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吕劲文
乐群
王铮
张国君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88-2196,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325)
-
文摘
利用CO2FIXV3.1模型对福建省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无林地造林两部分的碳汇潜力动态变化进行计算,为CDM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模拟显示福建省原有森林生态系统2004至2050年可净固定大气碳量为254.74—334.79TgC,而无林地造林可净固定大气碳量49.23—58.42TgC。马尾松、杉木及硬阔类的面积在福建省森林中占较大比重,自2004至2050年,三者可分别固碳92.26—103.17TgC、71.09—107.39TgC和114.97—132.41TgC。在福建省9个地级市中,南平、福州和三明的无林地造林碳汇潜力最大,龙岩、漳州、宁德次之,沿海的莆田、泉州和厦门最小。
-
关键词
碳汇潜力
co2fix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
-
Keywords
carbon sequestration co2fix model forest ecosystem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玥
齐麟
叶雨静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48-152,共5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编号:20110407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060200)
-
文摘
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森林面积变化而增加的碳汇应体现其相应价值,合理估算区域森林资源碳汇潜力可以为森林碳贸易和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利用CO2FIX模型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对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未来200年净固定大气碳量为142.34TgC。根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历史平均价格,折算碳汇交易价格为1.16×109$,即每年收入5.79×106$。
-
关键词
碳汇
森林生态系统
co2fix模型
吉林省
-
Keywords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 ecosystem
co2fix model
Jilin Province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基于CO2FIX模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循环过程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贾彦龙
李倩茹
许中旗
桑卫国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15,共11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3-02-01)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10236728)
-
文摘
为了探明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该研究以河北围场地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例,基于CO2FIX模型,以在当地的实际调查数据、文献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从生物量、土壤和木质林产品碳库3个方面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汇能力。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库最大,生物量碳库次之,林产品碳库最小,但是林产品碳库随时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一个轮伐期内(50年),每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约固定了250t碳,其中约70%通过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的方式进入土壤碳库,约30%进入木质林产品碳库;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生长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碳的吸收汇,而在森林采伐时成为暂时的排放源,从长时间尺度上看,每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每年大约固定0.3 t左右的碳。该研究结果表明了木质林产品碳库在人工林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汇能力。
-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碳循环
模型模拟
碳汇能力
-
Keywords
larch plantation
carbon cycle
co2fix model
carbon sequestration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