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O_(2)摩尔比对CO_(2)气氛流态化预热活化半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海霞 虎慧 +2 位作者 朱治平 郑思奇 齐晓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7-2075,共9页
我国工业领域涉及的行业多,碳减排压力大。富氧燃烧是燃烧中碳捕集的核心工艺,将流态化富氧预热活化与工业窑炉富氧燃烧过程耦合是拓宽燃料适应性、实现工业领域燃烧中碳捕集的新途径。利用小型流化床连续给料实验系统,在1050℃、CO_(2... 我国工业领域涉及的行业多,碳减排压力大。富氧燃烧是燃烧中碳捕集的核心工艺,将流态化富氧预热活化与工业窑炉富氧燃烧过程耦合是拓宽燃料适应性、实现工业领域燃烧中碳捕集的新途径。利用小型流化床连续给料实验系统,在1050℃、CO_(2)流化速度为0.17 m/s条件下,通过调整给料速度,考察C/CO_(2)摩尔比(CC比)对半焦原料(RC)流态化预热活化的影响,分析煤气组分及低位热值,计算CO_(2)还原率,表征粗颗粒活化半焦(LC)和细颗粒活化半焦(FC)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碳架结构,并利用高温管式炉热天平实验系统评价了RC和FC在1300℃条件下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流态化预热活化技术实现了CO_(2)的资源化利用,制备出富CO煤气,CC比由1增至4时,煤气中CO+H_(2)体积分数由69.24%增至79.08%,CO体积分数最高为68.96%,CO_(2)体积分数由29.48%降至20.13%,CO_(2)还原率由50.37%提升至57.56%,煤气低位热值由8.69 MJ/m^(3)增至9.83 MJ/m^(3),是参考文献所述工程产出煤气低位热值的1.55~1.88倍,有利于窑炉系统的着火及稳定燃烧。随CC比增加,FC和LC的比表面积先增加后减小,FC和LC的最高比表面积分别为291.21 m^(2)/g和477.15 m^(2)/g,分别为半焦原料的48倍和78倍;FC和LC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且石墨化程度比RC降低、活性点位增加;FC和LC的微孔面积占比表面积的54.93%~68.42%;相比较而言,LC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增量孔容积,主要是由于LC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促进了孔隙的发展,形成了大量微孔。不同CC比条件下所得FC的反应活性指数R0.5、质量平均反应速率均高于RC,表明FC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预测在高温气固活化态热燃料燃烧过程中,FC将实现高效转化。提出了碳基燃料流态化富氧预热活化-高温气固活化态热燃料富氧燃烧的新思路,获得了CC比对CO_(2)气氛流态化预热活化半焦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CO_(2)作为碳和氧载体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流态化预热活化技术在工业窑炉富氧燃烧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流态化 预热活化 二氧化碳 反应活性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和CO_(2)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玉 方梦祥 +3 位作者 余鹏 吕通 岑建孟 夏芝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氮掺杂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影响其性能的因素极其复杂,单一因素的定性分析无法满足对制备条件的准确调控,而多因素耦合量化分析可以弥补不足。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与尿素共热解制备氮掺杂活性炭,通过响应曲面法(RSM)进行建模... 氮掺杂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影响其性能的因素极其复杂,单一因素的定性分析无法满足对制备条件的准确调控,而多因素耦合量化分析可以弥补不足。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与尿素共热解制备氮掺杂活性炭,通过响应曲面法(RSM)进行建模,以量化分析多因素耦合作用对活性炭产率和不同温度下(25℃,50℃和75℃)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并且在此实验设计基础上利用线性拟合方法预测不同温度下CO_(2)吸附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活性炭产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单因素依次为掺氮比(尿素与煤沥青的质量比)、活化温度、碱碳比(KOH与煤沥青的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的耦合作用影响最显著,碱碳比是影响活性炭CO_(2)吸附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但随吸附温度升高其他因素影响显著性增强;不同温度下CO_(2)吸附量可以进行相互预测,且相邻温度下CO_(2)吸附量之间的预测效果更好;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活化温度650℃、活化时间1.25 h、碱碳比2.5、掺氮比0.3,相应的活性炭产率可达59.316%,在25℃,50℃和75℃下CO_(2)吸附量分别为3.474 mmol/g,2.355 mmol/g,1.358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优化 活性炭 产率 co_(2)吸附性能
下载PDF
碱激发矿渣基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封存CO_(2)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健 李伟 +7 位作者 王立才 范建国 刘强 曹晓强 程卫民 王刚 关天举 宋长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5,共8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以工业固废为主要原料制备泡沫混凝土并将其用于CO_(2)封存,对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和CO_(2)的经济、高效封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炉矿渣为原料,选用NaOH为碱激发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以工业固废为主要原料制备泡沫混凝土并将其用于CO_(2)封存,对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和CO_(2)的经济、高效封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炉矿渣为原料,选用NaOH为碱激发剂,硬脂酸钠为稳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SDS)为发泡剂,制备了高孔隙的泡沫混凝土。探究了不同NaOH用量对矿渣基泡沫混凝土综合性能及封存CO_(2)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逐渐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泡沫混凝土的内部孔隙分布不均匀,孔隙率大。SEM结果表明,当NaOH用量过高时泡沫发生破裂连通。XRD结果表明,矿渣基泡沫混凝土水化产物主要是C—S—H凝胶和Ht物相,Ht物相的层状结构使得材料的孔壁不够致密,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TGA结果表明,碳化过程中水化产物有效吸收CO_(2)转化成以CaCO3为主的碳酸盐,NaOH用量12%时,CO_(2)的封存量最高为89.74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 矿渣 泡沫混凝土 封存co_(2)
下载PDF
水污染治理K_(2)CO_(3)-尿素活化毛竹制备分级多孔炭及其对RhB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叶 覃廖青 +1 位作者 龙思宇 冼学权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以毛竹粉为原料,低腐蚀性K_(2)CO_(3)和尿素作为活化剂,制备毛竹基活性炭(PAC),分别利用SEM和N_(2)物理吸附仪(Autosorb-iQ)表征活性炭的表面形态和微观孔结构特点,研究不同p H值、时间和PAC用量等因素对PAC吸附RhB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 以毛竹粉为原料,低腐蚀性K_(2)CO_(3)和尿素作为活化剂,制备毛竹基活性炭(PAC),分别利用SEM和N_(2)物理吸附仪(Autosorb-iQ)表征活性炭的表面形态和微观孔结构特点,研究不同p H值、时间和PAC用量等因素对PAC吸附RhB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毛竹粉、K_(2)CO_(3)和尿素的质量比为4∶2∶1,热解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60 min时,PAC具有微-介孔共存、高比表面积(2 554.85 m^(2)/g)和总孔容大(0.98cm^(3)/g)的特点。PAC对Rh B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45℃时最大静态平衡吸附量达到707.29mg/g,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PAC吸附RhB具有更好的拟合性,即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速度控制步骤;吸附等温线试验则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这2种模型与吸附过程均有较高的拟合度,但Langmuir模型的R^(2)更接近1,属于以单层吸附为主同时存在非均匀多层吸附的行为;热力学结果分析表明,PAC对RhB吸附过程的△G°<0,△H°>0,△S°>0,说明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且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K_(2)co_(3)活化 分级多孔碳 罗丹明B 吸附性能
下载PDF
Ti_(1)Li_(3)Al_(2)-LDHs@OBAC的结构及其光催化CO_(2)还原特性
5
作者 凌洁 周安宁 +2 位作者 王文珍 李瑞琪 李纹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5-1286,共12页
采用尿素水热法制备了类水滑石(Ti_(1)Li_(3)Al_(2)-LDHs),将其负载于氧化椰壳活性炭(OBAC)表面制得Ti_(1)Li_(3)Al_(2)-LDHs@OBAC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TEM、N_(2)吸附-脱附等温线、XPS、CO_(2)静态吸附等温线、CO_(2)-TPD、U... 采用尿素水热法制备了类水滑石(Ti_(1)Li_(3)Al_(2)-LDHs),将其负载于氧化椰壳活性炭(OBAC)表面制得Ti_(1)Li_(3)Al_(2)-LDHs@OBAC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TEM、N_(2)吸附-脱附等温线、XPS、CO_(2)静态吸附等温线、CO_(2)-TPD、UV-Vis和E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基于Ti_(1)Li_(3)Al_(2)-LDHs构建Ti_(1)Li_(3)Al_(2)-LDHs@OBAC的结构模型,利用CO_(2)-水反应体系研究其光催化CO_(2)还原特性。结果表明:Ti_(1)Li_(3)Al_(2)-LDHs中Ti^(4+)、Li^(+)取代MgAl-LDHs中Mg^(2+)形成以Ti^(4+)、Li^(+)为中心的八面体结构,斜方堆积(3R)形成2D层片结构,层间阴离子为CO_(2)-3。Ti_(1)Li_(3)Al_(2)-LDHs@OBAC呈球状包覆结构,六边形层片Ti_(1)Li_(3)Al_(2)-LDHs垂直生长于OBAC表面;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 h条件下,Ti_(1)Li_(3)Al_(2)-LDHs@OBAC的光催化CO_(2)还原CO产率、CH 4产率和CO/CH 4产率比分别为42.62、1.18μmol/g和36。OBAC的碳缺陷增强了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活化能力,显著提高Ti_(1)Li_(3)Al_(2)-LDHs@OBAC光催化CO_(2)还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光催化 co_(2)还原 活性炭 结构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塔涡度相关观测长三角农业区CO_(2)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包恒鑫 张弥 +7 位作者 谢燕红 贾磊 葛培 邱吉丽 何洋 张圳 肖薇 刘寿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52-7568,共17页
人类活动对景观尺度农业下垫面的CO_(2)收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明确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尺度农业区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增汇减排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高塔涡度相关法对长三角地区一处农业区CO_(2)通量开展连... 人类活动对景观尺度农业下垫面的CO_(2)收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明确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尺度农业区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增汇减排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高塔涡度相关法对长三角地区一处农业区CO_(2)通量开展连续观测以明确其源汇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该农业区CO_(2)通量在春夏秋季表现为白天吸收CO_(2),夜间排放CO_(2)的日变化动态,三个季节CO_(2)通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5—0.14、-0.60—0.28、-0.21—0.19 mg m^(-2)s^(-1),冬季则表现为全天排放CO_(2),日变化范围为0—0.14 mg m^(-2)s^(-1)。每年的6—11月CO_(2)吸收明显,其余时间段以排放为主,吸收峰值和排放峰值分别出现在每年的8月和11月,多年均值分别为-0.14、0.08 mg m^(-2)s^(-1)。研究区2019—2021年表现为一个逐年上升的大气碳源,CO_(2)通量年总量均值为(142.73±99.01)gC m^(-2)a^(-1)。在半小时尺度上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10 cm处土壤温度(Ts)以及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CO_(2)收支的关键环境要素,日尺度上PPFD、Ts是主要控制因子,月尺度上,Ts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降雨量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也影响着CO_(2)通量。经人为CO_(2)开源数据清单得到的通量塔15 km范围内人为CO_(2)排放量为(429.7±30.01)gC m^(-2)a^(-1),抵消了该农业区稻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区 co_(2)通量 高塔涡度相关法 人类活动
下载PDF
ZnCaZr固溶体催化异丁烷-CO_(2)氧化脱氢制异丁烯的研究
7
作者 刘玉鹏 刘玲技 +4 位作者 蔚晓盛 王永钊 李国强 李磊 王长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3-1114,共12页
本研究采用一锅式共沉淀法制备了xZn-CaZr固溶体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CO_(2)-BDH反应,通过多种手段探明该系列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并结合催化性能阐述其构效关系及表面氧化还原机制。研究表明,xZn-CaZr催化剂在Zn含量为6%−12%的情况下形成了Z... 本研究采用一锅式共沉淀法制备了xZn-CaZr固溶体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CO_(2)-BDH反应,通过多种手段探明该系列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并结合催化性能阐述其构效关系及表面氧化还原机制。研究表明,xZn-CaZr催化剂在Zn含量为6%−12%的情况下形成了Zn物种高度分散的固溶体结构,且氧缺陷的数量与Zn的含量成正比。在xZn-CaZr催化剂上,晶格氧的数量和氧迁移率是决定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0.4Zn-CaZr催化剂展示出最佳的催化活性,而0.2Zn-CaZr催化剂展示出最佳的反应稳定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绿色高性能的CO_(2)-BDH催化剂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氧化脱氢 co_(2) ZnCaZr固溶体 氧化还原循环 活性与稳定性
下载PDF
莲杆纤维多孔碳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
8
作者 陈思魁 刘黎 郭荣辉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由于大气中CO_(2)浓度不断上升,迫切需要高效的CO_(2)吸附剂。以废弃生物质莲杆纤维为原料,通过两步碳化法制备了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氮掺杂多孔碳样品。合成过程包括莲杆纤维碳化、KOH活化衍生莲杆纤维多孔碳及使用壳聚糖进行改性。通... 由于大气中CO_(2)浓度不断上升,迫切需要高效的CO_(2)吸附剂。以废弃生物质莲杆纤维为原料,通过两步碳化法制备了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氮掺杂多孔碳样品。合成过程包括莲杆纤维碳化、KOH活化衍生莲杆纤维多孔碳及使用壳聚糖进行改性。通过壳聚糖改性,提高多孔碳表面碱度和氮元素掺杂,增加对CO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掺氮多孔碳比表面积达到1550 m^(2)/g,在20℃和0℃、1bar条件下,吸附量分别高达4.59 mmol/g和6.31 mmol/g,表现出优异的CO_(2)吸附性能,且循环性能优异,该法制备的多孔碳在CO_(2)吸附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杆纤维 多孔碳 KOH活化 N-掺杂 co_(2)吸附
下载PDF
叶酸衍生碳的制备及其CO_(2)捕获性能研究
9
作者 董昱华 廖可宜 +6 位作者 曾雅纯 苏婷婷 步亚倩 邱婷群 惠伟 肖小雨 易绣光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温室气体CO_(2)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容量捕获CO_(2)主要用于缓解环境污染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环状碳酸酯,因此,实现CO_(2)高容量捕获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本工作采用来源广泛、廉价易得... 温室气体CO_(2)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容量捕获CO_(2)主要用于缓解环境污染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环状碳酸酯,因此,实现CO_(2)高容量捕获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本工作采用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的叶酸作为前驱体,以KOH为活化剂,通过碳化—活化法获得CO_(2)吸附性能优异的叶酸衍生多孔碳。首先,采用BET、SEM、SEM-EDS、XRD、Raman和XPS表征系统研究了叶酸衍生多孔碳的物性、纹理和结构特征。随后,通过1 bar 0℃和1bar 25℃的CO_(2)吸附实验评估了叶酸衍生多孔碳的CO_(2)吸附性能。最后,详细探究了叶酸衍生多孔碳的物化属性和多孔特性在CO_(2)吸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我国实施“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本研究可为工业领域实现负碳汇目标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多孔碳 活化剂 氮掺杂 co_(2)吸附
下载PDF
单原子修饰原子簇的多配位Cu基催化剂上CO_(2)高选择性电还原CO的研究
10
作者 王超琛 葛旺鑫 +6 位作者 唐雷 齐宴宾 董磊 江宏亮 沈建华 朱以华 李春忠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24-333,共10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电催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能源燃料和化学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H2O和CO_(2)等小分子的电催化转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CO_(2)还原反应(CO_(2)RR)作为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电催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能源燃料和化学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H2O和CO_(2)等小分子的电催化转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CO_(2)还原反应(CO_(2)RR)作为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产品的一项变革性的技术,备受关注.在CO_(2)RR的众多产物中,CO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通过费托合成工艺直接用于合成醇、醛、酮、酸及烃等化工产品.然而,将CO_(2)电催化转化为CO在整体效率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设计并制备高效、经济且耐用的电催化剂已成为CO_(2)RR领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简单的配体辅助负载策略制备了铜单原子修饰的铜原子簇催化剂(Cu SA/ACs).球差校正的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铜以单原子和原子簇的形式存在.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铜原子的电子和配位结构,证明了Cu-N键和Cu-Cu键的存在.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与铜单原子催化剂(Cu SACs)相比,Cu SA/ACs催化剂展现了较好的CO_(2)RR性能,其CO的转化法拉第效率从27.15%提高到98.94%,电流密度是Cu SACs的3.6倍.此外,将该催化剂组装成流动电解池,在60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CO选择性达到93.06%,阴极的最高能量效率达61.9%,优于大多数CO_(2)还原制备CO的催化剂.为了明确铜单原子组分引入对铜原子簇性能提升的原因,通过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催化剂在服役条件下的表面物种吸附.结果表明,Cu SACs催化剂的单原子活性中心在CO_(2)RR过程中受到H2析出反应的困扰,活性中心表面的吸附物种主要为H2O而不是CO_(2),从而导致CO_(2)还原性能较差;在Cu SA/ACs催化剂表面,其活性中心由单原子和原子簇协同组成,CO_(2)主要吸附在原子簇上,单原子和原子簇协同作用促进了H2O的解离过程,为CO_(2)质子化提供丰富的活性氢,进一步加快CO_(2)RR的反应动力学.密度泛函计算和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单原子的引入优化了原子簇的局域电子结构,诱导d带中心靠近费米能级,从而优化了*COOH中间体的形成能和CO的脱附过程.综上,本文通过合理的活性位点设计实现了多位点的耦合协同,提升了铜基催化剂对于CO_(2)RR的催化活性,优化了铜基催化剂上CO_(2)到CO的选择性,通过机理研究加深了对铜基催化剂上CO_(2)转化模式的认识,为设计高效催化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活性位点协同作用 单原子 原子簇 电催化
下载PDF
功能化离子液体活性位点强化CO_(2)捕集
11
作者 张威 张瑞娜 +5 位作者 葛春亮 李来 范雯阳 卢晗锋 陈瑶姬 崔国凯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3,41,共12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碳中和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领域常用的有机胺吸收剂相比,具有低挥发性、高稳定性和位点可设计等优点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在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综述了近年来...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碳中和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领域常用的有机胺吸收剂相比,具有低挥发性、高稳定性和位点可设计等优点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在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化离子液体在CO_(2)捕集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分类和合成策略,详细阐述了功能化离子液体与CO_(2)发生化学反应的3类活性位点(氮位点、氧位点和碳位点)及相应捕集机理,并对将来功能化离子液体CO_(2)捕集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co_(2)捕集 活性位点
下载PDF
活性位点电子密度变化对光催化CO_(2)活化和选择转化的影响
12
作者 曹玥晗 郭瑞 +2 位作者 马敏智 黄泽皑 周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光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制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技术不仅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实现化学储能;更重要的是,此技术以温室气体CO_(2)为原料,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温室效应,构造人工碳循环。然而,光催化CO_(2)还原制液体燃料和高值化... 光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制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技术不仅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实现化学储能;更重要的是,此技术以温室气体CO_(2)为原料,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温室效应,构造人工碳循环。然而,光催化CO_(2)还原制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反应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1)CO_(2)分子吸附和活化过程困难;(2)(高附加值)碳产物选择性低;(3)产物生成后易发生其他副反应导致催化剂失活或产物选择性下降。受到以上三个挑战的制约,目前的反应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工业化应用。由于光催化CO_(2)向高值化学品的转化过程为质子耦合光生电子参与的还原反应,因此活性位点的电子密度会显著影响以上挑战的解决。然而,光催化CO_(2)还原过程涉及众多基元步骤,每个基元步骤对于活性位点的电子密度要求并不清晰,这导致无法有针对性设计高效的催化剂来促进光催化CO_(2)分子的有效活化及高选择性转化。本文综述了近期活性位点的电子密度变化对于CO_(2)分子吸附和活化过程、碳产物选择性调控和产物脱附及过氧化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了调控活性位点上电子密度的方法,旨在对未来设计高效光催化剂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高附加值化学品 电子密度调控 活性位点 产物选择性
下载PDF
不同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对沙棘果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陈美静 熊欢 +3 位作者 李睿 周云香 黄英 肖海兵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获得绿色安全且抗氧化活性高的沙棘果油,本文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方法提取沙棘果油,并分析不同萃取条件对沙棘果油多酚含量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条件为35℃、25 MPa时,沙棘果油的总酚含量最高,为7.74μg·g^(-1)。... 为获得绿色安全且抗氧化活性高的沙棘果油,本文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方法提取沙棘果油,并分析不同萃取条件对沙棘果油多酚含量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条件为35℃、25 MPa时,沙棘果油的总酚含量最高,为7.74μg·g^(-1)。沙棘果油在20 mg·m L^(-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7.50%,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高,TEAC值为1.93 mmol·g^(-1)。综合考虑,超临界CO_(2)萃取沙棘果油的工艺条件为35℃、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牡丹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功效研究
14
作者 张晴 吴震生 +3 位作者 陶福占 憨菲菲 李明红 苏宁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8-22,35,共6页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法分析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CO_(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分离压力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参数设置CO_(2)流量为20 kg/h、萃取时间为2.5 h、萃取温度为45℃以及分离压力为...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法分析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CO_(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分离压力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参数设置CO_(2)流量为20 kg/h、萃取时间为2.5 h、萃取温度为45℃以及分离压力为8 MPa时提取率最高,达到92.6%。采用该提取工艺制备的牡丹籽油通过生化分析、细胞生物学技术等手段,以清除DPPH、PTIO自由基能力、细胞氧化损伤存活率评价其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对DPPH、PTIO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牡丹籽油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基础植物油,可被广泛应用于皮肤护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抗氧化 化妆品
下载PDF
A general descriptor for guiding the electrolysis of CO_(2)in molten carbonate
15
作者 Zhengshan Yang Bowen Deng +2 位作者 Kaifa Du Huayi Yin Dihua Wang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48-757,共10页
Molten carbonate is an excellent electrolyt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to carbonaceous materials.However,the electrolyte–electrode-reaction relationship has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Herein,we propose... Molten carbonate is an excellent electrolyt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to carbonaceous materials.However,the electrolyte–electrode-reaction relationship has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Herein,we propose a general descriptor,the CO_(2)activity,to reveal the electrolyte–electrode-reaction relationship by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Experimental studies agree well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at both cations(Li^(+),Ca^(2+),Sr^(2+)and Ba^(2+))and anions(BO_(2)^(-),Ti_(5)O_(14)^(8-),SiO_(3)^(2-))can modulate the CO_(2)activity to control both cathode and anode reactions in a typical molten carbonate electrolyzer in terms of tuning reaction products and overpotentials.In this regard,the reduction of CO_(3)^(2-)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direct reduction of CO_(2)generated from the dissociated CO_(3)^(2-),and the CO_(2)activity can be used as a general descriptor to predict the electrode reaction in molten carbonate.Overall,the CO_(2)activity descriptor unlocks the electrolyte–electrode-reaction relationship,thereby providing fundamental insights into guiding molten carbonate CO_(2)elect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ten carbonate co_(2)activity co_(2)RR Electrolyte engineering CARBON
下载PDF
Zonal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over dual sites Ni-Co-MgO catalyst for CO_(2) methanation: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Ni and Co species
16
作者 Zonglin Li Jianjun Chen +8 位作者 Yu Xie Junjie Wen Huiling Weng Mingxue Wang Jingyi Zhang Jinyan Cao Guocai Tian Qiulin Zhang Ping Ni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13-225,共13页
An in-depth mechanism in zonal activation of CO_(2)and H2molecular over dual-active sites has not been revealed yet.Here,Ni-Co-MgO was rationally constructed to elucidate the CO_(2)methanation mechanism.The abundant s... An in-depth mechanism in zonal activation of CO_(2)and H2molecular over dual-active sites has not been revealed yet.Here,Ni-Co-MgO was rationally constructed to elucidate the CO_(2)methanation mechanism.The abundant surface nickel and cobalt components as active sites led to strong Ni-Co interaction with charge transfer from nickel to cobalt.Notably,electron-enriched Coδ-species participated in efficient chemisorption and activation of CO_(2)to generate monodentate carbonate.Simultaneously,plentiful available Ni0sites facilitated H2dissociation,thus CO_(2)and H2were smoothly activated at zones of Coδ-species and Ni0,respectively.Detailed in situ DRIFTS,quasi situ XPS,TPSR,and DFT calculations substantiated a new formate evolution mechanism via monodentate carbonate instead of traditional bidentate carbonate based on 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Coδ-species and Ni0.The zonal activation of CO_(2)and H2by tuning electron behaviors of double-center catalysts can boost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nal activation co_(2) methanation Dual active sites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nd active sites identification of Cu-Cd bimetallic oxide derived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17
作者 Cai Wang Xin Hu +7 位作者 Bairong Chen Houan Ren Xiaoyu Wang Yilin Zhang Xinyu Chen Yuping Liu Qingxin Guan Wei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abundant electrocatalyst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ECR)is of great significance.Cu-based catalyst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for ECR due to their unique ab...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abundant electrocatalyst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ECR)is of great significance.Cu-based catalyst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for ECR due to their unique ability to generate various carbonaceous products,but directing selectivity toward one certain product and identifying the real active sites during ECR are still full of challenge.Here,after the incorporation of CdO into CuO,the Cu_(0.5)Cd_(0.5)-O catalyst achieves a 10.3-fold enhancement for CO selectivity in comparison with CuO,and a CO faradic efficiency nearly 90%with a current density around20 mA cm^(-2)could maintain at least 60 h.Interestingly,a wide CO/H_(2)ratio(0.07-10)is reached on Cu_(x)Cd_(1-x)-O catalysts by varying the Cu/Cd ratio,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of syngas production using such catalysts.The results of ex situ XRD,XPS,and in situ Raman reveal that the real active sites of Cu_(0.5)Cd_(0.5)-O catalysts for CO production during ECR reaction are the reconstructed mixed phases of CuCd alloy and CdCO_(3).In situ FTIR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further implicate the presence of Cd related species promotes the CO desorption and inhibits the H_(2)evolution,thus leading to an enhanced CO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reduction Cu-Cd bimetallic Real active sites co production
下载PDF
Strain‑Induced Surface Interface Dual Polarization Constructs PML‑Cu/Bi_(12)O_(17)Br_(2) High‑Density Active Sites for CO_(2) Photoreduction
18
作者 Yi Zhang Fangyu Guo +6 位作者 Jun Di Keke Wang Molly Meng‑Jung Li Jiayu Dai Yuanbin She Jiexiang Xia Huaming Li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69-183,共15页
The insufficient active sites and slow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of photocatalysts restrict the efficiency of CO_(2) photoreduction.The synchronized modulation of the above key issues is demanding and chal-lenging.... The insufficient active sites and slow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of photocatalysts restrict the efficiency of CO_(2) photoreduction.The synchronized modulation of the above key issues is demanding and chal-lenging.Herein,strain-induced strategy is developed to construct the Bi–O-bonded interface in Cu porphyrin-based monoatomic layer(PML-Cu)and Bi_(12)O_(17)Br_(2)(BOB),which triggers the surface interface dual polarization of PML-Cu/BOB(PBOB).In this multi-step polarization,the built-in electric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interfaces induc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con-duction band(CB)of BOB to CB of PML-Cu and suppresses its reverse migration.Moreover,the surface polarization of PML-Cu further promotes the electron converge in Cu atoms.The introduction of PML-Cu endows a high density of dispersed Cu active sites on the surface of PBOB,significantly promoting the adsorption and activation of CO_(2) and CO desorption.The conversion rate of CO_(2) photoreduction to CO for PBOB can reach 584.3μmol g-1,which is 7.83 times higher than BOB and 20.01 times than PML-Cu.This work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multi-step polarization regulation and active site design for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12)O_(17)Br_(2) Porphyrin co_(2)photoreduction Polarization Active sites
下载PDF
一锅法木质素基氮硫共掺杂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和CO_(2)吸附性能研究
19
作者 罗琳 赵子雄 +3 位作者 申熠 史晓凯 崔静磊 张慧荣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4-9101,共8页
随着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基替代材料得到了广泛关注,木质素来源广泛,储量巨大,但全球仅有约5%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因此本研究采用一步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FeCl_(3)作为活化剂,尿素为氮源,制备了一种分级多孔木质素基... 随着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基替代材料得到了广泛关注,木质素来源广泛,储量巨大,但全球仅有约5%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因此本研究采用一步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FeCl_(3)作为活化剂,尿素为氮源,制备了一种分级多孔木质素基氮硫共掺杂活性炭,探究其在超级电容器和CO_(2)吸附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木质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在6 mol/L KOH为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AC-1-NS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高达275 F/g的比电容,AC中丰富的孔结构和杂原子决定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掺氮引入的N-5、N-6、N-Q,掺硫引入的-SO x-导致不同AC的比电容产生差距。AC-2-NS的比表面积达到1510 m^(2)/g、微孔率为75.8%,CO_(2)吸附量达到2.86 mmol/g,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共同决定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co_(2)吸附
下载PDF
充分稳定和暴露的铜基异质结实现CO_(2)高效电还原制乙醇
20
作者 蒋兴星 赵雨昕 +5 位作者 孔艳 孙建桔 冯上照 胡琪 杨恒攀 何传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16-225,共10页
二氧化碳(CO_(2))虽然被视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温室气体,但也是储量最丰富的碳资源,对其进行转化和利用将对社会环境和能源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电化学还原CO_(2)(CO_(2)RR)不仅转化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众多催化剂中,... 二氧化碳(CO_(2))虽然被视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温室气体,但也是储量最丰富的碳资源,对其进行转化和利用将对社会环境和能源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电化学还原CO_(2)(CO_(2)RR)不仅转化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众多催化剂中,廉价易得的铜基催化剂被认为是电化学催化还原CO_(2)生成高附加值产物的理想催化剂之一,其中铜氧化物的存在是CO_(2)RR生成高附加值产物的关键.然而,CO_(2)RR过程是在负电位下进行的,当施加电位低于‒0.1 VRHE时,铜氧化物很容易被还原为金属态铜.因此,催化剂稳定氧化态铜的能力在保持连续、高效和稳定的CO_(2)RR产多碳产物性能中至关重要.本文将简单的O_(2)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合成了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的Cu/Cu_(x)O异质结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CO_(2)RR的性能.在静电纺丝过程中,Cu-ZIF-8前驱体的加入使得热处理后的原丝纤维中形成了丰富的网络贯穿多孔结构,该结构有效地实现了铜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随后,通过O_(2)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碳纳米纤维中构建了大量的开放介孔,为CO_(2)的吸附和反应提供了有利环境,并使Cu/Cu_(x)O异质结位点暴露于反应界面.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400 mA cm^(‒2)电流密度下,独特的Cu/Cu_(x)O异质结活性位点电催化还原CO_(2)生成乙醇的法拉第效率可达70.7%,该性能优于未经O_(2)等离子体处理的多孔铜纳米纤维.此外,高暴露的Cu/Cu_(x)O异质结活性位点显著地增加实际参与反应的活性位点数量,经计算Cu/Cu_(x)O异质结CO_(2)RR产乙醇的质量活性高达8.4 A mg^(‒1),是目前报道生产乙醇的较高质量活性.多孔碳纳米纤维衬底不仅具有协同电子输运能力,而且在CO_(2)RR测试中施加的负电压有助于维持Cu/Cu_(x)O异质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在高电流密度下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催化稳定性.此外,本文利用原位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有限元模拟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方法深入研究了Cu/Cu_(x)O异质结的催化机理.原位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了在CO_(2)RR过程中Cu_(x)O的动态稳定状态以及关键信号*CO和C‒C键的存在;理论计算表明,Cu/Cu_(x)O异质结的存在促进了关键中间体*CO的溢流,降低了C‒C耦合过程的反应能垒,从而提高了还原产物乙醇的产率.综上,本文成功地在多孔铜纳米纤维中引入氧化物物种,并优化了纤维孔结构.其表现出了较好的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可高选择性生成乙醇,其独特的多孔碳纤维结构充分暴露了活性位点,实现了较高的质量活性.本文所采用的催化剂组分和微观结构的调控策略为提升电催化中催化剂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还原 Cu/Cu_(x)O异质结 开口孔结构 质量活性 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