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9信号小体复合体基因缺失对新型隐球酵母菌生长与毒力效应的影响
1
作者 樊一斌 潘卫利 +2 位作者 陶小华 皇幼明 徐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目的研究COP9信号小体复合体基因缺失对新型隐球酵母菌生长与毒力效应的影响,为研究抗真菌药物作用靶点提供试验数据。方法 2014年4月以临床标准株H99为背景,分别敲除其中一个目前已知的COP9编码基因,构建COP9信号小体复合体基因缺失菌... 目的研究COP9信号小体复合体基因缺失对新型隐球酵母菌生长与毒力效应的影响,为研究抗真菌药物作用靶点提供试验数据。方法 2014年4月以临床标准株H99为背景,分别敲除其中一个目前已知的COP9编码基因,构建COP9信号小体复合体基因缺失菌株,通过高温、氧化、NO、高盐、高渗、细胞膜、细胞壁体外应激应答反应;进一步检测生长速度,绘制生长曲线;并以巨噬细胞感染模型、蜡蛾感染模型检测新型隐球酵母菌活体内毒力变化。结果与标准株相比,CSN1201△缺失株对温度、氧化、NO、高盐、高渗、细胞壁及细胞膜应激反应的敏感性显著升高;CSN1201基因缺失对新型隐球酵母菌的生长速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高温条件更加重了其影响;CSN1201△缺失株和CSN7△缺失株的胞内生存率显著下降(PCSN1201△=0.003,PCSN7△<0.001),而其他缺失株则与标准株类似;与标准株H99相比,CSN1201△缺失株和CSN7△缺失株的毒力显著下降,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3.5±0.95)d和(21.2±1.28)d(P<0.05);而CSN4△则表现为毒力显著增强,平均生存时间为(6.4±0.36)d(P<0.05),其余缺失株的毒力与标准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9信号小体复合体的基因,尤其是CSN1201对于新型隐球酵母菌的毒力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是调控多种应激条件下新型隐球酵母菌毒力的重要基因,有可能成为抗真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酵母菌 cop9信号小体 应激应答 胞内生存率 毒力
原文传递
COP9信号小体基因缺失对新型隐球酵母菌嗜中枢性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
作者 樊一斌 潘卫利 +2 位作者 陶小华 皇幼明 徐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1243,1308,共4页
目的探讨COP9信号小体(CSN)基因缺失对新生隐球酵母菌嗜中枢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研究抗真菌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2014年7月以环磷酰胺免疫抑制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H99株、COP9信号小体CSN1201基因缺失株及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COP9信号小体(CSN)基因缺失对新生隐球酵母菌嗜中枢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研究抗真菌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2014年7月以环磷酰胺免疫抑制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H99株、COP9信号小体CSN1201基因缺失株及生理盐水,构建小鼠静脉注射感染模型H99组、CSN1201△及对照组各10只;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分析。结果 H99组小鼠脑组织真菌培养在12h即出现菌落生长,生长速度迅速,PAS染色可见隐球酵母菌菌体;CSN1201△组及对照组脑组织培养结果为阴性,PAS染色未见隐球酵母菌菌体;H99组小鼠脑组织RhoA蛋白表达水平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4~72h该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Rac1及Cdc42蛋白表达未随时间变化,但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COP9信号小体CSN1201基因缺失能够降低新生隐球酵母菌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其影响途径可能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酵母菌 cop9信号小体 嗜中枢性 血脑屏障 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COP9信号小体亚基CsnE对无花果拟盘多毛孢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艳静 王秀娜 +6 位作者 章小灵 李伟 刘钢 汪世华 阎秀峰 邹慧熙 尹文兵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0-758,共9页
COP9信号小体,又称CSN,是一个多亚基蛋白复合物,在所有真核生物体中高度保守,调控着多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证明,CSN复合体的第5个亚基CsnE调控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本研究以植物内生真菌无花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 COP9信号小体,又称CSN,是一个多亚基蛋白复合物,在所有真核生物体中高度保守,调控着多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证明,CSN复合体的第5个亚基CsnE调控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本研究以植物内生真菌无花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ici)为研究对象,揭示了CsnE对孢子形成及次级代谢的调控作用.根据构巢曲霉中Csn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BLAST进行比对,在无花果拟盘多毛孢基因组中找到与其同源的序列PfCsnE.PfcsnE基因的缺失突变株(△PfcsnE)不再产生孢子,而回补PfcsnE基因,孢子恢复产生,这表明PfCsnE对P.fici孢子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发现,与野生型菌株(WT)相比,ΔPfcsnE菌株chloroisosulochrin产量增加,而ficiolideA产量减少.对WT和ΔpfcsnE菌株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PfCsnE影响了8.37%的基因的表达.其中,在ΔPfcsnE菌株中涉及孢子形成的多个基因表达量下降,此外,9个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表达量上升,3个下降.综上所述,PfCsnE对P.fici孢子形成及次级代谢起到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9信号小体 CSN 次级代谢 孢子发育 内生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