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分析
1
作者 肖莎 张小莉 +3 位作者 陈茜 彭佳 高曼 彭红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9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输液港化疗乳腺癌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将确诊已发生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发生组,未发... 目的探究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输液港化疗乳腺癌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将确诊已发生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发生组,未发生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的乳腺癌患者240例为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风险评分及危险度分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价值。结果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长期卧床、输液港留置时间、既往静脉血栓病史、远处转移、合并症、下肢水肿、穿刺前D-D水平、穿刺前CRP水平、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及其危险度分级为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P<0.05),其中,年龄≥60岁、长期卧床、输液港留置时间≥1年、既往静脉血栓病史、远处转移、合并症、下肢水肿、穿刺前高D-D水平、穿刺前高CRP水平、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9.5分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更容易发生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ROC曲线分析显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807,cut-off值为9.5分,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55.0%、92.1%。结论年龄、长期卧床、输液港留置时间、既往静脉血栓病史、远处转移、合并症、下肢水肿、穿刺前D-D水平、穿刺前CRP水平、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为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通过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输液港 相关静脉血栓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分级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永玲 晋小祥 田德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分级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72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 目的探讨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分级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72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和观察组(n=38,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结果、血栓前状态指标[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IB、PTA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T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IB、P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TA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低危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MP-140、VWF、TAT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但观察组患者GMP-140、VWF、TA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WHO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结果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进行分级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CRT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Caprini模型 分级干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张丹 关汭昕 +4 位作者 孙海瑞 胡莉莉 吴函书 张葆荣 赵晓霜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8期3324-3330,共7页
目的:构建血液净化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CRT)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血... 目的:构建血液净化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CRT)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血液净化治疗的2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发生CRT分为CRT组和非CRT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检验模型的预测效能;同时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行血液净化治疗的70例患儿临床资料作为验证集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年龄(OR=1.063)、管路凝血(OR=3.420)、导管功能障碍(OR=2.097)、导管留置时间(OR=1.131)、抗凝不达标(OR=1.838)是血液净化患儿CRT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儿危重症评分(OR=0.431)是血液净化患儿CRT的保护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11.354,P=0.182,建模集AUC为0.765,95%CI(0.709,0.820),约登指数为0.477,最佳截断点为0.369,敏感度82.30%,特异度65.40%;验证集AUC为0.745,95%CI(0.627,0.863),最佳截断点0.578,灵敏度为64.50%,特异度为76.90%。结论:该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合临床实际可为临床评估血液净化患儿CRT的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 血液净化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Caprini评分联合凝血指标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项晓婷 张会 +5 位作者 苏畅 胡桑 张真 许静 仲蕾 陆雅维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12,共7页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MedCalc软件分别绘制Caprini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为38例(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aprini评分、D-二聚体、BMI、既往病史、化疗、导管规格、肢体选择为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ROC曲线下面积(AUC):Caprini评分单独预测为0.714,D-二聚体单独预测为0.636,两者联合预测为0.876,(95%CI:0.840-0.906)。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高,Brier评分和校正曲线都表现了较好的校准度。H-L检验(χ^(2)=3.505,P>0.05)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 Caprini评分联合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的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有效地预测PICC相关性血栓的早期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相关性血栓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可视化模型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论构建肿瘤病人输液港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薛雅婷 安晓 +1 位作者 夏雨 王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931-3936,共6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构建肿瘤病人输液港相关性血栓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个体化精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提供工具。方法:系统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0月22日肿瘤病人输液港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选择NOS量表和RevMan 5.4软件评估... 目的:基于Meta分析构建肿瘤病人输液港相关性血栓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个体化精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提供工具。方法:系统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0月22日肿瘤病人输液港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选择NOS量表和RevMan 5.4软件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运用Meta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综合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涉及8 984例病人,输液港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12.69%。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常数+0.788×高龄+0.784×男性+0.751×超重或肥胖+0.846×高凝状态+1.452×肿瘤分期(Ⅲ~Ⅳ期)+1.623×静脉血栓史+0.824×D-二聚体+1.209×导管异位+1.047×肿瘤远处转移。结论:基于Meta分析建立的输液港相关性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预防、管理肿瘤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输液港 导管相关性血栓 预测模型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胸外科老年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检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晓丹 卫建宁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构建胸外科老年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借助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形成PICC相关性血栓例数;采用单因... 目的构建胸外科老年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借助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形成PICC相关性血栓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准确率。结果200例胸外科老年患者中形成PICC相关性血栓28例,形成率为1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外科老年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糖尿病、D-二聚体≥0.5mg/L、导管尖端位置上腔静脉上2/3、导管直径/静脉直径≥67%、穿刺次数>1次、护士工作年限<8年、置管宣教缺失(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评估模型拟合优度良好(χ^(2)=0.481,P=0.48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95%CI为0.859~0.949,最大约登指数为0.60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40%、88.60%;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1.25%。结论胸外科PICC置管老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且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复杂,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实现对胸外科老年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的准确、有效评估,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疾病 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 风险评估模型 老年人
下载PDF
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预测模型建立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星 陈春梅 +1 位作者 楚杰 王羽丰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我国肿瘤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仍然很高。因此,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中外文文献,总结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肿瘤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仍然很高。因此,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中外文文献,总结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诊断、预防、治疗,以及目前常用的血栓形成临床预测模型、相关量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目的是增进医务人员对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认识,为医护人员、患者和医疗政策制定者提供临床参考依据,从而减少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预测模型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用地塞米松抑制家兔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被引量:5
8
作者 艾熙 陈劲 +4 位作者 冯丽娟 官艳 范亚维 阳军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4,459,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家兔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模型,并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塞米松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和合用组。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右侧颈静脉制造导管相关血栓动物模型。术后分... 目的建立稳定的家兔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模型,并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塞米松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和合用组。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右侧颈静脉制造导管相关血栓动物模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地塞米松。术后第7天观察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内D-D二聚体水平。结果成功建立简便有效的日本大耳白兔导管相关血栓模型。低分子肝素组及合用组实验兔导管相关血栓形成较对照组显著降低,D-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栓。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可能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栓 动物模型 低分子肝素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9
9
作者 田旭 陈慧 +3 位作者 宋国敏 卞薇 刘晓玲 陈伟庆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4期772-778,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构建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系统检索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经质... 目的:采用Meta分析构建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系统检索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经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后,采用meta分析合并结果以获得各个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度(pooled odds ratio,ORP),并以综合危险度的自然对数转换值为基础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经文献检索及筛查后,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包括1277例患者,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包括253和1 024例。Meta分析显示:基于累积样本的血栓发生率为19.81%。通过数据筛选,有5个危险因素进入模型,包括:COPD、高血压、糖尿病、化疗史、活动量减少,其综合危险度分别为:1.824,1.624,1.986,3.074和1.563。结论:以Meta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了具有循证基础的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导管相关性血栓 META分析 LOGISTIC回归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SD大鼠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的建立及血栓动态演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艳 应燕萍 +3 位作者 甘晓 赵慧函 蒋庆娟 文萃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8-50,共3页
目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动态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演变过程,为临床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40只。假手术组暴露颈外静脉后立即缝合切口;模型组暴露、切开颈外静脉,置... 目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动态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演变过程,为临床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40只。假手术组暴露颈外静脉后立即缝合切口;模型组暴露、切开颈外静脉,置入硅胶导管。两组均于术后1 d、4 d、7 d、10 d、14 d各取8只大鼠行颈外静脉至上腔静脉段取材,观察血栓形成情况及病理形态。结果假手术组无血栓形成;模型组成栓率85.0%。模型组造模术后1 d可见血栓形成;术后4 d血栓体积增大,但尚未出现机化;术后7 d血栓开始出现机化;术后10 d血栓机化明显;术后14 d血栓完全机化,血管腔出现再通。结论用SD大鼠经颈外静脉置管构建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切实可行,理论上是研究导管相关性血栓一种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动物模型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实验兔PICC相关性血栓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利全 梁淑霞 +3 位作者 陈黎 陈桂园 胡波 褚晓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对PICC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对照组)、B组(低浓度低分子肝素组)、C组(中浓度低分子肝素组)、D组(高浓度低分子肝素组),成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对PICC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对照组)、B组(低浓度低分子肝素组)、C组(中浓度低分子肝素组)、D组(高浓度低分子肝素组),成功建立PICC实验兔模型后,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50μ/(mL·d)低分子肝素钠溶液、100μ/(mL·d)低分子肝素钠溶液、200μ/(mL·d)低分子肝素钠溶液在实验兔腹部进行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7 d。截取耳缘静脉、前腔静脉以及PICC导管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比较四组实验兔不同部位的CRT发生率以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A组CRT发生率为100%,D组无血栓发生,A组与其它三组间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B组、C组实验兔耳缘静脉血栓发生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的PICC导管血栓发生率与C组、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置管一周后,血PT、APTT、TT、FIB、D-D二聚体含量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对CRT形成有预防作用,且随着浓度的递升作用渐增,其中高浓度低分子肝素200μ/(mL·d)可有效预防CRT形成并降低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栓 低分子肝素 抑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甘晓 应燕萍 +3 位作者 韦艳 赵慧函 蒋庆娟 文萃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73-175,18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右颈外静脉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VAD)建立大鼠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假手术组(n=15)和模型组(n=40)。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右侧颈外静脉,模型组经右颈... 目的探讨经右颈外静脉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VAD)建立大鼠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假手术组(n=15)和模型组(n=40)。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右侧颈外静脉,模型组经右颈外静脉留置CVAD。建模后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再随机平均分为建模后1、4、7、10、14 d组,分别于各时点取大鼠右颈外静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血栓形成率;对照组大鼠于建模后14 d取材观察同侧静脉形态学。结果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颈外静脉均未见血栓形成。模型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82.1%(32/39),其中建模后1 d、4 d、7 d、10 d、14 d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5.0%(6/8)、62.5%(5/8)、71.4%(5/7)、100.0%(8/8)、100.0%(8/8)。结论经右颈外静脉留置CVAD可以建立大鼠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栓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颈外静脉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肿瘤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诊断界值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钱玲 唐玮 +1 位作者 李源 甘秀妮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7期3345-3348,共4页
[目的]讨论2009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不同分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肿瘤病人发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2017年125例行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一般资料、置管资... [目的]讨论2009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不同分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肿瘤病人发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2017年125例行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一般资料、置管资料。将确诊已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肿瘤病人作为观察组,按照肿瘤类型相同采用1∶4配对方法,选取同期留置但未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病人作为对照组,根据2009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病人分别评分并记录。[结果]由ROC分析结果可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3,与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分界值为7分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具有最好的平衡性。[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测肿瘤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将分界值提高至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肿瘤病人 PICC相关静脉血栓
下载PDF
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4
作者 吴晓琦 杨丽红 +3 位作者 安志洁 石静 盛源 高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2263-227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为预测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后续模型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CINAHL、Webof Science、Ovid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为预测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后续模型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CINAHL、Webof Science、Ovid数据库,搜集关于成人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D-二聚体是最常见的预测因子;仅5项研究进行了外部验证,6项研究进行了模型校准度评价;纳入研究均有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原因为模型构建和验证过程中存在方法学方面的不足;其中9项模型的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95%置信区间:0.75~0.85)。结论成人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已知的预测模型性能较好,预测因子纳入全面且易获取,但存在方法学方面的不足,建议未来的研究应重视模型开发和验证过程中的方法学质量和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晓霞 胡秀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2期1541-1546,共6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是置管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肿瘤患者PICC-RVT发病率高,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首要原因,不仅增加了住院费用、还延长了住院时间。PICC-RVT可防难治,转变既往&qu...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是置管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肿瘤患者PICC-RVT发病率高,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首要原因,不仅增加了住院费用、还延长了住院时间。PICC-RVT可防难治,转变既往"重治疗、轻预防"的临床思维,开发针对肿瘤患者的PICC-RVT风险预测模型,可提前评估患者的血栓发病风险,有助于PICC-RVT的分层防治,降低PICC-RVT发病率并改善其不良结局。本文就国内外已发表的PICC-RVT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基于各专科病种特点选择合适的血栓风险预测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妇产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家怡 张玉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15-22,共8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相关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疾病。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妊娠期VTE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具有潜在...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相关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疾病。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妊娠期VTE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妊娠并发症。VTE是可预防性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VTE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则。对妇产科患者利用VTE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可科学、有效、及时鉴别诊断VTE高危患者,而对其及时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可降低女性患者VTE发生率。目前在妇产科领域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包括:Caprini、Rogers、Autar及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等。笔者分别拟就妇科与产科领域常用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妇产科医师对VTE高危患者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栓栓塞症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管理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模型 妇产科 医院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成 于志国 +1 位作者 刘姿含 吕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及COMPASS-癌相关血栓形成(COMPASS-CAT)模型对肺癌患者VTE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发生VT...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及COMPASS-癌相关血栓形成(COMPASS-CAT)模型对肺癌患者VTE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发生VTE将所有患者分为VTE组(n=24)与非VTE组(n=112)。采用COMPASS-CAT评分对VTE风险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肺癌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VTE组患者心房颤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急症入院、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非VT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COMPASS-CAT评分预测VTE的灵敏度为87. 5%,特异性为35. 7%,阳性预告值为25. 0%,阴性预告值为92. 5%。高COMPASS-CAT评分、既往VTE病史、心房颤动为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既往VTE病史、心房颤动和高COMPASS-CAT评分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预测指标,COMPASS-CAT评分预测VTE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告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COMPASS-癌相关血栓形成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