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Cs_(2)PbI_(2)Cl_(2)中点缺陷的形成与稳定性
1
作者 何诗颖 赵宇清 +3 位作者 邹代峰 许英 廖雨洁 禹卓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6,共7页
Cs_(2)PbI_(2)Cl_(2)是卤化铅钙钛矿材料的新成员,由于其高的光吸收系数和长的载流子迁移距离等优异的光电物理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光电材料及器件的优良特性由电子结... Cs_(2)PbI_(2)Cl_(2)是卤化铅钙钛矿材料的新成员,由于其高的光吸收系数和长的载流子迁移距离等优异的光电物理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光电材料及器件的优良特性由电子结构决定,而钙钛矿的点缺陷对电子结构具有重要的调控,且单层Cs_(2)PbI_(2)Cl_(2)中点缺陷的研究尚且缺乏.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单层Cs_(2)PbI_(2)Cl_(2)的铯空位、碘空位、氯空位、铯替代铅、碘替代铯、碘替代铅、碘替代氯、氯替代铯、氯替代铅和氯替代碘的缺陷形成能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富铅和缺铅条件下,碘替代氯和氯替代碘的缺陷形成能偏低,且氯替代碘能有效降低体系总能,提高体系稳定性.在缺铅条件下铯空位缺陷形成能低于富铅条件,在缺铅条件下更易形成铯空位;富铅和缺铅条件下对碘替代氯和氯替代碘的缺陷形成能基本无影响.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点缺陷对钙钛矿材料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为未来实验上设计基于Cs_(2)PbI_(2)Cl_(2)的高效的光电子器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Cs_(2)PbI_(2)Cl_(2) 形成能 点缺陷 稳定性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制备及其安全性与除臭效果评估
2
作者 李春艳 崔志峰 +2 位作者 王景春 李春华 贺永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3,33,共7页
为制备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并评估其除臭效果和安全性,试验通过特殊营养液、光照厌氧处理从鸡粪样品中富集和扩增培养微生物菌液,从中筛选出最优复合微生物除臭液J9和J10,测定其生长曲线,并进行除臭效果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J... 为制备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并评估其除臭效果和安全性,试验通过特殊营养液、光照厌氧处理从鸡粪样品中富集和扩增培养微生物菌液,从中筛选出最优复合微生物除臭液J9和J10,测定其生长曲线,并进行除臭效果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J9和J10在扩增培养第2 d进入对数期,在第5~6 d进入稳定期。与不喷洒除臭液的对照组相比,筛选出的最优复合微生物除臭液J9和J10对鸡粪产生的NH_(3)和H_(2)S的去除率可高达82.41%和76.18%,显著(P<0.05)高于不喷洒除臭液的对照组。安全评价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_(50)>40 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说明该复合微生物除臭液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效的除臭能力和安全性,并易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除臭液 生长曲线 NH_(3) H_(2)S 急性毒性评价
下载PDF
掺铈Cs_(2)BaBr_(4)晶体的生长和闪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洁 张小强 +1 位作者 陈灿 潘建国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0-765,共6页
以高纯度BaBr_(2)、CsBr、CeBr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s_(2)BaBr_(4)∶1%Ce^(3+)多晶料,并通过坩埚下降法生长了Cs_(2)BaBr_(4)∶1%Ce^(3+)晶体。将晶体切割研磨抛光后得到不同厚度的Cs_(2)BaBr_(4)∶1%Ce^(3+)晶片。对... 以高纯度BaBr_(2)、CsBr、CeBr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s_(2)BaBr_(4)∶1%Ce^(3+)多晶料,并通过坩埚下降法生长了Cs_(2)BaBr_(4)∶1%Ce^(3+)晶体。将晶体切割研磨抛光后得到不同厚度的Cs_(2)BaBr_(4)∶1%Ce^(3+)晶片。对晶体进行了物相分析,XRD图谱表明晶体为一致熔融物,且无相变。研究了晶体的闪烁性能,测试了光学透射率、光致发光、X射线激发发光、多通道gamma能谱、衰减时间。与LaBr_(3)晶体对比,分析了晶体的吸湿性。结果表明,晶体的光学透过率接近80%,在一定波段的紫外光及X射线的激发下,晶体在349与372 nm波长有发射峰。^(137)Cs源伽马射线的激发下,能量分辨率为11%,在紫外激发下,晶体衰减时间为21.9 ns。晶体的吸湿性比LaBr_(3)晶体有大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BaBr_(4)∶1%Ce^(3+)晶体 坩埚下降法 光致发光 X射线激发发光 衰减时间 吸湿性
下载PDF
一价铜离子掺杂无铅钙钛矿Cs_(2)AgBiBr_(6)对晶体结构和电学性能影响第一性原理模拟研究
4
作者 潘炀烜 刘义保 +2 位作者 魏强林 张子雄 李凯旋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无铅双钙钛矿Cs_(2)AgBiBr_(6)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受到了核辐射探测领域的广泛关注,实验上发现对Cs_(2)AgBiBr_(6)进行Cu^(+)掺杂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稳定性与光电转换率。目前Cu^(+)掺杂Cs_(2)AgBiBr_(6)的影响还未得到理论系统研究,本文... 无铅双钙钛矿Cs_(2)AgBiBr_(6)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受到了核辐射探测领域的广泛关注,实验上发现对Cs_(2)AgBiBr_(6)进行Cu^(+)掺杂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稳定性与光电转换率。目前Cu^(+)掺杂Cs_(2)AgBiBr_(6)的影响还未得到理论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采用密度泛函,开展了Cu^(+)掺杂Cs_(2)AgBiBr_(6)对结构和电学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掺杂会提高Cs_(2)AgBiBr_(6)的稳定性。掺杂形成的Cs_(2)Ag_(1-x)Cu_(x)BiBr_(6)与原始材料Cs_(2)AgBiBr_(6)皆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并随着Cu^(+)掺杂比例提高能带间隙会显著缩短。根据态密度图分析,能带间隙缩短是由于Cu^(+)掺杂会导致由Bi6p轨道主导的导带底部下移。Cs_(2)Ag_(1-x)Cu_(x)BiBr_(6)相比Cs_(2)AgBiBr_(6)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更优的电学性能,可作为半导体辐射探测器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Cs_(2)Ag_(1-x)Cu_(x)BiBr_(6) 核辐射探测 电子结构 Cu^(+)掺杂
下载PDF
Cs_(4)EuI_(6)∶Sm近红外闪烁晶体的生长及发光性能研究
5
作者 杨江浩 黄欣帅 +2 位作者 蓝陈慧 魏钦华 秦来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3,共7页
随着长波敏感硅基光电探测器的发展,近红外闪烁晶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Sm^(2+)掺杂的Eu^(2+)基卤化物晶体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发光性能。本文利用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了尺寸达到厘米级别的Cs_(4)EuI_(6)∶Sm近红外闪烁晶体,通过XRD、XP... 随着长波敏感硅基光电探测器的发展,近红外闪烁晶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Sm^(2+)掺杂的Eu^(2+)基卤化物晶体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发光性能。本文利用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了尺寸达到厘米级别的Cs_(4)EuI_(6)∶Sm近红外闪烁晶体,通过XRD、XPS和ICP-OES等手段研究了晶体的组分和结构。结果表明,Sm^(2+)成功掺入Cs_(4)EuI_(6)基质,且对基质的晶体结构无明显影响。在紫外和X射线的激发下,晶体主要呈现两个发光中心(Eu^(2+)和Sm^(2+)),发光峰位于450和840 nm左右,分别对应于Eu^(2+)和Sm^(2+)的5d→4f的跃迁发光,紫外激发下的Eu^(2+)和Sm^(2+)的荧光衰减寿命均处于微秒级别。结果表明,随着Sm^(2+)掺杂浓度的增加,发光波长由蓝光逐渐变为近红外光。同时系统研究了不同Sm^(2+)浓度掺杂对晶体发光性能、Eu^(2+)-Sm^(2+)能量传递及荧光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Sm^(2+)掺杂浓度可以调控晶体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4)EuI_(6) Sm^(2+)掺杂 闪烁晶体 近红外发光 布里奇曼法 能量传递
下载PDF
基于TiO_(2)纳米柱的多波段响应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6
作者 孙堂友 余燕丽 +4 位作者 覃祖彬 陈赞辉 陈均丽 江玥 张法碧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3-343,共11页
全无机无铅双钙钛矿材料(Cs_(2)AgBiBr_(6))具有载流子寿命长、稳定性高和禁带宽度适中等优点,近年来在光电探测器的应用研究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将水热法生长的TiO_(2)纳米柱阵列嵌入到Cs_(2)AgBiBr_(6)层中形成紧密的核壳结构,增... 全无机无铅双钙钛矿材料(Cs_(2)AgBiBr_(6))具有载流子寿命长、稳定性高和禁带宽度适中等优点,近年来在光电探测器的应用研究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将水热法生长的TiO_(2)纳米柱阵列嵌入到Cs_(2)AgBiBr_(6)层中形成紧密的核壳结构,增大两者的物理接触面积,提高光电探测器电子注入与电荷分离的效率.此外,TiO_(2)纳米柱阵列还可以有效减小光在器件表面的反射损耗,增强Cs_(2)AgBiBr_(6)薄膜的光捕获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iO_(2)纳米柱的多波段响应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在365 nm及405 nm多个波长均能激发高光响应且有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所得平均开关比分别为522和2090,以0.056 W/cm^(2)固定光强激发,响应度分别为0.019 A/W和0.057 A/W,比探测率分别为1.9×10^(10)Jones和5.6×10^(10)Jones.相比于传统TiO_(2)薄膜型Cs_(2)AgBiBr_(6)光电探测器,平均开关比分别提升65倍和110倍,响应度分别提升35%和256%,比探测率分别提升6.9倍和25倍.上述结果表明,基于TiO_(2)纳米柱的多波段响应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可为提高光电器件的效率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AgBiBr_(6) 光电探测器 TiO_(2)纳米柱 多波段响应
下载PDF
Cs_(2)NaGdCl_(6)∶Sb^(3+)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
7
作者 李忠辉 蒋小康 +3 位作者 王佳旭 赵炎 周恒为 郭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7-1675,共9页
无铅双钙钛矿材料具有高效、稳定的自陷激子发射,在下一代固态照明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出系列新型的Cs_(2)NaGdCl_(6)∶Sb^(3+)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晶性... 无铅双钙钛矿材料具有高效、稳定的自陷激子发射,在下一代固态照明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出系列新型的Cs_(2)NaGdCl_(6)∶Sb^(3+)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晶性、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双钙钛矿型Cs_(2)NaGdCl_(6)∶Sb^(3+)样品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Fm3m,大小为10μm的不规则颗粒。在336 nm激发光下,荧光粉在460 nm处发射出极强的蓝光,且不同Sb^(3+)离子掺杂浓度的样品色坐标均在蓝光区域。当Sb^(3+)离子掺杂浓度超过0.015时,发生浓度猝灭,归因于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此外,Cs2NaGd0.985Cl6∶0.015Sb^(3+)样品具有较佳的热稳定性,当温度升高至423 K时,发光积分强度仍为323 K时的72.6%。基于上述研究结果,Sb^(3+)离子激活Cs_(2)NaGdCl_(6)蓝色荧光粉在发光二极管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相法 Sb^(3+)离子 Cs_(2)NaGdCl_(6) 蓝色荧光粉
下载PDF
Mn^(2+)掺杂Cs_(3)Cu_(2)I_(5)微晶的温和、快速溶液法合成
8
作者 严鑫鑫 胡扬香 +2 位作者 万凝 庞起 陈旖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在铜基金属卤化物Cs_(3)Cu_(2)I_(5)中掺杂Mn^(2+)是拓宽发光范围的重要途径,但是已报道的掺杂方法大多需要高温、惰性气氛、较长时间和专用设备等。本工作将CsI固体粉末直接投加至CuI和MnCl_(2)的氢碘酸溶液中,在较低温度(60℃)、空气... 在铜基金属卤化物Cs_(3)Cu_(2)I_(5)中掺杂Mn^(2+)是拓宽发光范围的重要途径,但是已报道的掺杂方法大多需要高温、惰性气氛、较长时间和专用设备等。本工作将CsI固体粉末直接投加至CuI和MnCl_(2)的氢碘酸溶液中,在较低温度(60℃)、空气条件下快速(3 min)合成Mn^(2+)掺杂Cs_(3)Cu_(2)I_(5)微晶,并测试了其结构和发光性能。通过系列对比实验,提出一种由反应物溶解度控制的“缓释生长-掺杂”机制,证实CsI固体粉末在高浓度氢碘酸中的缓慢溶解能够降低Cs_(3)Cu_(2)I_(5)晶体的生长速率,为Mn^(2+)的低温、可控掺杂提供有利的动力学条件。该方法为全无机金属卤化物体系的掺杂发光和掺杂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掺杂 缓释生长-掺杂 Cs_(3)Cu_(2)I_(5)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的微量二硫化碳 被引量:1
9
作者 肖钦钦 陈希 +2 位作者 段和祥 裴昆 章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_(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起始温度为40℃,维持5 min,再以6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目的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_(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起始温度为40℃,维持5 min,再以6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加热器和辅助传输线温度为200℃,燃烧室温度为125℃;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CS_(2)在0.04~0.8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二次方曲线关系,检测限(LOD)为0.01μg/mL;12家生产企业的157批次样品中87批次样品检出CS_(2),33批次含量超过拟定限度(3.2μg/g),样品中CS_(2)主要由胶塞迁移而来。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对本品中微量CS_(2)的检测,为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选择适宜的胶塞提供了质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二硫化碳(CS_(2)) 顶空-气相色谱 胶塞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合成温度对Cs_(3)Cu_(2)Cl_(5)荧光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孙天龙 胡超 +2 位作者 孙一新 张嵘 盛扬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采用热注射法合成了绿色荧光的无铅铜基钙钛矿Cs_(3)Cu_(2)Cl_(5)颗粒,通过对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Cs_(3)Cu_(2)Cl_(5)钙钛矿颗粒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寿命及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热注射法合成了绿色荧光的无铅铜基钙钛矿Cs_(3)Cu_(2)Cl_(5)颗粒,通过对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Cs_(3)Cu_(2)Cl_(5)钙钛矿颗粒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寿命及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50℃条件下合成的Cs_(3)Cu_(2)Cl_(5)钙钛矿颗粒具有最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且在第4周时达到最高值,约为43.5%,荧光寿命约为95μs,在空气中保存1个月后仍保持原有的晶体结构和良好的荧光性质,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钙钛矿 铜基钙钛矿 Cs_(3)Cu_(2)Cl_(5) 荧光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T-2毒素毒性分子作用机制与脱毒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宇翔 修福晓 +3 位作者 孙宁 徐耀禄 张自强 刘玉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1,共6页
T-2毒素是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高度致毒作用、毒性较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安全。目前,用于T-2毒素脱毒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试剂中和法、微生物分解法等。但T-2毒素导致的中毒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尚未明确,可能涉... T-2毒素是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高度致毒作用、毒性较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安全。目前,用于T-2毒素脱毒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试剂中和法、微生物分解法等。但T-2毒素导致的中毒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线粒体损伤、细胞自噬、免疫逃逸、细胞凋亡等。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T-2毒素毒性作用分子机制以及T-2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为T-2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毒性效应 分子机制 霉菌毒素
下载PDF
HA/H_(2)O_(2)体系对磺胺噻唑降解的机理与效能
12
作者 武玮 郑伟杰 +3 位作者 许荣刚 罗从伟 任会学 陈飞勇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95-105,共11页
以盐酸羟胺/过氧化氢(HA/H_(2)O_(2))作为研究体系,考察其对于磺胺噻唑(STZ)的降解效能。文章考察了HA初始浓度、H_(2)O_(2)初始浓度、STZ初始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SO_(4)^(2-)、Cl-和NO_(3)^(-))对STZ降解的影响。结果表... 以盐酸羟胺/过氧化氢(HA/H_(2)O_(2))作为研究体系,考察其对于磺胺噻唑(STZ)的降解效能。文章考察了HA初始浓度、H_(2)O_(2)初始浓度、STZ初始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SO_(4)^(2-)、Cl-和NO_(3)^(-))对STZ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3.0的条件下,HA/H_(2)O_(2)体系对STZ具有高效的降解效果,当HA的物质的量浓度由2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对STZ的去除率从56.06%增加到85.26%;当H_(2)O_(2)的物质的量浓度从2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对STZ的去除率从58.96%增加到85.26%,当STZ的物质的量浓度从2μmol/L增加到10μmol/L时,对STZ的去除率从98.72%降低到71.86%。随着pH的增大,STZ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pH值>7的条件下对STZ的去除率可以忽略不计。向反应体系中分别投加5 mmol/L的SO_(4)^(2-)和5 mmol/L的NO_(3)^(-)都可以有效促进STZ的降解,而5 mmol/L的Cl^(-)则会抑制STZ的降解。当向体系中投加小于5 mg/L的NOM则对STZ的降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测定了体系中共有17种降解产物,并推测STZ通过取代反应、羟基化反应等方式逐步被降解。通过明亮发光杆菌发光值变化分析降解过程中溶液毒性的变化,测定发现STZ降解过程中急性毒性不高。实际水体试验结果表明,HA/H_(2)O_(2)系统对二级出水中的荧光类物质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过氧化氢(HA/H_(2)O_(2)) 磺胺噻唑(STZ) 氧化降解 产物分析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钱显 冯伟伟 +5 位作者 茆广华 陈瑶 罗梦娜 吴朝琼 仰榴青 吴向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507-513,521,共8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以及8、40、200μg/L DEHP组,暴露至96 hpf,记录死亡...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以及8、40、200μg/L DEHP组,暴露至96 hpf,记录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心率、体长和胚胎自主运动次数等发育指标;采用酶学分析检测仔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活力及丙二醛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凋亡、葡萄糖转运以及蛋白质、脂肪酸和糖原合成相关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8μg/L DEHP组斑马鱼胚胎/仔鱼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仔鱼体长显著降低(P<0.05);40、200μg/L DEHP组斑马鱼胚胎/仔鱼死亡率和畸形率显著增加(P<0.01),孵化率、心率、体长以及胚胎自主运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与对照组相比,8μg/L DEHP组斑马鱼仔鱼体内GPx活力显著降低(P<0.05);40、200μg/L DEHP组斑马鱼仔鱼体内SOD、GPx活力明显降低且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1)。(3)与对照组相比,8μg/L DEHP组葡萄糖转运信号通路中Pi3k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40、200μg/L DEHP组凋亡信号通路中Bax/Bcl-2、Caspase-3和Ras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葡萄糖转运信号通路中Akt和Pi3k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Erk1/2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蛋白质、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信号通路中Mtor、Gsk-3α和Gsk-3β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结论:DEHP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变代谢相关mRNA表达,造成氧化损伤,从而影响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产生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斑马鱼胚胎 发育毒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无铅双钙钛矿Cs_(2)NaScX_(6)(X=Cl,Br,I)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4
作者 林佳怡 欧天吉 马新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结构稳定、易于获取、成本低廉和易于合成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和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部分适合UV-LED应用的钙钛矿具有结构不稳定性。为了寻找结构稳定的钙钛矿,此项研究利用... 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结构稳定、易于获取、成本低廉和易于合成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和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部分适合UV-LED应用的钙钛矿具有结构不稳定性。为了寻找结构稳定的钙钛矿,此项研究利用第一性原理对无铅双钙钛矿Cs_(2)NaScX_(6)(X=Cl,Br,I)的电子及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Cs_(2)NaScX_(6)(X=Cl,Br,I)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值分别为5.545 e V(Cl)、4.549 eV(Br)和3.408 eV(I),Cs_(2)NaScI_(6)在紫外光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光吸收。本研究内容为无铅A_(2)B^(I)B^(III)X_(6)型双钙钛矿成为UV-LED的候选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ED 第一性原理 Cs_(2)NaScX_(6)(X=Cl Br I) 电子性质 光学性质 超宽带隙
下载PDF
有机磷阻燃剂TCPP和铅联合暴露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顺 纪秋怡 +3 位作者 向阳 许永杰 宋珊珊 孟晓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近年来,电子废弃物不断增多,电子废弃物处理厂周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ris(2-chloroisopropyl)phosphate,TCPP)和铅(Pb)是电子废弃物处理厂2种主要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目前还没有关... 近年来,电子废弃物不断增多,电子废弃物处理厂周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ris(2-chloroisopropyl)phosphate,TCPP)和铅(Pb)是电子废弃物处理厂2种主要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目前还没有关于TCPP和Pb联合暴露对水生生物及人类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选用斑马鱼模式生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Pb(190μg·L^(-1))、TCPP(200、2000、6000μg·L^(-1))单独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b和低中高3个剂量TCPP单独和联合暴露对斑马鱼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同时,Pb和低中2个剂量TCPP单独和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脊柱弯曲率和自发运动行为无明显影响。而与TCPP、Pb单独暴露相比,高剂量TCPP联合Pb暴露(Pb:190μg·L^(-1)+TCPP:6000μg·L^(-1))抑制斑马鱼的自发运动(P<0.01),导致其体长下降(P<0.01)、96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hpf)和120 hpf心率下降(P<0.001)。同时,脊柱发育相关基因(col8a1a、ngs、bmp2a、bmp2b、runx2b)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mbp、elavl3、gfap、gap43)表达下调(P<0.05)。以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TCPP联合Pb暴露扰乱脊柱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斑马鱼脊柱和神经的早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2-氯丙基)酯 斑马鱼 神经毒性 急性毒性 脊柱弯曲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无铅无机钙钛矿Cs_(3)Bi_(2)X_(9)(X=Cl、Br、I)光电性能表面效应研究
16
作者 彭程 韦建卫 +2 位作者 陈亚婷 胡南 曾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560,共6页
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s_(3)Bi_(2)X_(9)(X=Cl、Br、I)的光电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并系统阐述这3种晶体的表面效应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光学特性由铋原子和卤素原子最外层p轨道上的价电子主导。在可见光... 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s_(3)Bi_(2)X_(9)(X=Cl、Br、I)的光电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并系统阐述这3种晶体的表面效应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光学特性由铋原子和卤素原子最外层p轨道上的价电子主导。在可见光区中,材料的吸收峰会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红移,其中一维结构的Cs_(3)Bi_(2)Cl_(9)表面结构在光吸收能力上尤为特别且敏感;二维结构的Cs_(3)Bi_(2)Br_(9)光吸收能力会受厚度影响;零维结构的Cs_(3)Bi_(2)I_(9)非常稳定,且几乎不受表面特性和晶体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效应 Cs_(3)Bi_(2)X_(9) 钙钛矿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新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的多功能应用与安全性
17
作者 黄晓全 唐萌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5期480-487,共8页
纳米二氧化钛因其优良的光电属性在光催化消毒杀菌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需要紫外光的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修饰,主要有贵金属/常规金属颗粒修饰、氮掺杂、碳-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复合... 纳米二氧化钛因其优良的光电属性在光催化消毒杀菌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需要紫外光的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修饰,主要有贵金属/常规金属颗粒修饰、氮掺杂、碳-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复合、与其他半导体纳米材料形成异质结,极大地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本文对近年来新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的修饰种类、多功能应用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强调修饰的新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具有多功能性,不仅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还有消除有机污染物、有毒重金属和杀虫的功能。然而,材料的回收利用困难和选择修饰元素不妥,可能带来生物安全性问题,是纳米光触媒安全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综述可为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的安全和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 贵金属修饰 消毒剂 杀虫 毒性
下载PDF
Effect of Lewis acid-base additive on lead-free Cs_(2)SnI_(6) thin film prepared by direct solution coating process
18
作者 Saqib Nawaz Khan 王燕 +3 位作者 钟李祥 梁会力 杜小龙 梅增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444-451,共8页
Inorganic Cs_(2)SnI_(6) perovskite has exhibited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light harvesting due to its exceptional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remarkable stability in ambient conditions.The charge transport characte... Inorganic Cs_(2)SnI_(6) perovskite has exhibited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light harvesting due to its exceptional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remarkable stability in ambient conditions.The charg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within perovskite films are subject to modulation by various factors,including crystalline orientation,morphology,and crystalline quality.Achieving preferred crystalline orientation and film morphology via a solution-based process is challenging for Cs_(2)SnI_(6) films.In this work,we employed thiourea as an additive to optimize crystal orientation,enhance film morphology,promote crystallization,and achieve phase purity.Thiourea lowers 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222)plane along the(111)direction,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tudies,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Varying thiourea concentration enables a bandgap tuning of Cs_(2)SnI_(6) from 1.52 eV to1.07 eV.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novel method for utilizing Cs_(2)SnI_(6) films in high-performanc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SnI_(6) crystalline orientation Lewis acid-case additive engineering bandgap engineering
下载PDF
Amplified internal electric field of Cs_(2)CuBr_(4)@WO_(3-x)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CO_(2)photoreduction
19
作者 Zhijie Zhang Xuesheng Wang +1 位作者 Junyi Qian Jiayue X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21-533,共13页
Heterojunction construction,especially S-scheme heterojunction,represents an efficient universal strategy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For further performance stimulation of these well-designed... Heterojunction construction,especially S-scheme heterojunction,represents an efficient universal strategy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For further performance stimulation of these well-designed heterojunctions,modulating the interfacial internal electric field(IEF)to steer dynamic charge transfer represents a promising approach.Herein,we realized the precise regulation of Fermi level(E_(F))of the oxidation semiconductor(mesoporous WO_(3-x))by tailo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V_(O)),maximizing the IEF intensity in Cs_(2)CuBr_(4)@WO_(3-x)(CCB@WO_(3-x))S-scheme heterojunction.The augmented IEF affords a robust driving force for directional electron delivery,leading to boosted charge separation.Hence,the developed CCB@WO_(3-x)S-scheme heterojunction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photocatalytic CO_(2)reduction performance,with the electron consumption rate(Relectron)up to 390.34μmol g^(-1)h^(-1),which is 3.28 fold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CCB.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scheme electron transfer mode was presented vi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photo-irradiated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KPFM),and in-situ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Finally,the CO_(2)photoconversion route was explored in detail using in-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DRIFTS)and DF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CuBr_(4) WO_(3-x) Oxygen vacancy S-scheme heterojunction Internal electricfield
下载PDF
Cs_(2)(Ag∶Cu)BiBr_(6)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
作者 曹士双 王宝宁 李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2-670,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掺杂的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并基于其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单色光量子效率光谱及光电流-电压曲线等手段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探究。研究发现,Cu^(+)掺杂...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掺杂的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并基于其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单色光量子效率光谱及光电流-电压曲线等手段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探究。研究发现,Cu^(+)掺杂能够显著增强Cs_(2)AgBiBr_(6)粉末样品的光学吸收,但对于薄膜样品几乎没有效果,这是由于Cu相双钙钛矿在溶于二甲基亚砜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当Cu^(+)掺杂量较低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显著提升,这是由于Cu^(+)掺杂对Cs_(2)AgBiBr_(6)薄膜结晶过程的调控作用,微量Cu^(+)掺杂能够显著降低钙钛矿薄膜的缺陷态密度。最终,基于Cu^(+)掺杂的太阳能电池获得了最高1.93%的能量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2AgBiBr6 Cu+掺杂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