传质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越大,扩散系数越小,扩散平衡时间越长;采用变扩散系数可以更好地解释扩散过程中的非稳定阶段与稳定阶段,其扩散行为更符合实际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co2 Fick定律 传质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植物挥发油的传质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冬冬 李淑芬 +2 位作者 吴希文 刘乃汇 刘同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7-543,共7页
运用数学模型对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的传质过程进行模拟,对于预测工业化规模的萃取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植物精油过程中传质模型的机理、分类及特点,着重比较了几种重要的微分质量平衡传质模型:两相模型、紧... 运用数学模型对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的传质过程进行模拟,对于预测工业化规模的萃取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植物精油过程中传质模型的机理、分类及特点,着重比较了几种重要的微分质量平衡传质模型:两相模型、紧缩核浸取模型、完整和破碎细胞模型以及多组分逻辑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油 传质 模型
下载PDF
单乙醇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春英 马友光 +1 位作者 高习群 陈登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有机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对其传质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以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了界面阻力对传质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过程液相侧非稳态传质模型,得到了传质系数表达式。利用激光... 有机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对其传质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以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了界面阻力对传质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过程液相侧非稳态传质模型,得到了传质系数表达式。利用激光全息干涉仪对不同液相主体流速下单乙醇胺(MEA)水溶液化学吸收CO2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传质达到稳态时的液相侧近界面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和传质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液相主体流速的增加,近界面浓度和浓度边界层厚度减小,而传质系数增大;MEA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由0.1%增大到0.2%时,CO2吸收过程达到稳态时的近界面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及传质系数均增大。传质系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 激光全息干涉 界面 传质模型 co2
下载PDF
弯曲型微通道吸收CO2/N2混合气的传质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倩卿 春江 +3 位作者 王凯 马学虎 兰忠 王亚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4-793,共10页
研究了T型多弯头微通道吸收CO_2过程中气-液两相流以及传质特性,混合气相组成为5%(V)CO_2和95%(V)N_2,液相组分分别为去离子水、0.5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和0.5 mol?L^(-1)二乙醇胺水溶液。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观测了微通道内入口处以... 研究了T型多弯头微通道吸收CO_2过程中气-液两相流以及传质特性,混合气相组成为5%(V)CO_2和95%(V)N_2,液相组分分别为去离子水、0.5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和0.5 mol?L^(-1)二乙醇胺水溶液。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观测了微通道内入口处以及主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得到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分布图,确定了泰勒流的操作范围,以及泰勒流下不同气液相流量操作状况下气泡长度和液弹长度。考察了不同吸收剂(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水溶液和二乙醇胺水溶液)在弯曲型微通道泰勒流吸收CO_2的传质行为,最终测定了微通道泰勒流吸收CO_2物理和化学过程的CO_2的吸收率和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并与文献中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物理吸收和快速化学吸收过程,分别提出了能更好预测液相体积侧传质系数的无因次经验关联式,平均偏差分别为12.4%和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泰勒流 传质性能 co2吸收
下载PDF
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咸水吸收CO2的Rayleigh对流过程
6
作者 付博 田建昌 +3 位作者 刘菊 张润叶 陈慕华 朱新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2-651,共10页
由溶解的CO2引发的Rayleigh对流,对咸水层中CO2的捕获与封存至关重要。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该过程的混合规律和盐浓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 (LBM)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包含密度和浓度分布函数的双分布模型,... 由溶解的CO2引发的Rayleigh对流,对咸水层中CO2的捕获与封存至关重要。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该过程的混合规律和盐浓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 (LBM)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包含密度和浓度分布函数的双分布模型,同时引入静电力和体积力等外力项,对293.15K、101kPa下有多个离散的CO2扩散源时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Rayleigh对流结构、对流发生时间、流场速度和瞬时传质通量的数量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在咸水吸收CO2过程中,Rayleigh对流结构可有效强化传质;瞬时传质通量随着时间增长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对应了Rayleigh对流结构产生、发展、稳定的变化过程。同时模拟CO2在纯水和不同盐浓度咸水中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盐浓度的增加会延迟Rayleigh对流的开始时间、降低传质效率,这与前人的实验结果一致,模拟结果可为不同盐浓度咸水层中CO2的封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 格子BOLTZMANN方法 模拟 吸收 Rayleigh对流 传质
下载PDF
CO2在原油中扩散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林 刘伟 +2 位作者 陈星杙 秦晓渊 任雪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2-380,共9页
CO2在原油中的扩散在油藏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到采收率提高幅度和原油黏度的降低程度等。本文从直接法和间接法两个方面进行了CO2在原油中扩散系数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总结,重点阐述了间接方法测定扩散系数的模型差别及研究进展,... CO2在原油中的扩散在油藏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到采收率提高幅度和原油黏度的降低程度等。本文从直接法和间接法两个方面进行了CO2在原油中扩散系数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总结,重点阐述了间接方法测定扩散系数的模型差别及研究进展,指出了完善影响因素分析、丰富研究维度、完善不同尺度孔隙中扩散规律研究等将成为未来CO2在原油中的扩散研究重点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注气 菲克定律 扩散传质 扩散系数
下载PDF
纳米颗粒强化胺法吸收CO2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叶航 刘琦 +1 位作者 彭勃 罗聃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1,共8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纳米颗粒因具有良好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能够强化CO2捕集传质性能而备受青睐,其可增大胺法吸收CO2过程中的传质系数并减少溶剂再生所需的能量,有望进一步提高CO2捕集效...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纳米颗粒因具有良好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能够强化CO2捕集传质性能而备受青睐,其可增大胺法吸收CO2过程中的传质系数并减少溶剂再生所需的能量,有望进一步提高CO2捕集效率、降低能耗。本文从纳米颗粒强化胺法吸收CO2过程出发,讨论了纳米颗粒强化吸收的3种机理(抑制气泡聚并机理、传输机理、边界层混合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论述了纳米颗粒强化CO2吸收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纳米颗粒对CO2吸收过程的强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该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co2捕集 强化胺法 化学吸收 气液传质 强化机理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the catalyst fluidization with field synergy to improve the amine absorption for CO2 capture 被引量:1
9
作者 Yunsong Yu Chen Zhang +1 位作者 Zaoxiao Zhang Geoff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608-1617,共10页
There are great interests to capture the CO2 to control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Amine absorption of CO2 is being taken as an effective way to capture CO2 in industry.However,the amine absorption of CO2 is cost-ine... There are great interests to capture the CO2 to control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Amine absorption of CO2 is being taken as an effective way to capture CO2 in industry.However,the amine absorption of CO2 is cost-ineffective due to grea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lution consumption.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pture cost,catalyst fluidization is proposed here to intensify the mass transfer and heat transfer.Catalyst fluidization with field synergy and DFT model is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reaction kinetics,drag force and multi-field into the mass transfer,heat transfer,fluid flow and catalyst collision.Experiments with an improved distributor are performed well to validate the model.The reaction kinetics is determined by the DFT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fluidized reactor is identified as 17%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packed reactor.With the field synergy of catalyst fluidization,th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CO2 desorption is reduced by 9%.Stepwise operation and inclination reactor are used to improve catalyst fluidiz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APTURE CATALYST FLUIDIZATION mass transfer DFT Energy CONSUMPTION Field SYNERGY
下载PDF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菁菁 田刚 +3 位作者 姜天宇 雷梦蝶 孙柯魏 程世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5,154,共6页
牡丹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法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工艺,主要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萃取时间以及原料装填量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模型方程,分析得到优化的工艺条... 牡丹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法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工艺,主要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萃取时间以及原料装填量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模型方程,分析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时间2.8 h,分离温度35℃,分离压力11.5 MPa,原料装填量为187 g,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的得率达到19.54%。分别采用Esquivel和Nguyen两种萃取经验模型描述萃取过程,Nguyen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萃取过程,说明萃取过程为内扩散为控制,可近似为一级动力学传质-平衡过程。分析检测所得牡丹籽油成分发现,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41.4%,亚油酸含量为27.4%,油酸含量为23.2%,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流体 牡丹籽油 萃取工艺 混合均匀设计 传质模型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tructured Packings in CO2 Absorber with Chemical Reactions
11
作者 Rosa-Hilda Chavez Javier de J. Guadarrama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碳吸收 二氧化 化学反应 规整填料 包装性能 传质单元高度 液体负载 传质模型
下载PDF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罗登林 聂英 +1 位作者 钟先锋 辛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6-258,共3页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超临界CO2萃取(SCE)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流体流量下,有、无超声时超临界CO2萃取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试验结果发现,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的合适萃取温度比没加超声(SCE)时的低10℃...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超临界CO2萃取(SCE)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流体流量下,有、无超声时超临界CO2萃取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试验结果发现,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的合适萃取温度比没加超声(SCE)时的低10℃;在各自合适的萃取压力下,USCE的皂苷萃取率是SCE的1.64倍;CO2流体的流量大更有利于USCE。在SCE中,超声的加入能明显提高产物的萃取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和节约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临界co2 萃取 传质 人参皂苷
下载PDF
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法脱碳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齐国杰 王淑娟 +3 位作者 刘今朝 赵博 禚玉群 陈昌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02-2209,共8页
利用湿壁塔实验台对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水溶液[1%~7%(质量)]吸收CO2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20~80℃)和CO2体积分数(5%~20%)条件下,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随SO2浓度和SO2负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2浓度由0... 利用湿壁塔实验台对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水溶液[1%~7%(质量)]吸收CO2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20~80℃)和CO2体积分数(5%~20%)条件下,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随SO2浓度和SO2负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2浓度由0增至11428mg.m-3,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均有一半左右降幅,而SO2负载量[0.1~0.4mol SO2.(mol NH3)-1]的增加,同样导致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明显减小。氨水浓度及反应温度增加可有效提高CO2传质通量和传质系数,相对降低SO2对CO2传质的影响。CO2浓度的增加可明显提高其传质通量,但是CO2的传质系数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碳 氨法脱碳 传质 co2 SO2
下载PDF
混合气中CO_2的膜接触器分离过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陆建刚 马骏 王连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4,501,共5页
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考察了MDEA(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及MDEA+AMP(2-氨基-2-甲基-1-丙醇)混合溶液吸收CO2传质过程;建立膜接触器传质模型,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2.5 moL/L,气速0.5~3.0L/m... 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考察了MDEA(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及MDEA+AMP(2-氨基-2-甲基-1-丙醇)混合溶液吸收CO2传质过程;建立膜接触器传质模型,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2.5 moL/L,气速0.5~3.0L/min,液速15~150 mL/min时,总传质系数Kov为10~32μm/s(MDEA),20~45μm/s(MDEA+AMP);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对于MDEA溶液误差小于10%,混合溶液误差最大为19%.实验证明MDEA+AMP混合溶液传质性能优于MDEA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膜接触器 甲基二乙醇胺 2-氨基-2-甲基-1-丙醇 co2 传质模型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吸收烟气中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云飞 张智恩 +1 位作者 张力 鞠顺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CO2的减排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较之于传统的吸收方法,中空纤维膜吸收烟气中CO2是一种高效、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脱除方法。为此,基于膜吸收过程的传质机理,从膜材料、膜结构、吸收剂等方面阐述了其发展与现... 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CO2的减排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较之于传统的吸收方法,中空纤维膜吸收烟气中CO2是一种高效、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脱除方法。为此,基于膜吸收过程的传质机理,从膜材料、膜结构、吸收剂等方面阐述了其发展与现状,总结了吸收剂的吸收与再生特性,分析了CO2比例、气相流速与压力、液相流速与压力等因素对膜吸收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CO2的方法及系统,试验流程主要包括烟气冷凝、膜吸收以及CO2解吸再生3大部分。同时也指出膜吸收法距离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存在许多经济问题与技术难点亟待解决,未来膜吸收技术将主要解决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①烟气来源;②吸收剂与膜材料的选择;③膜吸收经济性评估;④膜吸收过程的模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吸收 烟气 二氧化碳 传质 减排 模拟优化 经济性评估 技术攻关
下载PDF
纳米TiO_2颗粒强化MDEA溶液鼓泡吸收CO_2的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舒宏 丁一 +1 位作者 杜垲 张小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0-834,共5页
为了强化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对CO2的吸收,首先不添加分散剂,制备了MDEA质量分数为50%、纳米TiO2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2%,0.4%,0.8%的MDEA纳米流体,该MDEA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然后在一套小型吸收实验系统中,研究了颗... 为了强化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对CO2的吸收,首先不添加分散剂,制备了MDEA质量分数为50%、纳米TiO2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2%,0.4%,0.8%的MDEA纳米流体,该MDEA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然后在一套小型吸收实验系统中,研究了颗粒质量分数对溶液鼓泡吸收CO2的影响.采用称重法来测量溶液对CO2的吸收量,并对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了纳米颗粒后,MDEA溶液对CO2的吸收得到了强化,有效吸收比随着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上升.在纳米TiO2颗粒质量分数为0.05%,0.2%,0.4%,0.8%时,有效吸收比分别为1.019 5,1.065 3,1.077 9和1.115 4.最后分析和解释了相关的实验现象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N-甲基二乙醇胺 co2捕集 传质强化 鼓泡吸收
下载PDF
CO_2吹脱提升厌氧发酵液pH值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小平 魏泉源 +3 位作者 金明军 胡静 徐攀 董仁杰 《中国沼气》 2010年第3期3-7,27,共6页
本文研究了CO2吹脱提升厌氧发酵液pH值的效果,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无机碳(IC)变化情况,分析了温度、空气流量及采用CO2过滤后空气为载气对提升厌氧发酵液pH的影响。研究表明,进行CO2吹脱的前2 h,pH值上升较快,随着吹脱至12 h,上升速度逐渐... 本文研究了CO2吹脱提升厌氧发酵液pH值的效果,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无机碳(IC)变化情况,分析了温度、空气流量及采用CO2过滤后空气为载气对提升厌氧发酵液pH的影响。研究表明,进行CO2吹脱的前2 h,pH值上升较快,随着吹脱至12 h,上升速度逐渐减小,pH值逐渐趋于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与空气流量的增大,厌氧发酵液pH值也会随吹脱的进行上升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液 co2吹脱 传质推动力 pH升高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油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8
作者 苏玉亮 吴晓东 +1 位作者 侯艳红 侯照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2,共4页
依据CO2降低原油黏度以及CO2在原油中的传质扩散混相机制,建立考虑吸附现象的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油数学模型,模拟CO2混相驱油过程。采用Barakat-Clark有限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Peclet数、注入压力、孔隙度、原油黏度等因素... 依据CO2降低原油黏度以及CO2在原油中的传质扩散混相机制,建立考虑吸附现象的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油数学模型,模拟CO2混相驱油过程。采用Barakat-Clark有限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Peclet数、注入压力、孔隙度、原油黏度等因素对CO2在流出端的浓度分布以及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eclet数越小、注入压力和孔隙度越大,CO2突破流出端的时间越早,同时改变油藏原油黏度的时间越早;初始原油黏度越大,CO2降低原油黏度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 混相驱 传质扩散 吸附
下载PDF
SO_2对膜吸收法捕集烟气中CO_2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琳 瞿如敏 +3 位作者 王霞 刘瑞 何廷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47-3053,共7页
利用自行搭建的膜吸收CO2实验台,以Na OH和单乙醇胺(MEA)溶液为吸收剂,采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组件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对CO2脱除率的影响,采用PP、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这3种膜材料研究了膜吸收过程中SO2对其传质系数... 利用自行搭建的膜吸收CO2实验台,以Na OH和单乙醇胺(MEA)溶液为吸收剂,采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组件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对CO2脱除率的影响,采用PP、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这3种膜材料研究了膜吸收过程中SO2对其传质系数以及膜材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脱除率随模拟烟气中SO2浓度的升高有所降低,但在短时间内,低浓度的SO2造成的影响较为微弱;SO2的存在降低了膜组件的传质系数,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为PVDF;SO2会吸附在膜表面,其吸附率依次为:PP>PTFE>PVDF;SO2的吸附对PVDF膜材质造成一定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SO2 co2脱除率 传质系数 吸附 烟气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中气泡群传质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少白 马友光 +2 位作者 付涛涛 朱春英 刘静如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5,共4页
CO2气泡群在液相中的传质在化工过程中广泛存在。对CO2气泡群在3种不同流体(牛顿流体、非弹性剪切变稀流体和黏弹性剪切变稀流体)中的气液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CO2探针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CO2的体积传质系数,考察了液相浓度,气体... CO2气泡群在液相中的传质在化工过程中广泛存在。对CO2气泡群在3种不同流体(牛顿流体、非弹性剪切变稀流体和黏弹性剪切变稀流体)中的气液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CO2探针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CO2的体积传质系数,考察了液相浓度,气体流量以及流变性质对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流体中,体积传质系数均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液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流体的黏弹性对传质具有抑制作用。基于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泡群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在上述3种流体中,该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非牛顿流体 传质 气泡群 流变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