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参加第二次季节预测模式比较计划(Phase 2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SMIP2)的五个大气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比较了这些模式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讨论了大气环流模式在季节尺度上对亚...利用参加第二次季节预测模式比较计划(Phase 2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SMIP2)的五个大气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比较了这些模式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讨论了大气环流模式在季节尺度上对亚洲夏季风的可预报性。结果表明,各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亚洲夏季降水的大尺度分布特征。除了模拟的东亚夏季降水异常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EOF1)的时间系数与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之外,多数模式可以大致再现东亚、南亚和西太平洋夏季降水异常EOF1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表明,热带地区有很好的可预报性,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可预报性尽管也较好,但比热带地区要低,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的可预报性较差,陆地上的可预报性比海洋上低。在热带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由海温强迫所产生的较大外部方差对此地高可预报性有很大的贡献。与正常年份相比,模式在强El Ni^no年和强La Ni^na年表现出较高的可预报性,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大多数模式在El Ni^no年比La Ni^na年产生了更好的可预报性,在中西太平洋区域ElNi^no年可预报性的高值中心较La Ni^na年位置偏西。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参加第二次季节预测模式比较计划(Phase 2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SMIP2)的五个大气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比较了这些模式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讨论了大气环流模式在季节尺度上对亚洲夏季风的可预报性。结果表明,各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亚洲夏季降水的大尺度分布特征。除了模拟的东亚夏季降水异常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EOF1)的时间系数与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之外,多数模式可以大致再现东亚、南亚和西太平洋夏季降水异常EOF1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表明,热带地区有很好的可预报性,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可预报性尽管也较好,但比热带地区要低,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的可预报性较差,陆地上的可预报性比海洋上低。在热带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由海温强迫所产生的较大外部方差对此地高可预报性有很大的贡献。与正常年份相比,模式在强El Ni^no年和强La Ni^na年表现出较高的可预报性,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大多数模式在El Ni^no年比La Ni^na年产生了更好的可预报性,在中西太平洋区域ElNi^no年可预报性的高值中心较La Ni^na年位置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