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龙页岩油注CO_(2)/烃类气相态特征及多周期作用机制
1
作者 宋兆杰 邓森 +5 位作者 韩啸 张翊航 张利超 李斌会 陈旻宸 李培宇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发性油藏,当压力降低至泡点压力以下时,原油的黏度和密度快速增大,原油物性急剧变差。因此,对于成熟度较高的页岩油,利用注气补充地层能量并维持良好的原油物性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且注CO_(2)对原油的膨胀、降黏效果均优于注烃类气。此外,注CO_(2)/烃类气可使古龙页岩油由弱挥发性油藏向挥发性油藏转变,先注烃类气再注CO_(2)使得古龙页岩油呈现出由挥发性油藏进一步向凝析气藏过渡的趋势。古龙页岩油脱气后的溶解气驱效果更优,产出油相呈现连续的泡沫油状态。注CO_(2)/烃类气可为地层原油补充溶解气和弹性能量,注CO_(2)对原油中间烃组分(C_(5)—C_(10))和重烃组分(C_(11)+)的抽提效果均较好,注烃类气对原油中间烃组分的抽提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相态特征 co_(2)/烃类 多周期注采油 溶解 组分传质
下载PDF
CO_(2)-EOR在低渗透滩坝砂油藏的应用初探——以高89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成龙 胡丽莎 +3 位作者 牛兆轩 马鑫 付雷 李旭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393-6401,共9页
“双碳”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_(2)-enchanced oil recovery, CO_(2)-EOR)因能在增强驱油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而愈发受到重视。当前,一是中国滩坝砂油气藏注不进采不出矛盾突出;二是对于较深埋藏、较高地层温度的低... “双碳”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_(2)-enchanced oil recovery, CO_(2)-EOR)因能在增强驱油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而愈发受到重视。当前,一是中国滩坝砂油气藏注不进采不出矛盾突出;二是对于较深埋藏、较高地层温度的低渗透滩坝砂油藏缺乏较成功的CO_(2)-EOR开发实践;三是中国对此领域系统归纳研究较少。开展滩坝砂油藏CO_(2)-EOR的应用研究需求较为迫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高89为对象,借鉴国外CO_(2)驱项目实例,从地质条件、油藏工程、评价标准出发,在CO_(2)驱油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展了CO_(2)-EOR在低渗透滩坝砂油藏的适应性评价,并从技术工艺层面、经济政策层面,简要剖析了气源、混相压力高、气窜、伤害、产出CO_(2)气的收集等CO_(2)驱油的5大挑战和相应攻关方向,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类似滩坝砂油藏开展现场先导试验和工业化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强化采油封存技术 滩坝砂油 co_(2)油机理 适应性评价标准 挑战与趋势
下载PDF
CO_(2)-EOR油井井下附件腐蚀行为
3
作者 陈菊 管英柱 +3 位作者 王长权 陆梅 张金发 但植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3-67,共5页
采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35CrMo、3Cr13、45号钢三种材料在13MPa、60℃,CO_(2)含量(体积分数)为20%、50%、80%,井流物(地层水和原油混合物)以3mL/min循环注入的模拟CO_(2)气驱强化采油(EOR)油井环境中的腐蚀规律,... 采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35CrMo、3Cr13、45号钢三种材料在13MPa、60℃,CO_(2)含量(体积分数)为20%、50%、80%,井流物(地层水和原油混合物)以3mL/min循环注入的模拟CO_(2)气驱强化采油(EOR)油井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腐蚀产物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Cr13钢的最大腐蚀速率为0.006mm/a,仅发生轻微CO_(2)腐蚀,35CrMo和45号钢的最小腐蚀速率均大于0.076mm/a,耐CO_(2)腐蚀效果差;低Cr(0~9%)钢的腐蚀速率随CO_(2)含量的增加反而降低;3Cr13钢适合作为CO_(2)-EOR油井的井下附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强化采油(co_(2)-eor) 井下附件 高温高压 腐蚀速率
下载PDF
美国二氧化碳强化采油应用情况及对中国CCUS应用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牛皓 杜琼 +3 位作者 许川东 陈绍云 蒋兰兰 吴健超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3期50-55,62,共7页
在对美国应用二氧化碳强化采油(CO_(2)-EOR)消纳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CO_(2))、降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成本、提升CCUS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利用CCUS实现碳减排情况,包括碳源来源、成本效益以及政策支持开展了全面梳... 在对美国应用二氧化碳强化采油(CO_(2)-EOR)消纳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CO_(2))、降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成本、提升CCUS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利用CCUS实现碳减排情况,包括碳源来源、成本效益以及政策支持开展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在二氧化碳减排领域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突出体现为通过财税等经济刺激手段激励二氧化碳强化采油应用,促进减排与效益双赢,并规范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全过程管理,减少或避免对地下水影响。借鉴上述美国经验,结合对我国CCUS应用现状及技术领域的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减排政策、源汇匹配、管道网络建设、捕集技术评估体系建立、地下回注监管及二氧化碳利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合理利用CCUS实施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强化采油(co_(2)-eor)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 美国激励政策 中国碳减排
下载PDF
碳酸水驱强化采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常云升 杨文哲 +4 位作者 董凡琦 杨泽濠 刘斌 王志国 张保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9-205,共7页
探究了CO_(2)对原油和水物性的影响,并在岩心和孔隙尺度实验中分析了CWI技术的驱替机理,以及操作参数的影响。CO_(2)通过从水相向油相进行传质,使油溶胀导致油滴相互连接提高波及效率,以及改善原油物性如降低油相粘度、水油界面张力和... 探究了CO_(2)对原油和水物性的影响,并在岩心和孔隙尺度实验中分析了CWI技术的驱替机理,以及操作参数的影响。CO_(2)通过从水相向油相进行传质,使油溶胀导致油滴相互连接提高波及效率,以及改善原油物性如降低油相粘度、水油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等作用提高采收率。压力、温度、注入速率通过影响CO_(2)在两相中的浓度以及传质速率来影响CWI的采收率,并在实验中发现驱替结束后降低压力和驱替含有溶解气的活油能够增加额外的采收率。CWI技术对CO_(2)的封存有很大的潜力,能将40%~50%的注入CO_(2)储存在油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水注入法 强化采油技术 替机制 co_(2)储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