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砂矿物成分及粒径配比对CO_(2)水合物合成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马越 赵建忠 +1 位作者 高强 张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在冻土层中用水合物法封存CO_(2)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前景的CO_(2)封存技术。为探究地层性质对CO_(2)封存的影响,在初始压力5.5 MPa、温度1.27℃的条件下,在不同细粒砂矿物成分及粒径配比的影响下进行了CO_(2)水合物合成实验,对实验过程中C... 在冻土层中用水合物法封存CO_(2)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前景的CO_(2)封存技术。为探究地层性质对CO_(2)封存的影响,在初始压力5.5 MPa、温度1.27℃的条件下,在不同细粒砂矿物成分及粒径配比的影响下进行了CO_(2)水合物合成实验,对实验过程中CO_(2)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压力-温度变化、CO_(2)水合物平均生成速率、CO_(2)耗气量和相饱和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粒砂与粗粒砂粒径配比(各组分质量比,下同)为1.0:2.0时的CO_(2)水合物平均生成速率最小(12.60 mmol/min),随着粗粒砂比例的增大,比表面积减少,CO_(2)水合物平均生成速率变慢。蒙脱石黏土不利于CO_(2)水合物生成,粉砂组(含细粒砂与粗粒砂)CO_(2)水合物平均生成速率高于粉砂质黏土组(含细粒砂和蒙脱石黏土),且粉砂组实验更容易实现高的水合物饱和度和CO_(2)耗气量,因此在矿物成分含细粒砂与粗粒砂的区域更适合进行CO_(2)封存。细粒砂与粗粒砂或黏土矿物粒径配比为1.0:0.5时的CO_(2)耗气量分别为0.86 mol、0.77 mol,随着粗粒砂和黏土矿物比例的增大,水合物相饱和度和CO_(2)耗气量均逐渐减小,细粒砂与粗粒砂或黏土矿物粒径配比为1.0:0.5时是适合水合物法封存CO_(2)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水合物 碳封存 黏土 粒径配比
下载PDF
关井阶段CO_(2)作储气库垫层气的动态影响规律
2
作者 曹洪源 柏明星 +2 位作者 杜思宇 张志超 刘业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目的为应对地下储气库中的垫层气损失,采用经济气体CO_(2)作为垫层气,目前,CO_(2)作垫层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条件限制,且对其在关井阶段的应用研究较少,有必要对在关井阶段CO_(2)作垫层气对天然气储气库的运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 目的为应对地下储气库中的垫层气损失,采用经济气体CO_(2)作为垫层气,目前,CO_(2)作垫层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条件限制,且对其在关井阶段的应用研究较少,有必要对在关井阶段CO_(2)作垫层气对天然气储气库的运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有限元模拟CO_(2)作储气库垫层气时,研究关井阶段储气库动态参数(注气压力、注气速率和CO_(2)垫层气比例)对混气带的影响规律。结果注气压力对混气带的影响不大,将其控制在12 MPa左右最为合理,此时混气带占储气面积的比例为23.7315%;混气带面积占比随注气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在注气口附近会出现混合区域,导致回采天然气时出现大量的混合气体,所以注气速率控制在0.7×10^(8) m^(3)/d时最为合理,这时混气带面积占比为18.3246%;CO_(2)作垫层气的比例对天然气-CO_(2)之间的混合影响明显,当CO_(2)垫层气比例为20%时,混气带面积占比为7.236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设计针对混气带的控制措施,当注气压力控制为12 MPa时,注气速率为0.7×10^(8) m^(3)/d,当CO_(2)垫层气比例为20%时,能让储气库的运作更为经济,实验结果可为实际储气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co_(2) 关井阶段 注气压力 注气速率 垫层气比例 混气带占比
下载PDF
LN_(2)/CO_(2)复合制干冰对松散煤体降温特性
3
作者 张铎 孙艺 +3 位作者 赵得福 冶平 文虎 张首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为研究LN_(2)/CO_(2)复合制备干冰对松散煤体的降温特性并实现最优复配,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可视化凝华试验台,系统分析LN_(2)和CO_(2)在不同注输比下对管道内温度、压力及干冰成核效果的影响;以可视化凝华试验为基础,设计搭建松散煤体... 为研究LN_(2)/CO_(2)复合制备干冰对松散煤体的降温特性并实现最优复配,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可视化凝华试验台,系统分析LN_(2)和CO_(2)在不同注输比下对管道内温度、压力及干冰成核效果的影响;以可视化凝华试验为基础,设计搭建松散煤体降温试验台,系统分析不同注输比下LN_(2)和CO_(2)在注输停注过程的传热特征及对松散煤体温度场的抑温效果。结果表明:CO_(2)凝华需要LN_(2)提供足够过冷度,当CO_(2)注输量不变,增大LN_(2)/CO_(2)注输比,管路内制冷温度降低,压力升高,LN_(2)和CO_(2)的混合流体换热效率增加,凝华发生时间提前;相变潜热引起的冷却能量具有时间-空间特征,压注阶段,箱体内各测点温度随时间持续下降,平面一降温速率明显快于平面二,低温区域逐渐呈锥形扩大;回温阶段干冰颗粒在煤层堆积,持续发挥降温惰化作用,注入口附近煤体与高温煤体之间存在温差进行换热,箱体中部温度逐渐升高、四周温度逐渐降低直至平衡;当LN_(2)、CO_(2)注输比为4∶1时,持续降温能力呈现较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了干冰相变冷却技术在矿井防灭火领域的深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_(2)/co_(2) 注输比 干冰 相变 灭火性能
下载PDF
耦合绿电煤气化生产化学品过程CO_(2)减排潜力
4
作者 孙益 郭啸晋 徐祥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耦合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电为煤气化反应供热以消除燃烧供热实现自热平衡的影响,不仅可有效降低气化过程CO_(2)排放量,还能提高合成气氢碳比(H/C),从而降低以煤气化为源头生产化学品的水煤气变换工段中CO_(2)排放。对不同类型的常规气化... 耦合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电为煤气化反应供热以消除燃烧供热实现自热平衡的影响,不仅可有效降低气化过程CO_(2)排放量,还能提高合成气氢碳比(H/C),从而降低以煤气化为源头生产化学品的水煤气变换工段中CO_(2)排放。对不同类型的常规气化反应器和相应的耦合绿电反应器进行建模与模拟,判明合成气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温度对合成气组分的影响,探讨合成气H/C随温度变化规律,并计算不同化学品生产过程的CO_(2)减排潜力。结果表明,耦合绿电的气化反应器合成气中CO_(2)排放较常规气化反应器分别减少了12.63%(固定床)、11.01%(气流床)、9.23%(输运床)和5.12%(流化床),且H/C呈上升趋势;温度对合成气组分影响较大,热解解耦和气化反应的反应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成气组分;温度低于1500 K时,H/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高于1500 K时,H/C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升高;耦合绿电煤基化学品生产过程CO_(2)排放大幅减少,操作在更低温度和压力的气化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合成气H/C和CO_(2)减排潜力;耦合绿电的固定床系统效率优势明显;考虑到耦合绿电的高温反应器存在的技术困难,耦合绿电的固定床、流化床和输运床反应器更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流程模拟 co_(2)减排 氢碳比 绿电
下载PDF
Effect of CO_(2) dilution on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O_(x) emissions of CH_(4)/air mixtures
5
作者 Wenlong Dong Longkai Xiang +2 位作者 Jian Gao Bingbing Qiu Huaqiang C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19-136,共18页
The laminar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_(4)/air premixed flames with CO_(2) addition are systemically studied.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LBV)are performed ... The laminar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_(4)/air premixed flames with CO_(2) addition are systemically studied.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LBV)are performed in CH_(4)/CO_(2)/Air flames with various CO_(2) doping ratio under equivalence ratios of 1.0–1.4.GRI 3.0 mech and Aramco mech are employed for predicting LBV,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AFT),important intermediate radicals(CH_(3),H,OH,O)and NO_(x) emissions(NO,NO_(2),N2O),as well a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The detail analysis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reveals that as the CO_(2) addition increases from 0%to 40%,the LBVs and AFTs decrease monotonously.Under the same CO_(2) doping ratio,the LBVs and AFTs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equivalence ratio,and the maximum of LBV is reached at equivalence ratio of 1.05.The mole fraction tendency of important intermediates and NO_(x) with equivalence ratio and CO_(2) doping ratio are similar to the LBVs and AFTs.Reaction H+O_(2)⇔O+OH is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important intermediates and NO_(x) under the equivalence ratios and CO_(2) addition 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Th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of elementary reactions that the increasing of CO_(2) doping ratio promotes or inhibits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radicals and NO_(x)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dilution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nalysis
下载PDF
Atomic Cu Sites Engineering Enables Efficient CO_(2)Electroreduction to Methane with High CH_(4)/C_(2)H_(4)Ratio
6
作者 Minhan Li Fangzhou Zhang +6 位作者 Min Kuang Yuanyuan Ma Ting Liao Ziqi Sun Wei Luo Wan Jiang Jianping Y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61-375,共15页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into high-value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by using Cu-based catalysts is a promising and attractive technology for CO_(2)capture and utilization,resulting from their high catalytic a...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into high-value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by using Cu-based catalysts is a promising and attractive technology for CO_(2)capture and utilization,resulting from their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The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active sites in Cubased catalysts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Cu-based catalysts for CO_(2)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Herein,a facile and effective strategy is developed to engineer accessible and structural stable Cu sites by incorporating single atomic Cu into the nitrogen cavities of the host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as the active sites for CO_(2)-to-CH_(4)conversion in CO_(2)RR.By regulat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density of Cu sites in g-C_(3)N_(4),an optimal catalyst corresponding to a one Cu atom in one nitrogen cavity reaches the highest CH_(4)Faraday efficiency of 49.04%and produces the products with a high CH_(4)/C_(2)H_(4)ratio over 9.This work provide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tudy on g-C_(3)N_(4)-supported single Cu atom catalyst for efficient CH_(4)production from CO_(2)RR and suggests a principle in designing highly stable and selective high-efficiency Cu-based catalysts for CO_(2)RR by engineering Cu active sites in 2D materials with porous crystal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RR Cu single-atom catalyst g-C_(3)N_(4) METHANE CH_(4)/C_(2)H_(4)ratio
下载PDF
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莉 王益民 +3 位作者 李继庆 张谦 石书强 何云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4-16,共3页
注CO_(2)技术被视为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自生自储的页岩气藏,该技术还未实现商业化应用。本文阐述了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机理,重点分析了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现场试验,得出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 注CO_(2)技术被视为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自生自储的页岩气藏,该技术还未实现商业化应用。本文阐述了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机理,重点分析了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现场试验,得出注CO_(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H_(4) 页岩 竞争吸附 采收率
下载PDF
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梅 李蕾 +3 位作者 苏玉亮 肖朴夫 陈征 骆文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5,共9页
针对页岩储层压裂后一次衰竭开发原油采收率低的问题,基于页岩储层的低孔、超低渗透特征,提出了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实验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的室内岩心实验评价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吞吐页岩油的效... 针对页岩储层压裂后一次衰竭开发原油采收率低的问题,基于页岩储层的低孔、超低渗透特征,提出了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实验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的室内岩心实验评价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吞吐页岩油的效果,并对实验过程中注入介质、焖井时间、注入压力、吞吐轮次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明确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对不同孔隙类型中原油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吞吐可以有效提高页岩油采收率;对于物性较差的页岩岩心,焖井时间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大影响;注入压力与超临界CO_(2)/H_(2)O混合流体的扩散速度和渗流能力密切相关,混相条件下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增加吞吐轮次大孔隙中的原油动用效果较好,但无法通过增加吞吐轮次动用更多微小孔隙中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超临界co_(2)/H_(2)O 注气吞吐 动用程度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_(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法的啤酒花提取物香气特征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欧泽洁 孔凡玉 +2 位作者 周月南 杨朝霞 庞雪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53,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冷萃取啤酒花香气提取物的香气特征差异及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spinning cone column,SCC)法分别制备了酒花提取物,利用风味剖面定量描述分析对比研究两种酒花提取物的香气特征;采用溶剂辅助... 目的比较两种冷萃取啤酒花香气提取物的香气特征差异及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spinning cone column,SCC)法分别制备了酒花提取物,利用风味剖面定量描述分析对比研究两种酒花提取物的香气特征;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结合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两种提取物中关键香气物质构成。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的浸膏草药香、木香突出,SCC提取物橘香、果香明显。芳樟醇、β-月桂烯、顺-3-己烯-1-醇为两种酒花提取物的共有关键香气化合物。邻伞花烃、辛酸甲酯、2-壬酮是超临界CO_(2)萃取浸膏的特有关键香气化合物,2-甲基丁醇、卞醇和壬醛为SCC提取物的特征香气物质。超临界CO_(2)萃取擅长提取萜烯化合物,SCC对醇类、酯类、萜烯醇类化合物的富集率较高。结论两种酒花提取物的香气风格特征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酒花拓展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风味剖面定量描述分析 超临界co_(2)萃取 旋转锥体柱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氮添加对镉污染下两种树木叶片元素含量及回收率的影响
10
作者 肖美娟 尧波 +1 位作者 张桂华 温达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84,共12页
选择造林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对象,采用开顶生长箱(open-top chamber,OTC)构建实验林,探讨镉(Cd)胁迫及其与大气CO_(2)浓度升高、氮(N)添加的复合作用对2种树木叶片N、P养分利用策略和Cd... 选择造林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对象,采用开顶生长箱(open-top chamber,OTC)构建实验林,探讨镉(Cd)胁迫及其与大气CO_(2)浓度升高、氮(N)添加的复合作用对2种树木叶片N、P养分利用策略和Cd积累特征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CK)、加Cd[10 kg Cd/(hm^(2)·a)](Cd)、加Cd与加CO_(2)(700μmol/mol)(CdC)、加Cd与加N[100 kg N/(hm^(2)·a)](CdN)、加Cd加CO_(2)加N(CdCN)。处理约2.5 a后,测定两树种的成熟叶和衰老叶中N、磷(P)和Cd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两树种叶片P含量及P回收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叶片N含量及N回收率;CdN处理下两树种叶片N含量升高;Cd和CdN处理下樟树叶N回收率显著降低。Cd、CdC、CdN和CdCN处理下两树种叶片Cd积累浓度及樟树成熟叶中的Cd/N和Cd/P升高。大叶相思叶片N、P回收率显著高于樟树,Cd积累浓度显著低于樟树。速生豆科固氮树种大叶相思比普通非固氮树种樟树具有更好的N、P养分利用策略和抵御叶片积累Cd的能力,表明大叶相思可以作为Cd污染林地土壤生态修复的适宜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氮添加 co_(2)浓度升高 养分回收 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ZnZr/HZSM-5复合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备C_(5+)异构烷烃
11
作者 马晓玲 王晓星 +2 位作者 宋法恩 马梓轩 谭猗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7-767,共11页
本研究将锌锆氧化物(ZnZr)与HZSM-5分子筛有效耦合制得系列ZnZr/HZSM-5复合催化剂,考察了HZSM-5硅铝比及Zn/Zr比对复合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备C5+异构烷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Al_(2)O_(3)=130,Zn/Zr=1∶5制得的ZnZr-4/HZSM-5... 本研究将锌锆氧化物(ZnZr)与HZSM-5分子筛有效耦合制得系列ZnZr/HZSM-5复合催化剂,考察了HZSM-5硅铝比及Zn/Zr比对复合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备C5+异构烷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Al_(2)O_(3)=130,Zn/Zr=1∶5制得的ZnZr-4/HZSM-5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CO_(2)加氢制C_(5+)异构烷烃性能,CO_(2)转化率为17%,CO选择性抑制到25%,C_(5+)烃及C_(5+)烃中异构烷烃选择性分别达60%及89%。该复合催化剂稳定性良好,连续运转120 h未出现失活现象。ZnZr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的良好匹配对CO_(2)加氢高选择性合成C5+异构烷烃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C_(5+)异构烷烃 ZnZr氧化物 HZSM-5分子筛 Zn/Zr比
下载PDF
电石渣直接湿法碳酸化固定CO_(2)的反应特性
12
作者 孔啸 赵传文 +3 位作者 孙健 郭亚飞 亓皓月 卢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36,共8页
碱性固废湿法碳酸化是一种矿化固定CO_(2)的有效方式。为探究电石渣废弃物直接湿法碳酸化固定CO_(2)的反应特性,基于高压反应釜试验装置,在常温环境下研究液固比(5~20)、碳酸化时间(0~4 h)和反应压力(0.1~1.0 MPa)对电石渣碳酸化速率和C... 碱性固废湿法碳酸化是一种矿化固定CO_(2)的有效方式。为探究电石渣废弃物直接湿法碳酸化固定CO_(2)的反应特性,基于高压反应釜试验装置,在常温环境下研究液固比(5~20)、碳酸化时间(0~4 h)和反应压力(0.1~1.0 MPa)对电石渣碳酸化速率和CO_(2)固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石渣具备良好的CO_(2)固定能力,1 h内整体碳酸化反应基本完成,CO_(2)固定能力会随液固比和反应压力的增加而提升。反应时间4 h,最优工况(1 MPa、液固比20)下电石渣的CO_(2)固定量达9.26 mmol/g,而在0.1 MPa、液固比5时,电石渣的CO_(2)固定量仅3.58 mmol/g。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热重分析证明了电石渣碳酸化反应后生成了大量CaCO3,且碳酸化产物的粒径显著减小。因此,在反应釜中常温加压条件下,电石渣直接液相碳酸化即具备较好的CO_(2)固定能力和较高的碳酸化效率。本研究结果能为电石渣加速矿化固定CO_(2)的技术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矿化 碱性固废 液固比 co_(2)压力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再热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火用]分析
13
作者 刘国浩 余廷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建立了超临界CO_(2)一次再热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模型,深入分析了各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分流比对换热器夹点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对应的最佳分流比,同时分析了各部件火用损率的大小。结果表明:随着再热压力的升高,系... 建立了超临界CO_(2)一次再热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模型,深入分析了各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分流比对换热器夹点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对应的最佳分流比,同时分析了各部件火用损率的大小。结果表明:随着再热压力的升高,系统火用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存在最佳再热压力;对整个发电系统,锅炉是火用损最大的设备,而对热力循环,回热换热器是火用损影响最大的环节;由于分流的存在,系统火用效率受主压缩机出口压力和入口温度的影响并非单调变化;分流比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其对高温回热器和低温回热器回热度的影响,以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布雷顿循环 再热循环 分流比 [火用]效率
下载PDF
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水热-高温固相法合成及参数控制
14
作者 郭小毓 吕光哲 +2 位作者 张文康 徐有申 仝斌斌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文章采用水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采用SEM/XRD/TG-DSC对先驱体NCA-OH及NCA阴极材料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NCA-OH/NCA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驱体一次颗粒由细小的... 文章采用水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采用SEM/XRD/TG-DSC对先驱体NCA-OH及NCA阴极材料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NCA-OH/NCA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驱体一次颗粒由细小的纳米片精细结构转变为纳米针状,NCA颗粒由花瓣状转变为纳米棒状。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驱体NCA-OH晶相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较高温度可导致NCA的(003)晶面结晶度有所降低。另外,随反应时间的延长,I 003/I 104的峰强比逐渐增大,表明NCA正极材料层状结构中Li/Ni离子混排程度逐渐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水热-高温固相法 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 峰强比
下载PDF
多孔介质和CO_(2)抑制低氢比甲烷爆炸的效应研究
15
作者 郑露露 段玉龙 +1 位作者 李泽欢 贾海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1-1056,共6页
为了研究管道内掺氢天然气的抑爆技术,在定制的100 mm×100 mm×1000 mm有机透明玻璃管道中,使用多孔介质和CO_(2)抑制掺氢比为10%的甲烷爆炸的协同效应,探究了多孔介质协同CO_(2)作用于火焰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喷气位置的变化... 为了研究管道内掺氢天然气的抑爆技术,在定制的100 mm×100 mm×1000 mm有机透明玻璃管道中,使用多孔介质和CO_(2)抑制掺氢比为10%的甲烷爆炸的协同效应,探究了多孔介质协同CO_(2)作用于火焰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喷气位置的变化对爆炸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协同CO_(2)作用于火焰发展的不同时期,CO_(2)左侧贴壁喷气均不能使火焰于多孔介质处淬熄,CO_(2)作用于指头形火焰,且火焰前峰处于喷头正下方时对火焰的传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CO_(2)右侧贴壁喷气可成功阻挡火焰传播,对火焰速度峰值、火焰平均速度以及爆炸超压峰值均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说明多孔介质协同CO_(2)的气固两相双重抑爆机制效果优于单一多孔介质抑爆,为掺氢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复合抑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多孔介质 低氢比甲烷 协同抑爆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对幼儿园教室CO_(2)浓度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方徐根 官万延 何宇航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幼儿园教室新风量不足会导致室内CO_(2)浓度偏高,加大新风量,能有效降低室内CO_(2)浓度。通过工程验证了采用人体CO_(2)释放量的理论计算来设计幼儿园新风量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比国内现行涉及通风设计的标准,总结出了室内通风要求的技... 幼儿园教室新风量不足会导致室内CO_(2)浓度偏高,加大新风量,能有效降低室内CO_(2)浓度。通过工程验证了采用人体CO_(2)释放量的理论计算来设计幼儿园新风量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比国内现行涉及通风设计的标准,总结出了室内通风要求的技术参数缺乏一致性并存在明显分歧,建议加强相关标准在通风设计参数方面的统一性工作,并推荐采用人体CO_(2)释放量作为新风量选取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co_(2) 稀释 新风量 幼儿园 通风
下载PDF
悬浮电极缺陷不同局部放电强度下的C_(6)F_(12)O/CO_(2)混合气体分解特性研究
17
作者 饶夏锦 张晓星 +3 位作者 黎大健 张磊 彭博雅 黄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3,共7页
C_(6)F_(12)O是一种具有潜力的SF6替代气体,为了探究C_(6)F_(12)O/CO_(2)混合气体在悬浮电极缺陷不同局部放电强度下的分解特性,搭建了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平台,在不同外施电压下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进行96 h局部放电分解实验,... C_(6)F_(12)O是一种具有潜力的SF6替代气体,为了探究C_(6)F_(12)O/CO_(2)混合气体在悬浮电极缺陷不同局部放电强度下的分解特性,搭建了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平台,在不同外施电压下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进行96 h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分解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对分解组分含量、产气速率、特征气体比值与局部放电强度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产物(CF_(4)、C_(2)F_(6)、C_(3)F_(8)、C_(3)F_(7)H)浓度、产气速率的变化规律上存在差异,可选择作为判断局部放电强度的特征组分;特征组分浓度关系为c(CF_(4))>c(C_(2)F_(6))≈c(C_(3)F_(8))>c(C_(3)F_(7)H),产气速率关系与之相类似;特征组分浓度随放电强度增加呈“线性-饱和”的增长关系;初步认为可以利用c(CF_(4))/c(C_(3)F_(7)H)作为辅助依据,c(CF_(4)+C_(2)F_(6)+C_(3)F_(8))^(2)/c(C_(3)F_(7)H)^(2)作为主要依据,结合组分浓度以及产气速率,可以进一步判断PD强度和缺陷严重程度,研究结果为找出适用于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的运维监测手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F_(12)O/co_(2)混合气体 局部放电 悬浮电极缺陷 分解特性 含量比值
下载PDF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超临界CO_(2)锂铅包层初步分析
18
作者 黄凯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3-126,136,共5页
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超临界CO_(2)锂铅包层研究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包层设计准则和目标,介绍了以液态锂铅作为冷却剂的超临界CO_(2)包层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包层核性能及产氚性能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在不考虑窗口损失的情... 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超临界CO_(2)锂铅包层研究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包层设计准则和目标,介绍了以液态锂铅作为冷却剂的超临界CO_(2)包层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包层核性能及产氚性能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在不考虑窗口损失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氚增殖率(TBR)大于1的要求。最后,指出了该包层研发的难点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 超临界co_(2) 氚增殖率 锂铅包层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19
作者 林成 习汝文 +2 位作者 吴榆 李佩研 高群 《时代汽车》 2023年第21期137-140,153,共5页
为了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N/P比以及充放电电压区间下的全电池性能表现。经对比数据发现,当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NCM111)... 为了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N/P比以及充放电电压区间下的全电池性能表现。经对比数据发现,当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NCM111)和负极材料Li_(4)Ti_(5)O_(12)(LTO)的N/P比为1.0:1.0,充放电电压区间为0.5~3.2V时,电池具备较好的比容量、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本文为后续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工业化制造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Li_(4)Ti_(5)O_(12) 全电池 N/P比 电压区间
下载PDF
高压CO_(2)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实验和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学文 杨凯然 +2 位作者 杨健 唐国祥 边江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78,共8页
温室气体CO_(2)的捕捉和储存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大意义。CO_(2)水合物法储存CO_(2)具有效率高、储量大、易运输等优点。为了更高效制备CO_(2)水合物,对其生成机理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水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模型,对水合物生成条... 温室气体CO_(2)的捕捉和储存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大意义。CO_(2)水合物法储存CO_(2)具有效率高、储量大、易运输等优点。为了更高效制备CO_(2)水合物,对其生成机理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水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模型,对水合物生成条件进行预测,利用高压静态釜式反应容器开展水合物生成实验,通过温度压力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选取化学势能差作为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的基础上建立气体消耗速率模型,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对吻合。在低于水合物相平衡温度的条件下,升高容器的内反应压力可以促进气-液质量交换过程,提高生成效率。在生成过程中测得不同位置的电阻率变化数据,发现容器内的电阻率随固态水合物的生成而升高,并且首先在容器上部靠近壁面处结晶、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水合物 高压反应容器 生成动力学 气体消耗速率 电阻率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