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模型大鼠海马线粒体COXⅣ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翔 马冉 +5 位作者 唐萁 李丹 杜艳军 孔立江 孙国杰 齐凤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大鼠海马线粒体COXⅣ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2的模型复制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先针...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大鼠海马线粒体COXⅣ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2的模型复制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先针刺再艾灸"百会"和"肾俞"穴,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线粒体中COXⅣ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行为学观察可见针灸治疗组大鼠进食量及饮水量正常,对外界刺激反应尚可,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大鼠海马线粒体中COXⅣ平均光密度及平均灰度的统计学分析发现,模型组COXⅣ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针灸治疗组COXⅣ的表达显著性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海马线粒体COXⅣ表达,从而改善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ATP产生,减少线粒体损伤,进而在AD防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调督针灸法 AD 线粒体 coxⅳ
下载PDF
一次长时运动和耐力运动对大鼠骨骼肌mtNOS及COXⅣ、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婷婷 陈世益 丁树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1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长时运动及耐力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mtNOS及COXⅣ、SOD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次长时运动及耐力运动分别选用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组、3 h组6、h组、12 h组、18h组、24 h组。提取腓肠肌线粒体,... 目的探讨一次长时运动及耐力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mtNOS及COXⅣ、SOD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次长时运动及耐力运动分别选用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组、3 h组6、h组、12 h组、18h组、24 h组。提取腓肠肌线粒体,分别检测线粒体mtNOS及COXⅣ、SOD的活性。结果一次急性运动后同安静组比较:骨骼肌线粒体COXⅣ活性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6、h组明显升高;mtNOS活性在运动后6 h1、2 h、18 h、24 h组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运动后即刻3、h6、h1、2 h组明显升高。耐力运动后同安静组比较:线粒体COXⅣ活性在运动后各组均升高;mtNOS活性在运动后6 h1、2 h1、8 h、24 h组有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运动后18 h2、4 h组明显升高。结论两种运动形式均可以提高mtNOS、SOD及COXⅣ的活性,主要通过NOS/COXⅣ通路介导实现。耐力运动可以增强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长时运动 耐力运动 线粒体 MTNOS coxⅳ SOD
下载PDF
7周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相关信号PGC-1α、UCP3和COX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淑妆 张国华 +1 位作者 李素萍 曾凡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长期耐力运动对反映骨骼肌线粒体生成和氧化功能的相关分子信号和生物酶的影响。实验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组(C,n=6)、中等强度运动组(M,n=18)和大强度运动组(H,n=18)。运动负荷为中等强度组28 m/min,60 min/...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长期耐力运动对反映骨骼肌线粒体生成和氧化功能的相关分子信号和生物酶的影响。实验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组(C,n=6)、中等强度运动组(M,n=18)和大强度运动组(H,n=18)。运动负荷为中等强度组28 m/min,60 min/天、大强度组38 m/min,60 min/天,每周运动5天,休息2天,共7周。运动组动物分别在运动后即刻、6 h和24 h取材。荧光定量PCR检测PGC-1α、NRF1、COXIV、CS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实验结果:(1)7周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后即刻、6h、24h,骨骼肌PGC-1αmRNA表达分别为安静组的362%(P<0.05)、657%(P<0.05)、116%,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分别为安静组的111%、149%(P<0.05)、121%,COXⅣmRNA表达分别为安静组的223%(P<0.01)、410%(P<0.01)、124%,NRF1和CS mRNA表达分别是安静组的1071%、429%、199%(三者均P<0.01)和839%、210%、203%(三者均P<0.01);(2)大强度耐力运动后即刻、6h、24h,骨骼肌PGC-1αmRNA表达分别为安静组的274%(P<0.01)、130%(P<0.05)和68%(P<0.05),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分别为安静组的87%、33%(P<0.01)和81%,COXⅣmRNA表达分别为安静组的29%(P<0.01)、60%(P<0.05)和55%(P<0.05),NRF1和CS mRNA表达分别是安静组的235%(P<0.01)、362%(P<0.01)、85%和289%(P<0.01)、162%(P<0.05)、108%。结论:(1)7周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增加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2)7周大强度耐力运动使骨骼肌PGC-1α、COXⅣmRNA和UCP3蛋白表达出现下降,其中尤以COXⅣ和UCP3下降明显,这可能是骨骼肌线粒体生成受损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 解耦联蛋白3 细胞色素c氧化酶 耐力运动 线粒体生成 骨骼肌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慢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行Cox迷宫Ⅳ手术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泽楠 宋珑 +2 位作者 梁春水 张昊 刘立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5-1007,共13页
目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Cox迷宫Ⅳ手术是外科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术方法,目前Cox迷宫Ⅳ手术后患者房颤复发的风险因素尚不明确。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提高诊断准确率、预测患者预后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显... 目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Cox迷宫Ⅳ手术是外科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术方法,目前Cox迷宫Ⅳ手术后患者房颤复发的风险因素尚不明确。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提高诊断准确率、预测患者预后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旨在评估Cox迷宫Ⅳ手术治疗慢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心房颤动复发的潜在风险因素,构建Cox迷宫Ⅳ手术后房颤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符合条件的慢性瓣膜病合并房颤且行瓣膜手术合并Cox迷宫Ⅳ手术患者555例,年龄为(57.95±7.96)岁,根据患者术后房颤复发情况分为房颤复发组(n=117)和房颤未复发组(n=438)。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窦性心律维持率,构建9个机器学习模型,包括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引导聚集算法、logistic回归、类别提升(categorical boosting,CatBoost)、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和多层感知机。使用五折交叉验证和模型评估指标评估模型性能,评估指标包括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筛选出2个表现最佳的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特征重要性和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来识别房颤复发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房颤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患者术后5年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2.13%(95%CI 78.51%~85.93%)。9个机器学习模型中,XGBoost和CatBoost模型表现最好,AUC分别为0.768(95%CI 0.742~0.786)和0.762(95%CI 0.723~0.801),且在9个模型中有较高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特征重要性和SHAP分析显示房颤病史时长、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后心律、术前左心房内径、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术前心率和术前白细胞计数等是房颤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Cox迷宫Ⅳ手术治疗房颤具有良好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成功识别多种Cox迷宫Ⅳ手术后房颤复发风险因素,成功构建2个房颤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临床决策和优化房颤的个体化手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迷宫手术 心房颤动 机器学习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长时间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NOS/NO,COX和HI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树哲 许纲 +1 位作者 高彩暇 缪明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长时间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COXⅣ亚基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3只8周龄的雌性SD大鼠,体重215±23g,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运... 目的:探讨急性长时间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COXⅣ亚基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3只8周龄的雌性SD大鼠,体重215±23g,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运动即刻组(8只)和运动后4小时组(8只)。游泳时间平均为249±54min。运动后分别测定大鼠心肌线粒体NOS活力和NO含量、COX活性、COXⅣ和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运动即刻组和运动后4小时组NOS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即刻组和运动后4小时组心肌线粒体NO含量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即刻组COX活性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4小时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COXⅣ和HIF-1αmRNA表达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急性长时间游泳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NOS活力相对稳定,但运动后即刻线粒体NO含量明显降低,COX活性明显增高,COXⅣ和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一次长时间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相对完好,该运动模型对COXⅣ和HIF-1αmRNA表达诱导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心肌线粒体 急性 HIF-1α 细胞色素c氧化酶 NOS活力 显著性差异 coxⅳ 运动即刻 一氧化氮合酶 低氧诱导因子 雌性SD大鼠 NO含量 线粒体呼吸链 运动后 对照组 长时间游泳 游泳时间 运动大鼠 大鼠心肌 运动模型
下载PDF
Cox迷宫Ⅳ手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AF合并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6
作者 刘培生 王梧圩 +3 位作者 姚奕伟 汪黎明 陈鑫 李良鹏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638-64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Cox迷宫Ⅳ手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心房颤动(AF)合并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AF合并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2例行Cox迷宫Ⅳ手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的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本... 目的观察Cox迷宫Ⅳ手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心房颤动(AF)合并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AF合并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2例行Cox迷宫Ⅳ手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的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后早期死亡。术后入ICU即刻心电图全部显示无AF发作,均顺利转入普通病房,AF转复10例。围术期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顺利出院。术后1周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45.8±6.1)mm、(51.6±3.6)mm和(34.9±2.7)mm,均低于术前的(55.6±6.5)mm、(54.6±4.9)mm和(38.0±4.3)mm(P<0.05)。结论Cox迷宫Ⅳ手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AF合并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能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优化左心房及左心室的重构,提高患者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率,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cox迷宫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原文传递
长时间缺氧对大鼠脑皮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亚基Ⅰ、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谭小玲 柳君泽 +2 位作者 曹利飞 邓忠才 李英和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缺氧过程中大鼠脑皮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COX)活性、亚基 COX 、 的蛋白量的变化 ,探讨 COX活性改变及其调节的可能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 Wistar系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缺氧 2、5、15和 3 0 d组。缺氧大鼠于低... 目的 通过观察缺氧过程中大鼠脑皮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COX)活性、亚基 COX 、 的蛋白量的变化 ,探讨 COX活性改变及其调节的可能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 Wistar系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缺氧 2、5、15和 3 0 d组。缺氧大鼠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 5 0 0 0 m高原连续减压。氧电极法测量脑皮质线粒体 COX活性 ,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 COX 、 蛋白。 结果 缺氧 15 d内 ,COX活性持续下降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缺氧 3 0 d时 ,COX活性较缺氧 15 d时显著升高 ,但仍低于平原水平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线粒体 COX 、 蛋白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缺氧可影响脑皮质线粒体 COX活性 ,这可能是缺氧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改变的原因之一 ;CO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大鼠 脑皮质 线粒体 细胞色素氧化酶 表达 coxI coxⅳ
原文传递
21d间歇性冷刺激对大鼠耐寒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冠鹏 王基野 +9 位作者 陈迎雷 陈耀明 戴鹏 付中伟 张文斌 柯涛 郑刚 沈学峰 骆文静 陈景元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观察间歇性冷刺激对大鼠耐寒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按体重(110±5)g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n=3)、急性冷暴露组(n=3)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3 w)与间歇性冷刺激并急... 目的观察间歇性冷刺激对大鼠耐寒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按体重(110±5)g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n=3)、急性冷暴露组(n=3)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3 w)与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 w+cold)接受4℃,4 h/d冷刺激,共21 d;对照组(con)和急性冷暴露组(cold)进行室温饲养。3周后,cold和3 w+cold组在第2 d接受-15℃,4 h冷暴露,观察大鼠肛温变化及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结果 -15℃冷暴露4 h导致急性冷暴露组(cold)大鼠肛温明显下降(P<0.05),下降(2.64±0.182)℃,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 w+cold)大鼠肛温无明显改变,下降(0.32±0.531)℃;棕色脂肪组织形态观察显示:急性冷暴露组(cold)大鼠肩胛间区棕色脂肪面积较小边界不清,充血明显,色泽呈暗红色,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 w+cold)肩胛间区棕色脂肪面积较大,边界较清晰,充血明显,色泽呈深棕色。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间歇性冷刺激可使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CoxⅣ及解耦连蛋白1(UCP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21 d间歇性冷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耐寒能力,棕色脂肪组织形成、线粒体CoxⅣ和UCP1含量增加可能是其耐寒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耐寒能力 棕色脂肪组织 解耦连蛋白 coxⅳ 线粒体
原文传递
大Box肺静脉隔离技术在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葛振伟 王保才 +5 位作者 孙俊杰 胡俊龙 赵子牛 乔刚 程兆云 刘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总结针对左房消融线路进行改良的大Box肺静脉隔离技术的Cox迷宫Ⅳ手术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的同期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心血管外科因器质性心脏病变合并心房纤颤患者192例,在接受心脏直视术同时行双极射频Cox迷宫Ⅳ手术,... 目的总结针对左房消融线路进行改良的大Box肺静脉隔离技术的Cox迷宫Ⅳ手术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的同期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心血管外科因器质性心脏病变合并心房纤颤患者192例,在接受心脏直视术同时行双极射频Cox迷宫Ⅳ手术,随机分为大Box组和传统组,前者在行左房消融时进行线路改良采用大Box法行肺静脉隔离,后者采用传统方法操作。两组患者年龄、男女比例、房颤病程、左房内径、同期进行的其他心脏手术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传统组再次开胸止血2例,大Box组再次开胸止血1例,两组切口感染各1例。术后临时心脏起搏器使用时间大Box组显著长于传统组(P〈0.05),术后当天房颤消除率大Box组优于传统组(P〈0.05);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大Box组房颤消除率均高于传统组(P〈0.05),随访3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间窦性或房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内比较,12个月时窦性或房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随访1个月时(P〈0.05);两组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射频消融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纤颤在行直视心脏手术同时,应该把改良Cox迷宫手术作为标准治疗,大Box肺静脉隔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消融线,简化了操作,透壁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心脏手术 cox迷宫手术 大Box消融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