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SMIC-1无线电掩星的电子密度模型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1
作者 刘晓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27-31,共5页
基于COSMIC-1(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1)掩星的电子密度数据,利用四阶球谐函数建立了全球电离层的电子密度模型,探究了电子密度随经度、纬度、高度、地方时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基于COSMIC-1(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1)掩星的电子密度数据,利用四阶球谐函数建立了全球电离层的电子密度模型,探究了电子密度随经度、纬度、高度、地方时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350~550 km处的电子密度主要集中在25°S~25°N的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地磁纬度相关性;(2)在12:00 UT时,350 km处的电子密度最大,250 km处的电子密度次之,450 km和550 km的电子密度较小;(3)从地方时角度来看,电子密度峰值主要集中在12:00~16:00 LT;(4)从季节变化角度来看,春季和秋季的电子密度峰值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这与电离层的半年变化和年度变化一致。该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电子密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电子密度 无线 球谐函数
下载PDF
火星无线电掩星探测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洛 肖存英 +3 位作者 胡雄 吴小成 王泽伟 吴小其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研究火星对了解火星、地球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自从1964年美国水手4号发射,首次成功地运用无线电掩星技术探知到火星的环境特征之后,国际上不少的火星任务都开展了掩星实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依据采用... 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研究火星对了解火星、地球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自从1964年美国水手4号发射,首次成功地运用无线电掩星技术探知到火星的环境特征之后,国际上不少的火星任务都开展了掩星实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依据采用了无线电掩星技术进行勘探的火星探测器发射时间顺序展开调研,针对具有开创性的水手系列、火星全球勘测者、火星快车、火星大气挥发演化探测器、天问一号等,梳理分析和总结了各任务的火星无线电掩星方式以及所获取的廓线数量、位置分布、获取方式等产品信息,以及部分相关的研究结果.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火星无线电掩星探测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并探讨了可能的对策.火星无线电掩星后续可重点考虑多颗星-星掩星结合星-地掩星方式形成掩星星座;并通过选用适当的信号探测频率、改进反演算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掩星质量;火星掩星探测手段还可与火星顶部探测雷达、直接探测等手段相结合,发展火星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随着探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无线电掩星探测将是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未来会有数量越来越多、时间与空间覆盖越来越全面、精度越来越高的掩星数据用于火星的整个空间环境研究,包括大、中尺度乃至小尺度结构的特征与演化规律都将被人类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 深空探测 空间天文学
下载PDF
基于COSMIC掩星观测的顶部电离层标高特征分析
3
作者 韩超 庞岗 +7 位作者 靳睿敏 甄卫民 王丹丹 马雪纯 朱庆林 陈龙江 陈丽 白培瑞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1,共9页
顶部电离层是指F2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所在高度以上的电离层区域。掩星观测能够提供地面到低轨卫星轨道高度处的整个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对于顶部电离层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标高是构建顶部以上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模型的重要参数。本文使用... 顶部电离层是指F2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所在高度以上的电离层区域。掩星观测能够提供地面到低轨卫星轨道高度处的整个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对于顶部电离层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标高是构建顶部以上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模型的重要参数。本文使用2007—2020年的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掩星观测数据,提取有效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的顶部标高,分析了其随地方时、季节、经纬度和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顶部标高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太阳活动依赖性;顶部标高在纬度上的变化强烈依赖于地方时,同时在东西经向上表现出明显的波状结构,且这种经度波状结构在南北半球具有不同的形态;顶部标高在夏季半球具有显著的东西经向差异,南半球夏季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顶部电离层 电子密度剖面 太阳活动 标高
下载PDF
COSMIC电离层掩星反演模拟及星座优化
4
作者 许波波 王成 +3 位作者 张雨露 文援兰 何丽娜 李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精密星历和NeQuick模型模拟COSMIC星座电离层掩星事件的几何过程和物理数据,并采用改正TEC法和“洋葱分层”算法反演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模拟反演得到的电子密度廓线与模型变化趋势一致,偏差较小.电离层h_(m)F_(2),N_(m...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精密星历和NeQuick模型模拟COSMIC星座电离层掩星事件的几何过程和物理数据,并采用改正TEC法和“洋葱分层”算法反演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模拟反演得到的电子密度廓线与模型变化趋势一致,偏差较小.电离层h_(m)F_(2),N_(m)F_(2)的绝对误差分别为4.2 km和0.26×10^(4)cm^(–3),相对误差分别为1.66%和4.95%,反演值与模型值的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6和0.950,表明掩星反演模拟完整可靠、正确有效.在几何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分析了COSMIC-2完全组网时的掩星观测性能及多系统GNSS对掩星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为提高未来掩星事件的时效性及时空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一种掩星分布均匀性指数,并且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实现掩星星座卫星总数、轨道面数、轨道倾角的最优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电离层 反演 模拟 电子密度
下载PDF
COSMIC大气掩星与SABER/TIMED探测温度数据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宫晓艳 胡雄 +1 位作者 吴小成 肖存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52-2162,共11页
本文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3年的COSMIC大气掩星观测数据与SABER/TIMED探测数据开展15~60km大气温度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计算COSMIC与SABER/TIMED探测温度的绝对偏差(TSABER-TCOSMIC),并统计其平均温度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温度... 本文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3年的COSMIC大气掩星观测数据与SABER/TIMED探测数据开展15~60km大气温度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计算COSMIC与SABER/TIMED探测温度的绝对偏差(TSABER-TCOSMIC),并统计其平均温度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温度偏差随高度、纬度和季节的分布特征,为COSMIC大气掩星与SABER/TIMED探测数据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OSMIC与SABER/TIMED数据所反映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是一致的,数据的大体趋势吻合较好.全球范围的平均温度偏差在38km左右接近于0K,在38km以上,平均温度偏差表现为负的系统性偏差,且随着高度逐渐增大,在38km以下,平均温度偏差表现为正的系统性偏差,在23km左右存在极大值,约为2.7K.COSMIC与SABER/TIMED温度偏差的分布存在着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35km以下,平均温度偏差在高纬地区和冬季较小,低纬地区和夏季较大,35km以上,平均温度偏差在高纬地区和冬季较大,低纬地区和夏季较小.温度偏差的标准偏差在低纬地区和夏季较小,高纬地区和冬季较大.纬圈平均的温度偏差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基本呈对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大气 SABER TIMED 温度 比较
下载PDF
无线电掩星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胡雄 曾桢 +4 位作者 张训械 熊建刚 张冬娅 黄泽荣 艾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5期549-556,共8页
详细介绍无线电掩星技术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星载地球大气遥感高新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 ,给出其应用于探测从地面至 80 0km高空大气和电离层参量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关的掩星仿真、观测及其与其他观测技术对比的结果 ,讨... 详细介绍无线电掩星技术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星载地球大气遥感高新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 ,给出其应用于探测从地面至 80 0km高空大气和电离层参量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关的掩星仿真、观测及其与其他观测技术对比的结果 ,讨论了掩星技术的应用及其正在改善和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技术 大气 电离层 仿真 GPS
下载PDF
基于COSMIC掩星探测资料的云底高反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严卫 韩丁 +1 位作者 陆文 雷霄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基于相对湿度廓线进入云层时的突变实现云底高反演的思想,采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反演全球云底高度,并与探空资料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当温度-40℃<t<0℃时,分别将云看作水云... 本文基于相对湿度廓线进入云层时的突变实现云底高反演的思想,采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反演全球云底高度,并与探空资料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当温度-40℃<t<0℃时,分别将云看作水云与冰云进行云底高反演,对比反演结果表明,该温度范围内若把云相态当作纯液相将造成高云及多层云的漏检测;(2)掩星对云底较低的低云云底高的反演效果不如探空仪,但对高云及多层云有更好的检测能力,且掩星反演结果普遍大于探空仪;(3)为深入分析掩星与探空仪同时检测到有云时的云底高反演差异,按照云层数相同与不同分别进行讨论.当云层数相同时,通过计算反演结果的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发现二者在低纬地区差异最大,而且单层云的偏差较大,但多层云中三层云与四层云的反演结果比较一致;当云层数不同时,掩星检测的单层云在探空仪检测结果中"破裂"为多层云,导致二者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无线探测 探空仪 云相态 多层云
下载PDF
利用COSMIC掩星弯曲角数据分析中国区域对流层顶结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晓华 高攀 张小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1-2541,共11页
对流层顶是地球大气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征,对流层与平流层通过对流层顶交换气团、水汽、微量气体、能量等.对流层顶结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连.本文采用掩星弯曲角自然对数协方差变换法确定对流层顶,利用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 对流层顶是地球大气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征,对流层与平流层通过对流层顶交换气团、水汽、微量气体、能量等.对流层顶结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连.本文采用掩星弯曲角自然对数协方差变换法确定对流层顶,利用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5年的掩星观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对流层顶高度、温度、气压等参数随经度、纬度、时间变化的特征.采用2°×2°网格法,把包括中国在内的16°N—54°N、72°E—136°E区域共分成19×32个格网单元,然后计算每个格网单元内对流层顶高度、温度、气压的平均值,结果表明对流层顶参数呈明显的纬度分带分布特征.计算每个格网单元内对流层顶参数季节平均值,结果显示对流层顶高度和气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采用中位数斜率回归法分析对流层顶参数年平均值,发现在研究时段内中国区域对流层顶高度平均每年降低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顶 cosmic GPS无线 弯曲角
下载PDF
山基无线电掩星模拟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训械 曾桢 +1 位作者 胡雄 张东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5期530-536,共7页
利用 3维射线追踪技术模拟山基 (或机载 )无线电掩星 ,研究掩星事件出现的时间、方位角和掩星事件持续时间 ;详细研究了大气边界层水汽和温度变化对掩星观测高度、相位时延的影响 ;从CHAMP掩星观测结果分析 ,得到了地形对掩星观测高度... 利用 3维射线追踪技术模拟山基 (或机载 )无线电掩星 ,研究掩星事件出现的时间、方位角和掩星事件持续时间 ;详细研究了大气边界层水汽和温度变化对掩星观测高度、相位时延的影响 ;从CHAMP掩星观测结果分析 ,得到了地形对掩星观测高度有重要影响的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无线 山基
下载PDF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栋 黄城 +2 位作者 李金岭 严豪健 虞南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7-223,共7页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从行星掩星(飞行器)探测行星大气[1~3]的遥感技术发展而来的。1995年4月3日小型卫星MicroLab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以GPS无线电掩星建议为基础GPS/MET计划纳入了正式实验阶段。实...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从行星掩星(飞行器)探测行星大气[1~3]的遥感技术发展而来的。1995年4月3日小型卫星MicroLab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以GPS无线电掩星建议为基础GPS/MET计划纳入了正式实验阶段。实验结果证实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探测地球大气方面潜在的科学价值与实用意义。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利用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折射率、温度、气压和水蒸汽丰度等物理参量廓线分布的基本原理、主要误差源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数字模拟结果和初步实验结果,并分析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等方面的潜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无线 大气监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反演大气参数方法对比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鑫 吕达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6-353,共8页
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一种探测地球大气的崭新途径.菲涅耳衍射反演是GPS掩星技术中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的反演方法.文章研究了菲涅耳及几何光学方法的反演原理,利用GPS/MET数据分别反演得到了大气折射率及温度廓线.对比分析了菲涅耳衍射方... 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一种探测地球大气的崭新途径.菲涅耳衍射反演是GPS掩星技术中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的反演方法.文章研究了菲涅耳及几何光学方法的反演原理,利用GPS/MET数据分别反演得到了大气折射率及温度廓线.对比分析了菲涅耳衍射方法在10Hz、25Hz和50Hz三个采样频率下不同的反演结果,通过与几何光学反演结果及相应探空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菲涅耳衍射反演得到的结果在对流层,特别是水汽含量丰富的区域中更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 菲涅耳衍射 大气 廓线 反演
下载PDF
无线电掩星和激光雷达观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曾桢 胡雄 +1 位作者 张训械 Makoto Abo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简要阐述了激光雷达和GPS掩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并利用1996年10月14日1625 UT时 B本 TMU钠和瑞利散射激光雷B(39.23°E、 35.37°N)资#,反演得到 30-55 km高度范围内大气密度... 简要阐述了激光雷达和GPS掩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并利用1996年10月14日1625 UT时 B本 TMU钠和瑞利散射激光雷B(39.23°E、 35.37°N)资#,反演得到 30-55 km高度范围内大气密度和温度的观测结果,与此同时通过激光雷达上空的 GPS掩星观测到的掩星切点处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测出的密度廓线符合得很好;温度廓线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在某些高度上有较大的偏离.文中最后对比较结果作了简要分析,讨论了重力波对大气密度和温度廓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MET 激光雷达 中层大气探测 电离层 无线观测
下载PDF
COSMIC掩星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大气廓线与探空观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桂荣 乐新安 +2 位作者 张文刚 万霞 冯光柳 《暴雨灾害》 2016年第4期315-325,共11页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COSMIC掩星资料反演的大气湿廓线Wet Prf数据和8个站点的探空数据,分析了COSMIC反演大气廓线和可降水量与探空观测的偏差,并考查了偏差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COSMIC反演的温度、压强和水汽压廓线与探空观测具...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COSMIC掩星资料反演的大气湿廓线Wet Prf数据和8个站点的探空数据,分析了COSMIC反演大气廓线和可降水量与探空观测的偏差,并考查了偏差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COSMIC反演的温度、压强和水汽压廓线与探空观测具有很好的正相关;与探空观测相比,COSMIC的温度、压强和水汽压的偏差为-0.2℃、1.7 h Pa和0 h Pa,均方差为1.8℃、1.6 h Pa和0.4 h Pa;COSMIC反演大气廓线与探空观测的偏差基本上在大气低层较大,然后随高度增加而减小。(2)COSMIC反演的可降水量与探空观测正相关较好;COSMIC反演的可降水量低于探空观测,两者的偏差为-5.0 mm,均方差为5.7 mm;两者的负偏差在大气低层最明显。(3)探空观测在近地层的不稳定性和COSMIC反演方法中背景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描述大气状态的能力有限,是造成COSMIC反演大气廓线和探空观测的偏差在近地层较大的主要原因;COSMIC观测的折射率偏小导致其反演的可降水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大气廓线 可降水量 青藏高原 探空
下载PDF
基于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吸收的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重构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明 熊雯 +1 位作者 刘裔文 甄卫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精确给出电离层的实时变化信息对现代通信和卫星导航等系统可靠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提高电离层经验模型电子密度的输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吸收的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重构的新方法.以最新版国际参考电离... 精确给出电离层的实时变化信息对现代通信和卫星导航等系统可靠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提高电离层经验模型电子密度的输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吸收的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重构的新方法.以最新版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为背景模型,选择IG指数与Rz指数作为驱动量,采用Brent算法分两步实现了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的吸收.与欧洲区域8个垂测站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数据吸收后模型重构的电离层NmF2的绝对平均误差和标准差分别下降了33%和29%;电离层hmF2的重构误差则分别下降了约55%和30%.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电子密度重构 数据吸收 GNSS cosmic
下载PDF
空间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虎 黄珹 严豪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给出了空间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的原理及其误差估计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技术的一些特点 ,指出了若干尚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GPS 无线 反演 大气参数
下载PDF
利用COSMIC掩星数据监测电离层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虎 刘志强 +1 位作者 白贵霞 党亚民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分析了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的方法,利用实例研究反演方法的特点,并采用ISR非相干散射雷达获取的电子密度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反演了长三角区域SHAO(IGS)站上空在日全食和太阳风暴期间的电子密度廓线图.通过与平静日期间电离层电子... 分析了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的方法,利用实例研究反演方法的特点,并采用ISR非相干散射雷达获取的电子密度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反演了长三角区域SHAO(IGS)站上空在日全食和太阳风暴期间的电子密度廓线图.通过与平静日期间电离层电子密度进行比较,发现日全食及太阳风暴导致电离层发生的异常变化,从而提出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在监测电离层变化时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非相干散射雷达 电子密度
下载PDF
利用GPS无线电掩星数据研究震前电离层异常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剑 吴云 周义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2,64,共8页
利用COSMIC掩星观测得到的电离层电子密度,研究了2006年11月15日日本千岛Ms8.0地震和2007年2月25日青海海西Ms5.3地震临震前震区上空附近电子密度的异常变化,通过与K指数(磁暴)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常变化与外层空间的干扰无关。研究结果证... 利用COSMIC掩星观测得到的电离层电子密度,研究了2006年11月15日日本千岛Ms8.0地震和2007年2月25日青海海西Ms5.3地震临震前震区上空附近电子密度的异常变化,通过与K指数(磁暴)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常变化与外层空间的干扰无关。研究结果证实,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可以监测到临震前震中区上空附近的电子密度的异常变化,而异常变化极有可能是由地震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前电离层异常 GPS无线技术 总电子含量(TEC) 地磁K指数 短临前兆
下载PDF
COSMIC掩星反演大气温湿资料的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旭林 姜胜 +1 位作者 于月明 郭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1-849,共9页
针对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ation System of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掩星反演的大气温度和水汽压二级资料,利用常规探空观测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分析资料分别进行质量检验分析,... 针对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ation System of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掩星反演的大气温度和水汽压二级资料,利用常规探空观测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分析资料分别进行质量检验分析,以揭示反演资料质量的海陆差异、随纬度和高度变化等三维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反演资料的温度略低于探空观测与NCEP分析资料,温度与水汽压相对于检验资料的均方根误差较小;全球范围内,反演大气温湿资料的质量随高度和纬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海洋和陆地上质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也存在显著不同。总体上看,COSMIC反演大气温湿资料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精确度,可作为我国数值预报资料同化的新资料,反演温湿资料的质量特征也可为COSMIC资料同化的质量控制和垂直稀疏化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cosmic 探空资料 观测资料质量
下载PDF
星星间无线电掩星探测火星电离层的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伟华 孙越强 +3 位作者 朱光武 杜起飞 陶鹏 王晶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96-3099,3104,共5页
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间无线电掩星技术较以前的星地间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的信号、掩星发生次数多且覆盖范围大和反演精度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两颗卫星的运行轨道以及在一定时间内两星间所有掩星事件的仿真结果,论述了... 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间无线电掩星技术较以前的星地间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的信号、掩星发生次数多且覆盖范围大和反演精度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两颗卫星的运行轨道以及在一定时间内两星间所有掩星事件的仿真结果,论述了利用无线电掩星数据进行火星电离层反演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流程,并结合火星电子密度模型模拟的原始载波相位数据,反演计算了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反演结果和模型值符合很好,从而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 电离层 反演
下载PDF
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误差分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虎 黄珹 严豪键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82-88,共7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空间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方法的主要误差源 ,其中包括信噪比误差 ,精密定轨误差 ,电离层模制误差 ,多路径效应和时钟改正等误差 .
关键词 误差源 无线 反演 大气参 GPS 信噪比 多路径效应 定轨误差 时钟改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