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J55、N80油管在CO_2干法压裂环境中的适应性
1
作者
余曦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2,共4页
CO_2干法压裂施工过程中,CO_2处于超临界低温状态,对压裂管柱冷却效应明显,因此对压裂管柱的性能要求更高。结合CO_2干法压裂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借鉴ASTM标准开展了2种不同钢级的油管试样的冷处理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60℃...
CO_2干法压裂施工过程中,CO_2处于超临界低温状态,对压裂管柱冷却效应明显,因此对压裂管柱的性能要求更高。结合CO_2干法压裂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借鉴ASTM标准开展了2种不同钢级的油管试样的冷处理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60℃拉伸试验中2种钢级管材试样均未达到脆韧转变的临界点;在–60~–20℃冲击试验中,J55油管试样有明显变脆趋势,而N80油管试样未出现此现象。因此,N80油管满足CO_2干法压裂低温改造技术安全性能要求,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
2
干法
压
裂
低温
n
80油管
J55油管
力学性能
冷处理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液氮伴注与CO2驱替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中普遍面临煤层具有的低压、低渗、低饱和度等自然属性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液态气体伴注辅助水力压裂改造煤层技术。文章阐述了液氮伴注技术提高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机理和CO2驱替煤层甲烷机理,结合芦岭煤矿地面煤...
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中普遍面临煤层具有的低压、低渗、低饱和度等自然属性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液态气体伴注辅助水力压裂改造煤层技术。文章阐述了液氮伴注技术提高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机理和CO2驱替煤层甲烷机理,结合芦岭煤矿地面煤层气工业试验,进行了液氮伴注辅助水利压裂、液态CO2驱替煤层甲烷试验以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注入液氮后氮气分子会挤占煤层甲烷分子的空间,为甲烷气体提供外部能量,同时能够降低煤层甲烷分子分压,提高其临界解吸压力,促使煤层更快的解吸出甲烷气体,提高产气量,试验2号井,达到产气峰值3145.2m^3/d仅用190d,稳产期平均产气量为1400m^3/d;CO2具有的强吸附性能够与吸附态煤层甲烷发生置换作用,促使煤层甲烷更快的由吸附态变为游离态,实现煤层甲烷大量解吸的效果,同时CO2在等压条件下还能够降低游离甲烷分压,进一步提高产气量,试验3号井,实际/理论临界解吸压力比值为3.29,达到产气峰值3351.9m^3/d仅用了124d,稳产期平均产气量为800m^3/d。对比可知:液氮伴注技术优势明显,且在后续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新的CO2突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力
压
裂
液氮
伴
注
co2
驱替
工业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井N_2泡沫压裂技术探讨
被引量:
19
3
作者
刘长延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4-116,141-142,共3页
针对中国煤储层"三低一高"的特点和常规压裂效果差、煤层气井产量低的现状,提出了煤层气井N2泡沫压裂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优选气相、液相,优化泡沫配方,提高铺砂浓度,完善施工技术、储层保护和压后排液措施,现场应用2口井,效...
针对中国煤储层"三低一高"的特点和常规压裂效果差、煤层气井产量低的现状,提出了煤层气井N2泡沫压裂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优选气相、液相,优化泡沫配方,提高铺砂浓度,完善施工技术、储层保护和压后排液措施,现场应用2口井,效果显著。实践证明,N2泡沫压裂技术可有效提高煤层气井产量,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2
泡沫
压
裂
煤层气井
施工技术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合适伴注气体的选择
被引量:
25
4
作者
张林
刘池阳
+1 位作者
李志航
马德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4,共3页
为了选择合适的伴注气体,模拟真实的地层和施工压力条件,进行了煤样的多组分吸附一解吸实验,证实了煤层对CO_2的吸附解吸是不可逆的,多分子层吸附的CO_2占据微小的煤层孔隙后,会阻碍CH_4分子的解吸扩散,造成"气锁"伤害,而N_2...
为了选择合适的伴注气体,模拟真实的地层和施工压力条件,进行了煤样的多组分吸附一解吸实验,证实了煤层对CO_2的吸附解吸是不可逆的,多分子层吸附的CO_2占据微小的煤层孔隙后,会阻碍CH_4分子的解吸扩散,造成"气锁"伤害,而N_2是可逆的,可作为合格的压裂伴注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co2/n2压裂伴注
“气锁”伤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伴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倪小明
贾炳
曹运兴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共4页
最大限度地提高CH4气体初始解吸压力是提高其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我国"低压"煤储层的临储压力比小、初始解吸压力低、活性水压裂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合施工现场情...
最大限度地提高CH4气体初始解吸压力是提高其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我国"低压"煤储层的临储压力比小、初始解吸压力低、活性水压裂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设计了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煤储层工艺参数。屯留井田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与常规活性水压裂的临界解吸压力对比表明:水力压裂伴注N2能提高煤层气井排采初期的临界解吸压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煤层气井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2
增能
水力
压
裂
煤层气
采收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榆树林油田CO_(2)驱油矿场试验的思考与认识
6
作者
张玉伟
杨铁军
+2 位作者
王文明
杨正明
刘莉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
榆树林油田主产层平均孔隙度11%,平均空气渗透率0.81~1.06 mD,为特低渗储层,经过近16年CO_(2)驱油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规模化应用,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
榆树林油田主产层平均孔隙度11%,平均空气渗透率0.81~1.06 mD,为特低渗储层,经过近16年CO_(2)驱油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规模化应用,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开发生产数据,对影响注气开发效果的混相压力、人工压裂和多层开发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定的“提压力、促混相”的开发方针可扩大局部混相区域和提高非混相区域混相能力,改善CO_(2)非混相驱开发效果;通过超前注气,注入量达到0.02~0.03 HCPV之后采油井再射孔投产,可以使1 mD左右特低渗储层不压裂就实现压裂井水驱开发相当的采油强度,优选压裂井、层和参数可实现油井引效、稳产和增产;多层砂岩油田开发,应以射主力层为主,先射渗透率相近且渗透率较低层,射开层数控制在2~3层,有利于减少无效注气,加强分注井管理、不断优化分注参数有利于提高分注效果。研究结果为CO_(2)非混相驱油矿场实践及相关开发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
2
)驱油
非混相驱
混相
压
力
人工
压
裂
分层
注
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射联作施工受CO_(2)气侵异常情况分析与措施
7
作者
刘悦兴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前松辽盆地G试验区水平井开发多采用“井工厂”同步交叉压裂模式,施工采取CO_(2)前置增能+水基压裂的方式。在压裂施工中,部分井存在CO_(2)在邻近井窜层气侵,导致桥射施工异常复杂,通过对CO_(2)压裂工艺技术原理、CO_(2)相态变化分析...
目前松辽盆地G试验区水平井开发多采用“井工厂”同步交叉压裂模式,施工采取CO_(2)前置增能+水基压裂的方式。在压裂施工中,部分井存在CO_(2)在邻近井窜层气侵,导致桥射施工异常复杂,通过对CO_(2)压裂工艺技术原理、CO_(2)相态变化分析和现场异常事件处理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多种应急措施和现场施工经验,为现场类似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
2
)增能
压
裂
相态变化
桥射联作
注
脂控制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层稠油注N_2吞吐降粘研究及试验效果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坚平
张平
+2 位作者
杨俊年
曾华国
陆俭
《吐哈油气》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吐哈油田稠油资源丰富,但油藏埋藏深,物性较差,原油粘度高,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为实现经济开发,开展了注N2吞吐降粘实验研究,并在现场进行2口井试验,经过大规模压裂后单井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单井日产油量达到10t/d,单井累积增油107...
吐哈油田稠油资源丰富,但油藏埋藏深,物性较差,原油粘度高,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为实现经济开发,开展了注N2吞吐降粘实验研究,并在现场进行2口井试验,经过大规模压裂后单井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单井日产油量达到10t/d,单井累积增油1077t,有效期已达210天,目前仍然有效。为低产稠油经济有效开发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
n
2
吞吐降粘
大规模
压
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力压裂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
145
9
作者
姜瑞忠
蒋廷学
汪永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7,共6页
水力压裂技术经过 5 0多年的发展 ,在裂缝模型、压裂井动态预测、压裂液、支撑剂、压裂施工设备、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不但成为油气藏的增产增注手段 ,也成为评价认识储层的重要方法。近期水力压裂在总体优化压裂、重复...
水力压裂技术经过 5 0多年的发展 ,在裂缝模型、压裂井动态预测、压裂液、支撑剂、压裂施工设备、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不但成为油气藏的增产增注手段 ,也成为评价认识储层的重要方法。近期水力压裂在总体优化压裂、重复压裂、大型压裂、高砂比压裂 ,端部脱沙压裂、CO2 泡沫压裂及特殊井 (斜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井等 )压裂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压裂的单项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国内压裂酸化技术在设计软件、压裂酸化材料、施工技术指标等方面 ,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介绍了国内不同储层类型所适用的压裂技术 ,展望了在新型压裂材料、试验技术研究、滤失伤害和返排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对更好地发挥水力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
压
裂
技术
压
裂
酸化
增
注
支撑剂
co2
泡沫
压
裂
返排
高砂比
国内
展望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原油田二氧化碳压裂改造初探
被引量:
8
10
作者
曾雨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27-31,i003,共6页
中原油田的地质特点决定了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主导措施,对于低压、水敏油气藏及深层凝析气藏采用常规的压裂工艺及水基压裂液进行压裂改造,增产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压裂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压裂增产的新途径,中原油田引...
中原油田的地质特点决定了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主导措施,对于低压、水敏油气藏及深层凝析气藏采用常规的压裂工艺及水基压裂液进行压裂改造,增产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压裂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压裂增产的新途径,中原油田引进了美国SS公司生产的CO2罐车和CO2增压泵,与斯伦贝谢公司进行合作,完成了CO2压裂地面流程的配套和泵注CO2压裂车的改造。在斯伦贝谢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5口井的CO2压裂实施。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前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独自完成了5口井的CO泡沫压裂的设计与施工,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压
裂
改造
二氧化碳
斯伦贝谢公司
co2
泡沫
压
裂
低渗透油气藏
水基
压
裂
液
设计与施工
勘探开发
水力
压
裂
地质特点
压
裂
工艺
凝析气藏
增产效果
注
co2
地面流程
技术人员
前期工作
增
压
泵
压
裂
车
水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CO2吞吐注采参数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11
作者
朱杰
范子宇
+1 位作者
贺勇
丁雪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近年来,新疆油田在环玛湖地区致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开发中面临着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不足,采收率低等挑战,针对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研究与矿场试...
近年来,新疆油田在环玛湖地区致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开发中面临着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不足,采收率低等挑战,针对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研究与矿场试验,以增油量为评价依据,优化了吞吐时机、注入方式、注入量、注入速度等吞吐参数,选取Ma HW001井进行现场试验,增油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增膨、降黏是致密油藏CO2吞吐增产的主要作用因素;优化CO2吞吐注采参数,其最优参数组合为"CO2+顶替水段塞"组合注入,注气速度为120~160t/d,注入压力为15MPa以内,焖井60~80天。水平井体积压裂后,采用CO2吞吐增油效果明显,实现了该区致密油提高采收率的初步突破,同时对类似致密油藏增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体积
压
裂
水平井
co2
吞吐
注
采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测氡法的煤层注气(CO_2)后运移监测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兴
张新军
+1 位作者
王海龙
刘鸿福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通过对注气(CO2)压裂后煤层中氡析出、运移产生影响的研究,探讨测氡法在煤层注气后CO2运移监测的可行性。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氡法探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注气(CO2)压裂,有利于增加煤层的射气系数,从而在地面形成可观测的氡值...
通过对注气(CO2)压裂后煤层中氡析出、运移产生影响的研究,探讨测氡法在煤层注气后CO2运移监测的可行性。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氡法探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注气(CO2)压裂,有利于增加煤层的射气系数,从而在地面形成可观测的氡值异常;CO2在低变质煤层中的运移受煤层走向的影响,容易沿煤层走向方向发生运移。活性炭能谱测氡法可以作为监测注气后CO2运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运移监测
测氡法
趋势面分析
煤层
注
气
压
裂
原文传递
强动压煤层大巷群加固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13
作者
彭洪涛
《煤》
2017年第6期13-15,31,共4页
余吾煤业北风井西翼采区沿东西方向布置有五条平行大巷,针对大巷群之间的应力叠加及受两侧工作面采动影响问题,通过边界元程序Examine2D模拟分析大巷群围岩应力演化规律,提出了注浆加固和注水压裂综合控制技术。经在西翼胶带运输大巷现...
余吾煤业北风井西翼采区沿东西方向布置有五条平行大巷,针对大巷群之间的应力叠加及受两侧工作面采动影响问题,通过边界元程序Examine2D模拟分析大巷群围岩应力演化规律,提出了注浆加固和注水压裂综合控制技术。经在西翼胶带运输大巷现场工业性应用试验,并对巷道表面位移和锚索受力的监测与对比,得出此技术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大巷群
Exami
n
e^
2
D模拟
注
浆加固
注
水
压
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陈星
袁东
+1 位作者
苟红英
吴玫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6,共3页
对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井下瓦斯抽采、地面钻井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述,分析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研究成果,提出高压脉冲水射流及定向水力压裂技术、N2/CO2-ECBM技术、大孔径超长定向钻孔技术及CH4氧化...
对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井下瓦斯抽采、地面钻井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述,分析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研究成果,提出高压脉冲水射流及定向水力压裂技术、N2/CO2-ECBM技术、大孔径超长定向钻孔技术及CH4氧化菌微生物技术等瓦斯抽采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水力
压
裂
n
2/
co2
-ECBM
瓦斯抽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开发调整技术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延军
邓玉辉
+3 位作者
刘建栋
吴畏
王剑峰
杨梓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58-63,I0005,I0006,共8页
结合海拉尔盆地储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不同岩性储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海拉尔盆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断块破碎、构造倾角大、扇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油层变化快等地质特点,储层岩性包含砂砾岩、裂缝性潜...
结合海拉尔盆地储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不同岩性储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海拉尔盆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断块破碎、构造倾角大、扇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油层变化快等地质特点,储层岩性包含砂砾岩、裂缝性潜山、含凝灰质砂岩及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投入开发以来,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砂砾岩油藏含水上升快、潜山油藏底水锥进快,含凝灰质储层特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水井注入困难,难以建立有效驱动体系。针对不同岩性储层暴露的开发矛盾,以油藏精细描述为指导,实施井网加密、注聚调剖、周期注水、注CO2混相驱及大规模压裂等调整对策。通过近10年开发调整,改善了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适合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的综合调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砂砾岩储层
潜山油藏
致密储层
井网加密
注
co2
混相驱
大规模
压
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
被引量:
16
16
作者
张怀文
程维恒
《新疆石油科技》
2010年第4期33-40,45,共9页
系统的对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工艺技术等,着重对煤层气井开采工艺技术、煤层气井用压裂液研究及添加剂优选、煤层压裂支撑剂选择和煤层气CO2增产技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
系统的对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工艺技术等,着重对煤层气井开采工艺技术、煤层气井用压裂液研究及添加剂优选、煤层压裂支撑剂选择和煤层气CO2增产技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开采工艺
排水采气
压
裂
压
裂
液
压
裂
液添加剂
支撑剂
注
co2
注
n
2
调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宁煤矿煤层气排采的增产技术措施
被引量:
1
17
作者
庞东林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我国煤层气的地面开发在沁水煤田地区形成了规模,但是在实际开采中存在部分钻井的产气量较低、产气持续时间较短等现象,影响了煤层气开发的总体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在南上片区布置的61口直井的生产情况分析,结合钻...
我国煤层气的地面开发在沁水煤田地区形成了规模,但是在实际开采中存在部分钻井的产气量较低、产气持续时间较短等现象,影响了煤层气开发的总体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在南上片区布置的61口直井的生产情况分析,结合钻井产气量与产水量的关系,得出钻井产气量低主要是由于钻井位置布设不合理、压裂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提出了优化钻井布设位置和采用二次水力压裂、布置羽状水平井、采用注N2增产的技术措施,为该公司新井布设、老井和低产井增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抽采
产气量
产水量
羽状水平井
直井
压
裂
注
n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J55、N80油管在CO_2干法压裂环境中的适应性
1
作者
余曦
机构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文摘
CO_2干法压裂施工过程中,CO_2处于超临界低温状态,对压裂管柱冷却效应明显,因此对压裂管柱的性能要求更高。结合CO_2干法压裂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借鉴ASTM标准开展了2种不同钢级的油管试样的冷处理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60℃拉伸试验中2种钢级管材试样均未达到脆韧转变的临界点;在–60~–20℃冲击试验中,J55油管试样有明显变脆趋势,而N80油管试样未出现此现象。因此,N80油管满足CO_2干法压裂低温改造技术安全性能要求,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关键词
CO_
2
干法
压
裂
低温
n
80油管
J55油管
力学性能
冷处理试验
Keywords
CO_
2
dry fracturi
n
g
low temperature
n
80 tubi
n
g
J55 tubi
n
g
mecha
n
ical property
cold treatme
n
t test
分类号
TE93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液氮伴注与CO2驱替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磊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2-007-001)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7XAYMS19)
+1 种基金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9XAYZD10-3)
陕西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8DT-039)。
文摘
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中普遍面临煤层具有的低压、低渗、低饱和度等自然属性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液态气体伴注辅助水力压裂改造煤层技术。文章阐述了液氮伴注技术提高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机理和CO2驱替煤层甲烷机理,结合芦岭煤矿地面煤层气工业试验,进行了液氮伴注辅助水利压裂、液态CO2驱替煤层甲烷试验以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注入液氮后氮气分子会挤占煤层甲烷分子的空间,为甲烷气体提供外部能量,同时能够降低煤层甲烷分子分压,提高其临界解吸压力,促使煤层更快的解吸出甲烷气体,提高产气量,试验2号井,达到产气峰值3145.2m^3/d仅用190d,稳产期平均产气量为1400m^3/d;CO2具有的强吸附性能够与吸附态煤层甲烷发生置换作用,促使煤层甲烷更快的由吸附态变为游离态,实现煤层甲烷大量解吸的效果,同时CO2在等压条件下还能够降低游离甲烷分压,进一步提高产气量,试验3号井,实际/理论临界解吸压力比值为3.29,达到产气峰值3351.9m^3/d仅用了124d,稳产期平均产气量为800m^3/d。对比可知:液氮伴注技术优势明显,且在后续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新的CO2突出风险。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力
压
裂
液氮
伴
注
co2
驱替
工业试验
Keywords
CBM
hydraulic fracturi
n
g
i
n
jectio
n
liquid
n
itroge
n
co2
displaceme
n
t
i
n
dustrial test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井N_2泡沫压裂技术探讨
被引量:
19
3
作者
刘长延
机构
中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4-116,141-142,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沁水盆地南部无烟煤煤层气田开采技术研究"(2004BA616A-08-01)
中原油田分公司重大攻关课题"煤层气藏压裂增产技术研究"(2006208-1)
文摘
针对中国煤储层"三低一高"的特点和常规压裂效果差、煤层气井产量低的现状,提出了煤层气井N2泡沫压裂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优选气相、液相,优化泡沫配方,提高铺砂浓度,完善施工技术、储层保护和压后排液措施,现场应用2口井,效果显著。实践证明,N2泡沫压裂技术可有效提高煤层气井产量,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
n
2
泡沫
压
裂
煤层气井
施工技术
效果
Keywords
n
2
foam
fracturi
n
g
CBM well
operatio
n
tech
n
ique
result
分类号
TE35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合适伴注气体的选择
被引量:
25
4
作者
张林
刘池阳
李志航
马德华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长庆石油勘探局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4,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基金(2003CB214600)
文摘
为了选择合适的伴注气体,模拟真实的地层和施工压力条件,进行了煤样的多组分吸附一解吸实验,证实了煤层对CO_2的吸附解吸是不可逆的,多分子层吸附的CO_2占据微小的煤层孔隙后,会阻碍CH_4分子的解吸扩散,造成"气锁"伤害,而N_2是可逆的,可作为合格的压裂伴注气体.
关键词
煤层气
co2/n2压裂伴注
“气锁”伤害
Keywords
coal fracture
co2
/n
2
foam
gas-block effect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伴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倪小明
贾炳
曹运兴
机构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20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80848)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2009-51)
文摘
最大限度地提高CH4气体初始解吸压力是提高其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我国"低压"煤储层的临储压力比小、初始解吸压力低、活性水压裂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设计了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煤储层工艺参数。屯留井田水力压裂伴注N2增能压裂与常规活性水压裂的临界解吸压力对比表明:水力压裂伴注N2能提高煤层气井排采初期的临界解吸压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煤层气井的采收率。
关键词
n
2
增能
水力
压
裂
煤层气
采收率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榆树林油田CO_(2)驱油矿场试验的思考与认识
6
作者
张玉伟
杨铁军
王文明
杨正明
刘莉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攻关课题“提高采收率实验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2023ZZ04-01)。
文摘
榆树林油田主产层平均孔隙度11%,平均空气渗透率0.81~1.06 mD,为特低渗储层,经过近16年CO_(2)驱油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规模化应用,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开发生产数据,对影响注气开发效果的混相压力、人工压裂和多层开发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定的“提压力、促混相”的开发方针可扩大局部混相区域和提高非混相区域混相能力,改善CO_(2)非混相驱开发效果;通过超前注气,注入量达到0.02~0.03 HCPV之后采油井再射孔投产,可以使1 mD左右特低渗储层不压裂就实现压裂井水驱开发相当的采油强度,优选压裂井、层和参数可实现油井引效、稳产和增产;多层砂岩油田开发,应以射主力层为主,先射渗透率相近且渗透率较低层,射开层数控制在2~3层,有利于减少无效注气,加强分注井管理、不断优化分注参数有利于提高分注效果。研究结果为CO_(2)非混相驱油矿场实践及相关开发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CO_(
2
)驱油
非混相驱
混相
压
力
人工
压
裂
分层
注
气
Keywords
CO_(
2
)floodi
n
g
Immiscible floodi
n
g
Miscible pressure
Artificial fracturi
n
g
Layered gas i
n
jectio
n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射联作施工受CO_(2)气侵异常情况分析与措施
7
作者
刘悦兴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大队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文摘
目前松辽盆地G试验区水平井开发多采用“井工厂”同步交叉压裂模式,施工采取CO_(2)前置增能+水基压裂的方式。在压裂施工中,部分井存在CO_(2)在邻近井窜层气侵,导致桥射施工异常复杂,通过对CO_(2)压裂工艺技术原理、CO_(2)相态变化分析和现场异常事件处理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多种应急措施和现场施工经验,为现场类似作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CO_(
2
)增能
压
裂
相态变化
桥射联作
注
脂控制头
分类号
TE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稠油注N_2吞吐降粘研究及试验效果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坚平
张平
杨俊年
曾华国
陆俭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摘
吐哈油田稠油资源丰富,但油藏埋藏深,物性较差,原油粘度高,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为实现经济开发,开展了注N2吞吐降粘实验研究,并在现场进行2口井试验,经过大规模压裂后单井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单井日产油量达到10t/d,单井累积增油1077t,有效期已达210天,目前仍然有效。为低产稠油经济有效开发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稠油
注
n
2
吞吐降粘
大规模
压
裂
应用效果
Keywords
heavy oil
oil viscosity reductio
n
by
n
2
i
n
jectio
n
large scale fracturi
n
g
applicatio
n
effect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力压裂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
145
9
作者
姜瑞忠
蒋廷学
汪永利
机构
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7,共6页
文摘
水力压裂技术经过 5 0多年的发展 ,在裂缝模型、压裂井动态预测、压裂液、支撑剂、压裂施工设备、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不但成为油气藏的增产增注手段 ,也成为评价认识储层的重要方法。近期水力压裂在总体优化压裂、重复压裂、大型压裂、高砂比压裂 ,端部脱沙压裂、CO2 泡沫压裂及特殊井 (斜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井等 )压裂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压裂的单项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国内压裂酸化技术在设计软件、压裂酸化材料、施工技术指标等方面 ,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介绍了国内不同储层类型所适用的压裂技术 ,展望了在新型压裂材料、试验技术研究、滤失伤害和返排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对更好地发挥水力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力
压
裂
技术
压
裂
酸化
增
注
支撑剂
co2
泡沫
压
裂
返排
高砂比
国内
展望
发展
Keywords
hydraulic fracturi
n
g prese
n
t developme
n
t i
n
vestigatio
n
prospecti
n
g improveme
n
t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原油田二氧化碳压裂改造初探
被引量:
8
10
作者
曾雨辰
机构
中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井下特种作业处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27-31,i003,共6页
文摘
中原油田的地质特点决定了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主导措施,对于低压、水敏油气藏及深层凝析气藏采用常规的压裂工艺及水基压裂液进行压裂改造,增产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压裂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压裂增产的新途径,中原油田引进了美国SS公司生产的CO2罐车和CO2增压泵,与斯伦贝谢公司进行合作,完成了CO2压裂地面流程的配套和泵注CO2压裂车的改造。在斯伦贝谢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5口井的CO2压裂实施。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前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独自完成了5口井的CO泡沫压裂的设计与施工,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
中原油田
压
裂
改造
二氧化碳
斯伦贝谢公司
co2
泡沫
压
裂
低渗透油气藏
水基
压
裂
液
设计与施工
勘探开发
水力
压
裂
地质特点
压
裂
工艺
凝析气藏
增产效果
注
co2
地面流程
技术人员
前期工作
增
压
泵
压
裂
车
水敏
Keywords
fracturi
n
g, low-permeable reservoir, foam, CO_
2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CO2吞吐注采参数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11
作者
朱杰
范子宇
贺勇
丁雪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文摘
近年来,新疆油田在环玛湖地区致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开发中面临着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不足,采收率低等挑战,针对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研究与矿场试验,以增油量为评价依据,优化了吞吐时机、注入方式、注入量、注入速度等吞吐参数,选取Ma HW001井进行现场试验,增油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增膨、降黏是致密油藏CO2吞吐增产的主要作用因素;优化CO2吞吐注采参数,其最优参数组合为"CO2+顶替水段塞"组合注入,注气速度为120~160t/d,注入压力为15MPa以内,焖井60~80天。水平井体积压裂后,采用CO2吞吐增油效果明显,实现了该区致密油提高采收率的初步突破,同时对类似致密油藏增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致密油
体积
压
裂
水平井
co2
吞吐
注
采参数
分类号
TE2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测氡法的煤层注气(CO_2)后运移监测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兴
张新军
王海龙
刘鸿福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文摘
通过对注气(CO2)压裂后煤层中氡析出、运移产生影响的研究,探讨测氡法在煤层注气后CO2运移监测的可行性。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氡法探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注气(CO2)压裂,有利于增加煤层的射气系数,从而在地面形成可观测的氡值异常;CO2在低变质煤层中的运移受煤层走向的影响,容易沿煤层走向方向发生运移。活性炭能谱测氡法可以作为监测注气后CO2运移的方法。
关键词
co2
运移监测
测氡法
趋势面分析
煤层
注
气
压
裂
Keywords
migratio
n
mo
n
itori
n
g of
co2
rado
n
measureme
n
t method
tre
n
d surface a
n
alysis
gas i
n
jectio
n
i
n
coal seam
fracturi
n
g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原文传递
题名
强动压煤层大巷群加固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13
作者
彭洪涛
机构
潞安集团余吾煤业公司
出处
《煤》
2017年第6期13-15,31,共4页
文摘
余吾煤业北风井西翼采区沿东西方向布置有五条平行大巷,针对大巷群之间的应力叠加及受两侧工作面采动影响问题,通过边界元程序Examine2D模拟分析大巷群围岩应力演化规律,提出了注浆加固和注水压裂综合控制技术。经在西翼胶带运输大巷现场工业性应用试验,并对巷道表面位移和锚索受力的监测与对比,得出此技术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关键词
煤层大巷群
Exami
n
e^
2
D模拟
注
浆加固
注
水
压
裂
Keywords
roadway group of coal seam
Exami
n
e^
2
D simulatio
n
water i
n
jectio
n
fracturi
n
g
mi
n
e pressure observatio
n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陈星
袁东
苟红英
吴玫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摘
对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井下瓦斯抽采、地面钻井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述,分析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研究成果,提出高压脉冲水射流及定向水力压裂技术、N2/CO2-ECBM技术、大孔径超长定向钻孔技术及CH4氧化菌微生物技术等瓦斯抽采新技术。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水力
压
裂
n
2/
co2
-ECBM
瓦斯抽采
Keywords
mi
n
e gas
hydraulic fracturi
n
g
n
2/
co2
-ECBM
gas extractio
n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开发调整技术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延军
邓玉辉
刘建栋
吴畏
王剑峰
杨梓
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58-63,I0005,I0006,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202)。
文摘
结合海拉尔盆地储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不同岩性储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海拉尔盆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断块破碎、构造倾角大、扇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油层变化快等地质特点,储层岩性包含砂砾岩、裂缝性潜山、含凝灰质砂岩及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投入开发以来,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砂砾岩油藏含水上升快、潜山油藏底水锥进快,含凝灰质储层特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水井注入困难,难以建立有效驱动体系。针对不同岩性储层暴露的开发矛盾,以油藏精细描述为指导,实施井网加密、注聚调剖、周期注水、注CO2混相驱及大规模压裂等调整对策。通过近10年开发调整,改善了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适合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的综合调整技术。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砂砾岩储层
潜山油藏
致密储层
井网加密
注
co2
混相驱
大规模
压
裂
Keywords
complex fault block reservoir
glute
n
ite reservoir
buried hill reservoir
tight reservoir
well patter
n
i
n
filli
n
g
CO
2
i
n
jectio
n
miscible floodi
n
g
large-scale fracturi
n
g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
被引量:
16
16
作者
张怀文
程维恒
机构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科技》
2010年第4期33-40,45,共9页
文摘
系统的对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工艺技术等,着重对煤层气井开采工艺技术、煤层气井用压裂液研究及添加剂优选、煤层压裂支撑剂选择和煤层气CO2增产技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煤层气
开采工艺
排水采气
压
裂
压
裂
液
压
裂
液添加剂
支撑剂
注
co2
注
n
2
调研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宁煤矿煤层气排采的增产技术措施
被引量:
1
17
作者
庞东林
机构
山西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
出处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文摘
我国煤层气的地面开发在沁水煤田地区形成了规模,但是在实际开采中存在部分钻井的产气量较低、产气持续时间较短等现象,影响了煤层气开发的总体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在南上片区布置的61口直井的生产情况分析,结合钻井产气量与产水量的关系,得出钻井产气量低主要是由于钻井位置布设不合理、压裂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提出了优化钻井布设位置和采用二次水力压裂、布置羽状水平井、采用注N2增产的技术措施,为该公司新井布设、老井和低产井增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抽采
产气量
产水量
羽状水平井
直井
压
裂
注
n
2
Keywords
Coalbed metha
n
e
Grou
n
d extractio
n
Gas productio
n
Water yield
Pi
n
n
ate horizo
n
tal well
Vertical well fracturi
n
g
I
n
jecti
n
g
n
itroge
n
分类号
TD845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J55、N80油管在CO_2干法压裂环境中的适应性
余曦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液氮伴注与CO2驱替技术研究
刘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层气井N_2泡沫压裂技术探讨
刘长延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合适伴注气体的选择
张林
刘池阳
李志航
马德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伴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倪小明
贾炳
曹运兴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榆树林油田CO_(2)驱油矿场试验的思考与认识
张玉伟
杨铁军
王文明
杨正明
刘莉
《天然气与石油》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桥射联作施工受CO_(2)气侵异常情况分析与措施
刘悦兴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深层稠油注N_2吞吐降粘研究及试验效果
张坚平
张平
杨俊年
曾华国
陆俭
《吐哈油气》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力压裂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
姜瑞忠
蒋廷学
汪永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原油田二氧化碳压裂改造初探
曾雨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CO2吞吐注采参数研究及应用
朱杰
范子宇
贺勇
丁雪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
2
原文传递
12
基于测氡法的煤层注气(CO_2)后运移监测
王兴
张新军
王海龙
刘鸿福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13
强动压煤层大巷群加固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彭洪涛
《煤》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型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及其作用研究
陈星
袁东
苟红英
吴玫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开发调整技术
李延军
邓玉辉
刘建栋
吴畏
王剑峰
杨梓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
张怀文
程维恒
《新疆石油科技》
201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大宁煤矿煤层气排采的增产技术措施
庞东林
《山西焦煤科技》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