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腺苷酸拟似物8-CPT-cAMP诱导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琦 胡钧培 +2 位作者 贾培敏 王振义 童建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了解环腺苷酸拟似物8-对氯苯硫基环腺苷酸(8-CPT-cAMP)对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细胞的作用,以AML-M2b细胞株Kasumi-1细胞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对四氮唑蓝的还原能力的改变,研究8-CPT... 为了解环腺苷酸拟似物8-对氯苯硫基环腺苷酸(8-CPT-cAMP)对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细胞的作用,以AML-M2b细胞株Kasumi-1细胞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对四氮唑蓝的还原能力的改变,研究8-CPT-cAMP对Kasumi-1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并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前后Kasumi-1细胞内AML1-ETO融合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8-CPT-cAMP(200μmol/L)可明显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而促使细胞趋向分化,但这种分化不是典型的完全终末性分化,8-CPT-cAMP对Kasu-mi-1细胞内AML1-ETO融合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8-CPT-cAMP对AML-M2b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 8-cpt-camp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 AML1-ETO KASUMI-1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CPT-cAMP对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永红 李海标 《解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眼球玻璃体内注射CPT cAMP对切断视神经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素逆行示踪标记法和定量解剖学技术观察视神经切断 5、7和 14d后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的密度。结果  (1)正常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为 2 0 0... 目的 探讨眼球玻璃体内注射CPT cAMP对切断视神经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素逆行示踪标记法和定量解剖学技术观察视神经切断 5、7和 14d后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的密度。结果  (1)正常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为 2 0 0 7± 115 /mm2 ;(2 )视神经切断 5、7、14d后 ,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下降至 :10 10± 131/mm2 、782± 5 5 /mm2 和2 14± 30 /mm2 ;(3)给予DMSO/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在上述各时间段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与单纯神经切断组结果相似 ;(4)给予CPT cAMP的实验组在 5、7、14d视网膜节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 1398± 2 45 /mm2 、12 93± 84/mm2 和 5 0 1± 72 /mm2 ,与视神经切断组和DMSO/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PT cAMP可提高视神经切断后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camp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存活
下载PDF
P物质在再生视网膜节细胞中的表达及IBMX和CPT-cAMP对其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朱永红 李海标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采用金黄地鼠视神经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的再生实验模型,玻璃体内注射IBMX或/和CPT-cAMP,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结合P物质免疫荧光组化双标法,研究外周神经缝接于视神经断端能否促进P物质阳性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再生及IBMX或/和CPT-... 采用金黄地鼠视神经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的再生实验模型,玻璃体内注射IBMX或/和CPT-cAMP,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结合P物质免疫荧光组化双标法,研究外周神经缝接于视神经断端能否促进P物质阳性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再生及IBMX或/和CPT-cAMP处理对其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①术后四周,对照AG组每个视网膜 再生RGCs数1329±104,双标细胞平均数为45±5,占再生RGCs总数的3.4%;②AG+IBMX组每个视网膜再生RGCs数为2099±419,再生P物质阳性节细胞平均数为119±22,占再生RGCs总数的6.55%;③AG+cAMP组每个视网膜再生RGCs数为2048±133,再生P物质阳性节细胞平均数为127±37,占再生RGCs总数的6.15%;④AG+IB-MX+cAMP组每个视网膜再生RGCs数为4370±487,再生P物质阳性节细胞平均数为339±72,占再生RGCs总数的7.98%,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成年哺乳动物P物质阳性RGCs能再生,玻璃体内注射IBMX或/和CPT-cAMP可以促进该类RGCs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再生 P物质 再生视网膜节细胞 表达 IBMX cpt-camp
下载PDF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CPT-环磷腺苷促进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永红 李海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 用不同的抑制剂通过抑制不同的传导途径 ,探讨 3 异丁基 1 甲基黄嘌呤 (IBMX)和CPT 环磷腺苷 (CPT cAMP)促进RGCs再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逆行示踪标记术和定位解剖学技术观察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视网膜节细胞再生情况。 结... 目的 用不同的抑制剂通过抑制不同的传导途径 ,探讨 3 异丁基 1 甲基黄嘌呤 (IBMX)和CPT 环磷腺苷 (CPT cAMP)促进RGCs再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逆行示踪标记术和定位解剖学技术观察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视网膜节细胞再生情况。 结果  1 对照组 1(AG)术后 4周 ,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平均数为 14 2 8± 2 84个 视网膜 ;2 对照组 2 (AG +IBMX +cAMP)术后 4周 ,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平均数为 4 917± 14 89个 视网模 ;3 各实验组在上述时间点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平均数分别为 :(1)H89组 (AG +IBMX +cAMP +H89) :14 2 6± 32 0个 视网膜 ;(2 )Wortmannin组 (AG +IBMX +cAMP +Wortmannin) :4 14 3± 10 5 7个 视网膜 ;(3)PD980 5 9组 (AG +IBMX +cAMP +PD980 5 9) :4 15 4± 96 5个 视网膜。 结论 H89可以阻断IBMX和CPT cAMP对RGCs再生的促进作用 ,而Wortmannin和PD98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 cpt-环磷腺苷 视网膜节细胞 再生 信号传导 二-羟氯化物89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Epac蛋白在大鼠炎性痛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彬彬 黄思婷 +5 位作者 花景煜 杜雷 姬宁宁 宋昱 章功良 张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Epac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Western blot检测Epac蛋白的表达变化;室...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Epac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Western blot检测Epac蛋白的表达变化;室旁核给予Epac激动剂8p-CPT(8p-CPT-2'-O-Me-cAMP)后,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痛行为变化,并在药效发挥最大作用时,取出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用Western blot检测Epac下游p-ME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炎症侧后足d 1、3、5、7、9、11的TWL明显降低(P<0.01),d 13的TWL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d6、8、10、12、14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PMWT)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室旁核Epac1蛋白表达在d 3开始明显降低,且在d 3和d 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ac2蛋白表达则没有明显变化,p-MEK1/2蛋白表达在d 3开始降低(P<0.05)。与室旁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8pCPT组大鼠于给药后20 min和1 h热痛敏均明显减轻,TWL明显升高(P<0.05);室旁核p-MEK1/2蛋白在给药后30min表达明显升高(P<0.05),2 h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下丘脑室旁核Epac1-MEK1/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FA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c 下丘脑室旁核 炎症性疼痛 p-MEK1/2 完全弗氏佐剂 8p-cpt-2′-O-Me-camp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拟似物联合硼替佐米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钟瑶 王莹莹 +3 位作者 杭海芳 俞夜花 唐勇 朱琦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5期311-317,共7页
目的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拟似物8-对氯苯硫基环磷酸腺苷(8-CPT-cAMP)联合硼替佐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8-CPT-cAMP及硼替佐米单独或联合处理DLBCL细胞系OCI-Ly1和U2932,采用细胞计... 目的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拟似物8-对氯苯硫基环磷酸腺苷(8-CPT-cAMP)联合硼替佐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8-CPT-cAMP及硼替佐米单独或联合处理DLBCL细胞系OCI-Ly1和U2932,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药物联合指数(CI)分析两药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包括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信号通路蛋白c-myc,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以及肌动蛋白(actin)的表达。结果 OCI-Ly1细胞和U2932细胞经8-CPT-cAMP及硼替佐米单用或联用处理24 h后,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5.25±0.30)%和(26.42±0.80)%,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处理OCI-Ly1细胞和U2932细胞的CI值均小于1;联合用药组OCI-Ly1细胞和U293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48±0.30)%和(36.70±0.60)%,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OCI-Ly1细胞和U2932细胞内caspase-3和PARP蛋白均发生明显剪切活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8-CPT-cAMP可协同硼替佐米促使OCI-Ly1细胞和U2932细胞内线粒体ΔΨm下降并下调细胞内c-myc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8-CPT-cAMP联合硼替佐米可协同诱导DLBCL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两药协同介导细胞内线粒体ΔΨm下降,下调c-myc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8-对氯苯硫基环磷酸腺苷(8-cpt-camp) 硼替佐米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