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水合物CO2/CH4交换开采技术简介
1
作者 张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7期1-4,15,共5页
水合物的开采方法可大体分为以下4类:(1)热力法,提高地层温度至水合物平衡温度以上;(2)降压法,将地层压力降至水合物平衡压力以下;(3)注化学抑制剂,向地层注入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打破水合物原有平衡;(4)CO2置换法。CO2置换法不是以分... 水合物的开采方法可大体分为以下4类:(1)热力法,提高地层温度至水合物平衡温度以上;(2)降压法,将地层压力降至水合物平衡压力以下;(3)注化学抑制剂,向地层注入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打破水合物原有平衡;(4)CO2置换法。CO2置换法不是以分解水合物的方式获得CH4,CO2水合物的二次生成维持了地层的稳定性。避免了其他三种方法带来的海底滑坡等环境隐患。阿拉斯加北坡的IgnikSikumi现场试验成功的证明二氧化碳可以注入一个充满水合物的含水储层,CO2/CH4交换技术的应用在未来可能具有商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co2/ch4交换 co2置换法
下载PDF
锂参与合成MOF-5用于CO2/CH4混合气体分离 被引量:2
2
作者 Somboon Chaemchuen 周奎 +2 位作者 姚宸 罗志雄 Francis Verpoort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9-513,共5页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锂含量的MOF-5(x Li-MOF-5,x=0,1,3,5)。在MOF-5结晶过程中,锂离子被合并入其骨架结构中。实验表明,合并入骨架的锂能够改变MOF-5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不同的x Li-MOF-5能够不同程度降低骨架相互穿插的程度从...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锂含量的MOF-5(x Li-MOF-5,x=0,1,3,5)。在MOF-5结晶过程中,锂离子被合并入其骨架结构中。实验表明,合并入骨架的锂能够改变MOF-5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不同的x Li-MOF-5能够不同程度降低骨架相互穿插的程度从而导致其吸附分离能力的大幅改变。其中,3Li-MOF-5具有最高的二氧化碳捕获能力(5.47 mmol·g-1),对40%CO2/60%CH4混合气体具有最优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5 co2/ch4分离 锂掺入 穿插结构
下载PDF
用于CO2/CH4分离的cPIM-1/ZIF-8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丙晨 徐积斌 +3 位作者 万超 董亮亮 张春芳 白云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18-3524,共7页
自聚微孔聚合物(PIM-1)虽具有良好的CO2渗透性能,但其气体选择性普遍较差,限制其在CO2/CH4分离领域的应用。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ZIF-8纳米粒子,将其引入到羧基化的PIM-1基质中,制备了cPIM-1/ZIF-8混合基质膜,用于CO2/... 自聚微孔聚合物(PIM-1)虽具有良好的CO2渗透性能,但其气体选择性普遍较差,限制其在CO2/CH4分离领域的应用。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ZIF-8纳米粒子,将其引入到羧基化的PIM-1基质中,制备了cPIM-1/ZIF-8混合基质膜,用于CO2/CH4分离。结果表明:由于合成ZIF-8的溶剂也是cPIM-1的良溶剂,使得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ZIF-8添加量高达质量分数45%。随着ZIF-8添加量的增加,膜的CO2渗透速率持续增加,CO2/CH4选择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ZIF-8添加量为质量分数25%时,膜的CO2/CH4分离性能最好,即CO2渗透系数为3942 Barrer,CO2/CH4选择性为18.7,较cPIM-1纯膜分别提高了84%和43%,成功地超越了Robeson分离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自聚微孔聚合物 混合基质膜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高添加量 co2/ch4分离
下载PDF
Enhanced near-zero-CO2-emission chemicals-oriented oil production from coal with inherent CO2 recycling: Part I—PRB coal fast pyrolysis coupled with CO2/CH4 reforming
4
作者 Xingjun Wang Bin Wei +3 位作者 Xin Huang Maohong Fan Yonggang Wang Xueli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20年第3期433-443,共11页
In this study,the Powder River Basin(PRB)coal fast pyrolysis was conducted at 700°C in the atmosphere of syngas produced by CH4-CO2 reforming in two different patterns,including the double reactors pattern(the fi... In this study,the Powder River Basin(PRB)coal fast pyrolysis was conducted at 700°C in the atmosphere of syngas produced by CH4-CO2 reforming in two different patterns,including the double reactors pattern(the first reactor is for syngas production and the second is for coal pyrolysis)and double layers pattern(catalyst was at upper layer and coal was at lower layer).Besides,pure gases atmosphere including N2,H2,CO,H2-CO were also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coal pyrolysis under different atmospheres.The pyrolysis products including gas,liquid and char were characterized,the result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he inert atmosphere,the tar yield is improved with the reducing atmospheres,as well as the tar quality.The hydrogen partial pressure is the key point for that improvement.In the atmosphere of H2,the tar yield was increased by 31.3%and the contained BTX(benzene,toluene and xylene)and naphthalene were increased by 27.1%and 133.4%.The double reactors pattern also performed outstandingly,with 25.4%increment of tar yield and 25.0%and 79.4%for the BTX and naphthalene.The double layers pattern is not effective enough due to the low temperature(700°C)in which the Ni-based catalyst was not fully activ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yrolysis Coal tar co2/ch4 reforming BTX
下载PDF
CO2/CH4分离用碳质吸附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梁江朋 《煤质技术》 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
吸附剂的研究对于CO2驱煤层气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以分离CO2/CH4碳质吸附剂由于活性炭和碳分子筛具有大量的微孔且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等优点而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故而归纳CO2/CH4分离用碳质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以期推进注气驱... 吸附剂的研究对于CO2驱煤层气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以分离CO2/CH4碳质吸附剂由于活性炭和碳分子筛具有大量的微孔且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等优点而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故而归纳CO2/CH4分离用碳质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以期推进注气驱替煤层气技术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CO2/CH4分离用碳质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对活性炭和碳分子筛两种碳质吸附剂改性前后对CO2/CH4吸附性能分别进行总结。由总结归纳可知,碳质吸附材料更适合变压吸附法分离驱替煤层气中的CO2,有效提高碳质吸附剂的分离性能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活性炭吸附剂分离比小,吸附量大,主要基于平衡效应分离,碳分子筛吸附剂分离比大,吸附量小,主要基于动力学速率进行分离,因此需要在现有碳质吸附剂孔径和表面性质上进行改性研究,优化两者性能,使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分离比和处理能力,也为下一步CO2/CH4分离专用吸附剂的开发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吸附剂 co2/ch4 改性 吸附性能 活性炭 碳分子筛
下载PDF
CO2/CH4 separation using inside coated thin film composite hollow fiber membrane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4
6
作者 Eun-Sung Jo Xinghai An +3 位作者 Pravin G.Ingole Won-Kil Choi Yeong-Sung Park Hyung-Keun Le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Carbon dioxide(CO_2) is greenhouse gas which originates primarily as a main combustion product of biogas and landfill gas. To separate this gas, an inside coated thin film composite(TFC)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deve... Carbon dioxide(CO_2) is greenhouse gas which originates primarily as a main combustion product of biogas and landfill gas. To separate this gas, an inside coated thin film composite(TFC)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develop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between 1,3–cyclohexanebis–methylamine(CHMA) and trimesoyl chloride(TMC). ATR-FTIR, SEM and AF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ctive thin layer formed inside the PSf hollow fiber. Th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the CHMA-TMC/PSf membrane was scrutinized by studying various effects like feed ga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CHMA concentration and TMC concentration on membran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mutually the CHMA concentration and TMC concentration play key roles in determining membran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CHMA-TMC/PSf composite membrane showed good CO_2/CH_4 separation performance. For CO_2/CH_4 mixture gas(30/70 by volume) test, the membrane(PD1 prepared by CHMA 1.0% and TMC 0.5%) showed a CO_2 permeance of 25 GPU and the best CO_2/CH_4 selectivity of 28 at stage cut of 0.1. The high CO_2/CH_4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CHMA-TMC/PSf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 was mostly accredited to the thin film thickness and the properties of binary amino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中空纤维膜 分离性能 界面聚合法 内涂层 聚砜中空纤维 甲烷 制备 温室气体
下载PDF
CO_2/CH_4高分子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滕一万 武法文 +2 位作者 王辉 李磊 张志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5-1079,共5页
气体膜分离法正在成为分离CO2/CH4体系的一项重要技术。概括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主要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酰亚胺膜和促进传递膜材料,并提出了膜材料的改进方向,以期为制得更好的膜提供帮助。
关键词 气体分离 高分子膜材料 co2/ch4体系 改性
下载PDF
CO_2/CH_4在狭缝型孔内竞争吸附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军平 鲜学福 +2 位作者 李晓红 姜德义 姜永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2-1517,共6页
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方法研究了储层温度、压力条件以及CO2/CH4混合气中CO2摩尔分数对煤中狭缝型孔分离CO2/CH4的影响。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均采用单点Lennard-Jones(LJ)模型,气体分子与孔壁之间的作用势则用Steele10-4-3模型描... 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方法研究了储层温度、压力条件以及CO2/CH4混合气中CO2摩尔分数对煤中狭缝型孔分离CO2/CH4的影响。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均采用单点Lennard-Jones(LJ)模型,气体分子与孔壁之间的作用势则用Steele10-4-3模型描述。研究结果表明:CO2相对CH4的平衡分离系数SCO2/CH4最初都是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峰值,然后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在20MPa时趋于恒定;压力低于20MPa时,SCO2/CH4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压力高于20MPa后,SCO2/CH4对于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压力为10、20MPa时,SCO2/CH4先是随着CO2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CO2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在现场实施CO2不可采煤层封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于CO2/CH4二元吸附的影响,对实际操作条件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ch4 吸附 分子模拟 co2封存 平衡分离因子
下载PDF
CO_2与CH_4膜分离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萌 孙祥军 +1 位作者 罗居杰 李晋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29,共4页
通常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高浓度的CO2,其燃烧后对CO2处理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对于气体分离来说方法众多,基于膜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分离方法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并且成为CO2/CH4分离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膜都能... 通常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高浓度的CO2,其燃烧后对CO2处理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对于气体分离来说方法众多,基于膜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分离方法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并且成为CO2/CH4分离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膜都能对CO2/CH4进行分离,其中主要可分为3三种:高分子膜、无机膜和混合基质膜。高分子膜通过传递性质更进一步可分为:渗透膜、促进传递膜。介绍了用于CO2/CH4气体分离的几种膜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瓶颈因素和解决途径,对比了各种膜的操作条件、分离效能和成本,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ch4 膜分离 高分子膜 无机膜 混合基质膜
下载PDF
不同种类金属离子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分离CO_2/CH_4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雪 王里奥 +3 位作者 倪诸希 曾韵敏 龚健 李一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分别用碱金属(K)、碱土金属(Ca、Mg)和重金属(Fe、Cu、Ag)对椰壳活性炭(AC)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AC的理化性质及其对CO_2/CH_4的吸附分离效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金属离子改性后AC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微孔体积下降,中孔... 分别用碱金属(K)、碱土金属(Ca、Mg)和重金属(Fe、Cu、Ag)对椰壳活性炭(AC)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AC的理化性质及其对CO_2/CH_4的吸附分离效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金属离子改性后AC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微孔体积下降,中孔体积变大;AC改性前后主要官能团基本相同,除Ag^+改性AC中出现了Ag的衍射峰外,其余的物相结构基本没有改变。经金属离子改性后,AC对CO_2的吸附量增大,这与负载的金属增加了AC的表面极性密切相关;而对CH_4的吸附则大体低于原AC。改性AC对CO_2/CH_4混合气的分离效果均优于原AC,其中以K^+改性效果最优。金属离子改性AC对CO_2吸附能力和对CO_2/CH_4混合气分离效果的优劣程度大体为:碱金属改性AC>碱土金属改性AC>重金属改性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金属离子 改性 吸附分离 co2/ch4
下载PDF
CO_2/CH_4重整六铝酸盐催化剂制备与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延 周广栋 +3 位作者 王君霞 李文兴 毕颖丽 甄开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02-104,共3页
利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的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 ,应用XRD ,TGA ,TPR等手段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及焙烧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柠檬酸分解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焙烧温度低 。
关键词 六铝酸盐 co2/ch4重整反应 反应性能
下载PDF
不同种类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分离CO_2和CH_4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雪 倪诸希 +3 位作者 王里奥 詹欣源 曾韵敏 李一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90,共7页
与采用碱改性活性炭的方法相比,关于酸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采用有机酸改性活性炭用于吸附分离CO_2/CH_4中的研究鲜见报道。采用不同种类酸(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N_2吸附解吸曲线、FT-IR、SEM、XRD对改性前后... 与采用碱改性活性炭的方法相比,关于酸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采用有机酸改性活性炭用于吸附分离CO_2/CH_4中的研究鲜见报道。采用不同种类酸(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N_2吸附解吸曲线、FT-IR、SEM、XRD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同时测定了25℃时活性炭对CO_2和CH_4的等温吸附线。结果表明,酸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孔体积等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改性后的微孔分布相对集中且出现孔径较小的微孔;有机酸改性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能力和对CO_2/CH_4的分离效果整体比无机酸好,其中以醋酸改性为最优;CO_2以物理吸附的方式被吸附在酸改性活性炭上,再生效果较好;采用有机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用于吸附分离CO_2/CH_4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不同酸改性 co2/ch4 吸附 分离
下载PDF
改性聚苯胺膜在CO_2/CH_4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滕一万 武法文 +3 位作者 丁少杰 郭亚红 李磊 张志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合成了一种由N-乙基苯胺和苯胺共聚的高聚物,并制备了其4种掺杂态共聚物膜。实验中在不同压力、不同进料组成下测试了共聚物膜及聚砜膜对CO2/CH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态不同对气体的分离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二次掺杂态... 合成了一种由N-乙基苯胺和苯胺共聚的高聚物,并制备了其4种掺杂态共聚物膜。实验中在不同压力、不同进料组成下测试了共聚物膜及聚砜膜对CO2/CH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态不同对气体的分离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二次掺杂态的分离系数最高,可达70,而去掺杂态的渗透速率最高,CO2可达2.15 GPU[1 GPU=7.501×10-10cm3/(cm2.s.Pa)],CH4达到0.049 GPU,均高于聚砜膜和文献中报道的聚苯胺膜的值,这是由于N-乙基的引入,改变了聚合物链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离 N-乙基苯胺 改性聚苯胺膜 co2/ch4
下载PDF
氮掺杂多孔碳及其对煤层气中CO_2/CH_4的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建平 陆彤 +1 位作者 苏建宇 杨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寻求一种高效分离煤层气中CO_2的方法,以提高瓦斯点火能力及利用率,通过碳化有机盐、氮掺杂方法制备一种对CO_2/CH_4具有高吸附性能、高分离性能的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表征可知,氮掺杂的碳材料具有发达的孔结构、沙漠玫瑰... 为寻求一种高效分离煤层气中CO_2的方法,以提高瓦斯点火能力及利用率,通过碳化有机盐、氮掺杂方法制备一种对CO_2/CH_4具有高吸附性能、高分离性能的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表征可知,氮掺杂的碳材料具有发达的孔结构、沙漠玫瑰状的外观结构。氮气等温吸附测试表明,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937~1 373 m^2·g^(-1))及丰富的微孔孔道结构(孔容0.43~0.62 m^3·g^(-1))等特性。通过氮原子的掺杂可有效减小孔径,将材料中的CO_2/CH_4选择吸附性从2.74倍提高至5.26倍,CO_2/CH_4吸附分离系数从3.82提高至7.81。该法制备的碳材料在分离瓦斯中CO_2、提高瓦斯点火能力和利用效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煤层气 选择性吸附 co2/ch4 分离性能
下载PDF
CO_2置换CH_4水合物中CH_4的实验和动力学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遵照 郭绪强 +3 位作者 陈光进 王金宝 杨兰英 王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7-1203,共7页
在自行设计的反应装置中考察了2.8MPa和3.25MPa压力下,温度271.2、273.2和276.0K时CO2气体置换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CH4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在反应的前50h,CH4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其后分解速率变慢。冰点以上CH4... 在自行设计的反应装置中考察了2.8MPa和3.25MPa压力下,温度271.2、273.2和276.0K时CO2气体置换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CH4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在反应的前50h,CH4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其后分解速率变慢。冰点以上CH4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基于动力学数据,建立了SDS体系置换反应过程中CH4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模型和CO2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CH4-CO2置换反应过程中CH4水合物的分解活化能为28.81kJ.mol-1,CO2水合物的生成活化能为68.40kJ.mol-1。数据表明,CH4水合物的分解可能受置换反应过程中水分子的重排控制,而CO2水合物的生成可能受CO2气体在水合物中的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4水合物 SDS 置换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FTIR监测北京地区CO_2和CH_4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亮 刘建国 +6 位作者 高闽光 陆亦怀 刘文清 魏秀丽 朱军 张天舒 陈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891,共3页
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明显上升,其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CO2和CH4是大气中主要的两种人为温室气体,对它们进行连续的测量,获取它们长时间变化情况对大气环境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监测这两... 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明显上升,其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CO2和CH4是大气中主要的两种人为温室气体,对它们进行连续的测量,获取它们长时间变化情况对大气环境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监测这两种气体的主要手段是气相色谱方法。鉴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点,使用开放式长光程FTIR系统在北京地区对这两种气体进行了监测。该系统直接测量开放光路中的环境气体的大气吸收光谱,并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光谱分析,获取待测组分的浓度信息。在实验部分给出了2005年9月4日到2005年9月10日6天中的北京地区CO2及CH4的测量结果,并对两者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温室气体 co2 ch4 定量分析
下载PDF
CO_2-CH_4流体与金成矿作用:以阿尔泰山南缘和穆龙套金矿为例 被引量:41
17
作者 徐九华 谢玉玲 +3 位作者 丁汝福 阴元军 单立华 张国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26-2032,共7页
造山型金矿的成矿作用与 H_2O-CO_2流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对阿尔泰山南缘和穆龙套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无水的 CO_2-CH_4流体在中亚成矿域中一些金矿床中具有同样重要意义。阿尔泰山南缘萨热阔布金矿包裹体的 X_(CH_4)达0.20~0... 造山型金矿的成矿作用与 H_2O-CO_2流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对阿尔泰山南缘和穆龙套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无水的 CO_2-CH_4流体在中亚成矿域中一些金矿床中具有同样重要意义。阿尔泰山南缘萨热阔布金矿包裹体的 X_(CH_4)达0.20~0.23,穆龙套金矿的 X_(CH_4)为0.07~0.23。CH_4扩大了流体不混溶的范围,有利于对 Au 的富集沉淀。CO_2流体在 Au 成矿中的重要作用至少包括了三方面的意义,即:缓冲流体 pH 值范围、提高流体中的 Au 含量并使其维持与还原硫的络合作用进行迁移;扩大超临界流体的温度范围;增加流体不混溶的区域。CH_4的加入扩大了流体不混溶的范围,有利于对 Au 的富集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造山型矿床 co2-ch4流体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CO_2/CH_4吸附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所瀛 刘红 +4 位作者 刘朋飞 吴培培 杨祝红 阳庆元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63-1570,共8页
CO2/CH4分离能耗高是生物甲烷过程核心难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优异的CO2吸附分离性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CO2分离捕集材料,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沼气的特点和MOFs研究的最新进展,对... CO2/CH4分离能耗高是生物甲烷过程核心难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优异的CO2吸附分离性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CO2分离捕集材料,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沼气的特点和MOFs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OFs材料在CO2/CH4吸附分离过程的相关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co2 ch4 吸附 分离
下载PDF
小兴安岭阔叶林沼泽土壤CO_2、CH_4和N_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牟长城 刘霞 +4 位作者 孙晓新 石兰英 冯登军 程伟 吴云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598-4608,共11页
采用野外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典型阔叶林沼泽生长季节土壤CO2、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源/汇功能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苔草沼泽、毛赤杨沼泽和白桦沼泽生长季节土壤CO2、CH4、N2O排放分别集中在夏季、夏秋季、... 采用野外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典型阔叶林沼泽生长季节土壤CO2、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源/汇功能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苔草沼泽、毛赤杨沼泽和白桦沼泽生长季节土壤CO2、CH4、N2O排放分别集中在夏季、夏秋季、春夏季,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487.89、382.27、514.63 mg.m-2.h-1,1.88、1.03、0.04 mg.m-2.h-1,3.70、58.61、11.73μg.m-2.h-1。②三者生长季节土壤CO2排放通量与气温和0-20 cm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苔草沼泽CH4排放通量与30-40cm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毛赤杨沼泽CH4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白桦沼泽N2O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苔草沼泽N2O排放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毛赤杨沼泽CH4排放与水位呈显著正相关;白桦沼泽CO2排放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③三者生长季节土壤均为CO2、CH4、N2O排放源(17.56、13.76、18.53 t.hm-2;67.54、37.05、1.30 kg.hm-2;0.13、2.11、0.42 kg.hm-2),三者CO2排放量相近(5.5%-21.6%);苔草沼泽为CH4的强排放源,毛赤杨沼泽为中排放源,白桦沼泽为弱排放源;毛赤杨沼泽为N2O的强排放源,白桦沼泽为中排放源,苔草沼泽为弱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阔叶林沼泽 co2ch4和N2O 季节变化规律
下载PDF
地层条件下页岩有机质孔隙内CO_2与CH_4竞争吸附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晓琦 翟增强 +4 位作者 金旭 吴松涛 李建明 孙亮 刘晓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2-779,共8页
为研究CH4与CO2分子在页岩有机质中的竞争吸附机理,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仪的表征结果构建了分子模拟的层柱孔隙模型,利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法(GCMC)研究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 为研究CH4与CO2分子在页岩有机质中的竞争吸附机理,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仪的表征结果构建了分子模拟的层柱孔隙模型,利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法(GCMC)研究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有机质纳米孔隙中CH4的吸附规律,并重点研究了CO2与CH4竞争吸附的规律。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内大量发育纳米孔隙,孔隙连通性好,是吸附气重要的储集空间;温度降低、压力升高能增加CH4吸附量,地层条件下若出现超压会显著提高CH4吸附气量;CO2具有较强的竞争吸附能力,温度与压力的共同升高使CO2与CH4选择系数迅速降低,页岩气埋深越大则CO2与CH4选择系数越低。页岩气开发在流体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CO2驱替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隙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三维成像 ch4吸附 co2ch4选择系数 分子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