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 mm型CO_(2)致裂器内部参数对致裂器做功能力影响
1
作者 鲁寨军 王志富 +3 位作者 姚术健 钟睦 史湘石 陈斐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6,共9页
为快速获得液态CO_(2)致裂器内部参数对致裂器做功能力的影响特征,优化提高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设计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快速评估试验装置。使用煤矿用38 mm型致裂器进行4水平3因素的9组正交试验,分析... 为快速获得液态CO_(2)致裂器内部参数对致裂器做功能力的影响特征,优化提高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设计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快速评估试验装置。使用煤矿用38 mm型致裂器进行4水平3因素的9组正交试验,分析液态CO_(2)致裂器发热管内部装药量、主管内液态CO_(2)填充量、泄能片厚度以及泄能头释放口径对于致裂器做功能力的影响主次顺序;进一步对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固定变量试验,分析最重要影响因素对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对于煤矿用38 mm型CO_(2)致裂器,泄能片厚度对于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的影响最大,发热管内部装药量次之,主管内液态CO_(2)填充量及泄能头释放口径影响最弱;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随着泄能片的厚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泄能片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液态CO_(2)致裂器做功能力增幅不够明显,达到一定厚度泄能片不会破裂,当38 mm型致裂器内部参数设置为CO_(2)质量0.33 kg、释放口径18 mm、装药量60 g、泄能片厚度2.0 mm时致裂器做功能力对应三硝基甲苯(TNT)当量为0.202 kg,相对当前工地使用参数做功能力提升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致裂器 内部参数 做功能力 液态co_(2)填充量 发热管内部装药量 泄能片厚度 泄能头释放口径
下载PDF
古龙页岩油注CO_(2)/烃类气相态特征及多周期作用机制
2
作者 宋兆杰 邓森 +5 位作者 韩啸 张翊航 张利超 李斌会 陈旻宸 李培宇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发性油藏,当压力降低至泡点压力以下时,原油的黏度和密度快速增大,原油物性急剧变差。因此,对于成熟度较高的页岩油,利用注气补充地层能量并维持良好的原油物性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且注CO_(2)对原油的膨胀、降黏效果均优于注烃类气。此外,注CO_(2)/烃类气可使古龙页岩油由弱挥发性油藏向挥发性油藏转变,先注烃类气再注CO_(2)使得古龙页岩油呈现出由挥发性油藏进一步向凝析气藏过渡的趋势。古龙页岩油脱气后的溶解气驱效果更优,产出油相呈现连续的泡沫油状态。注CO_(2)/烃类气可为地层原油补充溶解气和弹性能量,注CO_(2)对原油中间烃组分(C_(5)—C_(10))和重烃组分(C_(11)+)的抽提效果均较好,注烃类气对原油中间烃组分的抽提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相态特征 co_(2)/烃类气 多周期注气采油 溶解气驱 组分传质
下载PDF
高含CO_(2)凝析气藏成藏过程中的流体相行为及油环体积预测
3
作者 陈浩 左名圣 +5 位作者 王红平 王朝锋 徐程浩 杨柳 刘希良 袁志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6-1518,共13页
成藏后期的CO_(2)充注导致里贝拉区块高含CO_(2)次生凝析气藏的流体相行为十分复杂,油环体积预测难度很大。本文通过流体相平衡模拟、组分梯度分布计算及CO_(2)充注可视化实验,刻画了CO_(2)充注过程中的油气相行为,揭示了油环体积的动... 成藏后期的CO_(2)充注导致里贝拉区块高含CO_(2)次生凝析气藏的流体相行为十分复杂,油环体积预测难度很大。本文通过流体相平衡模拟、组分梯度分布计算及CO_(2)充注可视化实验,刻画了CO_(2)充注过程中的油气相行为,揭示了油环体积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气顶气组分拟合的高含CO_(2)次生凝析气藏油环体积预测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CO_(2)充注下的油环体积变化分为4个阶段:充注初期,油环以溶胀为主;充注前期,CO_(2)不断置换并萃取油相中的轻质组分,油环体积迅速降低;充注中期,CO_(2)持续萃取油相的轻、中质组分,油环体积缓慢减小;充注后期,CO_(2)-原油组分传质作用明显减弱,压缩效应导致油环体积进一步减小。2)轻质组分的强流动性使气顶气组成均一,重力分异作用使纵向上油环组分呈梯度变化。3)油环体积与气顶气组成和气油比密切相关。4)基于气顶气拟合新方法和不同井深现场勘探预测的油环体积占比分别为19.21%和22.30%,与CO_(2)充注可视化实验获得的油环体积占比(20.60%)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co_(2)-原油组分传质 流体相行为 油环体积预测 组分梯度分布 可视化实验
下载PDF
盐水层地质参数对CO_(2)封存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琳琳 赖枫鹏 +1 位作者 董银涛 戴玉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32-3943,共12页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盐水层封存CO_(2)由于具有分布面积广和封存潜力大等多重优势,逐渐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2050年世界净零目标、减少CO_(2)排放的有效方法。为提高盐水层中CO_(2)的封存效果,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盐水层封存CO_(2)由于具有分布面积广和封存潜力大等多重优势,逐渐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2050年世界净零目标、减少CO_(2)排放的有效方法。为提高盐水层中CO_(2)的封存效果,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地质封存项目数据为基础,采用Petrasim软件中的TOUGHREACT/ECO_(2)N模块,选取CO_(2)溶解质量和气态CO_(2)饱和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盐溶液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2个方面,揭示地层盐水盐度、地层盐水组分、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渗透率5个地质参数对盐水层CO_(2)封存的影响机制,并定量评价CO_(2)封存效果。结果表明:①各地质参数主要通过改变CO_(2)、地层盐水的密度和黏度、CO_(2)溶解度以及CO_(2)–盐水–岩石的化学反应等,进而控制地层流体的溶解度、流动性和传质性;②CO_(2)的溶解度和地层盐水密度分别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大,但前者受其影响程度更大,从而盐度对CO_(2)的溶解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低盐度的盐水层更有助于增加CO_(2)封存量及提高埋存安全性;③根据苏林分类法得到的4种盐溶液组分中,CaCl_(2)水型对应的CO_(2)溶解质量略低于其他3种水型,但整体上不同盐溶液组分对CO_(2)封存效果影响不大;④在CO_(2)溶解度和气液两相黏度比的共同作用下,CO_(2)溶解质量随压力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少,气态CO_(2)饱和度变化相反;渗透率对气体流动性和运移距离起直接控制作用,因此地层压力和温度越低,渗透率越大的盐水层越有利于CO_(2)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储层 co_(2)地质封存 地质参数 co_(2)溶解质量 气态co_(2)饱和度
下载PDF
缩口T型微通道内纳米流体吸收CO_(2)的流动与传质研究
5
作者 赵若晗 黄蒙蒙 +3 位作者 朱春英 付涛涛 高习群 马友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构建了一种气相缩口的T型微通道,研究了二氧化硅(SiO_(2))纳米流体吸收CO_(2)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性能。在实验范围内,观察到了泡状流、串珠流、紧密弹状流和弹状-环状流。随着气相流速的增加,泡状流的气泡生成频率f和比表面积a快... 构建了一种气相缩口的T型微通道,研究了二氧化硅(SiO_(2))纳米流体吸收CO_(2)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性能。在实验范围内,观察到了泡状流、串珠流、紧密弹状流和弹状-环状流。随着气相流速的增加,泡状流的气泡生成频率f和比表面积a快速增大,串珠流的f和a变化很小,紧密弹状流的f和a逐渐减小。随着连续相和分散相流速的增大以及纳米颗粒浓度的升高,液侧体积传质系数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与等宽T型通道相比,缩口T型微通道的最大比表面积增幅达29.6%。结果表明气相入口的缩径效应可有效提高气液两相流的传质面积,有利于气液传质性能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纳米流体 微通道 传质 过程强化
下载PDF
大气^(14)CO_(2)的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崔晓宇 邢冠华 +2 位作者 王超 于建钊 袁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大气^(14)CO_(2)以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成为当前减污降碳工作的热点。该文从加速器质谱14 C分析基础出发,系统介绍了加速器质谱的工作原理、大气样品的采集及纯化、石墨化样品的制备和测定,阐述了大气碳监测领域... 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大气^(14)CO_(2)以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成为当前减污降碳工作的热点。该文从加速器质谱14 C分析基础出发,系统介绍了加速器质谱的工作原理、大气样品的采集及纯化、石墨化样品的制备和测定,阐述了大气碳监测领域^(14)CO_(2)测试的研究进展。随着加速器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气^(14)CO_(2)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大气化石源CO_(2)的来源,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减污降碳工作。未来应统一制定^(14)CO_(2)监测方法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和质控手段,完善实验仪器配套设施,加快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14)co_(2)分析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O_(2)吸收过程中气相分压对Rayleigh对流传质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瑞凯 张会书 +1 位作者 郑龙云 曾爱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3-924,共12页
界面浓度梯度导致的Rayleigh对流现象能够显著提高CO_(2)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然而目前该过程的传质强化机制尚未清晰。为探究Rayleigh对流传质过程的强化机制,本文以水吸收CO_(2)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激光诱导荧... 界面浓度梯度导致的Rayleigh对流现象能够显著提高CO_(2)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然而目前该过程的传质强化机制尚未清晰。为探究Rayleigh对流传质过程的强化机制,本文以水吸收CO_(2)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实现了不同气相CO_(2)分压条件下界面对流的可视化与定量测量。实验发现,界面平均浓度在对流发生的临界时刻会瞬间下降并在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形成后上升,最终的界面平均浓度会随着气相CO_(2)分压减小而减小;对流发生后,系统传质能力的提高分为两个阶段,涡量场在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形成前起主导作用,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形成后,系统传质能力的提高则是由涡量场与界面浓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形成后,不同系统的平均瞬时传质系数与平均涡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浓度场与速度场相互作用形成的涡量场在对流传质强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Rayleigh对流 传质 激光诱导荧光 粒子图像测速
下载PDF
垂直管内高质量流速超临界CO_(2)换热特性
8
作者 朱兵国 巩楷刚 彭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7-947,共11页
利用已有的流动传热实验数据,对不同湍流模型预测超临界CO_(2)(S-CO_(2))传热能力进行了评价及选取,确定了SST k-ω湍流模型为最优模型。分析了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浮升力和流动加速效应对内径为10mm的垂直加热管内S-CO_(2)... 利用已有的流动传热实验数据,对不同湍流模型预测超临界CO_(2)(S-CO_(2))传热能力进行了评价及选取,确定了SST k-ω湍流模型为最优模型。分析了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浮升力和流动加速效应对内径为10mm的垂直加热管内S-CO_(2)的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些工况条件下Bu<10^(-5)、Bu^(*)<5.6×10^(-7)和K_(v)<3×10^(-6)并不满足,表明浮升力和流动加速度效应并不能解释高质量流速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基于超临界类沸腾理论,建立了垂直加热管内S-CO_(2)类沸腾传热模型,并阐述了S-CO_(2)传热恶化现象,径向方向上S-CO_(2)热物性和湍流的详细分布表明超临界传热受类气膜的厚度、类气膜的热性质和近壁区湍流动能的影响很大,成功解释了SCO_(2)在高质量流速下的传热机理。最后引入超临界沸腾数SBO,提出了适用高质量流速的传热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高质量流速 传热 关联式 数值计算
下载PDF
CO_(2)多气泡上升过程传质特性的数值分析
9
作者 曾乐翔 裴东号 +1 位作者 王现刚 曹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2,48,共7页
为了揭示CO_(2)多气泡上升行为和气液传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VOF(流体体积法)多相流模型结合自定义程序,实现气泡流动与传质的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_(2)多气泡上升过程出现了聚并、破碎、自由上升和排斥等相互作用现象,气泡尾... 为了揭示CO_(2)多气泡上升行为和气液传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VOF(流体体积法)多相流模型结合自定义程序,实现气泡流动与传质的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_(2)多气泡上升过程出现了聚并、破碎、自由上升和排斥等相互作用现象,气泡尾流经历对称脱落、过渡态和周期性脱落3个阶段,气泡初始间距、气泡初始大小和液相物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多气泡的运动和传质过程。初始间距较小时气泡易聚并,聚并过程减小了气液接触面积,不利于传质;初始直径较小时气泡运动越不稳定,停留时间长,可以促进气液传质;液相黏度越大阻力越大,抑制了气相在尾流的扩散,不利于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泡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聚并
下载PDF
微界面强化CO_(2)和环氧丙烷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10
作者 周驰 门广平 +2 位作者 朱俊超 王欣妍 李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2,共6页
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建立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微界面强化间歇和连续工艺。优选离子液体催化剂种类,采用在线成像测量技术观测MIR(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和BCR(鼓泡塔反应器)的气液体系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2种反应器的... 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建立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微界面强化间歇和连续工艺。优选离子液体催化剂种类,采用在线成像测量技术观测MIR(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和BCR(鼓泡塔反应器)的气液体系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2种反应器的反应效能,讨论传质强化对PC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鼓泡塔反应器,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将反应体系气液界面尺度由mm-cm级调控为μm级,大幅度提高了相界面积和质能传递效率,导致相同间歇反应工况下反应速率提升77%,CO_(2)利用率提高40%;在较温和条件(110℃,2 MPa)、催化剂用量(摩尔分数)0.375%、空时3.3 h、n(CO_(2)):n(PO)=1.25:1下进行连续化反应,PC收率稳定在98%以上。研究结果为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应用于碳酸丙烯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界面强化反应器 碳酸丙烯酯 co_(2) 气液体系特征参数 传质强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精油成分——仪器分析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尊祥 胡玉玲 +1 位作者 胡玉斐 肖华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精油成分是我院“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器分析部分)”的本科综合实验,以往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精油,存在提取率低、溶剂残留、工艺时间长等问题。超临界CO_(2)萃取是先进的绿色萃取技术,对于天然产物中有效...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精油成分是我院“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器分析部分)”的本科综合实验,以往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精油,存在提取率低、溶剂残留、工艺时间长等问题。超临界CO_(2)萃取是先进的绿色萃取技术,对于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提取有较大优势。本实验通过超临界CO_(2)萃取提取柑橘精油,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比较,共提取精油成分106个组分,各类成分相对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萜烯、醛、酸、酯、酮和醇类,其中萜烯类成分为89.55%。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处理样品,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研究和创新思维,减少实验时间,减少有毒试剂使用,进行绿色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综合实验
下载PDF
大型烟气CO_(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研究
12
作者 赵耀 王成满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本文综合考虑脱碳剂对烟气二氧化碳(CO_(2))的物理、化学吸收作用,进行了45万m^(3)/h烟气CO_(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详细计算了填料吸收塔的直径、高度、脱碳剂循环量、填料层气液间CO_(2)的传质系数、传质通量、停留时间和CO_(2)脱除率... 本文综合考虑脱碳剂对烟气二氧化碳(CO_(2))的物理、化学吸收作用,进行了45万m^(3)/h烟气CO_(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详细计算了填料吸收塔的直径、高度、脱碳剂循环量、填料层气液间CO_(2)的传质系数、传质通量、停留时间和CO_(2)脱除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填料吸收塔中脱碳剂对CO_(2)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8.2%,CO_(2)反应属于液膜控制,总传质系数较低,填料吸收塔的设备体积庞大,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吸收塔设计 传质通量 脱除率 脱碳剂
下载PDF
纳米颗粒强化船舶烟气CO_(2)吸收解吸性能实验
13
作者 李倬毅 孟骏 +4 位作者 郭姜敏 杨晓冬 马钢 刘少俊 郑成航 《柴油机》 2024年第5期8-16,共9页
利用鼓泡吸收和解吸实验装置研究TiO_(2)和SiO_(2)纳米颗粒对质量分数为30%的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溶液CO_(2)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0%的TiO_(2)-MEA吸收剂的吸收增强因子最佳,可以达到1.095。吸收前... 利用鼓泡吸收和解吸实验装置研究TiO_(2)和SiO_(2)纳米颗粒对质量分数为30%的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溶液CO_(2)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0%的TiO_(2)-MEA吸收剂的吸收增强因子最佳,可以达到1.095。吸收前后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解吸过程中,相较质量分数为30%的MEA吸收剂,质量分数为0.10%的TiO_(2)-MEA和质量分数为0.10%的SiO_(2)-MEA吸收剂相对热损耗分别降低7.1%和7.0%,解吸容量分别提升7.69%和7.53%。此外,纳米颗粒对其他有机胺吸收剂也具有一定作用,在解吸过程中,显著提高有机胺吸收剂解吸速率的峰值,缩短达到解吸速率峰值的时间,提高解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烟气 co_(2)捕集 纳米流体 传质增强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for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in a high-gravity environment
14
作者 Kangrui Nie Ruize Shang +3 位作者 Fuming Miao Liuxiang Wang Youzhi Liu Weizhou Ji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17-125,共9页
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in a high-gravity environment.The effects of absorbent type,high-g... 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in a high-gravity environment.The effects of absorbent type,high-gravity factor,gas/liquid ratio,and initial BaCl2concentration on the absorption rate and amount of CO_(2)and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bsorption rate and amount of CO_(2)follow the order of ethyl alkanolamine(MEA)>diethanol amine(DEA)>N-methyldiethanolamine(MDEA),and thus MEA is the most effective absorbent for CO_(2)absorption.The absorption rate and amount of CO_(2)under high gravity are higher than that under normal gravity.Notably,the absorption rate at 75 min under high gravity is approximately 2 times that under normal gravity.This is because the centrifugal force resulting from the high-speed rotation of the packing can greatly increas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nd micromixing.The particle size of BaCO_(3)prepared in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is in the range of 57.2—89 nm,which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prepared in the bubbling reactor(>100.3 nm),and it also has higher purity(99.6%)and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14.119 m^(2)·g^(-1)).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igh-gravity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carbon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gravity technology Wet absorption co_(2)capture Enhanced mass transfer co_(2)utilization Barium carbonate
下载PDF
Visu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nanofluids application to promote CO_(2) absorption in a bubble column
15
作者 Shangyuan Cheng Guisheng Qi +1 位作者 Yuliang Li Yixuan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8-237,共10页
The addition of dispersed-phase nanoparticles in the liquid phase can enhance the gas-liquid transfer process as the suspended nanoparticles affect the transfer process inside the fluid through microdisturbance or mic... The addition of dispersed-phase nanoparticles in the liquid phase can enhance the gas-liquid transfer process as the suspended nanoparticles affect the transfer process inside the fluid through microdisturbance or micro-convection effects.In this article,a high-speed digital camera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bubble behavior of CO_(2) in pure water and nanofluid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O_(2) gas flow rate,nanoparticle solid content and type on the bubble behavior in the fluids.The CO_(2) absorption performance in three water-based nanofluids were compared in a bubbler.And the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O_(2) bubble absorp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nhance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nanoparticles affecte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bubbles in the fluid,shortened the bubble detachment time,reduced the detachment diameter,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gas-liquid contact area,and improved the bubbles detachment frequency.The system with MCM-41 corresponded to a higher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Uncalined MCM-41 contained surfactant that enhanced foaming behavior in water.This prevented the transfer of CO_(2) to some extent,and the CO_(2) absorption by uncalined MCM-41/H_(2)O was 5.34%higher than that by pure water.Compared with SiO_(2) nanoparticles with the same particle size and the same composition,MCM-41 had a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better hydrophilicity due to its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rich porous structure,which was more favorable to accelerate the collision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CO_(2) bubbles to cause micro-convection.Under the condition of 0.1%(mass)solid content,the enhancement of CO_(2) absorption process by MCM-41 nanoparticles was more significant and improved by 16.9%compared with pur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s co_(2) absorption mass transfer MCM-41 Bubble column
下载PDF
充分稳定和暴露的铜基异质结实现CO_(2)高效电还原制乙醇
16
作者 蒋兴星 赵雨昕 +5 位作者 孔艳 孙建桔 冯上照 胡琪 杨恒攀 何传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16-225,共10页
二氧化碳(CO_(2))虽然被视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温室气体,但也是储量最丰富的碳资源,对其进行转化和利用将对社会环境和能源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电化学还原CO_(2)(CO_(2)RR)不仅转化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众多催化剂中,... 二氧化碳(CO_(2))虽然被视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温室气体,但也是储量最丰富的碳资源,对其进行转化和利用将对社会环境和能源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电化学还原CO_(2)(CO_(2)RR)不仅转化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众多催化剂中,廉价易得的铜基催化剂被认为是电化学催化还原CO_(2)生成高附加值产物的理想催化剂之一,其中铜氧化物的存在是CO_(2)RR生成高附加值产物的关键.然而,CO_(2)RR过程是在负电位下进行的,当施加电位低于‒0.1 VRHE时,铜氧化物很容易被还原为金属态铜.因此,催化剂稳定氧化态铜的能力在保持连续、高效和稳定的CO_(2)RR产多碳产物性能中至关重要.本文将简单的O_(2)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合成了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的Cu/Cu_(x)O异质结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CO_(2)RR的性能.在静电纺丝过程中,Cu-ZIF-8前驱体的加入使得热处理后的原丝纤维中形成了丰富的网络贯穿多孔结构,该结构有效地实现了铜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随后,通过O_(2)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碳纳米纤维中构建了大量的开放介孔,为CO_(2)的吸附和反应提供了有利环境,并使Cu/Cu_(x)O异质结位点暴露于反应界面.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400 mA cm^(‒2)电流密度下,独特的Cu/Cu_(x)O异质结活性位点电催化还原CO_(2)生成乙醇的法拉第效率可达70.7%,该性能优于未经O_(2)等离子体处理的多孔铜纳米纤维.此外,高暴露的Cu/Cu_(x)O异质结活性位点显著地增加实际参与反应的活性位点数量,经计算Cu/Cu_(x)O异质结CO_(2)RR产乙醇的质量活性高达8.4 A mg^(‒1),是目前报道生产乙醇的较高质量活性.多孔碳纳米纤维衬底不仅具有协同电子输运能力,而且在CO_(2)RR测试中施加的负电压有助于维持Cu/Cu_(x)O异质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在高电流密度下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催化稳定性.此外,本文利用原位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有限元模拟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方法深入研究了Cu/Cu_(x)O异质结的催化机理.原位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了在CO_(2)RR过程中Cu_(x)O的动态稳定状态以及关键信号*CO和C‒C键的存在;理论计算表明,Cu/Cu_(x)O异质结的存在促进了关键中间体*CO的溢流,降低了C‒C耦合过程的反应能垒,从而提高了还原产物乙醇的产率.综上,本文成功地在多孔铜纳米纤维中引入氧化物物种,并优化了纤维孔结构.其表现出了较好的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可高选择性生成乙醇,其独特的多孔碳纤维结构充分暴露了活性位点,实现了较高的质量活性.本文所采用的催化剂组分和微观结构的调控策略为提升电催化中催化剂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还原 Cu/Cu_(x)O异质结 开口孔结构 质量活性 乙醇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麻辣火锅油工艺优化研究
17
作者 张瑞 刘波 +1 位作者 周娟妮 胡道辉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38-43,73,共7页
传统火锅麻辣火锅油的提取方法大部分是普通浸提法,该方法存在生产周期长,提取效率低的特点。而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作为目前领域内较为新型的提取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安全无毒、萃取剂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该研究以辣椒素和花椒酰... 传统火锅麻辣火锅油的提取方法大部分是普通浸提法,该方法存在生产周期长,提取效率低的特点。而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作为目前领域内较为新型的提取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安全无毒、萃取剂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该研究以辣椒素和花椒酰胺的含量为指标,优化了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麻辣火锅油的萃取工艺,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时间为40 min,CO_(2)流量为30 kg/h,萃取温度为60℃,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后其辣椒素含量为(105.28±2.06)mg/g,花椒酰胺含量为(87.65±1.04)mg/g。与传统提取技术相比,麻辣火锅油萃取率及感官评分更高。经检测,萃取的麻辣火锅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和企业相关标准要求,该研究可为以后的工业化加工提供技术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麻辣火锅油
下载PDF
Unraveling the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Li_(2)CO_(3)in the aprotic medium by isotope-labeled differential electrochemical mass spectrometry
18
作者 Lipo Ma Aiping Wang +2 位作者 Shoufeng Zhang Peng Zhang Jiawei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4,I0001,共5页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represent the highest energy den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energy storage community,typically delivering a practical energy density of 150-350 Wh kg-1in the current technique,whic...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represent the highest energy den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energy storage community,typically delivering a practical energy density of 150-350 Wh kg-1in the current technique,which can hardly satisfy the evergrowing demand for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ower tools requiring long service time[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co_(3)electrochemistry Differential electrochemical mass spectrometry Isotope-label Reaction mechanism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乐东10区CO_(2)包裹体特征及其流体充注史 被引量:5
19
作者 税蕾蕾 郭来源 +4 位作者 徐新德 黄向胜 黄合庭 陈书伟 宋修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5-843,共9页
莺歌海盆地新生界富含天然气,近年来在盆地中深层勘探取得了突破;而乐东10区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对非底辟构造的中深层岩性气藏天然气运移成藏问题的关注。乐东10区块中新统黄流组天然气藏富含CO_(2),为了查明CO_(2)在天然气藏中的运移特... 莺歌海盆地新生界富含天然气,近年来在盆地中深层勘探取得了突破;而乐东10区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对非底辟构造的中深层岩性气藏天然气运移成藏问题的关注。乐东10区块中新统黄流组天然气藏富含CO_(2),为了查明CO_(2)在天然气藏中的运移特征和期次,以包裹体岩相学为前提,结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该区包裹体主要包括盐水包裹体、二氧化碳包裹体、气相甲烷包裹体、混合气包裹体、含混合气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五种类型。使用激光拉曼分析和显微测温技术,定量分析了CO_(2)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密度等参数;结合CO_(2)流体包裹体捕获条件、沉积特征、埋藏史以及CO_(2)同位素值,认为该区CO_(2)为两期幕式充注:第一期为1.4~0.9 Ma充注的高密度无机成因CO_(2);第二期为0.7~0.4 Ma充注的中密度无机成因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包裹体 激光拉曼分析 流体充注期次 新生界 乐东10区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基于DA-DE-SVM智能模型的煤岩体SC-CO_(2)压裂效果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浩 张吉雄 +1 位作者 周楠 时培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68,F0003,共8页
煤岩体压裂效果是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为准确预测煤岩体SC-CO_(2)压裂效果,基于多孔相向裂缝动态扩展模拟,筛选确定影响煤岩体SC-CO_(2)压裂效果的6个地质因素和4个施工因素,提出了一种集成支持向量机(SVM... 煤岩体压裂效果是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为准确预测煤岩体SC-CO_(2)压裂效果,基于多孔相向裂缝动态扩展模拟,筛选确定影响煤岩体SC-CO_(2)压裂效果的6个地质因素和4个施工因素,提出了一种集成支持向量机(SVM)、蜻蜓算法(DA)、差分进化算法(DE)的混合人工智能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SC-CO_(2)压裂效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蜻蜓算法、差分进化算法联合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以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为评价指标对混合人工智能模型性能进行了评估,并采用MIV方法对模型输入变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DA-DE-SVM智能模型能很好预测煤岩体SC-CO_(2)压裂效果,其训练集的R值为0.9572,测试集的R值为0.9316。SC-CO_(2)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相邻压裂钻孔水平距离>垂直地应力>压裂液注入速率>相邻压裂钻孔垂直距离>煤体抗拉强度>水平地应力>压裂液温度>煤体渗透系数>煤体初始孔隙压力>煤体弹性模量。研究成果可为SC-CO_(2)压裂工程参数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超临界co_(2) 压裂效果 智能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