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限制环境CO_(2)与施氮交互作用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裕 齐月 +3 位作者 王小恒 朱青青 岳平 张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34,共7页
在模拟大气CO_(2)浓度升高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探索水资源限制地区提高春小麦水分利用率及其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率有显著影响。在CO_(2)... 在模拟大气CO_(2)浓度升高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探索水资源限制地区提高春小麦水分利用率及其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率有显著影响。在CO_(2)浓度升高90μmol·mol^(-1)环境条件下,135 kg·hm^(-2)和315 kg·hm^(-2)施氮处理春小麦产量的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5.8%和15.1%;225 kg·hm^(-2)和405 kg·hm^(-2)施氮处理春小麦产量的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9.3%和8.9%;225 kg·hm^(-2)和405 kg·hm^(-2)施氮处理使春小麦生物量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0.4%和10.8%;而135 kg·hm^(-2)和315 kg·hm^(-2)施氮处理造成春小麦生物量水分利用率不同程度地下降。90μmol·mol^(-1) CO_(2)浓度升高与施氮处理导致春小麦千粒重水分利用率下降,其中135 kg·hm^(-2)和315 kg·hm^(-2)施氮处理使春小麦千粒重水分利用率较对照分别下降了13.9%和21.2%。在CO_(2)浓度升高180μmol·mol^(-1)环境条件下,施氮处理对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尽管施氮处理提高了春小麦生物量水分利用率,却导致春小麦千粒重水分利用率不同程度降低。综上可知,在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可以根据CO_(2)浓度升高幅度,从调控氮肥投入量途径入手,提高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限制地区 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co_(2)浓度升高 施氮量
下载PDF
CH_(4)和CO_(2)偶联直接合成乙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伟 陶诗琪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CH_(4)和CO_(2)偶联直接合成乙酸是典型的绿色化学反应之一,但是也是一个热力学不利的过程,实现该反应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巨大挑战。CH_(4)和CO_(2)作为性质稳定的化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活化与转化是催化领域的难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 CH_(4)和CO_(2)偶联直接合成乙酸是典型的绿色化学反应之一,但是也是一个热力学不利的过程,实现该反应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巨大挑战。CH_(4)和CO_(2)作为性质稳定的化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活化与转化是催化领域的难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H_(4)和CO_(2)偶联直接合成乙酸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克服热力学不利的方法、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分析了构建高性能催化剂可行的方向,展望了CH_(4)和CO_(2)偶联直接合成乙酸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活化 co_(2)利用 乙酸 催化剂 热力学限制反应
下载PDF
大豆光合限制作用的土壤水-氮交互响应及其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3
作者 朱凯 范颖璇 +5 位作者 左齐慧 谭思雨 刘奋武 张健 秦俊梅 高丽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3,共10页
本文以我国北方旱地大豆(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以光合限制作用为研究对象,设计土壤水-氮交互实验,探究其光合限制作用的水-氮交互响应及其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ns)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nt)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大... 本文以我国北方旱地大豆(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以光合限制作用为研究对象,设计土壤水-氮交互实验,探究其光合限制作用的水-氮交互响应及其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ns)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nt)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大豆叶内CO_(2)扩散性限制作用(叶肉限制,l_(m);气孔限制,l_(sc))随水分胁迫逐渐增大,生化限制(l_(b))逐渐减小;(2)土壤水-氮交互后,植株l_(m)和l_(sc)均减小,而l_(b)显著增大;(3)l_(m)和l_(b)分别与WUEins及WUEint呈显著的负、正相关(P<0.05),而l_(sc)与二者的相关性不显著;(4)相较l_(sc)和l_(b),l_(m)对植株光合碳同化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率最大,为大豆光合与水分利用能力变化的主导限制因子。研究结果旨在揭示土壤干旱与大气氮沉降双因子交互调控作物光合碳同化的生态效应,并分析该效应与作物水分利用能力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co_(2)扩散性限制 生化限制 水分胁迫 氮添加
下载PDF
胡杨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及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的探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兵 武胜利 +4 位作者 管文轲 宋川 史智欣 何宇翔 岳永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3期87-92,共6页
通过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LI-COR,USA)测量生长在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荒漠沿岸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的光合生理参数,在分析胡杨叶片胞间CO_(2)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了胡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 通过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LI-COR,USA)测量生长在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荒漠沿岸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的光合生理参数,在分析胡杨叶片胞间CO_(2)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了胡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胡杨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变化呈“V”型的变化趋势,最低值均出现在14:00。胡杨胞间CO_(2)浓度随影响因素包括大气CO_(2)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与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与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相反,呈负相关。胡杨叶片气孔限制值Ls变化规律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早上和晚上低、中午高。非气孔限制指标Ci/Gs与Ls变化规律相反。胡杨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以非气孔限制为主,但不能排除气孔限制作用,同理,当净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为主,也不能排除非气孔限制作用;结合气孔限制值Ls和非气孔限制的两个判断依据可以进一步了解胡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 胞间co_(2)浓度 光合作用 气孔限制 非气孔限制
下载PDF
CO_(2)-H_(2)O混合气体与捣固焦和顶装焦深度反应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付晓微 路明 +2 位作者 何志军 庞清海 杨立春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49,共11页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CO_(2)的减排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钢铁工业作为CO_(2)排放大户,需要严格控制其CO_(2)的排放量,富氢炼铁由于具有降低碳排放的特点,已经成为冶金工艺未来发展趋势,但富氢燃料的使用会在高炉内产生大量水蒸气,所以...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CO_(2)的减排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钢铁工业作为CO_(2)排放大户,需要严格控制其CO_(2)的排放量,富氢炼铁由于具有降低碳排放的特点,已经成为冶金工艺未来发展趋势,但富氢燃料的使用会在高炉内产生大量水蒸气,所以研究高炉中不同种类焦炭与CO_(2)-H_(2)O混合气体在气化溶损反应下的变化至关重要,可以为高炉富氢冶炼条件下焦炭的选择和质量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不同含量CO_(2)-H_(2)O气体通入管式炉中与捣固焦和顶装焦发生深度气化溶损反应,分析CO_(2)-H_(2)O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产生的气化反应溶损差异、焦炭有机官能团和碳素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利用未反应核模型分析气化反应过程中限制性环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焦炭气化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通过对比顶装焦和捣固焦颗粒气化溶损过程中边缘、中间、中心隙结构和相对密度上的差异发现,随着CO_(2)-H_(2)O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两种焦炭表面溶损反应较其他两部分更加严重,出现了明显的开孔现象,并且捣固焦的内部开裂情况更加严重。结合FT-IR分析可知,水蒸气能够加剧气化反应过程中顶装焦和捣固焦结构内脂肪族官能团和甲基的消耗,从而导致两种焦炭的芳香度升高,同时反应后捣固焦样品中芳香烃的缩合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co_(2)-H_(2)O 深度反应 孔隙结构 限制性环节
原文传递
船用低压CO_2系统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郑志敏 张莹刚 於黄萍 《沪东中华技术情报》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文章介绍CO_2气体主要特性,对低压CO_2系统的原理、控制方式及应用限制进行详细阐述,重点比较高低压CO_2系统之间的差异及优缺点。
关键词 co_2气体 低压co_2 系统原理 控制方式 应用限制 优缺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