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乙基纤维素微球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岩 陈岚 +4 位作者 李保国 华泽钊 伍贻文 刘哲鹏 陆伟跃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7,共5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超临界CO2微球制备装置,利用乙基纤维素丙酮混合溶液,制备了粒径偏差较小、表面光滑与球形度较好的乙基纤维素微球,采用正交试验讨论了温度、压力、溶液质量浓度、CO2流量对微球粒径与粒径分布的影响,分析了进气与进液方... 通过自行设计的超临界CO2微球制备装置,利用乙基纤维素丙酮混合溶液,制备了粒径偏差较小、表面光滑与球形度较好的乙基纤维素微球,采用正交试验讨论了温度、压力、溶液质量浓度、CO2流量对微球粒径与粒径分布的影响,分析了进气与进液方式对试验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微球大小,所制微球平均粒径为0.2—2.6μm,粒径偏差为0.07—0.85μm;溶液质量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汽液接触方式也将影响微球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乙基纤维素 微球 药剂学
下载PDF
用超临界CO_2法制备聚乳酸三维多孔支架材料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润 邓政兴 +1 位作者 李立华 周长忍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5-672,共8页
在超临界CO_2(SC-CO_2)条件下制备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乳酸(PLA)多孔材料,研究了PLA的分子量、SC-CO_2的压力、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多孔材料的结构形态、孔隙率和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架材料的孔洞分布、结构形态和孔隙率不仅与... 在超临界CO_2(SC-CO_2)条件下制备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乳酸(PLA)多孔材料,研究了PLA的分子量、SC-CO_2的压力、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多孔材料的结构形态、孔隙率和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架材料的孔洞分布、结构形态和孔隙率不仅与聚乳酸的分子量有关,而且与处理样品的压力、温度和时间关系密切;经超临界CO_2处理后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_g)有所升高.与传统的方法所制得的材料相比较,多孔材料不仅杂质少,孔径孔率分布均匀,孔洞表面粗糙,而且在大孔之间几乎布满了直径为10~20μm的微孔.该结构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通道,且细胞和生长因子也能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生物材料 临界co2 聚乳酸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纯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袁其朋 张怀 钱忠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202,共26页
测定了大豆异黄酮中两种主要成分染料木甙和大豆黄甙的雾点压力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超临界CO2 抗溶剂技术通过两次膨胀进行大豆异黄酮的精制 ,得到的产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90 % ,异黄酮收率大于 78%。该研究为超临界CO2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分离 纯化 临界co2抗溶剂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白藜芦醇-玉米蛋白纳米粒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丽君 沈佩琼 赵亚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以玉米蛋白为壁材,白藜芦醇为模型药物,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玉米蛋白纳米粒,考察了过程参数压力、温度以及芯材质量比对白藜芦醇在纳米粒中负载量的影响。用紫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 以玉米蛋白为壁材,白藜芦醇为模型药物,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玉米蛋白纳米粒,考察了过程参数压力、温度以及芯材质量比对白藜芦醇在纳米粒中负载量的影响。用紫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且对释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临界CO2压力的增加,白藜芦醇的负载量降低;随着温度和芯材质量比的增加,白藜芦醇的负载量升高。玉米蛋白和白藜芦醇形成Matrix结构,纳米粒为均匀球形颗粒。释放度实验显示,纳米粒中白藜芦醇的释放速度比原料的释放速度慢,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白藜芦醇 玉米蛋白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乙基纤维素微囊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岩 陈岚 +4 位作者 李保国 华泽钊 伍贻文 刘哲鹏 陆伟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从乙基纤维素和丙酮溶液中制得了乙基纤维素微囊,考察了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物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可用于食品材料的微囊制粒,所得乙基纤维素微囊的粒径在2.66~9.49... 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从乙基纤维素和丙酮溶液中制得了乙基纤维素微囊,考察了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物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可用于食品材料的微囊制粒,所得乙基纤维素微囊的粒径在2.66~9.49μm之间;随着温度和溶液浓度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增加;随着压力和搅拌速度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丙酮溶液 乙基纤维素微囊 食品材料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法提取川楝子中的川楝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静 杨建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81-1582,共2页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应用于提取川楝子中川楝素的效果。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提取川楝子中的川楝素,研究其提取率、提取最佳工艺(浸泡时间、温度、压力、时间等)。结果在稳定性实验、精密度实验、重现性实验中,川楝素样...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应用于提取川楝子中川楝素的效果。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提取川楝子中的川楝素,研究其提取率、提取最佳工艺(浸泡时间、温度、压力、时间等)。结果在稳定性实验、精密度实验、重现性实验中,川楝素样品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26%、1.45%、2.27%,表明川楝素样品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提取川楝素样品的回收率为98.8%,峰面积的RSD为2.26%,表明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准确可靠。结论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简便、快速,易于操作,成本低,而且其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提取率高,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流体提取 川楝子 川楝素 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法与乙醇回流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闫荟 钟蕾 +1 位作者 杨锋 李平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法、乙醇回流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法、乙醇回流法提取山茱萸中的熊果酸,以熊果酸作检测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种方法所得提(萃)取物得率、熊果酸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超临界CO2...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法、乙醇回流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法、乙醇回流法提取山茱萸中的熊果酸,以熊果酸作检测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种方法所得提(萃)取物得率、熊果酸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超临界CO2法所得萃取物得率(2.28%)较乙醇回流法(38.61%)低,其熊果酸含量(0.11%)也较乙醇回流法(0.25%)低。结论提取以熊果酸为主要成分的活性物质,乙醇回流法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乙醇回流 山茱萸 提(萃)取物得率 熊果酸含最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_2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胡椒木精油成分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丽君 牛先前 +1 位作者 林晓红 郑国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C-CO_2)法分别提取胡椒木叶片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组分差异,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测定对提取液品质进行判断。结果表明:SD法和SC-CO_2法获得的主要成分为脂类和... 以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C-CO_2)法分别提取胡椒木叶片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组分差异,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测定对提取液品质进行判断。结果表明:SD法和SC-CO_2法获得的主要成分为脂类和烯烃类物质,且组分数量同为34种,但两种方法获得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SD法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苯乙烯(43. 15%)、顺式肉桂酸甲酯(30. 33%)、α-石竹烯(1. 81%)、α-月桂烯(8. 41%)等;而SC-CO_2法获得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为顺式肉桂酸甲酯(73. 91%)、柠檬烯(11. 13%)、α-石竹烯(4. 12%)等。抗氧化试验表明,SC-CO_2法提取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在8 mg/mL达到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抑制率的97. 27%,IC_(50)为3. 173 3,还原力在20 mg/mL达到Vc的34. 86%; SD法在20 mg/mL的抑制率仅为BHT的14. 27%,还原力在20 mg/mL时仅为Vc的5. 98%。两种提取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工艺的选择对获得胡椒木精油中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差异主要为酚类、萜类等还原性和抗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且SC-CO_2法获得的胡椒木精油中含有较多的驱虫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效果优于S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蒸馏(SD) 临界co2萃取(SC-co2) 胡椒木 精油 GC-MS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甜 缪虹刚 +3 位作者 林文 王志祥 黄德春 颜庭轩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2期86-89,95,共5页
目的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提高谷维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以回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的工艺,对最优工艺下得到的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 目的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提高谷维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以回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的工艺,对最优工艺下得到的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及扫描电镜(SEM)的表征,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结果制备谷维素/PVP-K30的最优工艺为:谷维素质量浓度14 mg/m L,结晶压力14 MPa,结晶温度55℃,溶液体积流量0.9 m L/min。此条件下产品平均回收率为88.22%,IR和SEM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谷维素可能与PVP-K30发生氢键作用并以无定型形式存在,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谷维素的体外溶出度。结论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工艺可行,谷维素溶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谷维素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重结晶AP微细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闻利群 张景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通过对比CO2在丙酮、乙醇、甲醇溶剂中的膨胀度,选择丙酮为溶剂,采用超临界CO2气体抗溶剂法重结晶了高氯酸铵(AP),并研究了压力、温度、溶液初始浓度、进气速率、静置时间等对GAS重结晶过程、晶粒大小和晶型的影响.在10 MPa、40 ℃、35 ... 通过对比CO2在丙酮、乙醇、甲醇溶剂中的膨胀度,选择丙酮为溶剂,采用超临界CO2气体抗溶剂法重结晶了高氯酸铵(AP),并研究了压力、温度、溶液初始浓度、进气速率、静置时间等对GAS重结晶过程、晶粒大小和晶型的影响.在10 MPa、40 ℃、35 kg·h-1条件下,可得到30~40 nm的球形AP微细颗粒.分析表明, GAS细化过程中升压操作引起的液相湍动强度是影响样品粒径、晶型的决定性因素;在GAS过程中,AP晶体生长经历球形、多面体-棒状-雪花状或树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氯酸铵 临界流体 气体抗溶剂 二氧化碳 临界co2抗溶剂 微细颗粒 重结晶 AP GAS过程 co2气体 高氯酸铵 初始浓度 结晶过程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法和有机溶剂法萃取雄蚕蛾油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尹志亮 俞燕芳 +4 位作者 邓真华 杨帆 付建平 熊伟 胡居吾 《中国蚕业》 2014年第3期39-40,共2页
采用超临界CO2法和有机溶剂法萃取雄蚕蛾油,对比分析了萃取工艺、蚕蛾油的感官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工艺简单、时间短、萃取效率高,所得的雄蚕蛾油浅黄色清亮透明、无异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品质较好。
关键词 雄蚕蛾油 临界co2 有机溶剂 萃取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反溶剂法制备大豆异黄酮-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纳米颗粒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晓鸣 王丽娟 +2 位作者 王金梅 杨晓泉 吴聪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3-276,共4页
通过超临界CO_2反溶剂法制备大豆异黄酮-玉米醇溶蛋白复合颗粒。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载大豆异黄酮的玉米醇溶蛋白分子可以形成球形颗粒。以玉米醇溶蛋白的自组装特性为基础,改变玉米醇溶蛋白与大豆异黄酮的比例,能使两者形成的... 通过超临界CO_2反溶剂法制备大豆异黄酮-玉米醇溶蛋白复合颗粒。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载大豆异黄酮的玉米醇溶蛋白分子可以形成球形颗粒。以玉米醇溶蛋白的自组装特性为基础,改变玉米醇溶蛋白与大豆异黄酮的比例,能使两者形成的复合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不超过200nm,其表面负电荷分布在-22.7^-34.8mV之间。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是玉米醇溶蛋白与大豆异黄酮形成复合颗粒的主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反溶剂 玉米醇溶蛋白 大豆异黄酮 荷载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头孢呋辛酯微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敦晖 乐龙 +3 位作者 王志祥 党蓓蕾 颜庭轩 黄德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99,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头孢呋辛酯微粒,以体积平均粒径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头孢呋辛酯微粒的工艺,并对优选工艺组合进行粒度分布、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的表征...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头孢呋辛酯微粒,以体积平均粒径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头孢呋辛酯微粒的工艺,并对优选工艺组合进行粒度分布、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的表征。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为:结晶压力10 MPa,结晶温度50℃,头孢呋辛酯质量浓度6 mg/mL。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微粒体积平均粒径为6.729μm,IR与DSC分析表明头孢呋辛酯微粒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热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经过处理的头孢呋辛酯变为无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头孢呋辛酯 微粒 体积平均粒径
下载PDF
北五味子果实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聂江力 裴毅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通过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超临界CO2 法萃取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20min。
关键词 萃取工艺 北五味子 果实 临界co2 最佳工艺条件 试验方 正交设计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木脂素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莪术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娟 刘汉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莪术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SFE)提取莪术挥发油,采用GC法、HPLC法测定莪术油中莪术醇、牦牛儿酮的含量,并以次为指标优化出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莪术醇的最佳工艺为... 目的研究建立莪术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SFE)提取莪术挥发油,采用GC法、HPLC法测定莪术油中莪术醇、牦牛儿酮的含量,并以次为指标优化出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莪术醇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MPa,提取时间2h,夹带剂(95%乙醇)用量10%。结论用SFE法提取莪术醇具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牦牛儿酮 GC 高效液相色谱 临界co2流体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辅助制备磁性靶向载药微粒
16
作者 张楠 赵启成 +3 位作者 王卫京 陈淑花 丁仕强 詹世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81-83,共3页
简要介绍了磁性靶向载药微球的特性及其作用原理,综述了制备磁性靶向载药微球的几种传统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种绿色有效的制备磁性靶向载药微球的方法——超临界CO2抗溶剂法。最后对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磁性靶向载药微球做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靶向药物载药微球临界co2抗溶剂
下载PDF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颗粒
17
作者 张卓 李庆领 +3 位作者 郝贵周 曹荣凯 郝明洁 胡德栋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2-40,共9页
以乙醇为溶剂、超临界CO2为抗溶剂,通过曲面响应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依折麦布质量浓度、结晶釜温度及结晶釜压力对颗粒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对所制备的颗粒进行表征,并优化颗粒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依折麦布颗粒粒径随依折麦布质量浓度的... 以乙醇为溶剂、超临界CO2为抗溶剂,通过曲面响应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依折麦布质量浓度、结晶釜温度及结晶釜压力对颗粒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对所制备的颗粒进行表征,并优化颗粒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依折麦布颗粒粒径随依折麦布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结晶釜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结晶釜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优化后的颗粒制备工艺条件为:依折麦布质量浓度为40 g/L,结晶釜温度为60.46℃,结晶釜压力为13.81 MPa,优化后依折麦布颗粒平均粒径为10.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抗溶剂 依折麦布颗粒 曲面响应 工艺参数
下载PDF
SC-CO_2纤维粘接法制备PLA/TCP/Collagen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珊 邢禹彬 +1 位作者 李立华 周长忍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8-353,共6页
在超临界CO_2(SC-CO_2)循环萃取条件下制备PLA/TCP/Collagen(PTC)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了胶原含量对支架材料的总孔隙率、开孔率、孔洞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胶原纤维在支架材料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用SC-CO_2反复循环萃取法制备... 在超临界CO_2(SC-CO_2)循环萃取条件下制备PLA/TCP/Collagen(PTC)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了胶原含量对支架材料的总孔隙率、开孔率、孔洞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胶原纤维在支架材料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用SC-CO_2反复循环萃取法制备的PTC支架材料开孔率可达到82.81%,比不加胶原的PLA/TCP支架高约25%;孔径为200-500μm,孔洞之间出现重要的'隧道'结构;胶原纤维在SC-CO_2反复循环萃取法处理后保持着网络形态,在支架中分布均匀;胶原纤维加入使支架材料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学工程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临界co2纤维粘结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乙基纤维素微囊的影响
19
作者 张岩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4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工艺参数 临界co2抗溶剂 乙基纤维素微囊 食品 温度 压力 溶液浓度 微囊制粒技术 制备
下载PDF
SFE-CO_2法与SD法提取杜仲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智若 李兵 +2 位作者 朱小勇 蔡少芳 胡凌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625-3628,共4页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与水蒸气蒸馏法(SD法)从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从SFE-CO2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7%;从S...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与水蒸气蒸馏法(SD法)从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从SFE-CO2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7%;从SD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48%。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SFE-CO2法比SD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杜仲叶药材的挥发油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 挥发油 临界co2萃取(SFE-co2) 水蒸气蒸馏(SD) 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