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患者行个体化低流率腹部增强CT:双源CT低管电压高管电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杰 张怡存 +7 位作者 李林峰 原典 齐珂 张梦圆 张炜珽 魏楠楠 高剑波 吕培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C组患者以70kVp和224mgI/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对CT值、标准差、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分、对比剂剂量和流速进行测量。结果 在三组中,除了肾脏外,主观图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组相比,C组在大多数感兴趣区域(ROIs)中显示出显著更高的CT值、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高的SNR和CNR值(P<0.05)。与A组相比,C组所用对比剂剂量减少了47.3%(79.2±13.7 vs.41.7±8.9,P<0.01),对比剂注射速率降低了19.2%(2.6±0.5 vs.2.1±0.4,P<0.01)。结论 在化疗后血管受损的患者中使用70kVp管电压结合高管电流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的同时降低流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速 低管电压 低对比剂剂量 高管电流 上腹部ct
下载PDF
不同对比剂流速对肝癌患者CT增强扫描图像的影响
2
作者 卢铮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2期13-15,1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对比剂流速对肝癌患者CT增强扫描图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收治的15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碘海醇注射液剂量为100 ml,试... 目的 探讨不同对比剂流速对肝癌患者CT增强扫描图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收治的15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碘海醇注射液剂量为100 ml,试验组对比剂流速为2.0~2.5 ml/s,对照组对比剂流速为3.5~4.0 ml/s,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影像学特征、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图像均能显示4~6级肝血管分支;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剂量长度乘积与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流速降低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及病灶检出率,且不增加辐射剂量,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对比剂流速 图像质量 不良反应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联合半量对比剂检测肝转移瘤的应用
3
作者 马承乐 佘德君 +3 位作者 王峰 张帆 陈瑞权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2-698,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联合半量对比剂在门静脉期检测肝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脏增强CT检查确诊肝转移瘤的96例患者,采用基于体表面积的给药计算方法平均...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联合半量对比剂在门静脉期检测肝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脏增强CT检查确诊肝转移瘤的96例患者,采用基于体表面积的给药计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对比剂剂量组48例,给予碘量为18.6gI/m2体表面积,在门静脉期重建生成常规混合能量图像(CI);半对比剂剂量组48例,给予碘量为9.3 gI/m2体表面积,在门静脉期重建生成40~70 keV(间隔5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比较两组的图像噪声、CT值、对比噪声比,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评分,并评价2名医师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40~70keVVMI噪声分别为(10.26±1.38)Hu、(9.59±1.35)Hu、(9.15±1.31)Hu、(8.80±1.32)Hu、(8.58±1.31)Hu、(8.40±1.31)Hu、(8.27±1.33)Hu,CI噪声为(10.86±1.13)Hu,45~70keVVMI均低于CI(t=-3.885、-5.343、-6.449、-7.180、-7.756、-8.132,P均<0.001),40keVVMI与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0,P>0.05)。随着能级降低,正常肝实质CT值及正常肝实质、肝转移瘤对比噪声比逐渐增加,40 keV时最高,为(148.31±21.34)Hu、8.81±2.83、8.18±2.85;45 keV时为(130.10±16.95)Hu、7.66±2.46、7.48±2.55;50keV时为(116.19±13.55)Hu、6.60±2.08、55.40±13.77;CI为(118.02±7.02)Hu、5.69±1.11、5.77±1.41;40 keV、45 keV VMI均显著高于CI(t=3.804、4.883、4.462,P均<0.05;t=2.854、3.465、3.378,P均<0.05),50keVVMI与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2、1.739、2.208,P>0.05)。40~50keV VMI整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CI(t=9.628、7.508、3.514,P<0.05)。2名医师对两组患者在图像对比、图像噪声、整体图像质量间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66、0.749、0.661,P<0.05)。结论在减少50%对比剂剂量门静脉期图像上,40~50keVVMI比CI图像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肝转移瘤的显示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光谱ct 对比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福遥 刘巧林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患者29例,低剂量对比剂患者30例),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 目的:探究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患者29例,低剂量对比剂患者30例),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 planar reformatting,MRP)、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由两名高年资(副主任职称以上)医生采用双盲法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并在工作站分析患者肺动脉CTA图像中肺动脉干及两下肺动脉CT值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图像质量在主观评估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肺动脉干、两下肺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肺静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无差别。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明显差异,客观评估无统计学意义,并且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无影响,且所用造影剂剂量较少,故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有效降低了对比剂的使用量,为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ctA 诊断 低剂量对比剂 ct
下载PDF
Optimized energy thresholds in a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for contrast agent imaging 被引量:1
5
作者 Kai-Xin Huang Zhi Deng +1 位作者 Xiao-Fei Xu Yu-Xiang X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5-27,共13页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based on photon counting detectors(PCDs) is a well-researched topic in the field of X-ray imaging. When PCD is applied in a spectral CT system, the PCD energy thresholds must be carefu...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based on photon counting detectors(PCDs) is a well-researched topic in the field of X-ray imaging. When PCD is applied in a spectral CT system, the PCD energy thresholds must be carefully selected, especially for K-edge imag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spectral CT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shold selection method that yields better-quality images in K-edge imaging. The main idea is to optimize the energy thresholds ray-by-ray according to the targeted component coefficients, followed by obtaining an overall optimal energy threshold by frequency voting. A low-dose pre-scan is used in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s to estimate the line integrals of the component coefficients for the basis functions. The variance of the decomposed component coefficients is then minimized using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method with respect to the energy thresholds. The optimal energy thresholds are then used to take a full scan and gain better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less noise than would be given by a full scan using the non-optimal energy thresholds. Simulat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on imaging iodine and gadolinium solutions,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as contrast agents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ethod. The nois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the same dose relative to the non-optimal energy thresholds in both simulations and in practical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AL ct contrast agent IMAGING Cramer-Rao LOWER BOUND Thresholds optimization Kedge
下载PDF
对比剂稀释法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边传振 张朋 朱明水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生理盐水稀释对比剂,以降低儿童胸部增强CT检查对比剂浓度和剂量。方法:前瞻性搜集行胸部CT增强检查的0~3岁患儿100例,随机分配到A、B两组,使用注碘克沙醇(规格:320 mgI/mL)对比剂进行增强检查,A组对比剂用量为2 mL/kg, B... 目的:探讨通过生理盐水稀释对比剂,以降低儿童胸部增强CT检查对比剂浓度和剂量。方法:前瞻性搜集行胸部CT增强检查的0~3岁患儿100例,随机分配到A、B两组,使用注碘克沙醇(规格:320 mgI/mL)对比剂进行增强检查,A组对比剂用量为2 mL/kg, B组对比剂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A组浓度的60%,3 mL/kg,其余扫描条件均相同。测量两组患儿增强图像主动脉弓处、降主动脉处及肺动脉干处CT值,测量主动脉弓层面竖脊肌CT值和CT值标准差(SD)值,计算SNR和CNR,并对两组患儿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后对A、B两组患儿的CT值、SNR、CNR、主观评分、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儿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处CT值分别为(336.4±11.7)HU、(347.2±10.6)HU和(365.5±12.3)HU,均低于A组同感兴趣区测量值[(464.3±13.1)HU、(485.4±12.9)HU和(492.2±11.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20.6、12.8;P均<0.001);B组患儿SNR和CNR分别为44.7±4.6和35.6±3.9,均低于A组同感兴趣区测量值(53.2±5.1和4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6.37;P均<0.001);B组患儿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A组(P<0.001);A组患儿的CTDIVOL[(1.91±0.18)mGy]、DLP[(56.41±3.53)mGy·cm]和B组CTDIVOL[(1.89±0.16)mGy]、DLP[(53.17±4.05)mGy·cm]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1.48;P=0.86、0.15);B组患儿对比剂剂量[(21.75±2.73)mL]低于A组[(15.55±2.0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01)。结论:在婴幼儿胸部CT增强检查时,将碘克沙醇(规格:320 mgI/mL)浓度降低至60%,能够得到满足临床需求的图像质量且能降低注入患儿体内对比剂剂量,降低患儿肾损伤风险,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对比剂 胸部ct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李露茜 周希彬 +1 位作者 王菲 陶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14-418,424,共6页
目的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评估其检查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43例(57只眼),行充气前C... 目的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评估其检查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43例(57只眼),行充气前CT横轴位扫描,判断鼻泪管和泪囊空气存留情况。对充气前CT横轴位扫描鼻泪管和泪囊未充满空气的患者,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经鼻泪管下口逆行充气和气压监测系统使患者泪道充填空气,行CT横轴位扫描,并记录拍摄过程中最大鼓气气压值。对泪道CT横轴位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和以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三平面重组分析其通畅情况,再与手术中探查结果对比,评估其准确性。同时观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一般情况:逆行充气前,43例(57只眼)泪道阻塞患者中,泪囊及鼻泪管均充满空气有3例(4只眼),而空气未充满有40例(53只眼)。(2)逆行充气试验:逆行充气后,未完全充满空气的53只眼,鼻泪管和泪囊被气体均充满的33只眼,未见气体填充20只眼。术中验证33只眼的鼻泪管和泪囊均通畅,而20只眼中12只眼为鼻泪管下段真性阻塞,而8只眼鼻泪管无阻塞,该检查方法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84.9%。鼻腔鼓气的最佳气压值的参考范围为8~9 kPa。(3)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均未见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可以全程清晰显示双侧鼻泪管,有助于对于前泪囊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进行判断,安全性好,对临床治疗术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前泪道阻塞 泪道ct造影 空气造影剂 逆行充气 三平面重组技术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相关急性不良反应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宋卉 曾超 +1 位作者 廖凯 叶佳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心脑血管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相关急性不良反应(ICM-AARs)预测模型构建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5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心脑血管病患者2031例,统计ICM注射后1h内AARs的发生情况,从2... 目的探究心脑血管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相关急性不良反应(ICM-AARs)预测模型构建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5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心脑血管病患者2031例,统计ICM注射后1h内AARs的发生情况,从2031例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未发生AARs的患者174例,纳入未发生ICM-AARs组,发生AARs的患者58例纳入ICM-AARs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导致心脑血管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发生AARs的危险因素。应用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Bootstrap法验及Calibration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2031例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中发生ICM-AARs 58例,ICM-AARs发生率为2.86%;ICM-AARs组有过敏史、检查前未水化、未外预热、注射速率≥3.5mL/s、静脉注射及使用碘普罗胺的人数占比均高于未发生ICM-AAR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过敏史、检查前未水化、未外预热、注射速率≥3.5mL/s、静脉注射及使用碘普罗胺是影响CT增强检查发生ICM-AA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95%CI:0.706~818),灵敏度89.66%、特异度81.03%、约登指数0.706;Bootstrap法验证结果显示,C-index值为0.779(95%CI:0.713~0.861);Calibration曲线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χ^(2)=0.708,P=0.295。结论有过敏史、检查前未水化、未外预热、注射速率≥3.5mL/s、静脉注射及碘普罗胺均为心脑血管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发生ICMA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ICM-AARs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ct增强检查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 对比剂相关急性不良反应 预测 列线图
下载PDF
心心相印——心脏CT
9
作者 陈高燕 王超越 +3 位作者 高娟娟 王俊科 宗盈晓 陈建成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146-150,共5页
心脏冠状动脉CT(心脏CT)检查是将碘造影剂注射入血管进行造影的医学检查技术,心血管内科医生可根据影像对心脏冠状动脉的堵塞和血流速度作出诊断。检查之前,患者需保持稳定的心率,一般要求每分钟不高于60次,如心率过快可利用β-受体阻... 心脏冠状动脉CT(心脏CT)检查是将碘造影剂注射入血管进行造影的医学检查技术,心血管内科医生可根据影像对心脏冠状动脉的堵塞和血流速度作出诊断。检查之前,患者需保持稳定的心率,一般要求每分钟不高于60次,如心率过快可利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降低。此技术检查时间短、副作用小、漏检率和误检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ct Β-受体阻滞剂 碘化造影剂 硝酸甘油
下载PDF
结合监测点优化的能谱扫描在双低剂量下肢动脉血管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梅莞翠 李铖铖 +5 位作者 汤倩 陈文 王赛 陈素萍 杨波 刘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1227,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扫描结合腘动脉水平监测在双低剂量(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下肢动脉血管CT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需行下肢CTA检查的111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35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对比剂105 mL,监测腹主动... 目的:探讨能谱扫描结合腘动脉水平监测在双低剂量(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下肢动脉血管CT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需行下肢CTA检查的111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35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对比剂105 mL,监测腹主动脉;B组(38例)采用能谱扫描模式,对比剂95 mL,监测腹主动脉;C组(38例)采用能谱扫描模式,对比剂85 mL,监测腘动脉。记录3组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剂量。对于B、C两组,生成50 keV单能图像进行分析。由2位医师采用5分法对3组图像腹髂段(AIS)、股腘段(FPS)和膝下段(LKS)进行图像质量评分。测量CT值及噪声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比较3组图像间的客观参数、主观评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结果:C组对比剂剂量较A组降低了19.04%,ED降低了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两组在各血管处CT值均高于A组(P<0.05)。从腹主动脉到踝动脉,C组的客观图像质量优势逐渐显现,在踝动脉处的SNR和CNR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方面,AIS段3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S段B、C组评分高于A组;LKS段C组评分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下肢CTA、腹主动脉点监测扫描方案相比,能谱结合腘动脉水平监测点扫描方案在双低剂量下可提高下肢动脉的图像质量,尤其提高了对膝下血管的显示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肢动脉 辐射剂量 对比剂剂量 阈值监测
下载PDF
颈外静脉穿刺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魏岭娜 钱伟军 +1 位作者 李立 冯中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286例行CT增强扫描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采用前臂桡侧静脉穿刺)和研究组143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286例行CT增强扫描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采用前臂桡侧静脉穿刺)和研究组143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情况、造影剂输注畅通情况及成像质量、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穿刺耗费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漏液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造影剂推注时间较对照组短,CT值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前臂桡侧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不仅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扫描图像质量,还能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和穿刺部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穿刺 增强ct 造影剂外溢 外周静脉留置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A成像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董佳勇 连三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治疗的疑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治疗的疑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进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CTA成像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造影剂检查,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造影剂检查。比较2组肺血管强化CT值、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ratio,CNR)、辐射剂量参数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oesindex,CTDIvol)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3.76±64.61)HU、(428.63±59.45)HU、(429.15±60.23)HU、(3.84±0.33)分,对照组分别为(418.49±62.27)HU、(410.91±57.16)HU、(412.83±58.90)HU、(3.91±0.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LP、CTDIvol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73.97±31.29)mGy·cm、(6.07±1.38)mGy、5.88%,对照组分别为(286.52±64.10)mGy·cm、(8.74±2.05)mGy,23.53%,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NR、CNR分别为(31.96±4.74)、(36.59±8.21),对照组SNR、CNR分别为(32.75±5.09)、(37.11±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A成像获得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A成像效果相当,但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A检查能够减少辐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检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 64排螺旋ct 低剂量造影剂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参数
下载PDF
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干预对策
13
作者 高晓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影响因素调查,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于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接受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的患者360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分析影响碘对... 目的:分析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影响因素调查,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于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接受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的患者360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分析影响碘对比剂外渗的相关因素。结果:3600例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患者中发生碘对比剂外渗24例,占比0.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病、注射速率、碘对比剂浓度、渗透压、注射护士工作时间是影响碘对比剂外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中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注射速率、碘对比剂浓度,加强医护人员操作技能专业培训,以减少碘对比剂外渗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ct血管成像 碘对比剂 外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能CT早期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吴长松 陈海新 +3 位作者 李斌 钟剑烽 蒋悦 王玛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管内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诊断中价值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4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术后即刻行头颅双能去碘CT扫描检查诊... 目的探讨双能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管内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诊断中价值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4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术后即刻行头颅双能去碘CT扫描检查诊断脑出血;术后48~72 h内行CT平扫或MRI检查随访,以此结果为标准评价双能CT诊断AIS病人术后早期脑出血及造影剂外渗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148例中,29例双能CT平扫未见脑内高密度影,术后48~72 h复查无出血;119例CT平扫有高密度影,双能CT诊断为单纯碘造影剂外渗69例,其中4例复查有脑出血,阴性预测率为94.2%;双能CT诊断造影剂渗漏合并脑内出血50例中,43例有脑出血,阳性预测率为100.0%;7例复查未见出血,假阳性率为14.0%;预测总准确率为92.6%。结论AIS血管内介入术后双能CT检查对于早期鉴别脑出血与碘对比剂外渗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双能ct 脑出血 造影剂外渗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龙艳芬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8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在CT检查过程中以碘为增强造影剂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CT扫描检查并以碘作为增强造影剂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研究在CT检查过程中以碘为增强造影剂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CT扫描检查并以碘作为增强造影剂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影像学检查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碘过敏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CT检查操作和检查后留观时间。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碘过敏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检查和留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检查过程中以碘为增强造影剂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碘过敏反应的发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且更加积极地配合操作,缩短操作时间和检查后留观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增强造影剂 预见性护理 过敏反应 心理状态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小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对PE诊断图像的影响
16
作者 陈日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小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69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分为常规组(36例,注射对比剂80 mL...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小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69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分为常规组(36例,注射对比剂80 mL)和小剂量组(33例,注射对比剂30 mL)。评价两组血管强化情况、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常规组与小剂量组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分支血管强化后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剂量组患者肺静脉血管强化后CT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小剂量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辐射剂量相关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长度与剂量长度之积(DLP)以及有效剂量(ED)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小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应用于PE诊断,不仅可保证与常规剂量情况下相同的图像质量,且可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128层螺旋ct 小剂量对比剂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研究
17
作者 黄奕巧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遴选2020年2月—2021年2月8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40例开展常规护理(记对照组),4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记观察组)。对比患者舒适度、对比剂...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遴选2020年2月—2021年2月8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40例开展常规护理(记对照组),4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记观察组)。对比患者舒适度、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碘过敏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GCQ各维度评分(文化、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更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对比剂外渗及碘过敏反应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可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降低检查风险,同时可提高检查舒适度,保障检查工作顺利完成,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c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评估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在克罗恩病CTE检查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
18
作者 王晓红 郭庆强 宋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联合不同管电流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从而探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扫描方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CT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和高... 目的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联合不同管电流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从而探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扫描方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CT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CTE检查,扫描时应用相同的管电压、注射速率、对比剂用量,将动脉期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A组(碘浓度为300mg/mL的碘普罗胺)使用自动mAs,B组(碘浓度为400mg/mL的碘美普尔)使用0.6倍自动mAs;比较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强化程度、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价指标,病灶区域肠壁强化进行以CT值测量为基础的客观评价。结果B组较A组有效剂量降低约40%;B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T值(366.9±56.5)及相对强化值(321.4±56.4)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T值(286.1±36.2)及相对强化值(240.9±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NR(30.4±8.9)及SNR(36.4±10.0)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NR(22.0±5.4)及SNR(27.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CT值(111.7±13.8)及相对强化值(72.5±12.8)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CT值(94.1±18.2)及相对强化值(48.2±20.7),并且B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相对强化CT值>50HU;A、B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04±0.445)、(4.15±0.464),A、B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患者CTE检查中应用高浓度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低管电流,能大幅度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对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强化程度更高、图像质量更佳,对病变肠壁强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对比剂 低管电流 克罗恩病 小肠ct造影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致不良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李丹琦 《智慧健康》 2024年第8期237-239,共3页
目的预防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在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 目的预防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在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查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满意度(服务态度、沟通技巧、舒适性、护理质量),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检查结果,提高检查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c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 舒适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王巧润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对比剂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行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118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造影对比剂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注... 目的:观察低剂量对比剂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行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118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造影对比剂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注射50 mL碘海醇注射液)66例与对照组(注射70 mL碘海醇注射液)52例。两组均给予CT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剂显影CT值、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剂静脉残留显影CT值、图像质量评分,以及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对比剂显影C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对比剂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3/66),低于对照组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对比剂无明显差异,且可减少对比剂残留、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对比剂 多排ct 头颈部血管造影 检查 头颈部血管病变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