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扫描对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姿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运用头颈CT血管成像(CTA)联合全脑CT灌注扫描的评估价值。方法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扫描,按照检查结果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各25例。比较两组梗死灶个数以及...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运用头颈CT血管成像(CTA)联合全脑CT灌注扫描的评估价值。方法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扫描,按照检查结果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各25例。比较两组梗死灶个数以及梗死区、半暗带区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梗死区和半暗带区CBV、TTP、MTT、CBF分别为(0.82±0.33)ml/100 g、(26.02±6.45)s、(10.23±0.85)s、(7.62±1.35)ml/(100 g·min)和(1.57±0.51)ml/100 g、(17.97±3.20)s、(5.47±1.22)s、(18.56±5.03)ml/(100 g·min),梗死灶个数为(28.00±8.10)个;侧支循环良好组梗死区和半暗带区CBV、TTP、MTT、CBF分别为(1.02±0.26)ml/100 g、(23.30±1.46)s、(7.14±0.28)s、(16.48±3.19)ml/(100 g·min)和(2.29±0.59)ml/100 g、(10.53±3.06)s、(3.80±1.02)s、(27.59±5.63)ml/(100 g·min),梗死灶个数为(15.00±8.05)个。侧支循环不良组梗死区和半暗带区CBV、CBF均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TTP、MTT均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梗死灶个数多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扫描,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侧支循环情况,具有较好的预后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成像 全脑ct灌注扫描 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下载PDF
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周翠岚 殷宗云 余惊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6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究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于本院接受检查的85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全脑灌注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 目的探究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于本院接受检查的85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全脑灌注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全脑灌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5例患者中阳性62例,阴性23例。联合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全脑灌注、头颈部CT血管造影,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CT全脑灌注、头颈部CT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全脑灌注与头颈部CT血管造影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采用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ct全脑灌注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颌面颈部肿瘤的CT灌注成像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强 罗济程 +1 位作者 石慧敏 王平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00-303,共4页
CT灌注成像用于颌面颈部肿瘤的评价尚少见。本文通过对51例(53侧)腮腺肿瘤的CT灌注检查探讨了颌面颈部肿瘤的CT灌注成像的技术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在该检查过程中应注意:①谨慎选择合理的肿瘤输入动脉作采样;②不同的肿瘤采样方法会导致... CT灌注成像用于颌面颈部肿瘤的评价尚少见。本文通过对51例(53侧)腮腺肿瘤的CT灌注检查探讨了颌面颈部肿瘤的CT灌注成像的技术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在该检查过程中应注意:①谨慎选择合理的肿瘤输入动脉作采样;②不同的肿瘤采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CT灌注结果,应当合理使用。笔者认为CT灌注检查对鉴别颌面颈部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区分肿瘤组织与其周围正常组织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 头颈部肿瘤 ct灌注成像 颌面颈部肿瘤 检查过程 采样方法 诊断价值 腮腺肿瘤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正常组织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病变CT灌注成像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智云 孟悛非 +5 位作者 徐巧兰 杨旭峰 严超贵 谢红波 彭谦 李树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在区分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1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行CT灌注成像,包括淋巴瘤9例,甲状腺癌转移9例,甲状腺癌外的其他头颈鳞癌转移22例,淋巴结炎8例,结核3例。分析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曲线... 目的探讨CT灌注在区分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1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行CT灌注成像,包括淋巴瘤9例,甲状腺癌转移9例,甲状腺癌外的其他头颈鳞癌转移22例,淋巴结炎8例,结核3例。分析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曲线和灌注参数特点。结果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CT灌注曲线(TDC)走势不同,淋巴结转移瘤以"速升速降"型为主,淋巴瘤TDC曲线低平,而慢性淋巴结炎以低平和缓升型为主。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高灌注(PF)(127.04±65.78)ml.100g-1.min-1,淋巴瘤为低灌注(PF)(32.1±20.9)ml.100g-1.min-1,与淋巴结炎、其他头颈鳞癌转移瘤之间(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淋巴结的TDC走势和灌注特点不同,利用CT灌注结合CT形态学表现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淋巴结病变 ct灌注
下载PDF
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2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4
5
作者 陆维 许婷婷 +2 位作者 许青 应红梅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2种影像模式引导下治疗鼻咽癌,在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2种方式下的摆位误差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每组组内再分成CBCT扫描组和EPID验证组。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采用突出性骨性标志进行手动配准,分别得出x、y、z共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对获得的2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头枕+头颈肩面膜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67±2.01)mm、y方向(0.51±1.71)mm、z方向(0.57±2.04)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所得误差均值: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42±1.81)mm、y方向(0.33±1.55)mm、z方向(0.50±1.75)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误差均值: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不同的影像模式(CBCT与EPID)进行摆位误差的比对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固定方式下头颈部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的患者体位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海波 黄定强 李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基于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图像,评价治疗效果,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通过绘制生存曲线,获得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计算术后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ORR为92.86%(26/28),DCR为100%(28/28)。术后平均随访(25.6±8.9)个月。28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6.98个月[95%CI(22.55,31.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93个月[95%CI(14.47,19.39)];术后1年总生存率为96.43%(27/28),无进展生存率为82.14%(23/28)。96.43%(27/28)患者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为0~Ⅱ度,仅3.57%(1/28)患者为Ⅲ度。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恶性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 ct引导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头颈部软组织肿块的CT灌注采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慧敏 余强 +1 位作者 王平仲 罗济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CT灌注采样方法对头颈部软组织肿块性病变评价的影响.方法 CT灌注检查74例(78侧)头颈部软组织肿块, 根据增强扫描后病变密度的变化选择不同CT灌注的采样方法.方法Ⅰ:对所有病变进行整体采样(采样面积为各肿块面积的90% ~ 1... 目的研究不同CT灌注采样方法对头颈部软组织肿块性病变评价的影响.方法 CT灌注检查74例(78侧)头颈部软组织肿块, 根据增强扫描后病变密度的变化选择不同CT灌注的采样方法.方法Ⅰ:对所有病变进行整体采样(采样面积为各肿块面积的90% ~ 100%);方法Ⅱ:对不均匀增强病变(15侧)的强化区(增强前后CT值差>20 HU)采样;方法Ⅲ:对不均匀增强病变(15侧)的非强化区(增强前后CT值差<20 HU)采样.以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作为评价CT灌注的参数(平均值/平均秩和).结果方法Ⅰ、Ⅱ、Ⅲ中病变区BF分别为97.92/56.81、140.49/72.67、26.49/24.33,BV分别为14.11/57.40、20.46/71.40、4.51/22.50,MTT分别为13.99/54.50、12.69/51.43、15.85/57.57,PS分别为18.30/56.41、22.77/64.87、9.75/34.20.统计学分析显示:方法Ⅰ与Ⅲ,方法Ⅱ与Ⅲ的CT灌注参数BF、BV、PS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的CT灌注采样方法能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采样方法Ⅰ适用于增强不明显或增强均匀的病变;采样方法Ⅱ和Ⅲ适宜于对增强明显不均匀的病变进行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块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灌注 采样方法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颈部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石俊英 王书轩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区分不同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39例颈部恶性淋巴结病变患者行CT灌注,测量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渗透性(P值)灌注参数及TDC曲线。结果原发组、转移组淋巴结BF、BV、P值均大于正... 目的探讨CT灌注区分不同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39例颈部恶性淋巴结病变患者行CT灌注,测量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渗透性(P值)灌注参数及TDC曲线。结果原发组、转移组淋巴结BF、BV、P值均大于正常组(P<0.05);继发组淋巴结BF、BV大于原发组(P<0.05)。原发组以"低平"型为主,表现为缓慢上升到一较高的峰值后,在峰值水平呈水平走势;转移组以"快升快降"型为主,主要表现为快速上升到达峰值后会又快速下降形成一波峰。结论颈部恶性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及不同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结灌注特点不同,利用CT灌注结合CT形态学表现可以提高对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 颈部 淋巴结
下载PDF
头颈CTA联合颅脑CTP对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福 张红梅 +1 位作者 赵改菊 孙鹏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头颈CTA、颅脑CTP在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先以头颈CT血管成像(CTA)技术进行筛查,获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这十年期间诊治的45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将其分入变异优势侧组与劣势侧组,... 目的:探究头颈CTA、颅脑CTP在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先以头颈CT血管成像(CTA)技术进行筛查,获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这十年期间诊治的45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将其分入变异优势侧组与劣势侧组,按照前循环变异与否将患者区分为非前循环完整患者与前循环完整患者,使用CTP技术测量患者的双侧大脑。对比优势侧组与劣势侧组在造影剂达峰时间(TTD)、脑组织血流量(CBF)、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指标上的不同。结果:前循环完整组的后循环优势侧与劣势侧对比在TTD、CBF、CBV、MTT上无明显不同,前循环非完整组循环优势侧与劣势侧对比在CBV上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头颈CTA与颅脑CTP联合应用于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可一站式显示脑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成像 颅脑ct灌注 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头颈CTA联合颅脑CTP对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的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福 张红梅 +1 位作者 赵改菊 孙鹏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究头颈CTA、颅脑CTP在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先以头颈CT血管成像(CTA)技术进行筛查,获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十年期间诊治的45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将其分入变异优势侧组与劣势侧组,... 目的:探究头颈CTA、颅脑CTP在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先以头颈CT血管成像(CTA)技术进行筛查,获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十年期间诊治的45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将其分入变异优势侧组与劣势侧组,按照前循环变异与否将患者区分为非前循环完整患者与前循环完整患者,使用CTP技术测量患者的双侧大脑。对比优势侧组与劣势侧组在造影剂达峰时间(TTD)、脑组织血流量(CBF)、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指标上的不同。结果:前循环完整组的后循环优势侧与劣势侧对比在TTD、CBF、CBV、MTT上无明显不同,前循环非完整组循环优势侧与劣势侧对比在CBV上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头颈CTA与颅脑CTP联合应用于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可一站式显示脑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成像 颅脑ct灌注 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杰 唐作华 +5 位作者 王纾宜 曾文娇 钱雯 吴灵捷 王文忠 罗剑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1-588,共8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价肿瘤血管丰富程度及鉴别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头颈部肿瘤分成3组:A组16例,良性乏血供肿瘤;B组13例,良性富血供肿瘤;C组12例,...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价肿瘤血管丰富程度及鉴别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头颈部肿瘤分成3组:A组16例,良性乏血供肿瘤;B组13例,良性富血供肿瘤;C组12例,恶性肿瘤。术前对所有肿瘤行CT灌注检查,用后处理软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并计算感兴趣区的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CP)等参数。同时切取与CT灌注相同层面的组织切片,行CD34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CT灌注成像在3组肿瘤之间表现的差异及其与MVD的相关性。结果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显示,良性肿瘤(A组+B组)出现I型TDC的频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C组)(P=0.003),恶性肿瘤中以Ⅱ型和Ⅲ型TDC为主。B组和C组的MIP、BV及BF均比A组明显高(P<0.01)。MVD在3组肿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3组肿瘤中MVD与MIP、BV均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41,0.352)。结论 CT灌注成像的TDC形态、MIP和BV等可间接反映头颈部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结合MVD有助于鉴别良性乏血供肿瘤、良性富血供肿瘤及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双能量与单能量CT扫描及重建影像在头颈部肿瘤粒子治疗计划靶区显示的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磊 龚雪明 +2 位作者 Stefanie Kaess 鹿蓉 苗华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4-580,共7页
目的:比较双能量CT(DECT)与单能量CT(SECT)在头颈部肿瘤粒子治疗计划和靶区勾画上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头颈部肿瘤(20位粒子治疗患者),将其粒子治疗过程中的数个SECT中的一个用DECT代替,使用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MIM X作站、Dual-Ene... 目的:比较双能量CT(DECT)与单能量CT(SECT)在头颈部肿瘤粒子治疗计划和靶区勾画上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头颈部肿瘤(20位粒子治疗患者),将其粒子治疗过程中的数个SECT中的一个用DECT代替,使用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MIM X作站、Dual-Energy wMono-energyw 3D软件、UNIDOS Webline高精度剂量仪以及数种模型,将DECT获取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并请两位放射科医生对图像的边缘清晰度、噪声和靶区勾画信心给与评价。结果:对比2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标准组SECT和对照组DECT扫描剂量、CTDlvol(mGy)、DLP(mGy.cm)和有效剂量E,显示对照组(DECT)均低于标准组(S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因其具有不同能级重建的可能性,DECT对不同头颈部肿瘤粒子治疗提供了更高品质的图像,提升了靶区勾画的信心。同时,由于扫描参数设置得当,本课题中20位患者的DECT辐射剂量低于其SECT的剂量,符合辐射剂量正当化原则。因此,DECT可作为粒子治疗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单能量ct 头颈部肿瘤 粒子治疗
下载PDF
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瑶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CT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目的:探讨CT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P和CTA检查,观察DSA、CTP和CTA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P、CTA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效能(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阳性122例,阴性22例;CTP联合CTA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两者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CTA单项与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联合CTA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CTP和CTA单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t全脑灌注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CT及MRI表现比较分析
14
作者 马军洁 王厚革 郭广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5期97-97,99,共2页
目的:对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14例经手术和组织学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结果:14例颈静脉球瘤,右侧9例,左侧5例。病变呈哑铃形2例,不规则形9例,圆形3例。颞骨高分辨CT(HRCT)表现:与脑组织比较... 目的:对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14例经手术和组织学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结果:14例颈静脉球瘤,右侧9例,左侧5例。病变呈哑铃形2例,不规则形9例,圆形3例。颞骨高分辨CT(HRCT)表现:与脑组织比较,颈静脉孔区病变呈等密度,周围骨质破坏,其中8例鼓室骨质破坏,7例斜坡骨质破坏,5例同时侵内、外听道。MRI表现:颈静脉孔区异常信号,与脑灰质比较,MRI:T1WI呈低信号8例,等信号6例,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T1WI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0例(71%)在T2WI和增强T1WI上可显示"盐和胡椒征"。MRV:颈内静脉起始段和乙状窦受压。结论:联合使用CT和MRI能为诊疗提供更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头颈部肿瘤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7Ga-Citrate(Cit)和99Tcm-MIBI显像与CT在头颈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9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采用67Ga-Citrate(Cit)、99Tcm-MIBI显像及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头颈部肿瘤患者50例,手术前行67Ga-Citrate(Cit)、99Tcm-MIBI显像及CT检查。结果:本次研究中,67Ga-Citrate(Cit)具有较高的灵敏性,CT检查具有... 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采用67Ga-Citrate(Cit)、99Tcm-MIBI显像及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头颈部肿瘤患者50例,手术前行67Ga-Citrate(Cit)、99Tcm-MIBI显像及CT检查。结果:本次研究中,67Ga-Citrate(Cit)具有较高的灵敏性,CT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采用67Ga-Citrate(Cit)和99Tcm-MIBI显像检查头颈部肿瘤,在良性肿块诊断方面,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恶性肿瘤方面,67Ga-Citrate(Cit)明显高于99Tcm-MIBI显像检查,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头颈部肿瘤,若需判断肿瘤性质可首选67Ga-Citrate(Cit)显像;若需要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或周围组织情况,需进一步做CT检查。临床上将67Ga-Citrate(Cit)显像与CT影像相结合,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67Ga-Citrate(Cit) 99TCM-MIBI显像 ct检查
下载PDF
颈淋巴结的影像学分区在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孝深 胡超苏 冯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1-585,共5页
选择性颈淋巴结照射是治疗临床N0 期头颈部肿瘤的常用方式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要求基于影像学的淋巴结分区与勾划的准则。本文对几种常用的颈淋巴结的影像学分区方法以及在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详细综述。
关键词 颈淋巴结 头颈部肿瘤 分区和勾划 放射治疗 ct MRI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颌面部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传亭 吕玉波 +4 位作者 张东生 张卫东 吕京光 柳澄 武乐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7-821,共5页
目的评价颌面部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行MSCT灌注扫描,所得图像数据经计算机软件计算获得肿瘤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量(perfusion)、增强峰值(PEI)、... 目的评价颌面部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行MSCT灌注扫描,所得图像数据经计算机软件计算获得肿瘤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量(perfusion)、增强峰值(PEI)、达峰值时间(TTP)等灌注参数的数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Ⅷ因子,检测病灶的MVD,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颌面部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增高,且与肿瘤恶性程度明显相关。MSCT灌注参数中perfusion、TTP与MVD明显相关(P值均<0.05),而PEI则相关性不明显(P>0.05)。不同类型灌注曲线的MV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速升型组的MVD最高。结论MS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perfusion、TTP及灌注曲线类型与肿瘤MVD明显相关,能反映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有助于对颌面部肿瘤血管生成及其预后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颌面部肿瘤 微血管密度 分子生物学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克 骆建华 +3 位作者 陈治明 吴平 杨春敏 杨勤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490-1492,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其中:牙龈癌3例,上颌窦癌2例,舌癌2例,腮腺癌1例,鼻咽癌24例,喉癌8例,甲状腺癌4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瘤14例。...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其中:牙龈癌3例,上颌窦癌2例,舌癌2例,腮腺癌1例,鼻咽癌24例,喉癌8例,甲状腺癌4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瘤14例。使用18F-FDG行全身PET/CT扫描,依据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及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9例放疗患者中的11例拟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有4例改行姑息性放疗,8例重新勾画了放疗靶区及调整了放疗剂量,3例改行其它治疗;15例进行了放疗后的疗效评估;14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瘤8例找到了原发灶。结论:PET/CT可以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精确勾画放疗的生物靶区,准确而快捷地确定肿瘤复发的位置与侵犯范围,在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瘤的应用中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和灵敏等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被引量:8
19
作者 廖希一 林少俊 +3 位作者 吴君心 潘才佳 柏朋刚 潘建基 《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体位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系统治疗头颈部肿瘤12例,共治疗217次。CBC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治疗后共扫描3次,得到3组X...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体位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系统治疗头颈部肿瘤12例,共治疗217次。CBC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治疗后共扫描3次,得到3组X线容积图像(XVI),将3组XVI图像和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3组X、Y、Z三维方向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结果]12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217次,线性误差在X、Y、Z方向上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04±2.63)mm、(0.07±1.69)mm、(-1.15±1.33)mm,旋转误差为(0.10°±1.14°)、(0.16°±1.41°)、(-0.06°±1.22°)。纠正后的X、Y、Z3个方向线性误差及旋转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低于纠正前水平。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与治疗后的误差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BCT实时纠正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可缩小摆位误差并减少计划肿瘤靶区(PTV)外扩。头颈部肿瘤患者分次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联合头颈部CTA与全脑CT灌注成像在慢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俊 周海 +7 位作者 张滨 乔淑冬 杜汉军 张源芳 李澍锴 李新华 哈婷婷 常天静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1期37-41,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脑缺血患者头颈部CTA与全脑CT灌注(CTP)的相关性对比研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在慢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行头颈CTA和全脑CTP检查,对灌注区域分布规律、责任血管与灌注异常区域的关系进行相关对比... 目的通过对慢性脑缺血患者头颈部CTA与全脑CT灌注(CTP)的相关性对比研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在慢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行头颈CTA和全脑CTP检查,对灌注区域分布规律、责任血管与灌注异常区域的关系进行相关对比研究。结果98.72%灌注异常区域其责任血管均为中度以上狭窄。随着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灌注异常区域比例呈明显递增改变。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与CTP梗死前期分期呈中等正相关。结论结合头颈部CTA与全脑CTP的结果,能全面评判慢性脑缺血患者脑组织的慢性缺血程度,更有利于临床上的相关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头颈部ctA 全脑ct灌注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