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色低共熔溶剂CS-1的TATB新型纯化方法与机理
1
作者 左依文 陈建波 +2 位作者 刘晓峰 刘渝 索志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5-753,共9页
为了解决TATB因溶解性差不适用于常规纯化方法的问题,采用反萃取技术,选用对TATB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新型绿色低共熔溶剂(CS-1),以水为反萃取剂,进行了TATB的纯化;对比了该法与其它纯化方法的不同,系统优化了该法中反萃取剂加入量、洗涤次... 为了解决TATB因溶解性差不适用于常规纯化方法的问题,采用反萃取技术,选用对TATB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新型绿色低共熔溶剂(CS-1),以水为反萃取剂,进行了TATB的纯化;对比了该法与其它纯化方法的不同,系统优化了该法中反萃取剂加入量、洗涤次数及干燥方式等条件对TATB的纯化影响,构建了纯度为(99.7±0.2)%,回收率为92.5%的TATB高效分离与绿色纯化方法。研究同时采用光谱过程监测和理论计算模拟,基于CS-1溶剂的TATB纯化动力学,探讨了基于氢键竞争和络合物解离的TATB纯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三氨基-2 4 6-三硝基苯 cs-1溶剂 反萃取技术 纯化机制
下载PDF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
2
作者 宋崇林 郑庆贺 +3 位作者 吕誉 崔立峰 李云强 吕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3-1061,共9页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术,此时LNT的作用是将排气中部分NO_(x)转化为NH_(3),为下游的SCR提供还原剂.基于此,制备了LNT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_(1-x)Ce_(x)MnO_(3)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并通过分步浸渍法得到了La_(1-x)Ce_(x)MnO_(3)-Ba/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RD、H_(2)-TPR、NO-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钙钛矿氧化物的晶相结构,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的还原特性、NO_(x)吸附-脱附性能等物化性质,并且通过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实验探究了催化剂掺杂Ce对NO转化成NH_(3)的影响.结果表明,Ce掺杂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H_(3)产物选择性,并且显著提高了NO转化率.温度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而H_(2)和NO体积比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关键性因素.其中,La_(0.95)Ce_(0.05)MnO_(3)-Ba/Al_(2)O_(3)在低温下催化活性表现最佳,在350℃、H_(2)和NO体积比为5.0时NH_(3)产物选择性为65%,NO转化率为100%.此外,所制备的La_(1-x)Ce_(x)MnO_(3)都形成了钙钛矿型结构,而且Ce掺杂催化剂的大部分Ce离子可以进入到LaMnO_(3)结构中.在催化剂适量掺杂Ce后,H_(2)消耗总面积增大、还原峰的峰值温度降低,表明掺杂Ce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同时NO吸附和脱附面积增大,表明Ce掺杂改变了催化剂的NO_(x)吸附-脱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 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 NH_(3)产物选择性 NO转化率 晶相结构 还原特性 NO_(x)吸附-脱附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书铭 刘化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2-1308,共7页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助催化剂含量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预测模型,对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助催化剂进行优化。首先将前期实验数据整理归纳为含有3、4、5、6和7个助催化剂等5类催化剂,以助催化剂含量(体积分数)为输入变量,以425℃反...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助催化剂含量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预测模型,对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助催化剂进行优化。首先将前期实验数据整理归纳为含有3、4、5、6和7个助催化剂等5类催化剂,以助催化剂含量(体积分数)为输入变量,以425℃反应器出口氨浓度(活性)为输出变量,对助催化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拟合值均方误差最高为0.2784,预测值均方误差最高为0.1592,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较高。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极值寻优,求解最优的催化剂配方,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优化结果制备5个样品的实验测定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最高为2.88%,优化结果较为准确;含有7个助催化剂的催化剂活性最高为18.83%,比原样本的统计平均活性值(17.52%)高1.31%,相对提高7.48%,助催化剂含量优化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1-x)O 催化剂 助催化剂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优化
下载PDF
Fe原位改性小晶粒Silicalite-1分子筛催化醛氨缩合性能研究
4
作者 陶金泉 贾亦静 +4 位作者 白天瑜 黄文斌 崔岩 周亚松 魏强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0-1289,共10页
吡啶及其衍生物统称为吡啶碱,其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Chichibabin醛氨缩合反应是目前工业制取吡啶碱最广泛的路线。目前,使用最广泛的ZSM-5分子筛受制于硅铝骨架结构的不稳定性,高活性反应周期较短(5 h),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 吡啶及其衍生物统称为吡啶碱,其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Chichibabin醛氨缩合反应是目前工业制取吡啶碱最广泛的路线。目前,使用最广泛的ZSM-5分子筛受制于硅铝骨架结构的不稳定性,高活性反应周期较短(5 h),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用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优异的Silicalite-1分子筛,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胶体分散剂,在水热合成分子筛的过程中向骨架中引入Fe,结合XRD、SEM、TG、BET、NH3-TPD、Py-FTIR等表征方法探究了晶化条件对Silicalite-1分子筛结晶度、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晶种投入量15%、PVP添加量3.75%时产品相对结晶度达到最高(103%),粒径约为200 nm。改性后的Silicalite-1具有更丰富的酸位点,醛氨缩合反应的初始活性由66%增加至85%,在反应进行15 h后,原料转化率和吡啶碱收率分别保持在66%和40%以上。研究提出的原位改性Silicalite-1分子筛策略极大扩宽了纯硅沸石在酸催化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科研价值和工业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lite-1分子筛 原位改性 水热法 催化剂 醛氨缩合反应
下载PDF
Ag-Ni/KCC-1的制备及其在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中的催化性能
5
作者 张舜光 崔阳 +2 位作者 刘林林 张金颐 陈学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1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Ag的较优负载量及总负载量不变时,Ag与镍(Ni)较佳的质量比。结果表明,Ag/KCC-1催化剂中,不同Ag负载量的催化剂,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所不同,Ag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时,性能较好;Ag-Ni/KCC-1催化剂中,适量Ni的引入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当Ag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12%和3%时,催化性能较佳,与单组分负载的Ag/KCC-1催化剂相比,DMO转化率由90.37%提高至96.75%,MG转化率由90.77%提高至92.48%,MG收率由82.04%提高至8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乙醇酸甲酯 催化剂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 Ag-Ni/KCC-1
下载PDF
CO_(2)催化加氢制备C_(1)产物的反应路径与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艳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杨龙 徐冬 高腾飞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二氧化碳(CO_(2))催化加氢制备碳基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减排技术,但其工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针对CO_(2)催化加氢制备的C_(1)产物,包括甲酸(HCOOH)、一氧化碳(CO)、甲醇(CH_(3)OH)和甲烷(CH_(4)),从反应路径、... 通过二氧化碳(CO_(2))催化加氢制备碳基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减排技术,但其工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针对CO_(2)催化加氢制备的C_(1)产物,包括甲酸(HCOOH)、一氧化碳(CO)、甲醇(CH_(3)OH)和甲烷(CH_(4)),从反应路径、催化工艺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CO_(2)催化加氢生成不同C_(1)产物的反应路径及其竞争关系。随后,针对CO_(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改性方式,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后,对CO_(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_(1)产物 催化加氢 反应路径 催化剂
下载PDF
TS-1分子筛研究进程及催化应用
7
作者 杨帆 王怡明 +2 位作者 朱韩英 蒋旭 史晓波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TS-1是一类独特的用于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在高结晶沸石框架中具有四面体配位Ti^(4+)离子。TS-1/H_(2)O_(2)绿色反应体系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与其拓扑结构、晶体形态、四面体Ti的含量和反应微... TS-1是一类独特的用于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在高结晶沸石框架中具有四面体配位Ti^(4+)离子。TS-1/H_(2)O_(2)绿色反应体系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与其拓扑结构、晶体形态、四面体Ti的含量和反应微环境有关。当前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对大分子氧化催化剂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催化性能显著提高的新型TS-1的研究成为热点。综述TS-1分子筛近年的研究进展及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TS-1分子筛 骨架钛 选择性氧化 反应晶化 化学改性
下载PDF
PtSn@S-1&β-Mo_(2)C串联催化剂CO_(2)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研究
8
作者 夏瑶靓 边凯 +3 位作者 刘思蕊 王志群 张光辉 郭新闻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3,共8页
PtSn双金属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然而在高温下,催化剂易产生积炭从而导致稳定性降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CO_(2)-PDH)因其有望在转化丙烷的同时兼具消除积炭和推动脱氢反应正向移动的特点... PtSn双金属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然而在高温下,催化剂易产生积炭从而导致稳定性降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CO_(2)-PDH)因其有望在转化丙烷的同时兼具消除积炭和推动脱氢反应正向移动的特点,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将逆水煤气催化剂β-Mo_(2)C与丙烷脱氢催化剂PtSn@S-1串联用于CO_(2)-PDH反应中,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并结合XRD、CO_(2)-TPD、C3H6-TPD及热重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_(2)-PDH反应中,PtSn@S-1串联加入β-Mo_(2)C后,粉末混合的串联催化剂PtSn@S-1&β-Mo_(2)C的稳定性明显提升,并在连续运转1440min内未出现失活现象,催化剂的高稳定性归因于反应过程中CO_(2)消除了部分积炭。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在n(CO_(2)):n(C3H8)为1.0、m(PtSn@S-1):m(β-Mo_(2)C)为1.0:0.4时,粉末混合的串联催化剂PtSn@S-1&β-Mo_(2)C在CO_(2)-PDH反应中表现出最佳性能,丙烷转化率在反应500min后稳定在43.0%以上,丙烯选择性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n@S-1 β-Mo_(2)C 串联催化剂 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
下载PDF
双模板剂调控SAPO-34对1-丁烯催化裂解的影响
9
作者 杨哲旭 柳娜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通过调控模板剂吗啡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物质的量比[n(MOR)∶n(TEAOH)]合成出不同SAPO-34分子筛。采用XRD、SEM、NH_(3)-TPD等测试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1-丁烯催化裂解制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双... 利用水热合成法,通过调控模板剂吗啡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物质的量比[n(MOR)∶n(TEAOH)]合成出不同SAPO-34分子筛。采用XRD、SEM、NH_(3)-TPD等测试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1-丁烯催化裂解制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双模板剂相比单模板剂制得的SAPO-34分子筛具有不同的酸性和颗粒尺寸,适宜的[n(MOR)∶n(TEAOH)]可以协同SAPO-34分子筛有更弱的酸强度和B酸酸位,从而抑制裂解过程中氢转移反应的发生。当n(MOR)∶n(TEAOH)=2.0∶0.5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丙烯产率和选择性,在1-丁烯催化裂解制丙烯中具有最高的丙烯产率和丙烯选择性,分别为37.03%和45.78%,可以有效应用于1-丁烯催化裂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催化裂解 丙烯 1-丁烯 SAPO-34 吗啡啉 四乙基氢氧化铵
下载PDF
Novel medium entropy perovskite oxide Sr(FeCoNiMo)_(1/4)O_(3−δ)for zinc-air battery cathode
10
作者 Kaixin Li Juntao Gao +2 位作者 Xu Han Qi Shao Zhe Lü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669-678,共10页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ZABs is impeded by the kinetic bottleneck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an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The application of conformational entropy strategy to oxide...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ZABs is impeded by the kinetic bottleneck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an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The application of conformational entropy strategy to oxides often involves introducing multiple element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thereby providing outstanding bifunctional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ER/ORR.Nevertheless,the possible underlying catalytic pathways and potent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ous components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cellent medium-entropy perovskite oxide,Sr(FeCoNiMo)_(1/4)O_(3−δ)(lower overpotential of 301 mV at 10 mA cm^(−2)).Zinc-air batteries employing it as a cathode catalyst demonstrate excellent round-trip efficiency(62%).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ith experiments,we aim to establish the link betwee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erovskite oxides with different element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OER mechanism.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conformational entropy strategy can simultaneously shift the O 2p-band center and metal d-band center of perovskite oxide towards the vicinity of the Fermi energy level,thereby triggering a more favorable lattice oxygen-participated mechanism(LOM)during the OER process.The outcomes of this work provide crucial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conformational entropy strategies in oxygen catalysis and offer potential avenues for constructing efficient and stable electr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FeCoNiMo)_(1/4)O_(3−δ) Bifunctional catalyst Medium entropy LOM 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ies
下载PDF
载体性质对NiMo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及1-甲基萘加氢饱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石明亮 杨平 +3 位作者 杨清河 聂红 刘清河 李会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09,共8页
通过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引入纤维素A作为改性剂,并调变纤维素A与胶溶剂硝酸的比例,获得5种性质不同的载体,然后采用孔饱和浸渍和低温络合工艺制备相应催化剂。利用N 2吸附-脱附、压汞、红外羟基、后萃取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 通过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引入纤维素A作为改性剂,并调变纤维素A与胶溶剂硝酸的比例,获得5种性质不同的载体,然后采用孔饱和浸渍和低温络合工艺制备相应催化剂。利用N 2吸附-脱附、压汞、红外羟基、后萃取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深入分析了载体的孔结构与表面性质、催化剂加氢活性相的结构与形貌,并选择1-甲基萘为模型化合物评价催化剂的加氢饱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A比例的增加,载体的孔体积增大且超大孔比例提高;载体表面羟基数量减少且与活性金属发生强相互作用的碱性羟基和中性羟基比例降低,催化剂硫化后形成更多的NiMoS相和多层堆叠的MoS 2片晶。纤维素A的引入,调变了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并促进形成更多高活性的加氢活性相结构,同时构筑了利于反应物扩散的大孔,提高了1-甲基萘加氢饱和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纤维素A 1-甲基萘 表面羟基 NiMo催化剂 催化加氢
下载PDF
钛配合物对脱醇型RTV-1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余杰明 罗霜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添加填料、交联剂、偶联剂和自制钛配合物催化剂等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探讨了钛配合物催化剂种类对密封胶稠度、硫化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一次钛配合物催化剂,...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添加填料、交联剂、偶联剂和自制钛配合物催化剂等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探讨了钛配合物催化剂种类对密封胶稠度、硫化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一次钛配合物催化剂,采用二次钛配合物的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制备过程中无明显增稠,硫化速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贮存稳定性更高。其表干时间为8min,24h硫化深度为4.9mm,拉伸强度为1.30MPa,断裂伸长率为335%,经65℃×7d加速老化后表干时间无变化,力学性能保持率高于90%,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醇型 单组分室温硫化 有机硅密封胶 钛配合物 催化剂 贮存稳定性
下载PDF
多级孔TS-1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1-辛烯环氧化性能研究
13
作者 马豪杰 李其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以P123为辅助试剂,制备了一系列分级孔TS-1分子筛.利用红外、紫外、XRD、BET、ICP等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对样品在过氧化氢环氧化1-辛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得分级孔TS-1沸石均具有典型的MFI结构,其形貌和结构随P12... 以P123为辅助试剂,制备了一系列分级孔TS-1分子筛.利用红外、紫外、XRD、BET、ICP等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对样品在过氧化氢环氧化1-辛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得分级孔TS-1沸石均具有典型的MFI结构,其形貌和结构随P123分子量不同有一定的变化.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P123(MW=5800)合成的样品可以有效地将1-辛烯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物,相应产率可达56.05%,环氧化物选择性可达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孔TS-1分子筛 合成 催化 1-辛烯环氧化
下载PDF
聚4-甲基-1-戊烯的结构、合成及应用
14
作者 高海洋 杨佳豪 +2 位作者 涂广水 冯春玉 郑涵斗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聚4-甲基-1-戊烯(PMP)是1种高等规度结晶型树脂,其作为高端聚烯烃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同时还有低介电常数、高透气、低表面张力等特有的优点,在医疗材料以及电子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用途。文中全面综述了4-甲基-1... 聚4-甲基-1-戊烯(PMP)是1种高等规度结晶型树脂,其作为高端聚烯烃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同时还有低介电常数、高透气、低表面张力等特有的优点,在医疗材料以及电子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用途。文中全面综述了4-甲基-1-戊烯(4M1P)单体的合成以及催化4M1P聚合制备PMP。重点阐述了PMP催化剂体系,包括Ziegler-Natta、茂金属、后过渡金属、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此外概述了PMP的性能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甲基-1-戊烯 单体 催化剂 性能
下载PDF
甲基叔丁基醚/丁烯-1装置工艺技术探讨
15
作者 宋世超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4-58,I0003,I0004,共7页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作为汽油添加剂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而丁烯-1则是聚乙烯装置的共聚单体,也可以用来生产甲乙酮、戊醛、异葵醇等精细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功能和用途。随着MTBE/丁烯-1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装置...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作为汽油添加剂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而丁烯-1则是聚乙烯装置的共聚单体,也可以用来生产甲乙酮、戊醛、异葵醇等精细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功能和用途。随着MTBE/丁烯-1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结合两套不同MTBE/丁烯-1装置的工艺技术特点,在反应催化剂的经济性、综合能耗的优异性以及化工生产的清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和总结,分析了MTBE/丁烯-1工艺技术的不同所具有的不同优势以及潜在的发展空间,为同行业,同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工作者提供了参考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丁烯-1 能耗 催化剂 甲醇回收
下载PDF
1-氯-1,1-二氟乙烷催化裂解制备1,1-二氟乙烯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建伟 孙彦波 +2 位作者 陈广怀 朱武军 周斌 《浙江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催化裂解制备1,1-二氟乙烯(偏二氟乙烯,VDF)的方法虽已实现工业化,但因所用催化剂在高温下易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或因添加促进剂导致裂解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存在应用缺陷。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金属及其... 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催化裂解制备1,1-二氟乙烯(偏二氟乙烯,VDF)的方法虽已实现工业化,但因所用催化剂在高温下易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或因添加促进剂导致裂解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存在应用缺陷。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金属及其盐类催化剂和非金属类催化剂应用于HCFC-142b催化裂解及抗结焦性能,为HCFC-142b裂解催化剂的选择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氯-1 1-二氟乙烷(HCFC-142b) 催化裂解 1 1-二氟乙烯(VDF) 制备 应用 催化剂
下载PDF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biomass-derived furfuryl alcohol into 1,2- and 1,5-pentanediol over highly dispersed Cu-Al_2O_3 catalysts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海龙 黄志威 +2 位作者 康海笑 夏春谷 陈静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0-710,共11页
C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 variety of oxide supports, including SiO2, TiO2, ZrO2, Al2O3, MgO and ZnO,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hydrogenolysis of biomass‐derived furfuryl alcohol to1,2‐pentanediol and 1,5‐pent... C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 variety of oxide supports, including SiO2, TiO2, ZrO2, Al2O3, MgO and ZnO,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hydrogenolysis of biomass‐derived furfuryl alcohol to1,2‐pentanediol and 1,5‐pentanediol. A Cu‐Al2O3 catalyst with 10 wt% Cu loading prepared by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exhibited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roducing pentanediol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aterials. This catalyst generated an 85.8% conversion and a 70.3% combined selectivity for the target pentanediols at 413 K and 8 MPa H2 over an 8‐h reaction. The catalyst could also be recycled over repeated reaction trial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oductivity. Characterizations with X‐ray diffraction, NH3/CO2‐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N2 adsorption,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N2 O chemisorption demonstrated that intimate and effec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Cu particles and the acidic Al2O3 support in this material greatly enhanced its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The promotion of the hydrogenolysis reaction was found to b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the Cu particle size, and the catalyst with Cu particles 1.9 to 2.4 nm in size showed the highest turnover frequency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pentanedi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furyl alcohol 1 2-Pentanediol 1 5-Pentanediol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Cu-Al catalyst
下载PDF
CS-1型聚丙烯催化剂的聚合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静 罗正鸿 朱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采用聚合实验并结合理论模拟技术对CS-1型高效聚丙烯催化剂的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通过聚合实验所获取的聚丙烯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解析,得到CS-1型聚丙烯催化剂的最可几活性中心数目。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耦合实验结果确定... 采用聚合实验并结合理论模拟技术对CS-1型高效聚丙烯催化剂的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通过聚合实验所获取的聚丙烯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解析,得到CS-1型聚丙烯催化剂的最可几活性中心数目。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耦合实验结果确定了各活性中心的聚合动力学方程及各自动力学参数取值。此外,采用扩充的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多活性中心动力学方程可以用来表征CS-1型聚丙烯催化剂的聚合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1型聚丙烯催化剂 丙烯聚合动力学 多活性中心
下载PDF
秦川牛C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大鹏 昝林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4,共4页
研究【目的】检测秦川牛CS-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将其与秦川牛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485头秦川牛CS-1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在CS-1基因第... 研究【目的】检测秦川牛CS-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将其与秦川牛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485头秦川牛CS-1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在CS-1基因第3外显子191碱基处发现C→A突变,201碱基处发现C→T突变。检测到A和C两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位0.1381和0.861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AC型个体背部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AC型个体的大理石花纹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AA型和AC型个体的嫩度要显著优于CC型个体(P<0.05);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揭示可以用该多态性位点(CS-1 Exon3)对秦川牛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PCR-SSCP cs-1基因 SNPS
下载PDF
CS-1-G催化剂配合不同外给电子体在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柏青 满雄位 +1 位作者 沈喆鑫 郑国彤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3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研究了国产CS-1-G聚丙烯催化剂配合使用XY-D 50外给电子体在丙烯聚合中的应用情况,并与美国Dow化学公司生产的SHAC 320催化剂及ADT 5500外给电子体进行了对比。经小试、中试及工业应用表明,CS-1-G型催化剂性能与SHAC 320相当;前者生产... 研究了国产CS-1-G聚丙烯催化剂配合使用XY-D 50外给电子体在丙烯聚合中的应用情况,并与美国Dow化学公司生产的SHAC 320催化剂及ADT 5500外给电子体进行了对比。经小试、中试及工业应用表明,CS-1-G型催化剂性能与SHAC 320相当;前者生产的聚合物细粉质量分数略低于后者;由二者生产的聚合物表观密度均保持在0.40 g/cm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1-G催化剂 UNIPOL工艺 聚丙烯 外给电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