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22年我国HIV-1 CRF08_BC亚型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耐药分析
1
作者 辛沛贤 宋畅 +9 位作者 胡婧 刘秀 王栋 李苗苗 李彦潼 冯毅 阮玉华 邢辉 邵一鸣 廖玲洁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HIV-1 CRF08_BC未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4—2022年全国耐药调查以及Los Alamos HIV基因数据库中未治疗感染者的CRF... 目的了解我国HIV-1 CRF08_BC未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4—2022年全国耐药调查以及Los Alamos HIV基因数据库中未治疗感染者的CRF08_BC亚型序列,利用美国斯坦福大学Los Alamos HIV基因数据库进行耐药判定,采用HIV-TRACE软件进行HIV-1耐药传播网络分析。结果收集HIV-1 CRF08_BC序列4539条,总耐药率为15.27%(693/4539)。PIs、NRTIs和NNRTIs的耐药率分别为1.70%(77/4539)、1.85%(84/4539)、12.91%(586/4539);其中利匹韦林(RPV)的耐药率最高,为11.28%(512/4539)。多重耐药率为0.1%(44/4539)。结论近年来我国CRF08_BC感染者耐药率不断升高,主要由NNRTIs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引起,其中RPV的耐药率最高,且存在耐药毒株的传播,治疗前耐药对我国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监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crf08_bc亚型 抗病毒治疗前 传播性耐药 耐药突变
原文传递
HIV-1 CRF08_BC亚型感染者治疗前耐药和多态性位点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佳欣 胡婧 +6 位作者 宋畅 董敖渤 李苗苗 冯毅 阮玉华 邢辉 廖玲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HIV-1 CRF08_BC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与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8年全国治疗前耐药调查中的HIV感染者血浆样本,提取RNA,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PR/RT)区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HIVdb软件进行耐药判定,... 目的了解我国HIV-1 CRF08_BC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与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8年全国治疗前耐药调查中的HIV感染者血浆样本,提取RNA,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PR/RT)区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HIVdb软件进行耐药判定,使用χ2检验分析治疗前耐药与非耐药感染者氨基酸位点突变的差异,利用CorMut R包分析耐药位点与多态性位点间突变共变异情况,运用HIV-TRACE软件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共获得来自25个省市的465个CRF08_BC感染者的HIV序列,总耐药率为17.8%(83/465),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蛋白酶类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16.6%(77/465)、1.1%(5/465)、0.9%(4/465),其中利匹韦林(RPV)的耐药率最高(15.7%,73/465)。位点E138A耐药突变的频率最高(11.6%,54/465),有6个多态性位点(S162C、K102Q、T200A、V179E、I202V、T200M)与E138A具有协同突变关系。分子传播网络显示,含有E138耐药突变位点的感染者在云南和四川地区聚集成簇,其中云南临沧聚集程度最高。结论我国CRF08_BC感染者针对二代NNRTIs药物RPV的耐药比例较高,E138A耐药突变与多态性位点的协同突变是否会对HIV耐药程度和复制适应性产生影响,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08_bc 抗病毒治疗前 耐药位点 多态性位点
原文传递
HIV-1 C亚型、CRF07_BC和CRF08_BC重组毒株的起源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焱铃 冯毅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9-552,共4页
过去二十多年里,HIV-1 C亚型仍然是目前全球HIV-1最广泛流行的毒株。C亚型毒株传入我国后虽然没有引起广泛的流行,但B/C重组毒株CRF07_BC和CRF08_BC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呈逐步扩大化,感染人群呈多样化,流行形式趋于复杂化。本文结合HIV-1 ... 过去二十多年里,HIV-1 C亚型仍然是目前全球HIV-1最广泛流行的毒株。C亚型毒株传入我国后虽然没有引起广泛的流行,但B/C重组毒株CRF07_BC和CRF08_BC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呈逐步扩大化,感染人群呈多样化,流行形式趋于复杂化。本文结合HIV-1 C亚型、CRF07_BC和CRF08_BC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对这三种毒株的起源、传播和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明流行特征,供从事艾滋病防治的科研人员、实验室工作者以及医护人员学习与参考,同时为我国HIV-1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C亚型 CRF07_BC重组毒株 crf08_bc重组毒株 起源 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