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SMIC-2近实时廓线反演对流层延迟及其质量分析
1
作者 胡方鑫 叶世榕 +3 位作者 罗佳 夏朋飞 曾旭平 马鑫程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5,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大气探测和极端天气预报的精度,提出一种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2代(COSMIC-2)近实时廓线反演对流层延迟方法:指出随着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2代(COSMIC-2)掩星探测深度的加深,通过掩星手段为地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大气探测和极端天气预报的精度,提出一种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2代(COSMIC-2)近实时廓线反演对流层延迟方法:指出随着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2代(COSMIC-2)掩星探测深度的加深,通过掩星手段为地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站提供近实时先验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产品成为可能;采用COSMIC-2掩星Level 2近实时产品wetPf2大气湿度廓线获取掩星ZTD,并以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作为参考,分高程、纬度、季节评估其反演精度。结果表明,COSMIC-2掩星反演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整体精度较高,10 km高程以下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反演ZTD精度较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信号更优;掩星反演ZTD精度随高程增加而提升,在0~1 km高程范围内精度最低,均方根(RMS)分别为11.33 mm(GPS)、11.54 mm(GLONASS);中低纬度区域(25°N—35°N)反演ZTD精度低于低纬(15°N—25°N)和中纬(35°N—45°N)区域,其中中纬区域精度最高,RMS分别为4.74 mm(GPS)、4.70 mm(GLONASS);掩星反演ZTD精度同样受季节影响,GPS/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双模信号均在夏季反演精度最差,冬季反演精度最高,冬季RMS分别为4.15 mm(GPS)、4.18 mm(GLON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2代(cosmic-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近实时掩星 天顶对流层延迟 质量分析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GoogLeNet深度学习模型识别COSMIC-2掩星信号中的反射信号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文杰 项杰 杜华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1-641,共11页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大气探测手段,已广泛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和空间天气研究。掩星探测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容易受到地球表面反射信号的干扰,识别和分离掩星探测信号中的反射信号有助于将掩星数...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大气探测手段,已广泛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和空间天气研究。掩星探测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容易受到地球表面反射信号的干扰,识别和分离掩星探测信号中的反射信号有助于将掩星数据同化到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GoogLeNet深度学习模型(Im-GNet),并应用于COSMIC-2掩星探测数据来识别反射信号。本文选择了2020年1月1~9日的COSMIC-2掩星数据(conPhs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后,利用无线电全息方法得到掩星信号的无线电全息功率谱密度图像,然后训练得到Im-GNet深度学习模型,Im-GNet模型测试的准确率达到了96.4%,显著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结果。本文还分析了反射信号对掩星数据的影响,掩星事件的地理分布以及掩星反演数据(atmPrf文件)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12 h预报值(avnPrf文件)的折射率比较表明:有反射信号的掩星事件数据质量更好,所包含的大气信息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2掩星 深度学习 无线电全息技术 GoogLeNet模型
下载PDF
COSMIC-2掩星反演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子悦 鲍艳松 +3 位作者 唐歌实 成巍 朱孟斌 袁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66,共14页
为评价COSMIC-2掩星反演数据精度,利用探空站点资料,对比验证了基于COSMIC-2附加相位数据由无线电掩星数据处理软件ROPP计算得到的大气折射率及温湿廓线。实验结果表明:COSMIC-2数据经反演后的大气廓线质量较高,大气折射率相对偏差标准... 为评价COSMIC-2掩星反演数据精度,利用探空站点资料,对比验证了基于COSMIC-2附加相位数据由无线电掩星数据处理软件ROPP计算得到的大气折射率及温湿廓线。实验结果表明:COSMIC-2数据经反演后的大气廓线质量较高,大气折射率相对偏差标准差为1.5%~4.3%,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2.2 K、10%~15%;低纬地区样本精度总体优于中纬地区;季节性差异不明显,但冬春季样本精度总体略优于夏秋季。反演数据与COSMIC-2二级产品相比,折射率与温度在部分高度层精度更优,相对湿度在总体上精度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2 GNSS掩星反演 ROPP 大气廓线 质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GNSS的中国大陆地区COSMIC-2PWV精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勇 黄靖 +2 位作者 占伟 刘尚钦 杨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1-1104,共4页
COSMIC-2可提供连续大气数据源用于改进天气预报,有助于对极端天气进行监测预警。将中国大陆地区按照气候类型划分成5个区域,依托CMONOC站点PWV序列,开展COSMIC-2PWV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精度分析。从站间距离和高程2个角度进行COSMIC-2掩... COSMIC-2可提供连续大气数据源用于改进天气预报,有助于对极端天气进行监测预警。将中国大陆地区按照气候类型划分成5个区域,依托CMONOC站点PWV序列,开展COSMIC-2PWV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精度分析。从站间距离和高程2个角度进行COSMIC-2掩星点与GNSS站点PWV匹配方案设计,分别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不同气候类型和部分代表站点开展COSMIC-2精度评定。研究表明,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RMSE分别为1.40mm、1.49mm、2.68mm、3.11mm和3.16mm;内陆地区精度优于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2 PWV CMONOC 中国大陆地区 气候类型
下载PDF
利用COSMIC-1/2 IonPrf产品分析中国区域近15年电离层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浩楠 叶世榕 +2 位作者 张庆兰 夏朋飞 鄂盛龙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5-774,共10页
利用2006—2020年中国区域的COSMIC-1/2(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1/2)IonPrf产品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电离层时空变化特征。首先介绍新一代COSMIC-2在中国以及全球区域的数据质量状况;... 利用2006—2020年中国区域的COSMIC-1/2(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1/2)IonPrf产品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电离层时空变化特征。首先介绍新一代COSMIC-2在中国以及全球区域的数据质量状况;然后对IonPrf产品的数据质量控制和电离层特征参数提取方法进行说明;最后,以不同时间尺度统计分析了中国区域近15年电离层特征参数在一个完整太阳活动周期不同活动水平下的时空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电离层变化具有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周年变化中具有明显空间分布特征,以30°N左右为界,中国南方地区峰值密度NmF2、峰值高度HmF2和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年均值普遍高于北方地区;在月份季节变化中,NmF2和TEC最大值一般出现在3月、10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7月,仅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冬季异常现象,且春、夏季的HmF2均值大于秋、冬季;在日变化中,NmF2和TEC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地方时(local time,LT)12:00—16:00,且峰值对应的地方时随纬度升高而向前推移。当太阳活动高年时,日落后NmF2和TEC仍保持较高水平。HmF2在中国南方地区最大值出现在LT 12:00—16:00,最小值出现在LT 05:00—07:00,北方地区HmF2的值白天普遍低于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1/2 电离层 时空特征 中国区域 IonPrf产品
原文传递
星基GNSS掩星事件预报方法分析
6
作者 刘宾 张绍成 +1 位作者 何友林 虢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事件快速预报方法,以辅助掩星接收机快速捕获和跟踪GNSS掩星信号,从而保证掩星观测数据质量和有效观测时长:对地球局部曲率中心进行修正,得到更为精准的切线高度;然后设置掩星事件的判决条件,采用极值的方式快速预报出符合阈值的掩星事件;最后对全球内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曲率中心的修正距离最大值可至45 km,曲率半径波动范围可达到65 km,足以影响掩星探测的准确预报。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掩星预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掩星漏报率低于3%,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掩星漏报率约14.5%,且预报掩星开始时间大多提前5~10 s;证明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预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星基掩星事件的预报,以辅助接收机准确捕获和跟踪信号,提升掩星观测资料的数据量和有效观测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掩星 掩星预报 地球曲率改正 开环跟踪 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
下载PDF
2009年1月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全球电离层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雷霄龙 符养 +1 位作者 薛震刚 杜晓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523,共11页
2009年1月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事件是有记录以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主增温事件(Major Warming Event,MWE),期间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非常有利于研究电离层对平流层增温事件的... 2009年1月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事件是有记录以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主增温事件(Major Warming Event,MWE),期间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非常有利于研究电离层对平流层增温事件的响应情况.本文利用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系统提供的掩星数据,使用Kriging方法分别构建了此次SSW时期以及平静期的电离层N_mF_2,h_MF_2和110~750 km高度范围的垂直积分TEC(简称VTEC)地图,同时从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s,GIMs)中提取了日固坐标系(Sun-fixed,地磁纬度和地方时)下全球TEC地图.通过对比发现,SSW期间与平静期相比,地磁纬度中低纬电离层参数存在早晨上升,下午和夜间下降的现象.利用OSTM/JASON-2卫星高度计观测值进行验证后的结果显示,此前研究均未有提及的夜间时段电离层参数N_mF_2,h_mF_2和TEC(VTEC和IGS TEC)下降现象的确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突然增温 电离层响应 cosmic KRIGING方法 IGS GIMs OSTM/JASON-2
下载PDF
用比湿数据及独立成分分析研究ENSO在对流层上层的响应
8
作者 李力 陈志平 《北京测绘》 202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基于2006—2016年气象、电离层与气候卫星观测系统(COSMIC)提供的level 2‘wetPrf’比湿数据集,首次提出了独立成分分析(ICA)联合低通滤波的方法提取对流层上层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信号。结合现有的气象学研究与传统方法主成分分... 基于2006—2016年气象、电离层与气候卫星观测系统(COSMIC)提供的level 2‘wetPrf’比湿数据集,首次提出了独立成分分析(ICA)联合低通滤波的方法提取对流层上层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信号。结合现有的气象学研究与传统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分析了ENSO信号在对流层上层的响应。结果表明:ICA提取的ENSO信号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解释性,且得到了现有气象研究很好的支撑。该方法很好地分离出具有不同区域特征的源信号,凸显了这种基于信息理论的方法在ENSO信号提取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气象、电离层与气候卫星观测系统 level 2‘wetPrf’比湿数据 独立成分分析
下载PDF
电离层多源数据同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欧明 甄卫民 +3 位作者 徐继生 於晓 张风国 邓忠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多源数据同化是实现电离层天气现报和预报的重要途径.选择参数化电离层模型作为背景模型,基于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以及第二代气象/电离层气候卫星探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 多源数据同化是实现电离层天气现报和预报的重要途径.选择参数化电离层模型作为背景模型,基于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以及第二代气象/电离层气候卫星探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2,COSMIC 2)掩星测量,利用经验电离层模型NeQuick计算得到多源观测数据,结合水平和垂直方向分离的高斯型协方差矩阵及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了中国区域电离层多源数据同化反演.同化结果表明,多源数据同化方法能将观测资料有效地同化到背景模式中从而获得较好的同化结果.与背景模式相比,同化后得到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及电子密度误差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地基GNSS cosmic 2 掩星 数据同化
下载PDF
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丽敏 崔金生 赵俊阁 《舰船电子工程》 2008年第9期176-180,共5页
随着黑客和病毒等对网络侵害手段花样的不断翻新,入侵检测系统(IDS)正在向着大规模分布式、智能化和全面的防御方案发展,在这里从一个入侵检测的通用模型开始,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大规模分布式IDS、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IDS和基于Honeynet... 随着黑客和病毒等对网络侵害手段花样的不断翻新,入侵检测系统(IDS)正在向着大规模分布式、智能化和全面的防御方案发展,在这里从一个入侵检测的通用模型开始,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大规模分布式IDS、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IDS和基于Honeynet的网络IDS,并给出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大规模分布式 ART-2神经网络 蜜罐
下载PDF
宇宙演化与氘丰度的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飞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通过对标准宇宙结构的分析,讨论了氘元素丰度的测定对宇宙质量密度的影响。确定了宇宙物态方程决定于宇宙质量密度、进而影响宇宙结构的事实。从目前观测的数据判断,宇宙是减速的,但是无限膨胀的。
关键词 质量密度 宇宙演化 氘丰度测定 物态方程
下载PDF
Λ≠0理想流体源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宇宙学解
12
作者 俞礼钧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讨论方程为P =γρΓ 且Γ =2时引力源为理想流体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在宇宙因子Λ≠
关键词 爱因斯坦场方程 宇宙因子Λ 指数Γ=2
下载PDF
A novel 2-dimensional cosmic ray position detector based on a CsI(Na) pixel array and an ICCD camera
13
作者 葛永帅 王志刚 +14 位作者 俞伯祥 谢宇广 章爱武 薛镇 刘颖彪 高龙 牛顺利 蔡啸 方建 孙希磊 吕绮雯 宁飞鹏 周莉 胡涛 吕军光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A novel 2-D cosmic ray position detector has been built and studied. It is integrated from a CsI(Na) crystal pixel array, an optical fiber array, an image intensifier and an ICCD camera. The 2-D positions of one cos... A novel 2-D cosmic ray position detector has been built and studied. It is integrated from a CsI(Na) crystal pixel array, an optical fiber array, an image intensifier and an ICCD camera. The 2-D positions of one cosmic ray track is determined by the location of a fired CsI(Na) pixel. The scintillation light of these 1.0× 1.0 mm CsI(Na) pixels is delivered to the image intensifier through fibers. The light information is recorded in the ICCD camera in the form of images, from which the 2-D positions can be reconstructed. The background noise and cosmic ray images have been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smic ray detec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up to 11.4%, while the false accept rate is less than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ray 2-D position CsI(Na) crystal pixel array optical fiber array image intensifier ICCD camera
原文传递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输出参数峰值高度性能
14
作者 唐丝语 周春红 +1 位作者 黄智 袁洪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8-904,共7页
电离层峰值高度H_(m)F_(2)是描述电离层形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中融入了大量电离层测高仪和无线电掩星探测数据,用以提升H_(m)F_(2)的预测精度.本文利用太阳活动低年(2007—2010年)气象、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 电离层峰值高度H_(m)F_(2)是描述电离层形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中融入了大量电离层测高仪和无线电掩星探测数据,用以提升H_(m)F_(2)的预测精度.本文利用太阳活动低年(2007—2010年)气象、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观测系统COSMIC探测数据描述全球范围内COSMIC H_(m)F_(2)的三维形态变化,对比分析了IRI-2016与IRI-2012模型的预测结果,同时分析了IRI-2016模型输出H_(m)F_(2)的性能.结果表明,IRI模型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输出结果高于COSMIC反演结果,而赤道及低纬地区则大都偏低.与IRI-2012模型相比,IRI-2016模型的输出结果在夜间至凌晨时段呈现较为明显的纬向梯度变化且大部分区域输出值偏高,但在白天时段赤道附近区域的输出值大都偏低.上述结果为电离层IRI模型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电离层 IRI模型 峰值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