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中华法系”概念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林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中华法系萌生发展于中华大地,为千百年来国家治理与社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一个法学概念,“中华法系”发端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法族”概念,其内涵在中华民族艰辛探索法治道路过程中经历了长期建构与重构。法系与法律系统、... 中华法系萌生发展于中华大地,为千百年来国家治理与社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一个法学概念,“中华法系”发端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法族”概念,其内涵在中华民族艰辛探索法治道路过程中经历了长期建构与重构。法系与法律系统、法律体系,法律、道德及其相互关系,发展方向、未来命运及其决定因素是“中华法系”概念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论题,最终表达的是中国法治的过去和未来如何在法治实践中获得存在的意义。“中华法系”概念百余年演进历程中围绕基本论题展开的讨论,表征着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实践性与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中华法系”概念的演进历程与基本论题,深刻揭示了其丰富的制度内涵、思想内涵与文明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中华法系”概念具有鲜明的主体性、范式性、引领性,是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概念史 法治传统 法治实践 法治道路 法治自信
下载PDF
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的学院建设之路——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发展史
2
作者 宋林森 王淑坤 武小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大学不仅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长春理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王大珩院士等老一辈开拓者积淀的文化精髓,经过学校一代代拼搏者的不断筛选、整理、传播与交流,对全校师生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 大学不仅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长春理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王大珩院士等老一辈开拓者积淀的文化精髓,经过学校一代代拼搏者的不断筛选、整理、传播与交流,对全校师生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机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史,剖析了学校历史沿革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底蕴,其内涵精髓通过传承创新并举形成了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并将其建造成一种特殊的精神谱系,发挥其所蕴藏的深厚育人力量,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教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发展史 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建构
3
作者 曹顺庆 王梦如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的完整建构,一直是当代文艺建设的难题,在大量西方话语资源的充斥下,很难看清中国文艺理论的原本面貌,中国文艺评论在国际舞台上也几近失声。归根结底,是中华文化自信力的丧失,导致中国学人往往与传统文化疏离和...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的完整建构,一直是当代文艺建设的难题,在大量西方话语资源的充斥下,很难看清中国文艺理论的原本面貌,中国文艺评论在国际舞台上也几近失声。归根结底,是中华文化自信力的丧失,导致中国学人往往与传统文化疏离和隔膜,没有能力打破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偏见与歧视。本文对历史遗留的话语困境进行了反思,指出文明互鉴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重建中国文艺评论知识体系的另一个角度,是认识到西方文明常常借鉴自东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足以支撑起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框架与范畴术语。我们想要获得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权利,可以从“重写文明史”入手,用客观史实还原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明互鉴的脉络,解构西方文明的话语霸权,从而摆脱西方文化对东方的歪曲与蔑视,完善中国文艺评论与中华现代文明的建设,强化文明互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现代化 失语症 文化自信 文明互鉴 重写文明史
下载PDF
美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数学史
4
作者 王彬 李春兰 张涛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在研读分析21世纪初美国11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栏目分布、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3个方面梳理了这些教科书中所融入的中国数学史内容.发现美国多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用精美别致的版面引入了中国数学史内容,如,勾股定理、负数、线性... 在研读分析21世纪初美国11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栏目分布、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3个方面梳理了这些教科书中所融入的中国数学史内容.发现美国多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用精美别致的版面引入了中国数学史内容,如,勾股定理、负数、线性方程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的历史名题以及七巧板等内容.就美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融入中国数学史,得到5点启示: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追根溯源,求真求实;名题变式,以题说法;游戏数学,玩中传知;图文并茂,不乏趣味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史 美国 初中数学教科书 历史名题 七巧板 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呈才 刘静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红色诗词伴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历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光辉岁月。红色诗词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 红色诗词伴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历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光辉岁月。红色诗词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抵制错误思潮,并自觉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五史”学习教育的载体,提升“五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在推动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红色诗词的优势力量,从整合现有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诗词 “五史” 学习教育 革命精神 历史自信
下载PDF
土木工程史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幻 陈芳芳 +1 位作者 易磊 李垒成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180-183,188,共5页
近几年,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快速开展。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中融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对于提高土木专业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加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是“四个自信”和... 近几年,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快速开展。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中融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对于提高土木专业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加入土木工程史的内容是“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土木工程史应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并强调课程思政教学,选择能够实现思政目标的土木工程史案例进行教学。应加强土木专业,历史学专业和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史 课程思政 “四个自信” “两个维护” 水利工程史
下载PDF
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探究
7
作者 蔡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该文从丰富文化传承资源、理解传承家国情怀文化及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探讨了融合视角的重要性。语文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 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该文从丰富文化传承资源、理解传承家国情怀文化及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探讨了融合视角的重要性。语文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家国情怀文化,进而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同时,分析了语文与历史学科作为家国情怀文化传承的具体载体,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语文中的历史典故与文化传承、历史事件中的文化影响与传承,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等。通过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核心价值观与历史传承及跨学科实践与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反思,旨在为当前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历史 家国情怀 文化传承 教育实践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培塑新时代青年坚定历史自信论略
8
作者 杨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坚定历史自信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支撑,也是对广大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与意识形态引导的重要内容。培塑新时代青年坚定历史自信有利于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气质、夯实广大青年坚定“四个自... 坚定历史自信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支撑,也是对广大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与意识形态引导的重要内容。培塑新时代青年坚定历史自信有利于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气质、夯实广大青年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根基、引导广大青年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培塑新时代青年坚定历史自信应遵循迷雾破除与认知建构相统一、知识灌输与情感培育相协调、外在培育与内化吸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要推动常态教育,强化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日常化引领;深化理论研究,夯实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基础;立足网络空间,拓展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历史自信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 使命担当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内涵、逻辑和价值
9
作者 杨彬彬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耐心是在对历史成就、发展阶段、使命任务科学把握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状态。历史耐心表现为一种基于发展规律性的理论清醒,表现为一种基于方向确定性的战略定力,表现为一种基于道路优越性的应然把握。在党的百余年历史进...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耐心是在对历史成就、发展阶段、使命任务科学把握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状态。历史耐心表现为一种基于发展规律性的理论清醒,表现为一种基于方向确定性的战略定力,表现为一种基于道路优越性的应然把握。在党的百余年历史进程中,围绕着历史耐心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命题、论断等,构成了富有主体特质和时空特色的话语表达,深入分析这一话语表达的内涵外延、表达形式、应用场域等,有助于以新的视角把握党的历史经验、社会发展规律、未来演进趋势。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历史耐心,遵循历史规律,把握现实逻辑,增强历史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耐心 历史自觉 历史主动 历史自信
下载PDF
以“四史”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价值、困境、原则及路径
10
作者 刘朝阁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从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以“四史”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理论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不过,在现实中又存在着宏观层面发展不均衡、微观... 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从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以“四史”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理论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不过,在现实中又存在着宏观层面发展不均衡、微观层面“四史”教育与原有教育关系难处理等困境。这就需要高校在推动“四史”教育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法、树立国际视野。通过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优化、积极创新话语表达,高校可以实现“四史”教育路径的与时俱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 大学生 文化自信 路径
下载PDF
把握新时代正确党史观“四论”
11
作者 段丽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4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正确党史观是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对党的历史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决定着我们能否以历史原貌认识、看待党的历史,能否以客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公...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正确党史观是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对党的历史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决定着我们能否以历史原貌认识、看待党的历史,能否以客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公正科学的态度评价党的历史。正确党史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置于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比较下进行科学审视后得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核心是回答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必须科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抓住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厘清正确党史观是什么的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历史,明晰“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厘清正确党史观为什么的问题;必须科学把握党的历史,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性原则、整体性思维和科学的标准学习总结评价党史,厘清如何坚持正确党史观的问题;必须用心对待党的历史,坚持用党的奋斗探索史、初心使命史、政治锻造史和自我革命史增进以史鉴今的行动自觉,厘清正确党史观指导下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党史观 大历史观 党史学习教育 历史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内涵探析
12
作者 于桂荣 秦书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内在逻辑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智慧的合理汲取,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其核心要义包括将党的奋斗史作为自信的源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内在逻辑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智慧的合理汲取,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其核心要义包括将党的奋斗史作为自信的源泉,在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中争取主动;把握历史潮流和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增强历史自觉,强化历史担当,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为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前进方向、做好现实工作提供思想指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信 历史主动 历史潮流 历史规律 历史自觉 以史为鉴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历史自信的学理探赜
13
作者 林文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历史自信是对历史发展的清醒认知,是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历史自信的主阵地,理应在理念传播中深化大学生对自信自立的认知与理解,在知识传导中契合大学生对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在理论传授中强化大学生对责任担... 历史自信是对历史发展的清醒认知,是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历史自信的主阵地,理应在理念传播中深化大学生对自信自立的认知与理解,在知识传导中契合大学生对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在理论传授中强化大学生对责任担当的坚守与践行。增强大学生历史自信是长期渐进的教育实践过程,必须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善用典籍、典故、典例阐释历史自信的中国故事、善用“大思政课”拓宽增信铸魂的时空场域、善用喜闻乐见的话语建构可亲可信的对话互动。迈向新的使命征程,高校思政课要重视教育教学的阐释力与信服力、穿透力与引领力、感召力与凝聚力,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达明理、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引领大学生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满怀坚定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教学 大学生 新时代 历史自信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核心要义、底气来源及实践路径
14
作者 李卓 罗小西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之际,提出“坚定历史自信”的命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全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提醒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全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强调历史自信与现实自信、未来自信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之际,提出“坚定历史自信”的命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全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提醒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全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强调历史自信与现实自信、未来自信的统一,既包括坚定对过去党史进程的自信、坚定对现实伟大实践的自信,也包括坚定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当前,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具备充足的底气,科学理论的指导、历史成就的支撑、文化底蕴的积淀以及牢固的群众基础都是其历史自信的底气来源。未来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必须以深化党史党建研究为本、以细化党史学习教育为基、以优化群众路线建设为要、以强化自我革命精神为重,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党史观 党史学习教育
下载PDF
前四史先秦两汉人物自立自信自强人格品质研究
15
作者 姜徐淇 丁敢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98-102,共5页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先秦两汉众多人物自立自信自强人格品质。修身自立的先秦两汉人物既有优秀的帝王也有崛起自平民中的优秀分子。修心自信的品质主要表现为“自恃自知,知人善用”“不惧磨难,自知坚毅”。修业自...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先秦两汉众多人物自立自信自强人格品质。修身自立的先秦两汉人物既有优秀的帝王也有崛起自平民中的优秀分子。修心自信的品质主要表现为“自恃自知,知人善用”“不惧磨难,自知坚毅”。修业自强的品质主要表现为“坚韧不拔,意志坚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折而不挠,终成大业”。发掘和弘扬自立自信自强品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有助于家庭教育不断改进,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 自信 自强 前四史 先秦两汉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史融入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16
作者 刘梅先 林凯荣 龙通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7期167-170,175,共5页
水灾害是我国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华民族在同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用生命、精神和智慧书写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水灾害防治课程... 水灾害是我国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华民族在同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用生命、精神和智慧书写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水灾害防治课程中引入中国自然灾害史,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讨论引入中国自然灾害史辅助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及融入方法与途径。实践结果表明,融入中国灾害史有利于提高水灾害防治课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害防治 自然灾害史 课程思政 家国情怀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学原则探析
17
作者 杨月梅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文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以增强中华文学理论话语认同为知识目标,以提升师范生审美鉴赏与实践水平为能力目标,探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激活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下生命力,培... 文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以增强中华文学理论话语认同为知识目标,以提升师范生审美鉴赏与实践水平为能力目标,探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激活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下生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价值观自信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教学原则
下载PDF
以全媒体传播促进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
18
作者 郭伟 潘娜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百年辉煌成就是历史自信的源头,也是当代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大学生应当丰富历史认知,提升历史信念,形成历史自觉,才能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近年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取得系列...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百年辉煌成就是历史自信的源头,也是当代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大学生应当丰富历史认知,提升历史信念,形成历史自觉,才能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近年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取得系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新的发展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受到教育模式差异、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各种思潮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其开展和实际效果。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全媒体传播融合的途径,旨在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优势,提升主体效能,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助力当代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成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信 全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三重逻辑探赜
19
作者 王越芬 肖瑶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否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历史自信具有的强大信仰之力,源于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卓越贡献... 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否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历史自信具有的强大信仰之力,源于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卓越贡献。历史自信的价值逻辑集中体现在它是青年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之基,是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精神之魂,是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力量之源,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自信之本。新时代新征程要通过坚持唯物史观、秉持正确党史观,坚持历史主动、汲取历史智慧,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历史自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来坚定青年的历史自信。青年唯有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自身责任担当,才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历史自信 党史教育 逻辑探赜
下载PDF
试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20
作者 胡腾允 李士鹏 《西部学刊》 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
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把思政课堂打造成传播中华文明的主阵地,旨在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首先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其次从时代要求、思政课创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 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把思政课堂打造成传播中华文明的主阵地,旨在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首先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其次从时代要求、思政课创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等三个方面阐述融入的必要性;最后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网络育人平台、实践教学等多角度对其融入的举措尝试探析。以期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自觉传播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高校思政课教学 传播中华文明 文化自信 以史育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