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ID-19病毒N基因在昆虫细胞内的表达
1
作者 宿放 韩佃刚 +8 位作者 叶玲玲 张冲 尹尚莲 罗倩敏 董仙兰 李瑶瑶 李凌枫 艾军 信吉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获得具有和天然蛋白质类似功能与活性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并应用于实际检测中,首先根据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和人工合成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N蛋白)序列,将pFastBacHTB载体上的酶切位点BamHⅠ和XbaⅠ分别加入上下游引物,利用PCR... 为获得具有和天然蛋白质类似功能与活性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并应用于实际检测中,首先根据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和人工合成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N蛋白)序列,将pFastBacHTB载体上的酶切位点BamHⅠ和XbaⅠ分别加入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技术对N基因进行扩增,先后连接T-Vector pMD19(simple)载体与pFastBacHTB载体,并获得重组质粒pMD19-T(simple)-COV19-N和pFastBacHTB-COV19-N,最终在DH10Bac细胞中构建重组杆粒DH10Bac-pFastBacHTB-COV19-N并使其在昆虫细胞Sf9内进行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后进行SDS-PAGE和WB分析。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N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9-T(simple)-COV19-N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均证明正确,在DH10Bac细胞内构建的重组杆粒DH10Bac-pFastBacHTB-COV19-N通过PCR鉴定得到预期2条带,大小分别为2430,3690 bp,证明成功得到重组杆粒,用该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同时设立重组GFP蛋白对照组,转染120 h后分别收集重组N蛋白与重组GFP蛋白并制样;分别进行SDS-PAGE和WB分析,使用HRP-His标记抗体验证转染成功且重组N蛋白与重组GFP蛋白均在Sf9细胞内顺利表达,试验结果与预期相符,重组N蛋白条带大小约为46 ku。该试验成功构建了呼吸道冠状病毒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昆虫细胞内成功表达,为建立ELISA检测方法等相关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病毒 N蛋白 昆虫表达系统 重组杆粒 蛋白鉴定
下载PDF
基于SIR的COVID-19病毒传播动力学仿真研究
2
作者 刘家瑞 胡彦蓉 刘洪久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3期62-64,68,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自爆发以来,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以武汉市为例,建立了基于SIR的COVID-19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在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武汉市的疫情会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自爆发以来,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以武汉市为例,建立了基于SIR的COVID-19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在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武汉市的疫情会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基本再生系数超过3,将会导致791.8万人被感染,49.1万人死亡;在武汉市采取严格防控措施情况下,有效再生系数可以降低到1左右,2个月内,日感染人数下降到100人以下,累计被感染人数为4.544万人,仿真结果与武汉市实际疫情发展状况相符。结果表明,SIR模型能够较好地仿真COVID-19疫情的变化规律,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武汉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证实了党和政府果断和科学的决策,也为今后疫情的防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模型 covid-19病毒 动力学仿真 模型仿真
下载PDF
银黄清肺胶囊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普通型COVID-19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阎昱升 屈金艳 +3 位作者 魏艳蓉 范伏元 汤渝玲 高尚 《中医学》 2021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目的:探讨银黄清肺胶囊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普通型COVID-19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隔离病房收治的普通型COVID-19病毒感染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 目的:探讨银黄清肺胶囊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普通型COVID-19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隔离病房收治的普通型COVID-19病毒感染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黄清肺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银黄清肺胶囊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普通型COVID-19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改善炎症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清肺胶囊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covid-19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从临床药物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筛选潜在抗COVID-19病毒药物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天一 于兰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6-383,共8页
目的从现有临床药物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潜在抗COVID-19病毒药物。方法通过数据库与文献挖掘收集临床抗逆转录病毒、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肺炎链球菌药物及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筛选特异性作用于COVID-19主蛋白酶Mpro及... 目的从现有临床药物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潜在抗COVID-19病毒药物。方法通过数据库与文献挖掘收集临床抗逆转录病毒、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肺炎链球菌药物及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筛选特异性作用于COVID-19主蛋白酶Mpro及宿主关键受体ACE2上的潜在治疗药物。结果根据分子对接评分,提出以下几种潜在有效药物: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除洛匹那韦与利托那韦外,阿巴卡韦、奈非那韦和氨苯那韦可能有效;2)抗菌药物奥司他韦可能有效,西司他丁与亚胺培南(泰能)可能有效;3)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紫草素、姜黄素及穿心莲内酯可能有效。结论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预测作用于COVID-19主蛋白酶Mpro及关键受体ACE2上的潜在药物,为寻找临床潜在有效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分子对接 Mpro ACE2 潜在药物 天然小分子
下载PDF
自然杀伤(NK)细胞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娟 周永学 +4 位作者 包晟川 陈婷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843,共5页
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除病毒,执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天然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被赋予天然免疫调节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019冠状病毒病(CO... 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除病毒,执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天然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被赋予天然免疫调节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研究深入,发现NK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ARS-CoV-2感染会影响NK细胞的分布和效应功能,NK细胞的免疫应答或可影响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本文总结了近年来NK细胞在COVID-19感染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并且讨论了以NK细胞作为治疗剂的可能性,以期为防治SARS-CoV-2的免疫损害提供潜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免疫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单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前后期飞行人员肺部CT检查结果分析
6
作者 沈会贺 徐迎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992-2996,共5页
目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已经结束,通过对比2020年1月至12月疫情前期和2023年1月至10月疫情后期飞行人员胸部CT检查结果,观察疫情对飞行人员胸部CT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20年1月至12月和2023年1月至10... 目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已经结束,通过对比2020年1月至12月疫情前期和2023年1月至10月疫情后期飞行人员胸部CT检查结果,观察疫情对飞行人员胸部CT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20年1月至12月和2023年1月至10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共927例男性飞行人员进行的肺部CT检查结果。其中将116例男性飞行人员在2020年1月至12月进行的肺部CT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810例男性飞行人员在2023年1月至10月进行的肺部CT检查结果设为研究组。根据医学影像学标准,将纳入分析的肺部CT检查结果分为未见明显异常、陈旧性病变、实质结节、玻璃样结节、肺大疱、肺气肿、炎性病变及其他8类,并统计分析了不同时期各种异常情况,并按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59岁四个年龄组比较了两个时期不同年龄组飞行人员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论:在两组中,引起异常肺部CT检查结果排名前两位的都是实质结节和陈旧性变化;而在对照组中第三位异常是肺大疱,在研究组中则是肺气肿;与对照组相比,实质结节、陈旧性病变和肺大疱的检出率在研究组中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不同年龄组之间异常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存在统计上的差异(P < 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飞行人员 肺部CT
下载PDF
整合分析中国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 DNA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康乐 杨树龙 +3 位作者 雷蕾 王玮蓉 冯惟萍 潘登 《甘肃医药》 2024年第6期517-520,527,共5页
目的:评估我国献血者B19 DNA的阳性率,并明确我国献血者B19分子流行特征,为国内各地区核酸筛查提供初步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中国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 目的:评估我国献血者B19 DNA的阳性率,并明确我国献血者B19分子流行特征,为国内各地区核酸筛查提供初步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中国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 DNA”为检索词,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6个研究,包括了32622名献血者,B19 DNA合并阳性率为1.4%(95%CI[0.8%~2.2%])。西南地区献血者B19 DNA合并阳性率最低,为0.4%(95%CI[0~1.3%]),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献血者B19 DNA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4%(95%CI[0.3%~6.6%])和2.3%(95%CI[0.9%~4.3%]),东北地区献血者B19 DNA阳性率尚无相关调查研究文献。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国内地献血者的B19主要是基因型1。结论:中国献血者B19 DNA的合并阳性率>1%,存在输血传染B19的风险,建议重点对中国华东和中南地区献血者的血液进行筛查,并明确这两个地区基因型,以降低B19经输血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 B19 DNA 中国献血者 阳性率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及VOSviewer的COVID-19相关心律失常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8
作者 李敏 马晓娟 +2 位作者 赵小晗 刘敏 陈子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163-1172,共10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心律失常的文献,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并预测未来的趋势,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数据库,每项研究都进行了文献计量和视觉分析,使用CiteSpace和VOSvie...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心律失常的文献,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并预测未来的趋势,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数据库,每项研究都进行了文献计量和视觉分析,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生成知识图谱。结果:共鉴定出768篇文章,发文涉及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为首的319个国家/地区和4 366个机构,领先的研究机构是梅奥诊所和哈佛医学院。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是该领域最常被引用的期刊。在6 687位作者中,Arbelo Elena撰写的研究最多,Guo T被共同引用的次数最多,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关键词。结论:随着COVID-19的暴发,对COVID-19所致新发/进行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研究蓬勃发展,未来的研究者可能会对COVID-19感染后新发或遗留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 心律失常 CITESPACE VOSviewer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郜伟峰 单志娟 +5 位作者 周一平 裴新蕊 侯艳军 杨玉 张越 周合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781-784,共4页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可诱发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传染性红斑、关节痛、贫血和其他血细胞减少。本文报告4例由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发现,并通过PCR方法确诊的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病例。
关键词 细小病毒B19 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 核内包涵体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干预COVID-19肺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分析
10
作者 武燕 马啸 李春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方法探讨麻杏石甘汤干预COVID-19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经TCMSP、HTDocking数据库检索麻杏石甘汤所有药物的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得到活性成分,在Uniport数据库检索其发挥治疗作用可能的基因靶点;借助Ge...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方法探讨麻杏石甘汤干预COVID-19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经TCMSP、HTDocking数据库检索麻杏石甘汤所有药物的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得到活性成分,在Uniport数据库检索其发挥治疗作用可能的基因靶点;借助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COVID-19肺炎相关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基因-疾病网络;借助String系统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特征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利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疾病靶蛋白及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麻杏石甘汤与COVID-19肺炎交集基因靶点67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核心基因靶点有MAPK1、MAPK3、STAT1、JUN等8个。GO富集分析显示,相关生物过程1863个,分子功能95个,细胞成分36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相关作用通路16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熊果酸等与核心基因靶点JUN、MAK1、IL2等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麻杏石甘汤可能以槲皮素、山奈酚等为物质基础,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协同发挥抑制病毒活性,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肺部组织,从而对COVID-19肺炎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covid-19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低频脉冲磁场诱导TRPC1改善COVID-19患者康复期下肢的肌肉无力症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厉中山 包义君 +6 位作者 刘洁 孔维签 李伟 陈琳 白石 杨铁黎 王春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05-2612,共8页
背景:肌肉无力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影响康复期人体日常活动能力。在强度1.5 mT,频率3300 Hz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下可通过诱导和激活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 背景:肌肉无力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影响康复期人体日常活动能力。在强度1.5 mT,频率3300 Hz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下可通过诱导和激活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提升人体骨骼肌的最大自主收缩力与力量耐力,对肌肉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理支持效应,该手段是否会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期的肌无力症状尚无研究。目的:选用低频脉冲磁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下肢肌群进行磁刺激,以观察该刺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期下肢肌群肌无力改善的影响。方法:招募胶体金法抗原检测试剂(COVID-19)为阳性并伴有肌肉无力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14例,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接受磁场刺激的试验组和接受假治疗的对照组。试验总时长3周,试验组每隔48 h对腿部进行低频脉冲磁刺激,对照组与试验组干预流程一致但给予假刺激,两组患者均不被告知磁刺激仪器是否运行,两组患者共进行9次操作,随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局部肌群最大自主收缩力、腿部爆发力与力量耐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在采集的8个局部肌群中,试验组患者7个局部肌群在经过3周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最大自主收缩力值均增长。对照组除3个肌群最大自主收缩力自行增长改善以外,其他肌群肌力无提升。②试验组的左腿前群与双腿后群提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③两组的纵跳摸高高度与膝关节峰值角速度相比试验前测均提升,试验组摸高高度提升率高于对照组。④在疲劳状态下,试验组膝关节峰值角速度下降率显著下降,对照组膝关节峰值角速度下降率无显著性变化;试验组摸高高度下降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摸高高度下降率无显著性变化。⑤上述数据证实,在强度1.5 mT,频率3300 Hz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方案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康复期经过3周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相比人体自愈过程可使更多的下肢局部肌群肌力获得提升,对基于腿部爆发力的全身协调发力能力及功能状态明显改善。因此,低频脉冲磁场刺激可作为一种改善新冠感染患者下肢肌肉无力症状的有效、非运动的康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脉冲磁场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 TRPC1 肌肉无力
下载PDF
COVID-19诊疗信息、中医证型分布及组方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鑫瑶 臧凝子 +7 位作者 王琳琳 王梅 邹吉宇 王亚勤 孙婉宁 彭成飞 吕晓东 庞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的诊断、中医证型分布以及药物使用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新冠感染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搜索,可以获取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全国各地的《新型冠...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的诊断、中医证型分布以及药物使用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新冠感染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搜索,可以获取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全国各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内涉及的中医证型和中医药防治方案,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治疗新冠感染相关文献共249份。对文献通过筛选、整理和去重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诊疗信息数据库、证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频率分析进行探究。结果新冠感染患者常见的症状频数较高的为咳嗽、咽干咽痛、发热、纳差、乏力;大多数患者呈淡红舌、红舌,脉象为滑脉、滑数脉;中医证型频数较高的有湿毒郁肺证、湿热蕴肺证、肺脾气虚证、寒湿郁肺证、气阴两伤证、兼夹瘀血证。此外,共纳入491首治疗新冠感染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27味,得到高频中药共64个,药物类别以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中归肺、脾、胃经中药居多;聚类分析结果根据中药性能将治疗新冠感染的高频药物聚为8类较好。结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药具有以下特点:补益药用药次数较多体现攻邪不忘扶正;解表、清热、攻下、化湿、利湿、渗湿药物俱全体现多种逐邪之法;药类以清热药、补益药、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为主,彰显新冠感染基本治法为清热化湿、止咳平喘、补养气阴。可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诊疗信息 中医证型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研益肺解毒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及靶点
13
作者 王婷 刘维海 +6 位作者 张盼 王钰莹 邹俊波 马战平 刘继平 王斌 王川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研益肺解毒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检索中研益肺解毒汤的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对中研益肺解毒汤与COVID-19相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研益肺解毒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检索中研益肺解毒汤的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对中研益肺解毒汤与COVID-19相同靶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研究其结合活性。结果从中研益肺解毒汤共筛选出176个潜在活性成分和280相应靶点,69个靶点与疾病密切相关;靶点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中研益肺解毒汤主要集中于病毒感染及炎症信号通路等。结论中研益肺解毒汤可能通过抗炎抗病毒等对COVID-19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研益肺解毒汤 网络药理学 covid-19 中药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相关间质性肺病合并COVID-19患者疫苗保护作用初探
14
作者 祁福敏 苏睿 +4 位作者 郝剑 苏丽 范倩 李昕 魏蔚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相关间质性肺病(ILD)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初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纳入确诊的MPA-ILD患者,同时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制定的...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相关间质性肺病(ILD)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初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纳入确诊的MPA-ILD患者,同时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制定的COVID-19诊断标准,且均有明确SARS-CoV-2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证据。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ILD影像学分型,SARS-CoV-2疫苗接种情况、临床分型及预后。结果共纳入37例MPA-ILD患者,女14例,男23例。32例在并发COVID-19时MPA病情处于缓解期,31例同时维持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ILD的影像学类型以寻常型间质性肺炎(15例)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4例)为主,剩余8例分型不确定。COVID-19分型中,27例为轻症,5例因COVID-19死亡。11例未接种疫苗,26例接种SARS-CoV-2灭活疫苗,其中11例完成3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疫苗患者COVID-19轻症比例高于未接种疫苗组(P=0.038)。多因素分析显示接种疫苗为MPA-ILD患者合并COVID-19住院(OR=0.045,95%CI:0.004~0.472,P=0.010)及非轻症感染(OR=0.049,95%CI:0.005~0.517,P=0.012)的独立保护因素。同时MPA处于缓解期为COVID-19非轻症感染的保护因素(OR=0.021,95%CI:0.001~0.459,P=0.014)。结论接种SARS-CoV-2疫苗及MPA病情处于缓解期有可能减轻MPA患者合并COVID-19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苗
下载PDF
COVID-19疫情前后28个国家生育率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线性模型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15
作者 陈益 陈卿 +2 位作者 刘涵 王大朋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1-2028,F0003,共9页
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不同国家经季节和日历调整后的生育率(seasonally and calendar adjusted fertility rate,SAFR)趋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国际人类生育力数据库(Human Fertility Database,HFD)中28个国家自2012年... 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不同国家经季节和日历调整后的生育率(seasonally and calendar adjusted fertility rate,SAFR)趋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国际人类生育力数据库(Human Fertility Database,HFD)中28个国家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SAFR数据,以2020年12月(2020年3月疫情暴发起点加9个月妊娠过程)为节点划分为疫情前(2012.1-2020.11)和疫情后(2020.12-2022.12)进行比较,使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各国疫情前后的SAFR趋势(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是否发生变化,使用秩和检验分析疫情前SAFR、人均GDP、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measures,PHSM)和失业率是否与SAFR趋势变化有关。结果疫情后28个国家中19个国家的SAFR出现短期下降,随后反弹。对于长期趋势,2个国家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8个国家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6个国家的SAFR保持不变。SAFR变化率下降主要集中在部分中欧国家以及地中海西岸的国家,而SAFR变化率增加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欧以及西欧地区。SAFR无短期波动的国家疫情前的SAFR低于有短期波动的国家(P=0.041),SAFR变化率下降国家的疫情前SAFR(P=0.005)与人均GDP(P=0.027)均低于SAFR变化率上升国家。未发现SAFR短期波动或长期趋势与PHSM严重程度指数或失业率存在关联。结论COVID-19疫情对28个国家的SAFR造成了不同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特别是经济水平和疫情前SAFR相对较低的国家可能更易遭到进一步打击。COVID-19疫情对各国人口的更长期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生育率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球COVID-19疫情主要预测模型比较分析
16
作者 陈雅霖 洪秋棉 +3 位作者 温昊于 刘艳 喻勇 宇传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目的新冠感染病死率预测对于深入理解新冠病毒严重性、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及开展针对性防疫策略有重大意义。方法本研究依据新冠病毒变异优势株,将疫情发展划分四个时期,选取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秘鲁、中国六个国家以及全球平均水... 目的新冠感染病死率预测对于深入理解新冠病毒严重性、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及开展针对性防疫策略有重大意义。方法本研究依据新冠病毒变异优势株,将疫情发展划分四个时期,选取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秘鲁、中国六个国家以及全球平均水平的病死率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ARIMA模型、支持向量机、Prophet和LSTM模型六个模型进行拟合预测,探讨各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选取效果最优的模型对全球和重点国家的病死率进行预测。结果模型比较显示多种模型各有优缺点,经预测,多数国家的累计确诊人数和累计死亡人数增长速度减缓,发展趋势逐渐平稳。结论传统时间序列模型适于发展趋势平稳、有限样本的预测;而机器学习模型更适用于波动型变化数据,可进行大样本预测,进一步外推,运用到其他卫生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预测模型 病死率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7
作者 刘鹏程 张敏 +2 位作者 李建斌 余淑娇 吴锐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且确诊为COVID-19的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住院治疗将其分为未住院组和住...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且确诊为COVID-19的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住院治疗将其分为未住院组和住院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Ⅱ)、SⅡ/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淋巴细胞(ELR)和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CLR)等指标对SLE合并COVID-19患者住院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糖皮质激素剂量、SLEDA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白蛋白、NLR、PLR、LMR、CLR、ELR、SⅡ和SⅡ/ALB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LR(OR=1.16)、糖皮质激素剂量(OR=1.11)及SLEDAI评分(OR=1.23)为SLE合并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ROC曲线分析显示,CLR曲线下面积(AUC)为0.751,其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94.0%;糖皮质激素剂量的AUC为0.778,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5.9%;SLEDAI的AUC为0.754,其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91.6%。结论对于SLE合并COVID-19住院患者而言,较高的CLR、糖皮质激素剂量及SLEDAI评分为其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ovid-19 住院患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COVID-19 patients survivors of critical illness in Saudi Arabia:A 6-month follow-up questionnaire study 被引量:2
18
作者 Abdullah M Alhammad Namareq F Aldardeer +10 位作者 Abdulaziz Alqahtani Mohammad H Aljawadi Bushra Alnefaie Raghad Alonazi Mansour Almuqbil Abdulrahman Alsaadon Rakan M Alqahtani Rashid Alballaa Bader Alshehri Mohammed I Alarifi Fahad D Alosaim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5期2560-2567,共8页
BACKGROUN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fter intensive care unit(ICU)discharge is increasingly used to assess patients'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However,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ose who recovered from... BACKGROUN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fter intensive care unit(ICU)discharge is increasingly used to assess patients'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However,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ose who recovered from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here is a paucity of data from the Middle East assessing the post-ICU discharg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ho had COVID-19.AIM To evalu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ho had severe COVID-19.METHODS This is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follow-up questionnaire-based study of adul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ICU or under ICU consultation for>24 h for COVID-19.Eligible patients were contacted via telephone.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ix months after ICU discharge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mean HADS score.The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risk factors of anxiety and/or depression.RESULTS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ICU because of COVID-19 were screened(n=518).Of these,48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s.The mean age was 56.3±17.2 years.Thirty patients(62.5%)were male.The main comorbidities were endocrine(n=24,50%)and cardiovascular(n=21,43.8%)diseases.The mean overall HADS score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t 6 months post-ICU discharge was 11.4(SD±8.5).A HADS score of>7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15 patients(30%)and 18 patients(36%),respectively.Results from the multivariable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vasopressor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odds ratio(OR)39.06,95% confidence interval:1.309-1165.8;P<0.05].CONCLUSION Six months after ICU discharge,30% of patients who had COVID-19 demonstrated a HADS score that confirm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To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following an ICU admission(with vs without COVID-19),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Critically ill ANXIETY DEPRESSION HADS Saudi Arabia
下载PDF
Hepatic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expression i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and in patients with fatal COVID-19 被引量:1
19
作者 Angus K Jacobs Steven D Morley +7 位作者 Kay Samuel Katie Morgan Lyndsey Boswell Timothy J Kendall David A Dorward Jonathan A Fallowfield Peter C Hayes John N Plevr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4年第31期3705-3716,共12页
BACKGROUND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characterised by 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cause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accompanied by cell damage and fibrosis.Liver injury(LI)i... BACKGROUND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characterised by 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cause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accompanied by cell damage and fibrosis.Liver injury(LI)is also frequently reported in patients hospitalised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while preexisting MASLD increases the risk of L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VID-19-associated cholangiopathy.Mechanisms of injury at the cellular level remain unclear,but it may be significant tha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which causes COVID-19,uses angiotensin-converting expression enzyme 2(ACE2),a key regulator of the‘anti-inflammatory’arm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for viral attachment and host cell invasion.AIM To determine if hepatic ACE2 levels are altered during progression of MASLD and in patients who died with severe COVID-19.METHODS ACE2 protein levels and localisation,and histological fibrosis and lipid droplet accumulation as markers of MASLD were determined in formalin-fixed liver tissue sections across the MASLD pathological spectrum(isolated hepatocellular steatosis,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MASH)+/-fibrosis,end-stage cirrhosis)and in post-mortem tissues from patients who had died with severe COVID-19,using ACE2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haematoxylin and eosin and picrosirius red staining of total collagen and lipid droplet areas,followed by quant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based image pixel classifiers.RESULTS ACE2 staining is primarily intracellular and concentrated in the cytoplasm of centrilobular hepatocytes and apical membranes of bile duct cholangiocytes.Strikingly,ACE2 protein levels are elevated in non-fibrotic MASH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but not in the progression to MASH with fibrosis and in cirrhosis.ACE2 protein levels and histological fibrosis are not associated,but ACE2 and liver lipid droplet content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cross the MASLD spectrum.Hepatic ACE2 levels are also increased in COVID-19 patients,especially those showing evidence of LI,but are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SARS-CoV-2 virus in the liver.However,there is a clear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hepatic lipid droplet content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virus,suggesting a possible functional link.CONCLUSION Hepatic ACE2 levels were elevated in nonfibrotic MASH and COVID-19 patients with LI,while lipid accumulation may promote intra-hepatic SARS-CoV-2 replication,accelerating MASLD progression and COVID-19-mediated liver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MMUNOHISTOCHEMISTRY covid-19 covid-19-associated cholangiopathy
下载PD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VID-19 vaccine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被引量:1
20
作者 Feng-Chao Liu Man Xie Wei Rao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39-343,共5页
Background: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activities,such as liver transplant,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pandemic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 disease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Background: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activities,such as liver transplant,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pandemic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 disease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mmunosuppressed individuals 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LTRs)tend to have a high risk of COVID-19 infection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Therefore,COVID-19 vaccination has been recommended to be administered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LTRs.Data sources:The keywords“liver transplant”,“SARS-CoV-2”,and“vaccine”were used to retrieve articles published in PubMed.Results:The antibody response following the 1st and 2nd doses of vaccination was disappointingly low,and the immune responses among LTRs remarkably improved after the 3rd or 4th dose of vaccination.Although the 3rd or 4th dose of COVID-19 vaccine increased the antibody titer,a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emained unresponsive.Furthermore,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SARS-CoV-2 vaccine could trigger adverse events in LTRs,including allograft rejection and liver injury.Conclusions:This review provides the recently reported data on the antibody response of LTRs following various doses of vaccine,risk factors for poor serological response and adverse events after vacc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 covid-19 SARS-CoV-2 VACCINE Antibody respon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