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后处理技术在提高影像质量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虹 程志亮 姜振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764-764,共1页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后处理功能。本文从临床需要出发,探讨CR系统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利用后处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后处理技术 影像质量
下载PDF
负重位全下肢摄片技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晓君 章智敬 +2 位作者 白光辉 虞志康 张弦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负重位全下肢优质X线片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西门子500MA-X线机,根据关节畸形或下肢不等长患者下肢长度采用2~3个14×17in暗盒-IP板对其进行X线投照,经过后处理得到负重位全下肢X线片,分析和总结对下肢全长X线片质... 目的:探讨数字化负重位全下肢优质X线片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西门子500MA-X线机,根据关节畸形或下肢不等长患者下肢长度采用2~3个14×17in暗盒-IP板对其进行X线投照,经过后处理得到负重位全下肢X线片,分析和总结对下肢全长X线片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正确选择、放置暗盒-IP板及摄影体位,选择合适的摄影条件,合理使用CR系统后处理功能,获得优质负重位全下肢X线片,骨盆至踝关节影像均清晰完整显示在同一胶片上,影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对下肢力线、长度的测量要求。结论:影响数字化负重位全下肢X线片质量的因素有:摄影体位、摄影条件、暗盒-IP板、CR后处理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下肢X线片 暗盒-IP板 cr后处理
下载PDF
曝光量与后处理对CR图像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刘亚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5期45-46,共2页
1982年日本研制出CR系统,使传统的X线摄影成功的走向了数字化,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和传输,由于同一曝光量经过CR后处理后可以产生不同密度值的图像。使很多人认为操作CR可以随意设置一个曝光量,经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即可获... 1982年日本研制出CR系统,使传统的X线摄影成功的走向了数字化,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和传输,由于同一曝光量经过CR后处理后可以产生不同密度值的图像。使很多人认为操作CR可以随意设置一个曝光量,经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即可获得一张符合临床需要的优质图像。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适宜的曝光量仍然是保证CR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图像质量 曝光量 对比研究 1982年 数字化储存 cr后处理 后处理功能 cr系统 X线摄影 影像信息 密度值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钱向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132-13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 T扫描技术与D R影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 T扫描及D R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并且充分利用C...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 T扫描技术与D R影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 T扫描及D R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并且充分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结果:64例肋骨骨折患者通过临床随诊以及手术确诊共计发现91处骨折,其中单根单处骨折患者为47例(47处),多发性骨折患者17例(44处).肋骨骨折达到了78处,肋软骨骨折13处.经过多层螺旋C 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与D R影像技术的双重检查,其中D R片诊断的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79.5%,远远低于C T扫描诊断的94.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DR平片确诊肋软骨骨折为0处,螺旋CT扫描诊断为100.0%(13/13),远高于DR平片诊断率.结论:在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确诊率高于DR影像技术确诊率,可作为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应用VR、cr、MPR) DR影像技术 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AGFA CR系统故障检修一则
5
作者 梁华刚 姚怀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80-1380,共1页
关键词 故障检修 cr系统 AGFA 激光相机 cr后处理 扫描仪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原文传递
计算机X线摄影的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测试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兹喜 王昌元 +3 位作者 徐跃 谢晋东 张梦龙 王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 通过选择计算机X线摄影 (CR)后处理参数 ,探测从输出影像上获得大信息量。方法 将直径 2mm的聚丙烯实球 10 0个放在成像板 (IP)上用X线曝光 ,再选择不同的旋转量 (GA)、灰阶 (层次 )曲线 (GT)、旋转中心 (GC)、密度变换 (GS)、... 目的 通过选择计算机X线摄影 (CR)后处理参数 ,探测从输出影像上获得大信息量。方法 将直径 2mm的聚丙烯实球 10 0个放在成像板 (IP)上用X线曝光 ,再选择不同的旋转量 (GA)、灰阶 (层次 )曲线 (GT)、旋转中心 (GC)、密度变换 (GS)、频率等级 (RN)、频率种类 (RT)和频率增强 (RE)值组成 6组参数 ,在 1次X线曝光的条件下 ,获得 6张实验照片 ,由 4位观察者在照度为 6 0 0 0lx观片灯上 ,用 5值判断法取得数据 ,绘成ROC曲线。结果 采用后处理参数GA =1 0、GT =A、GC =1 6、GS=0 3、RN =4 0、RT =R、RE =3 0时 ,在低对比实验照片上获得ROC曲线 ,曲线面积平均值 (Az ) =0 96 ,在 6组后处理参数中最大 ,即获得最大信息量 ;其他参数不变 ,仅使有关参数变化为 :GA =0 8、GS =- 0 2、RE =0 5 ,在低对比实验照片上获得ROC曲线面积平均值Az =0 78,在 6组后处理参数中最小 ,即获得信息量最小。结论 只有恰当选择CR后处理参数 ,才能从输出影像上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 X线数字成像系统 cr后处理 旋转量 灰阶曲线 旋转中心 密度变换 频率等级
原文传递
浅论X线床旁摄影的优缺点
7
作者 何成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3期21-21,共1页
随着数字化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放射工作也迈进了数字化的大门。传统的放射工作方法已被CR、DR成像及PACS系统所取代。过去不怎么触及的床旁摄影在今天因有CR后处理系统的支持后迅速发展。成为了放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各种... 随着数字化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放射工作也迈进了数字化的大门。传统的放射工作方法已被CR、DR成像及PACS系统所取代。过去不怎么触及的床旁摄影在今天因有CR后处理系统的支持后迅速发展。成为了放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各种危、急、重症病的抢救,为诊断,治疗和缩短病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摄影 PACS系统 cr后处理 X线 放射工作 DR成像 缩短病程 数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