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齐高铁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预制技术
1
作者 冯津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14期185-185,共1页
高速铁路中的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具有抗裂性好、自重轻、性能稳定的特点,为高速列车平稳性运行提供保证。结合生产实践,就此介绍轨道板结构形式和生产工艺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 预制技术 高速铁路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水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宋力 饶佳琪 +2 位作者 刘冉 蒋丽忠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0-2611,共12页
在雨水充沛或排水不畅地区,积水会造成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扩展显著加速。针对含层间离缝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水力特性问题,建立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双向瞬态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揭示无砟轨道层间... 在雨水充沛或排水不畅地区,积水会造成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扩展显著加速。针对含层间离缝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水力特性问题,建立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双向瞬态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揭示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分布及其峰值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列车轴重、行车速度、离缝形态及积水深度对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的趋近与远离,层间离缝内固定点处的动水压力与水流速度呈周期性的正负交替变化;动水压力沿着离缝出口方向逐渐减小,其峰值发生在离缝尖端处,而水流速度沿着离缝出口方向逐渐增大,其峰值发生在离缝出口处;动水压力与水流速度峰值随列车轴重增加而线性增大,轴重每增加1 t,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峰值分别增加2.850 kPa、0.085 m/s;动水压力峰值与车速呈二次方增大关系,而在车速小于300 km/h时水流速度峰值与车速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超过该车速后流速增长趋势较之前更大;动水压力、水流速度峰值与离缝开口量呈反比关系;动水压力与水流速度峰值都随着离缝深度和离缝积水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大,且两者都与离缝深度呈3次多项式增大关系,与离缝积水深度呈2次方增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的层间离缝扩展分析以及养护维修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层间离缝 流固耦合 动水压力 水流速度
下载PDF
高速铁路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限值
3
作者 魏绍磊 肖宏 +2 位作者 王宏阁 王阳 钱忠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2-2726,共15页
我国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分布广泛,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影响较为突出,危害行车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建立针对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控制限值。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考虑... 我国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分布广泛,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影响较为突出,危害行车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建立针对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控制限值。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考虑混凝土结构损伤和车轨相互作用,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冻胀路基静动力分析模型,分析路基冻胀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损伤和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影响。综合静、动力控制指标,提出一种针对冻胀变形的分级控制限值;分别考虑轨道结构层间离缝和结构损伤、钢轨垂向动位移、乘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等多项控制指标,将路基冻胀限值划分为5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胀作用于轨道板中部时损伤和离缝量出现极值;结构损伤和车辆动力学响应均随波长减小和波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均对波长的影响更为敏感。可以根据不同分区的冻胀限值保障车辆运营安全,为冻土区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冻胀限值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混凝土塑性损伤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4
作者 宋安祥 姚国文 +2 位作者 张高峰 刘佳伟 王月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138,共6页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的竖向传递具有阻滞效应,最不利温度结构出现于轨道板-CA砂浆层间界面,整体温度分布呈“锄形”;纵向方向中间应力值均大于两侧的应力值;轨道结构竖向位移及纵向位移与温度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指出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低温适应性较差,严寒地区应尽量减少该结构类型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多层混凝土结构 低温环境 缩尺模型 温度效应
下载PDF
不同温度速率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热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周锐 陈登高 +3 位作者 朱烜 刘伟斌 杜彦良 李世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针对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复杂温度荷载效应,重点研究不同温度速率变化对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大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开展简支箱梁上5块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1∶4几何缩尺模型的温度试验,对比分析... 针对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复杂温度荷载效应,重点研究不同温度速率变化对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大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开展简支箱梁上5块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1∶4几何缩尺模型的温度试验,对比分析3种环境温度变化速率下无砟轨道内的温度和应力分布特征;建立两端自由和两端约束条件下缩尺模型的热传导数值模型,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两种约束条件下无砟轨道-箱梁结构的三维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变化速率下降,无砟轨道-箱梁结构的竖向位移和温度变化幅值在增大,但竖向多层的温度和位移数值在下降;结构的应力、轨道板轴力也不断增大,特别是温度变化速率从0.67℃/min下降到0.44℃/min时。此外,两端自由的纵向应力和竖向位移均比两端约束的小,但其温度要大于两端约束的,约束边界条件会加速轨道内热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温度模拟试验 温度变化速率 热力学性能 热传导模型 不同约束条件
下载PDF
温升作用下ECC 修复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宽窄接缝的损伤机理
6
作者 高宏玉 陈进杰 +2 位作者 陈龙 蔡嘉升 玄天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了探究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修复宽窄接缝时,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在整体温升荷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建立含层间内聚力和ECC宽窄接缝拉压非线性本构模型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三... 为了探究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修复宽窄接缝时,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在整体温升荷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建立含层间内聚力和ECC宽窄接缝拉压非线性本构模型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宽窄接缝采用ECC和C55混凝土时轨道板与宽窄接缝层间损伤、宽窄接缝损伤的差异,研究不同ECC材料参数下宽窄接缝的损伤机理,提出了合适的ECC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50℃温升荷载作用下,相比于C55混凝土,常规ECC可使宽窄接缝总刚度损伤降低51%,受拉损伤因子降低88%,垂向位移减小34%;提高ECC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可以有效减小受压、受拉损伤因子及接缝纵向位移,ECC抗拉强度由3 MPa提高至5 MPa时,受压、受拉损伤因子降幅分别约45%、50%,ECC抗压强度由30 MPa提高至60 MPa时,受压、受拉损伤因子降幅分别约51%、44%。建议采用ECC修复宽窄接缝损伤时,ECC抗拉强度取5 MPa,抗压强度取50~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数值模拟 宽窄接缝 ECC 损伤因子
下载PDF
大温差地区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受力特征
7
作者 赵磊 李浩 +3 位作者 杨国涛 李晨曦 施成 宁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大温差地区单元式轨道板受日照影响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导致轨道板翘曲变形,诱发轨面不平顺,增加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响应,加速轨道结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层间关系的无砟轨道静力分析模型,对大温度梯度下轨... 大温差地区单元式轨道板受日照影响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导致轨道板翘曲变形,诱发轨面不平顺,增加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响应,加速轨道结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层间关系的无砟轨道静力分析模型,对大温度梯度下轨道板翘曲变形及轨面周期性不平顺进行分析;然后,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温度梯度作用下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受力特征,研究高速行车条件下无砟轨道真实服役状态。结果表明: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呈椭球形变形趋势,正温度梯度时轨道板中部向上鼓起、4角支承,负温度梯度时轨道板4角翘起、板中支承;温度梯度会导致轨道板与CA砂浆间产生不同程度离缝,板下接触面积减小,高速行车时层间接触面积逐渐增加,但离缝不会完全闭合;负温度梯度对轨道结构振动和砂浆层受力影响较小,正温度梯度影响较大,温度梯度为90℃·m^(-1)时,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增大10倍左右,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压力最大值增加6.6倍,板角处CA砂浆应力较无温度梯度下钢轨正下方CA砂浆应力增加5.4倍,正温度梯度下轨道板侧边及4角位置处CA砂浆受力加剧效应显著,是导致该区域CA砂浆出现结构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Ⅰ型板式无轨道 温度梯度 周期性不平顺 层间接触 有限元
下载PDF
路基冻胀-融化-沉降组合作用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变形损伤
8
作者 杨书生 王宏阁 +3 位作者 宿宝忠 王占峰 张宝华 陈广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7,共7页
对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病害,只考虑单一冻胀作用对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分析模型,研究了路基冻胀-融化-沉降组合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的损伤机理和变形规律。结... 对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病害,只考虑单一冻胀作用对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分析模型,研究了路基冻胀-融化-沉降组合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的损伤机理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冻胀作用,路基冻胀-融化-沉降组合作用能更加准确反映路基从冻胀到融化过程中轨道结构的变形和损伤;在冻胀-融化-沉降过程中,钢轨、轨道板、底座板三者垂向位移幅值均呈现先增大再减小而后反向增大的趋势;在路基融化回落至4 mm时,底座板和自密实混凝土以及下部路基表层的层间离缝位置均呈现从冻胀波峰两端到冻胀波峰中部的迁移;轨道板损伤只发生在路基冻胀阶段,底座板损伤发生在路基冻胀和融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路基冻胀 数值计算 组合作用 CRTSⅢ式无轨道
下载PDF
层间离缝下车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9
作者 曹美雪 王明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86,120,共7页
随着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服役时间的延长,层间离缝发生发展对轨道结构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厘清不同程度的层间离缝对车辆-无砟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建立了考虑层间离缝的车辆-CRTSⅡ型轨道板的... 随着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服役时间的延长,层间离缝发生发展对轨道结构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厘清不同程度的层间离缝对车辆-无砟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建立了考虑层间离缝的车辆-CRTSⅡ型轨道板的耦合动力学模型,用ABAQUS和Simpack联合仿真,研究了不同尺寸的单一离缝以及多离缝不同位置组合对车辆及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离缝横向深度和纵向长度分别在522 mm、1.275 m及以上时,离缝发展明显加快;多离缝的不同位置组合中板端与板边组合为最不利情况.研究结论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运维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离缝损伤 刚柔耦合 动力响应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底座混凝土优化及开裂性能研究
10
作者 蒋太亮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对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底座混凝土的优化及开裂性能,文章通过进行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试验分析,得出不同的坍落度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塑性收缩及干燥收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施工时,坍落度影响底座混凝土... 对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底座混凝土的优化及开裂性能,文章通过进行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试验分析,得出不同的坍落度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塑性收缩及干燥收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施工时,坍落度影响底座混凝土的泌水层,因此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TK-ac型减缩抗裂剂会增加混凝土塑性收缩变形,降低干燥收缩变形,因此,在添加TK-ac型减缩抗裂剂后,要做好早期保湿养护工作,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及用水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塑性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结构底座 混凝土 开裂性能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1
作者 何新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077-0080,共4页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轨道结构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形式,以其优良的平稳性、耐久性和运营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关键材料,其施工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轨道结构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形式,以其优良的平稳性、耐久性和运营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关键材料,其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轨道的整体性能和运营安全。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免捣固、自密实、不离析等特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其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轨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深入研究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提升高速铁路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 无砟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要点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恒压灌注施工探讨
12
作者 张立新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年第4期95-97,共3页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填充层,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施工效果也直接决定着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及工效。以某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恒压灌注施工要点展开分析,根据试验段施工效果,从轨...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填充层,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施工效果也直接决定着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及工效。以某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恒压灌注施工要点展开分析,根据试验段施工效果,从轨道板腔润湿、自密实混凝土搅拌及运输等方面提出工艺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混凝土恒压 灌注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摩擦参数及性能影响研究
13
作者 谭诗宇 《机械》 2024年第1期45-52,60,共9页
针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后的层间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现场运营线及室内推板试验,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力学特性分析模型,研究离缝条件下不同层间摩擦参数对轨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际运营状态下的轨道板随着... 针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后的层间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现场运营线及室内推板试验,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力学特性分析模型,研究离缝条件下不同层间摩擦参数对轨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际运营状态下的轨道板随着顶推力不断增大,轨道板与砂浆层逐渐脱粘,完全脱粘后发生滑移,轨道板失稳发生水平位移的推力在160~200 kN之间,轨道板发生稳定滑移的水平推力在210~250 kN之间,对应摩擦系数为2.5~3.1;室内试验轨道板与砂浆层之间在无粘结力的最不利状态下,轨道板发生稳定滑移的水平推力在55~56 kN之间,对应摩擦系数为0.79~0.80;随着层间摩擦系数增加,会一定改善轨道结构受力变形,但影响程度有限,摩擦系数由0.7增加至3.1时,宽窄接缝受力最大减小6.6%,钢轨和轨道板最大上拱位移分别减小了4.19%和5.7%;对于已经出现离缝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摩擦状态影响较小,应提前预防和避免层间离缝病害的产生,保证层间粘结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摩擦系数 试验 影响规律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14
作者 邓劲 《石材》 2024年第10期81-83,共3页
板式无砟轨道具有架设便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本文以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解析其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对模板安装、搅拌和运输、灌注、养护等技术环节的细致阐述,以及对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 板式无砟轨道具有架设便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本文以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解析其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对模板安装、搅拌和运输、灌注、养护等技术环节的细致阐述,以及对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全面介绍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不同气象因素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热力学响应
15
作者 赵云龙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136-140,共5页
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竖向多层轨道结构,其热力学响应容易受到气象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桥上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然后分析了不同气象因素(环境温度、太阳辐射、风速)对无砟轨道结构热... 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竖向多层轨道结构,其热力学响应容易受到气象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桥上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然后分析了不同气象因素(环境温度、太阳辐射、风速)对无砟轨道结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反映无砟轨道热力学性能,三种气象因素中,太阳辐射是影响结构热力学响应的最重要因素,导致轨道内多层结构较大的温度、应力、位移变化,其次是环境温度作用,风速作用影响最小,特别是轨道板的热力学响应变化幅值明显大于自密实混凝土层与底座板。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的温度荷载效应,为无砟轨道的长期结构性能评估与养维提供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气象多因素 热力学响应
下载PDF
不同基础条件下预制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与检算
16
作者 付琪璋 安震 万廷聪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需求,在非预应力轨道板结构设计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基础条件下的无砟轨道结构耦合模型,结合极限状态法,研究开展了综合考虑列车荷载、温度梯度和基础变形作用下预制板的弯矩及配筋计算。结果表明...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需求,在非预应力轨道板结构设计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基础条件下的无砟轨道结构耦合模型,结合极限状态法,研究开展了综合考虑列车荷载、温度梯度和基础变形作用下预制板的弯矩及配筋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非预应力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路基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配筋设计受偶然组合作用控制,不同基础类型的轨道板纵横向配筋均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组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结构设计检算 式无轨道 极限状态法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鹏飞 蔡科 +1 位作者 雷晓燕 王承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以11×32 m简支梁桥为例,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地震波及地震动强度对系统受力变形...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以11×32 m简支梁桥为例,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地震波及地震动强度对系统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El-Centro波相比,天津宁河波对系统动力响应有显著的增强效应,钢轨应力曲线均关于跨中呈反对称分布,最大拉压应力为206.5 MPa;各层间构件受力变形曲线均关于桥梁纵向呈轴对称分布,钢轨位移线形平滑,在中跨桥右侧1/3处达到最大,为100.6 mm;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底座板位移随桥跨数的增加呈阶梯增减变化,最大值出现于第6跨桥,轨板相对位移在最右侧梁缝处达到最大,各结构的纵向力较小;随着地震动强度的提高,系统受力变形显著增加;与设计地震相比,罕遇地震下轨板相对位移最大值增加了146.9%,可达85.5 mm,极易导致轨下胶垫窜出引发扣件失效;左侧桥台与相邻固定支座墩顶最大位移差值显著,为96.6 mm,增加了落梁风险;对于地震区桥上无缝线路,需加强对薄弱位置处轨板相对位移以及相邻墩/台顶位移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桥上无缝线路 一致激励 动力响应
下载PDF
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智能分析系统
18
作者 张鹏飞 唐强强 +3 位作者 吴必涛 涂文博 张可军 贾有权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5-105,共11页
为实现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智能化,考虑了桥梁结构、轨道板以及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简支梁和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C#语言对ANSYS进... 为实现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智能化,考虑了桥梁结构、轨道板以及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简支梁和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C#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集参数输入、有限元建模、荷载施加、自动计算、数据提取及数据智能处理于一体的纵向力智能分析系统。通过与已有文献对比,验证了智能分析系统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可为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桥上无缝线路 有限元模型 纵向力分析系统
下载PDF
接缝弱化后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效应研究
19
作者 曹毅杰 蒋典佑 +3 位作者 刘钰 孙晓丹 朱星盛 谷永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目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夏季高温胀板问题严重。高温产生的巨大温度应力导致轨道结构发生众多病害,其中,轨道板上拱尤为严重,已威胁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为有效释放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减少病害发生,通过建立设有弹性填充层的纵连板式无... 目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夏季高温胀板问题严重。高温产生的巨大温度应力导致轨道结构发生众多病害,其中,轨道板上拱尤为严重,已威胁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为有效释放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减少病害发生,通过建立设有弹性填充层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计算模型,引入内聚力单元和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探讨两种节段长度及不同弹性模量下,整体温升作用时,宽窄接缝弱化对轨道结构应力、变形及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1)设置弹性填充层后,轨道板和接缝的纵向应力均得到一定程度释放,但会伴随着发生局部偏心和应力增加;(2)弹性填充层的设置会使接缝、轨道板和层间界面损伤产生的临界温升降低,结构损伤较大时,轨道板和接缝的应力释放会受到限制,并且弹性填充层附近也会产生一定上拱增量;(3)两种节段长度下,损伤和应力释放量均会随着弹性模量降低逐渐增大,因此,节段长度为4块板时,弹性填充层弹性模量选取建议高于1775 MPa并低于3550 MPa,节段长度为3块板时,弹性填充层弹性模量选取建议高于355 MPa并低于1775 MPa;(4)两种节段长度下,随着弹性模量降低,轨道板和钢轨最大上拱增量逐渐增大,对于钢轨,两种节段长度下的竖向位移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连式无轨道 宽窄接缝弱化 弹性填充层 应力释放 损伤 变形
下载PDF
层间损伤对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
20
作者 赵闻强 赵云哲 刘心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0,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板式无砟道岔结构层间损伤,建立其层间损伤动力学评估模型,分析了层间损伤对道岔区轨道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以直向过岔为例,耦合温度梯度荷载,研究了层间损伤对无砟道岔轨道结构的动力学影响机制,并给出相应的离缝评估... 针对高速铁路板式无砟道岔结构层间损伤,建立其层间损伤动力学评估模型,分析了层间损伤对道岔区轨道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以直向过岔为例,耦合温度梯度荷载,研究了层间损伤对无砟道岔轨道结构的动力学影响机制,并给出相应的离缝评估及轨道维护检测建议。结果表明:层间损伤会导致无砟道岔轨道板固有频率下降,对高阶模态的影响更为显著;层间损伤与昼间正温度梯度效应耦合对板式无砟道岔的动力学响应特性造成更大的影响,结构层间拍击作用显著,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位移等动力学指标超限。建议对复杂温度地区的无砟道岔轨道板翘曲位移加强监测,同时昼间板中翘曲位移峰值报警阈值设为不超过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道岔 层间损伤 离缝 固有振动特性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