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 stresses in two-and three-component anisotropic materials 被引量:1
1
作者 Ladislav Ceniga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95-709,共15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rmal stresses which originate during a cooling process of an anisotropic solid continuum with uniaxial or triaxial anisotropy. The anisotropic solid continuum consists o...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rmal stresses which originate during a cooling process of an anisotropic solid continuum with uniaxial or triaxial anisotropy. The anisotropic solid continuum consists of anisotropic spherical particles periodically distributed in an anisotropic infinite matrix. The particles are or are not embedded in an anisotropic spherical envelope, and the infinite matrix is imaginarily divided into identical cubic cells with central particles. The thermal stresses are thu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cubic cell. This mulfi-particle-(envelope)-matrix system based on the cell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wo- and three-component materials of precipitate-matrix and precipitate-envelope-matrix types, respectively. Finally,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stresses in the multi-par- ticle-(envelope)-matrix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isotropic as well as uniaxial- and/or triaxial-anisotropic components is presented. Additionally, the thermal-stress induced elastic energy density for the anisotropic components is also derived. These analytical models which are valid for isotropic, anisotropic and isotropic-anisotropic multi-particle- (envelope)-matrix systems repres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important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includes: (1) the determination of a critical particle radius which defines a limit state regarding the crack initiation in an elastic, elastic-plastic and plastic components; (2) the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s and a shape of a crack propagated in a ceramic components; (3) the determination of an energy barrier and micro-/macro-strengthening in a component; and (4) analytical-(experimental)-computational methods of the lifetime predic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stresses in the anisotropic componen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s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real two- and three-component materials with anisotropic components or with anisotropic and isotropic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tress Component material anisotropic solid continuum Analytical modelling Cell model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functionally graded anisotropic cantilever beam under thermal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被引量:6
2
作者 HUANG De-jin DING Hao-jiang CHEN Wei-qi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351-1355,共5页
The bending problem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anisotropic cantilever beam subjected to thermal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is investigated,with material parameters being arbitrary functions of the thickness coordin... The bending problem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anisotropic cantilever beam subjected to thermal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is investigated,with material parameters being arbitrary functions of the thickness coordinate. Th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is treated as a 1D problem through the thickness. Based on the elementary formulations for plane stress problem,the stress function is assumed to be in the form of polynomial of the longitudinal coordinate variable,from which the stresses can be derived. The stress function is then determined completely with the compatibility equ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 practical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 anisotropic thermal stress Analytical solution Cantilever beam
下载PDF
Optimal thermal design of anisotropic plates with arbitrary cutout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3
作者 Mohammad Jafari Soheila Yari Mohammad Jafari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65-177,共13页
Anisotropic plate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may have geometric defects such as openings and cracks.The presence of the opening disturbs the heat flow,which creates significant thermal stress around the opening.When t... Anisotropic plate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may have geometric defects such as openings and cracks.The presence of the opening disturbs the heat flow,which creates significant thermal stress around the opening.When the heat flux is high enough,these extreme stresses can lead to structural failure.This article aims to obtain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achieving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normalized stress near the cutout’s boundary in perforated anisotropic plates utiliz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Optimization parameters include the curvature of opening’s corners,orientation angle of opening,fibers angle,heat flux angle,and opening’s elongation.The plate is under heat flux,and the opening’s border is thermally insulated.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opening is calculated using Lekhnitskii’s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and complex potential functions.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then implemented to find the optimal values for design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select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anisotropic material and the opening’s geometry,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the perforated anisotropic plates is remarkably reduced.Furthermore,thi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n be extended to find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and achieve the optimal designs in anisotropic and isotropic perforated plates under thermal loa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ic materials Perforated plate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 thermal stress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Conformal mapping
下载PDF
非均布温度条件下CRCP+AC复合式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嘉 朱伟平 黄新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8,共6页
根据传热学相关理论,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0.0对夏季高温条件下CRCP+AC复合式路面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利用温度-结构耦合原理计算了日周期气温下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温度沿路面深度方向分布的非线性特征及初始... 根据传热学相关理论,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0.0对夏季高温条件下CRCP+AC复合式路面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利用温度-结构耦合原理计算了日周期气温下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温度沿路面深度方向分布的非线性特征及初始参考温度的非均匀性,对CRCP+AC复合式路面温度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C层厚度、CRC层厚度、CRC与基层接触条件的改变对路面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较大.当AC层厚度小于6 cm后,改变CRC层厚度对混凝土板温度应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温度-结构耦合原理 crcp+AC复合式路面 温度场 温度应力
下载PDF
Efficient Pre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s for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被引量:10
5
作者 Hao‑Yu Zhao Ming‑Yuan Yu +3 位作者 Ji Liu Xiaofeng Li Peng Min Zhong‑Zhen Y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2-111,共40页
Electronic devices generate heat during operation and require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to extend the lifetime and preve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Featured by its exceptional thermal conductivity,graphene is an ide... Electronic devices generate heat during operation and require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to extend the lifetime and preve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Featured by its exceptional thermal conductivity,graphene is an ideal functional filler for fabricating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to provide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focusing on constructing graphene networks in polymer composites to achieve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ies.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omposite fabrications by directly mixing graphene with polymers,pre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s followed by backfilling polymers represents a promising way to produce composites with higher performances,enabling high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In this review,we first summari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nd strategies for fabricating highly thermally conductive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Subsequently,we give the reasoning behind using preconstruct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s for fabricating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and highlight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Finally,our insight into the existing bottlenecks and opportunities is provided for developing preconstructed porous architectures of graphene and their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networks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anisotropic aerogels
下载PDF
不同温度环境下复合材料/金属混合壁板结构热应力试验研究
6
作者 曹素 雷凯 +2 位作者 陈向明 魏景超 成李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5-1100,共6页
极端气候条件,如高温、低温和湿热环境,均会影响飞机上复合材料/金属混合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进而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由于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实际飞行中遇到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复合材料元件和金... 极端气候条件,如高温、低温和湿热环境,均会影响飞机上复合材料/金属混合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进而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由于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实际飞行中遇到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复合材料元件和金属元件内部产生较高的热应力。这种附加热应力会改变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连接结构内部的载荷传递和内应力分布情况。对大规模、多钉连接的复合材料/金属混合结构壁板在不同温度环境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受到单向拉伸载荷时的热力响应。通过试验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对不同环境和载荷条件下复合材料/金属混合结构内不同组件的应力分布和钉载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混合结构 温度效应 热应力
下载PDF
建筑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琪 郭丽 李香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1-2236,共6页
选择以T700碳纤维为增强相,将碳纤维经浓HNO 3浸渍处理0,40,80,120和160 min后掺入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分析了浸渍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浓HNO 3浸渍的碳纤维表... 选择以T700碳纤维为增强相,将碳纤维经浓HNO 3浸渍处理0,40,80,120和160 min后掺入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分析了浸渍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浓HNO 3浸渍的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大,沟槽数量和深度增加,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的结合强度增大;随碳纤维浸渍时间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当浸渍时间为120 min时,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80.2和90.3 MPa,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也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902.6 MPa和79.3 GPa,且应力-应变最高点增大,弯曲性能提高;在800℃下浓HNO 3浸渍处理120 min的复合材料的残炭率最大为58.2%,热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应力应变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飞机多钉壁板混合结构热应力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雷凯 王彬文 +2 位作者 成竹 邓文亮 吴敬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飞机机械连接混合结构在运营环境极端温度下产生的热应力,在刚度法基础上考虑温度场引起的变形,推导了典型单搭接连接件由热应力引起的钉载计算理论公式。针对壁板等较为复杂的大尺寸结构热应力分析难题,以铝合金“Z”型长桁和... 为了研究飞机机械连接混合结构在运营环境极端温度下产生的热应力,在刚度法基础上考虑温度场引起的变形,推导了典型单搭接连接件由热应力引起的钉载计算理论公式。针对壁板等较为复杂的大尺寸结构热应力分析难题,以铝合金“Z”型长桁和复合材料蒙皮通过40个螺钉机械连接组成的多钉壁板为研究对象,基于梁-壳组合单元,建立了壁板结构2维仿真模型,获取了结构热应力和钉载分布规律。此外,通过开展低温环境试验,分析了结构中复合材料及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由热应力引起的应变。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和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平面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减低多钉连接结构建模难度及计算量;多钉壁板的钉载分布规律为“U”型,最大载荷量级约为3500 N,为后续结构强度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热应力 多钉壁板 钉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的弹性解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云鹤 邓学钧 周早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6-80,共5页
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为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力学等理论推导了配筋板的自生温度应力;建立了受温度作用时路面板的平衡微分方程组,将地基反力和板与地基间的摩擦力函数按照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得到配筋板的约束变形与应力。通过和... 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为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力学等理论推导了配筋板的自生温度应力;建立了受温度作用时路面板的平衡微分方程组,将地基反力和板与地基间的摩擦力函数按照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得到配筋板的约束变形与应力。通过和有关文献的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 温度应力 弹性解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的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军 艾兴 张建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60,共4页
系统地论述了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设计方法、制备工艺、性能评价及其应用领域。着重于相关的热应力缓解、热弹(塑)性力学、三相微观力学模型等理论的阐述和分折,并对功能梯度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复合材料 热应力 材料设计 FGM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3DC/SiC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青 成来飞 +1 位作者 张立同 徐永东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不同高温处理前后3DC/Si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CTE)的变化规律,从材料内部热应力变化及结构改变的角度定性地分析了其变化机理。研究发现,3DC/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受界面热应力的影响,其变化规律是纤维和基体相互限制、相互...  研究了不同高温处理前后3DC/Si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CTE)的变化规律,从材料内部热应力变化及结构改变的角度定性地分析了其变化机理。研究发现,3DC/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受界面热应力的影响,其变化规律是纤维和基体相互限制、相互竞争的结果;高温处理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改变界面热应力及材料内部结构,来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增加基体裂纹来降低复合材料的低温热膨胀,但不影响其变化规律;通过改变材料内部结构,使热应力发生变化并重新分布,对复合材料的高温热膨胀产生显著影响。但高温处理没有改变3DC/SiC复合材料的基体裂纹愈合温度(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高温处理 界面热应力
下载PDF
多相复合陶瓷刀具材料残余热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崇海 孙德明 +2 位作者 冯衍霞 黄传真 艾兴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 Si C和 (W,Ti) C颗粒增强 Al2 O3多相复合陶瓷刀具材料为基础 ,运用有限元方法详细研究了材料内部残余热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形态。计算结果发现 ,单元模型取法、弥散相颗粒大小、分布及其含量均对多相复合陶瓷刀具材料中的残余热应力... 以 Si C和 (W,Ti) C颗粒增强 Al2 O3多相复合陶瓷刀具材料为基础 ,运用有限元方法详细研究了材料内部残余热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形态。计算结果发现 ,单元模型取法、弥散相颗粒大小、分布及其含量均对多相复合陶瓷刀具材料中的残余热应力有较大影响。基体内不仅存在拉应力区 ,而且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压应力区 ,拉、压应力区的结构形式与弥散相颗粒的分布方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刀具材料 多相复合材料 残余热应力 有限元 模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多芯片双面PCB的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兴久 沈煜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5,共6页
运用隔热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计算公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单芯片组和多芯片组集成电路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芯片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应力,这可能是芯片剥离的原因之一。芯片位置对电路板的温度场和... 运用隔热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计算公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单芯片组和多芯片组集成电路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芯片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应力,这可能是芯片剥离的原因之一。芯片位置对电路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分布影响很大。合理地布置各芯片,可有效降低电路板的温度极值和应力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板 热应力 热变形 有限元 各向异性材料
下载PDF
非均匀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弹性断裂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保林 杜善义 韩杰才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50-562,共13页
对非均匀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弹性断裂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假设材料参数沿厚度方向为变化的,沿该方向将复合材料划分为许多单层,取每一单层材料参数为常数,应用Fourier变换法,在Laplace域内推导出了控制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组,给出了... 对非均匀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弹性断裂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假设材料参数沿厚度方向为变化的,沿该方向将复合材料划分为许多单层,取每一单层材料参数为常数,应用Fourier变换法,在Laplace域内推导出了控制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组,给出了热应力强度因子的表达式,然后利用Laplace数值反演,得出了裂纹尖端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本文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多个垂直于厚度方向的裂纹,(2)材料可以为正交各向异性:(3)考虑了惯性效应.作为算例,研究了带有两个裂纹的功能梯度结构,分析了材料参数的变化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 复合材料 多裂纹 动态热应力 热弹性
下载PDF
温克尔地基上连续对称配筋路面的荷载应力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云鹤 杨树才 +1 位作者 顾海艳 刘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6,共6页
把沿厚度对称连续配置正交钢筋网格的路面板视为正交各向异性板,根据有关理论给出了路面板在温克尔地基上的基本微分方程,通过对荷载作三角级数、傅立叶级数展开。
关键词 连续配筋 路面 荷载 应力 细观力学 温克尔地基
下载PDF
C/Al复合材料热膨胀与内应力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喻学斌 陈军 +2 位作者 徐耕 张国定 吴人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3-47,共5页
测试了碳纤维正交对称排布(0/90)增强铝基复合材料(x—y)面内热膨胀曲线和热膨胀系数,发现热处理状态对复合材料(x—y)面内热膨胀有影响。本文通过碳纤维正交对称排布增强复合材料内应力的分析,证实了导致热膨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复合材... 测试了碳纤维正交对称排布(0/90)增强铝基复合材料(x—y)面内热膨胀曲线和热膨胀系数,发现热处理状态对复合材料(x—y)面内热膨胀有影响。本文通过碳纤维正交对称排布增强复合材料内应力的分析,证实了导致热膨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复合材料内部存在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膨胀 应力 碳/铝
下载PDF
W-Cu梯度热沉材料的成分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彬彬 谢建新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761,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三层梯度结构W-Cu材料各层成分与厚度对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对于四层、五层结构的W-Cu梯度材料,分析了各层等厚结构时的成分分布与热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层梯度结构W-Cu材料的各层厚度发生变...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三层梯度结构W-Cu材料各层成分与厚度对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对于四层、五层结构的W-Cu梯度材料,分析了各层等厚结构时的成分分布与热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层梯度结构W-Cu材料的各层厚度发生变化时,中间过渡层的最佳成分不同;均厚的三层结构应力缓和效果最好;随着梯度结构层数的增加,应力缓和效果增强,但增强的趋势由明显变为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复合材料 热沉 功能梯度材料 应力缓和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建花 钱林方 袁人枢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根据圆筒的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带金属内衬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加工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缠绕角度等参数的变化.基于该模型编制了计算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的程序.以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计... 根据圆筒的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带金属内衬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加工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缠绕角度等参数的变化.基于该模型编制了计算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的程序.以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计算了复合材料身管径向、周向和轴向的热残余应力,得到复合材料身管中的热残余应力随缠绕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身管中由固化温度变化引起的周向和轴向的热残余应力比径向的大,缠绕角在45°左右时各个方向热残余应力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身管 热残余应力 缠绕角
下载PDF
Fe-Al/Al_2O_3梯度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英才 尹衍升 +1 位作者 王昕 张景德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0,共6页
在分析涂层中热应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等离子喷涂制备过程中的实际受热条件和力学原理,建立了估算制备引起的涂层热应力的计算模型,并依此估算了Fe3Al-Al2O3涂层中的制备应力。通过对涂层微观结构的SEM观察,研究了Fe3Al-Al2O3涂层... 在分析涂层中热应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等离子喷涂制备过程中的实际受热条件和力学原理,建立了估算制备引起的涂层热应力的计算模型,并依此估算了Fe3Al-Al2O3涂层中的制备应力。通过对涂层微观结构的SEM观察,研究了Fe3Al-Al2O3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特征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梯度涂层中,随着组成成分的变化,热机械性能参量与制备应力均相应变化。最大热应力产生于梯度涂层的底层,从基体到表面沿厚度方向热应力逐渐减小。梯度涂层中的最大应力与平均应力值都小于单一Al2O3涂层中的热应力值。涂层与基体的热失配是涂层中热应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涂层成分的梯度化,可有效地缓和制备过程中的热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Al2O3 制备过程 梯度涂层 热机械行为 AL2O3涂层 应力产生 等离子喷涂 sEM观察 热机械性能 热应力 产生机理 力学原理 计算模型 微观结构 涂层性能 行为特征 组成成分 厚度方向 最大应力 应力值 热失配 估算 基体
下载PDF
铝热-离心法制备的不锈钢内衬复合钢管不锈钢层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席文君 殷声 赖和怡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铝热 -离心法制备的不锈钢内衬复合钢管中的残余热应力及不锈钢层的组织结构 ,分析了复合钢管不锈钢层中裂纹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 。
关键词 不锈钢层 热应力 裂纹 燃烧合成 不锈钢内衬复合钢管 铝热-离心法 制备 成因 组织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