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ng a "Common Fiel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via Environmentalism? Case Studies of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NGO Exchanges
1
作者 Szu-chien Hsu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5年第8期565-577,共13页
This paper examines cases of exchange among 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ENGO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three Taiwan Residents ENGOs and five Chinese ENGOs, this article h... This paper examines cases of exchange among 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ENGO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three Taiwan Residents ENGOs and five Chinese ENGOs, this article has come up with the following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First, Chinese ENGOs have already built widespread connec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developed good partner relationship within international groups. The exchange between the ENGO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s part of such a global network. Second, unlike other external or international actors, the Taiwan Residents ENGOs rarely provide direct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Chinese counterparts. Instead, the most important impact the Taiwan Residents ENGOs have brought to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are their accounts of ideas 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practices. Third, due to similar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aiwan Residents ENGOs have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 These direct contacts have contributed to form a "common identity" of environmentalism among the ENGOs across the strait, which actually is also part of a "global identity of environmentalism". Exchang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mong ENGOs have provided a case in which cross-strait relations can be constructed and construed beyond nationalistic or economic context. ENGOs of Taiwan and China are developing a "common identity" as partners in a global community via "environment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NGO cross-strait relation civil society TAIWAN China
下载PDF
共同体视域下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体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琳琳 文常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6,共12页
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不仅是表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话语实践,而且是在意义方面说明、组成和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共词分析的方法,共同体视域下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体系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话语发展逻辑,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话语演... 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不仅是表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话语实践,而且是在意义方面说明、组成和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共词分析的方法,共同体视域下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体系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话语发展逻辑,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话语演进路径。整体来看,两岸融合发展话语的建构以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引,结合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两个话语层次,进而立体、全面地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作为共同体理论在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方面的话语应用与实践,不仅进一步延伸与发展了两岸融合发展实践,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两岸融合发展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结果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宜 《台湾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26-40,共15页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在中美战略博弈持续、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举行。各主要政党展开激烈竞逐,打破岛内传统政治生态格局。民进党赖清德以未过半的相对多数票当选,立法机构呈“三党不过半”新局,折射出加速分化的岛内民...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在中美战略博弈持续、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举行。各主要政党展开激烈竞逐,打破岛内传统政治生态格局。民进党赖清德以未过半的相对多数票当选,立法机构呈“三党不过半”新局,折射出加速分化的岛内民意以及多元竞合的政党政治新态势。未来4年,岛内政局将在民进党当局“三重少数”执政下以立法机构为重心展开角力,政局恐将动荡不安。两岸关系的对抗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内地发展进步将持续增强对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民进党继续执政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发展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二合一”选举 岛内政局 两岸关系
下载PDF
经济制裁对两岸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月 许宁宁 曹晋丽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3,共15页
文章运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经济体价值链关联、经济体生产距离和销售距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经济制裁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并基于“台湾地区—内地—美国”三角贸易,考察了美国经济制裁对三角贸易和两岸价值链... 文章运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经济体价值链关联、经济体生产距离和销售距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经济制裁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并基于“台湾地区—内地—美国”三角贸易,考察了美国经济制裁对三角贸易和两岸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岸价值链关联不断深化,经济体在GVC活动中的生产和销售并未出现明显的“近岸”特征;经济制裁对经济体价值链关联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聚焦于三角贸易,美国经济制裁显著降低了美国与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价值链关联,并且促进了两岸价值链融合。最后,文章从创新驱动机制提升两岸价值链关联、以两岸携手嵌入内地内循环应对经济制裁、两岸携手开拓外部市场塑造新型贸易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裁 两岸价值链关联 生产距离 销售距离 三角贸易
下载PDF
基于DEMATEL方法的科学基金项目绩效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及实证研究——以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为例
5
作者 彭海媛 刘勇 +1 位作者 林冠群 吴宏伟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35-46,共12页
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重大创新之源,联合基金作为国家基金委联合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对提升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真实反映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的学术水平,从创新成果... 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重大创新之源,联合基金作为国家基金委联合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对提升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真实反映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的学术水平,从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合作交流、项目延伸和间接影响等5个维度构建结题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法分析15个二级指标之间的关联影响,结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模型,并以某大学承担的重点支持项目为案例对影响项目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确定这个项目绩效评价等级。实证结果表明:DEMATEL法可以识别影响项目绩效的关键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既考虑了评价对象的模糊性,也兼顾了指标体系的层次性,综合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基金 重点支持项目 DEMATEL法 DEMATEL-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绩效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峡两岸碳排放关联效应与低碳化合作路径研究
6
作者 曹小衡 陈子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0,共12页
近年来,两岸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两岸产业合作仍以“高碳”部门为主,如何提升以低碳化为目标的两岸经济合作质量已成为紧迫课题。基于世界投入产出与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可定量分析两岸碳排放... 近年来,两岸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两岸产业合作仍以“高碳”部门为主,如何提升以低碳化为目标的两岸经济合作质量已成为紧迫课题。基于世界投入产出与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可定量分析两岸碳排放关联效应并对协同减排重点产业进行划分。测算发现:中国内地区域内碳排放乘数效应远高于台湾地区;两岸间碳排放溢出效应呈现台湾地区对中国内地远高于中国内地对台湾地区的“单向”特征;两岸协同碳减排重点产业以机械、电气电子设备等制造业为主。当前两岸低碳化合作面临基础薄弱、制度化合作进展缓慢、服务业碳排放问题逐渐凸显等制约因素,应从机制、技术、产业、政策等多角度切入,积极探索海峡两岸低碳化合作路径,应对两岸产业合作低碳化转型挑战,推进两岸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低碳经济 碳关联效应 合作路径
下载PDF
两岸相互认可法院民事裁判实务的非均衡性研究
7
作者 薛永慧 《台湾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59-78,共20页
在对两岸相互认可法院民事裁判的司法实务,包括两岸相互认可法院裁判的基本情况、申请认可的裁判文书种类、法院裁判结果及裁判理由等进行系统考察后可以发现,两岸相互认可法院裁判实务呈现较法律规定更明显的非均衡性:内地人民法院展... 在对两岸相互认可法院民事裁判的司法实务,包括两岸相互认可法院裁判的基本情况、申请认可的裁判文书种类、法院裁判结果及裁判理由等进行系统考察后可以发现,两岸相互认可法院裁判实务呈现较法律规定更明显的非均衡性:内地人民法院展现了较法律规定更为宽松和开放的态度;台湾地区法院对于法律规定模糊、存有较大裁量空间的事项,采取或限缩或扩张解释,对认可人民法院裁判秉持严格和保守立场。非均衡性的根本成因在于两岸互信失衡和目标相异,台湾地区司法人员立场纠偏和内地司法品质持续提升是可能的矫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 民事裁判认可 司法实务 非均衡性
下载PDF
中华民族意涵下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源流与逻辑进路
8
作者 李应博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3期11-28,共18页
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从中华民族意涵出发理解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更加彰显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中华民族的概念谱系充分体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两岸自古血脉相连,台湾地区至今仍保留中华民族的语言... 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从中华民族意涵出发理解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更加彰显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中华民族的概念谱系充分体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两岸自古血脉相连,台湾地区至今仍保留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台湾地区同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国家认同和国家复兴的理念已深植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内核。自1979年内地首先推动开启两岸交流以来,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交流发展,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新时代应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壮大中华民族经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土壤等方面,完整理解两岸融合发展的逻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家统一 台湾地区 两岸融合发展
下载PDF
论新时代台湾地区民情研究的形势、任务和路径
9
作者 王英津 《台湾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新时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变化向涉台研究界提出了研究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形势主要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国对抗中国,竭力阻挠两岸统一;岛内政局蜕变,两岸统一的社会基础亟待补强;民进党当局构筑“拒... 新时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变化向涉台研究界提出了研究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形势主要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国对抗中国,竭力阻挠两岸统一;岛内政局蜕变,两岸统一的社会基础亟待补强;民进党当局构筑“拒统”藩篱,阻断两岸互动交流。主要任务有:探讨如何争取台湾地区民心,携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探讨如何争取岛内民众的支持,共同反对“台独”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内地涉台研究界在台湾地区民情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向涉台研究界提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本质研究、合理开展调查研究等十个基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民情 新时代 国家统一 两岸关系
下载PDF
论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迁的本质——兼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行政区划设计
10
作者 周叶中 刘瀚章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3期42-56,共15页
“台独”分裂势力不仅企图完成法理上“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构建,还试图以台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建构“国家形态”,推进事实“台独”。通过对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迁历史,尤其是第4次“宪政改革”后实行的“精省”工程,以及“地方制度法... “台独”分裂势力不仅企图完成法理上“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构建,还试图以台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建构“国家形态”,推进事实“台独”。通过对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迁历史,尤其是第4次“宪政改革”后实行的“精省”工程,以及“地方制度法”颁布和后续修改过程进行梳理,发现台湾当局行政区划调整的本质在于完成台湾“国家形态”的构建。这种行政区划调整本身又影响着各政党的政治权力分配,进而产生相应的政治博弈,使台湾地区近些年的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均被政治斗争所裹挟。统一后,应对台湾地区行政区划进行准确定位,以明确的原则和制度统筹规划未来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动。这将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需要解决的重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行政区划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两岸关系
下载PDF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基于“结构-过程”框架的分析
11
作者 罗海成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1期2-16,共15页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战略安排。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应用“结构-过程”框架,建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模型。从结构角度分析,可以清晰展现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内涵、空间两个...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战略安排。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应用“结构-过程”框架,建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模型。从结构角度分析,可以清晰展现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内涵、空间两个维度的全领域、全区域的全域网格化图景;从过程角度分析,可以动态体现两岸融合发展中两类主体、两种不同方向作用力的互动作用过程。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蕴含了社会系统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是两岸关系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在结构层面要强化系统观念,完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有机系统;在过程层面要强化合作观念,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合作共建;在创新层面要强化质效观念,实现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过程” 逻辑理路 社会系统
下载PDF
授权赋能: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新路径
12
作者 艾明江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已经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授权赋能理论出发,探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运作机制。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过程中,央地之间的权力分配将通过授权构建新的权力控制幅度;在中央顶层设计下,条块...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已经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授权赋能理论出发,探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运作机制。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过程中,央地之间的权力分配将通过授权构建新的权力控制幅度;在中央顶层设计下,条块部门之间应形成有助于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政策协调和支持系统;同时,地方在授权下获得的自主能力将不断转化为政策创新治理能力,最终探索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提出的“控制-协调-自主”理论框架,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授权赋能 对台政策
下载PDF
群际接触影响两岸青年合作的文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肖日葵 李舒欣 《台湾研究集刊》 2024年第3期49-65,共17页
群际接触是促进群际和谐与改善群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两岸青年的群际接触有助于深化两岸青年群体融合发展。以群际接触理论为依据,对414名台湾地区青年开展社会心理学实验,在探究群际接触对两岸青年合作行为影响基础上,比较不同文化... 群际接触是促进群际和谐与改善群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两岸青年的群际接触有助于深化两岸青年群体融合发展。以群际接触理论为依据,对414名台湾地区青年开展社会心理学实验,在探究群际接触对两岸青年合作行为影响基础上,比较不同文化取向台湾地区青年群际接触效果的差异,并揭示文化情境的启动效应。研究发现:(1)文化取向发挥调节作用,积极群际接触对两岸青年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个人主义水平的调节。越推崇集体观念和人际联结的台湾青年,积极群际接触越积极,表现出的合作水平越高。(2)文化情境对台湾地区青年的文化取向有启动效应,文化取向模糊的台湾地区青年发生个人主义—取向模糊—集体主义之间的梯度变化,对两岸青年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从群际合作研究的文化维度探究群际接触影响两岸青年合作行为的文化机制,证明了通过文化进一步提升两岸青年交流合作质量的学理依据。实践上,在两岸现有接触条件下,聚焦台湾地区青年群体内在文化特征,从推崇集体观念和人际联结的台湾地区青年群体着手,夯实两岸青年的中华文化意识,有助于优化两岸青年群际接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接触 文化取向 两岸青年合作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14
作者 吴宜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两岸经济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获得发展、作出贡献。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胞台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当前,中国式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两岸经济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获得发展、作出贡献。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胞台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发展阶段,两岸融合发展应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充分体现新时代方向与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秉持“两岸一家亲”,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全方位落地实践两岸融合发展的丰富政策内涵,探索和构建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从而发挥全局性示范效应,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 两岸融合发展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下载PDF
统一后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基本原则与路向依循——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之探讨
15
作者 杨晶华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台湾地区国际参与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安全的敏感政治议题,是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框架内的政治定位在国际社会的延伸。从有利于台湾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及回应岛内民众高度期待的角度考虑,探索统一后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台湾地区国际参与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安全的敏感政治议题,是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框架内的政治定位在国际社会的延伸。从有利于台湾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及回应岛内民众高度期待的角度考虑,探索统一后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必须确保统一后中国的主权与安全、保障中国台湾地区的繁荣稳定,同时依循“一国一府”、地方性政权、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国台湾地区特殊性等原则。未来,建议在对外缔约、参与国际组织及其活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互设代表机构、出入境管理及护照与其他旅游证件签发等方面探讨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并注意授权方式的运用、反干涉及分离主义等因素对国际参与制度安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统一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中国台湾地区 国际参与
下载PDF
两岸术语求同化异路径初探
16
作者 郑泽芝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4期46-55,共10页
语言文字的统一是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标志。术语是各领域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核心和灵魂。现有研究发现,两岸多个领域的术语差异高达30%以上。从语言学角度看,同实同形术语包含两岸共同的语言表述规律性,“同实异形”的差异术语存在共性... 语言文字的统一是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标志。术语是各领域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核心和灵魂。现有研究发现,两岸多个领域的术语差异高达30%以上。从语言学角度看,同实同形术语包含两岸共同的语言表述规律性,“同实异形”的差异术语存在共性规律和微观可协调性;从术语使用现状看,异形术语有两岸融合的情形。学界已建设了大量的术语对照资源,据此本研究提出两岸术语研究应以“求同化异”为理念。本着同中求规律、异中找共性的研究思路,文章以社科领域两岸对照术语为研究基础,以英语对照术语含system的一组术语为例,对两岸同实同形、同实异形术语进行了分类研究,归纳了两岸同实同形术语的共同表述规律,分析了同实异形术语的差异类型和共性特征,讨论了相应的协调策略,期待为之后的术语生成、翻译提供参照,从而服务于两岸统一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术语 求同化异 同实同形 同实异形
下载PDF
海峡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性评价及港口发展对其的影响
17
作者 刘江容 林晓凤 +1 位作者 王豪伟 王翠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7-1853,共1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沿海地区,海峡两岸经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导致脆弱的沿海地区面临较大的生态风险,因此动态监测并评价两岸生态质量对推动两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促进两岸和谐统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沿海地区,海峡两岸经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导致脆弱的沿海地区面临较大的生态风险,因此动态监测并评价两岸生态质量对推动两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促进两岸和谐统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调用2000—2022年Landsat及MODIS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差值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两岸生态环境质量的差异性,并在建立两岸主要港口多环缓冲区的基础上探讨港口规模及其周边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海峡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呈“西升东降”的特征,2010—2022年海峡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新冠疫情期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差距逐渐缩小。(2)东岸生态环境质量优于西岸,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太姥山、玉山山脉等山地区域,较差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湖里区和晋江市等城市工业聚集区,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显著退化的区域主要为东岸的山地区域,2010—2020年等级显著退化的区域主要为西岸的沿海区域。(3)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处于山地区域的城市呈高值聚集,西岸的厦漳泉、福州市和莆田市以及东岸近海岸城市呈低值聚集。(4)海峡两岸港口规模及其周边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相似性,离港口距离越远,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班轮运输阶段港口规模越大其周边生态环境质量也越差;直航运输阶段港口规模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减弱并逐步改善。(5)受新冠疫情影响,港口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稍有转好,且西岸港口规模较大的厦门港和福州港较东岸港口更注重生态建设。研究可为海峡两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也为生态港口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为促进两岸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遥感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平台 港口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两岸经济融合研究评述
18
作者 任之煌 韦素琼 +1 位作者 游小珺 李逸菲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经济全球化为两岸经济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可以有效解释经济融合的过程、影响及机制。因此,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两岸经济融合的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1)探究嵌入性、全球生... 经济全球化为两岸经济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可以有效解释经济融合的过程、影响及机制。因此,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两岸经济融合的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1)探究嵌入性、全球生产网络以及战略耦合与经济融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嵌入性为经济融合的重要应用,全球生产网络是经济融合的重要表现,战略耦合能够揭示经济融合的路径与过程。(2)梳理两岸经济融合的政策演变及研究概况,发现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学术界,两岸经济融合都备受关注。(3)通过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对两岸经济融合进行系统性理解,嵌入性视角揭示了两岸经贸重构的多维度动态变化。两岸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经历了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和服务转变。从战略耦合视角揭示了台企与内地要素互动的机制,由初期依附式耦合逐步发展为交换式和吸收式耦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融合的持续深化。本研究旨在丰富关系经济地理学在两岸经济融合研究中的应用,并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经济地理学 嵌入性 全球生产网络 战略耦合 两岸经济融合
下载PDF
两岸标准共通与融合发展:机制、路径与实践——以福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辉 《标准科学》 2024年第7期35-39,共5页
本文以福建为例,阐述了两岸标准共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和“四共同三采用”机制内涵,总结了开展两岸标准共通的3种路径:两岸标准政策理论研究、两岸标准共通试点和孵化研制两岸共通标准,并对3种路径的具体实践成果进行了全面解析,为全面... 本文以福建为例,阐述了两岸标准共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和“四共同三采用”机制内涵,总结了开展两岸标准共通的3种路径:两岸标准政策理论研究、两岸标准共通试点和孵化研制两岸共通标准,并对3种路径的具体实践成果进行了全面解析,为全面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贡献标准化力量层面给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标准共通 融合发展 机制 路径 实践
下载PDF
文化基因视角下福马同城生活圈建构研究
20
作者 陈浩 何敦春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两岸融合发展是我国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两岸融合发展一旦缺失文化力量,就可能迷失方向。为此,从文化基因视角探索福马同城生活圈的建构具有重要时代价值。面对福马文化的传承断裂化、影响脆弱化、供需失衡化等文化困境,必须通... 两岸融合发展是我国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两岸融合发展一旦缺失文化力量,就可能迷失方向。为此,从文化基因视角探索福马同城生活圈的建构具有重要时代价值。面对福马文化的传承断裂化、影响脆弱化、供需失衡化等文化困境,必须通过充分发挥福马文化各类型的多元驱动力、文化产业+产业文化双融合创新等途径,完善福马同城生活圈的建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融合发展 文化基因 福马 同城生活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