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various CT imaging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被引量:20
1
作者 Gang Wang Xue Cheng Xianglin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55-661,共7页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18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ere examined by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By CT perf...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18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ere examined by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By CT perfusion imaging, 29 cases in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10 cases in th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group presented with abnormal blood flow perfusion,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clinical symptoms. By CT angiography, various degrees of vascular stenosis could be detected in 41 patients, including 33 in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eight in th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group.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The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was located predominantly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carotid artery siphon, while the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bifurcation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the opening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There were 34 cases (83%) with convict vascular stenosis and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and five cases (45%) with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but without convict vascular stenosis.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s 〉 5 points during onse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s 〈 5 points. These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CT imaging methods allows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hich ca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and severity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t the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NEUROimaging clinical practice multi-slice spiral ct ct perfusion imaging ctangiography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IS cerebraJ infarction transient ischemicattack perfusi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grants-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CTA/CTP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张丹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容量(CBV)比较:缺血半暗带>健侧>梗死区(P<0.05);脑血流量(CBF)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目标组织中浓度达峰时间(TTP)、目标组织中所有残余功能全部达峰时间(Tmax)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CTA检出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或狭窄分别59例(29.50%)、91例(45.50%),左侧、右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分别16例(8.00%)、12例(6.00%),双侧ICA狭窄为6例(3.00%);代偿分支血管显影基本满意129例(64.50%),显影不足71例(35.50),其余16例(8.00%)患者CTA影像资料显示无异常,敏感度为92.00%。预后不良组患侧CBV、CBF小于预后良好组,MTT、TTP、Tmax长于预后良好组,代偿血管建立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Tmax对介入治疗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0.673、0.713、0.710,其中CBV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3.20%,特异性为73.33%。结论CTA/CTP可反映大脑、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分支建立情况,也可反映血流灌注情况,在介入治疗合理时机的判断方面可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指导 预后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低剂量颅脑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莉娟 侍海存 陈佳慧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30-32,3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颅脑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参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健侧以... 目的研究低剂量颅脑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参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健侧以及患侧的低剂量颅脑CTP参数进行比较,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预后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局部脑血容积(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以及血液通过脑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之间的差异,研究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中低剂量颅脑CTP参数。结果患侧的CBF[(18.43±3.77)mL/(100 g·min)]、CBV[(2.03±0.89)mL/100 g]显著低于健侧,MTT[(8.82±2.89)s]、TTP[(16.43±2.65)s]显著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95、7.026、15.237、12.783,P<0.05);不同颅内动脉狭窄患者MTT、CBV、CBF及TT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低剂量颅脑CTP参数可作为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颅脑ct脑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磁共振多延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和一站式CTA-CTP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延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AICVD)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28例疑似AICVD患者,均进行多延迟3D-ASL和一站式CTA-CT...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延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AICVD)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28例疑似AICVD患者,均进行多延迟3D-ASL和一站式CTA-CTP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比较多延迟3D-ASL和一站式CTA-CTP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kappa一致性,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经DSA诊断确诊为AICVD患者114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TIA)29例、小面积缺血性脑卒中(CIS)45例、大面积CIS 40例;多延迟3D-ASL共诊断出112例AICVD患者,其中TIA 30例、小面积CIS 39例、大面积CIS 43例,与金标准DSA诊断比较,kappa值为0.848;一站式CTA-CTP共诊断出111例AICVD患者,其中TIA 30例、小面积CIS 39例、大面积CIS 42例,与金标准DSA诊断比较,kappa值为0.676;多延迟3D-ASL诊断不同类型AICVD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kappa值高于CTACTP(P<0.05)。结论3D-ASL和一站式CTA-CTP对AICVD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3D-ASL与金标准DSA的诊断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延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5
作者 陈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3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动态脑CT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患者患侧与健侧区域及发病<12 h与发病12~30 h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动态脑CT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患者患侧与健侧区域及发病<12 h与发病12~30 h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结果患者患侧区域的CBF(45.87±2.60)ml/(100 g·min)、CBV(3.54±0.63)ml/100 g均小于健侧的(50.44±4.35)ml/(100 g·min)、(4.62±0.81)ml/100 g,TTP(12.00±5.52)s长于健侧的(8.15±3.6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病<12 h的CBF(41.87±2.60)ml/(100 g·min)、CBV(3.12±0.63)ml/100 g大于发病12~30 h的(32.44±4.35)ml/(100 g·min)、(2.64±0.21)ml/100 g,TTP(10.15±3.67)s短于发病12~30 h的(16.45±11.5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动态脑CT灌注成像应用效果确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态脑ct灌注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
6
作者 张文彪 覃玉术 +5 位作者 刘银银 吕正祥 周杰 任梅 文璋 苏菁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给予... 目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给予脑CT灌注成像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修正Rankin量表(mRS)评分、患侧脑灌注参数图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46,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侧CBF、CBV、MTT、TT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BV、CBF均显著提高,MTT、TTP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CBV、CBF高于对照组,MTT、TT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脑灌注CT成像技术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是可行的,丁苯酞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侧枝循环,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侧枝循环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 被引量:21
7
作者 满晓 冷振璞 +3 位作者 庞在英 吕京光 冯亚波 刘兆孔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 (CTPI)联合CT血管造影 (CTA)对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6例ICVD患者 ,在发病 6h内进行头颅CT平扫、CTPI及CTA检查。结果 ⑴CT平扫 :显示低密度灶 5例 ,未见异常 4 1例 ;⑵CTPI:脑血...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 (CTPI)联合CT血管造影 (CTA)对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6例ICVD患者 ,在发病 6h内进行头颅CT平扫、CTPI及CTA检查。结果 ⑴CT平扫 :显示低密度灶 5例 ,未见异常 4 1例 ;⑵CTPI:脑血流灌注正常 16例 ,异常 30例 ;⑶CTA :2 7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 (ACA)不同程度狭窄 ,2例MCA明显变细 ,17例CTA图像正常 ;⑷ 2 5例大、中体积脑梗死患者CTPI图像均显示相应灌注缺损区 ,CTA均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 9例小体积脑梗死患者中 ,CTPI显示灌注缺损区 5例 ,正常 4例 ;CTA显示血管狭窄 2例 ,正常 7例。 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CTPI均正常 ,2例CTA显示MCA明显变细 ,远侧血管网增多 ;其余 10例正常。结论 CTPI联合CTA能够超早期诊断ICVD ,并可鉴别TIA及不同梗死体积的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诊断 超早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C形臂CT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金龙 宋庆斌 +3 位作者 吴婷夏 张鸿祺 朱凤水 焦力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形臂CT成像技术应用于1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图像获取和处理,静脉注射对比剂经Vaso CT获取类似CTA的脑血管图像,评估脑血管再通后脑出血... 目的探讨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形臂CT成像技术应用于1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图像获取和处理,静脉注射对比剂经Vaso CT获取类似CTA的脑血管图像,评估脑血管再通后脑出血或梗死风险。结果 C形臂CT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诊断血管缺血病变;152例血管内接触溶栓治疗后发现脑血管再通高灌注引发脑出血17例(前循环出血11例,后循环出血6例),经积极抢救治疗12例痊愈;可清晰显示颅内血管植入支架信息。结论 C臂CT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利于及时快速诊断脑缺血病变,迅速发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有效抢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臂ct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多模式CT对缺血性卒中脑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武华 邓小纯 胡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 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 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侧支循环良好者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中,多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多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侧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侧可见侧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侧与健侧比较,侧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侧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 d 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多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侧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脑侧支循环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76例多模式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玺河 车丽红 +8 位作者 邹梅 郭淼 王琳琳 刘学玲 钟玲 肖艳 刘燕 李燕云 张晓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7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多模式CT影像学特点。方法采用320排多层螺旋CT对76例AICVD(发病时间<24h)患者急诊进行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一站式扫描检查,分析灌注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 目的探讨7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多模式CT影像学特点。方法采用320排多层螺旋CT对76例AICVD(发病时间<24h)患者急诊进行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一站式扫描检查,分析灌注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变化及CT血管成像(CTA),并于入院后3d内行头颅MRI,评估其脑灌注特点及血管影像。结果在获取的76例CTP数据中,通过感兴趣区识别划分筛查,有59例患者有明确的异常CTP,有17例患者未发现明确感兴趣区。59例异常CTP中包括急性脑梗死4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异常CTP特点:发病在4.5h以内的4例患者CTP表现为患侧CBF均较健侧下降,CBV正常或者轻度增高,MTT、TTP延长;发病时间在4.5~6h内的4例:其中2例CTP表现为CBF降低,CBV正常,MTT、TTP延长,2例表现为CBF降低,CBV轻度降低,MTT、TTP延长;发病时间在6~24h内的39例:其中30例梗死区与CTP异常脑灌注区部位一致,均表现CBF明显降低,CBV明显降低,MTT、TTP延长;12例TIA患者CTP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MTT、TTP延长,CBF正常或减低,CBV升高。CTA发现责任动脉重度狭窄5例,血管闭塞10例,7例可见血流缓慢,排空延迟及侧支血管形成。结论多模式CT能够对AICVD提供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及血管情况、供血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用于评估大脑半球卒中,多模式CT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ct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低剂量CT颅脑灌注扫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志刚 伍兵 +2 位作者 庄宇 张箐 杨燕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1期1662-1665,1671,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颅脑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临床拟诊脑血管意外,行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塞住院治疗的21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目的探讨低剂量CT颅脑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临床拟诊脑血管意外,行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塞住院治疗的21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为标准,探讨低剂量颅脑CT灌注扫描的临床价值,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及对侧的CTP主要参数情况(CBF、CBV、MTT及TTP)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半暗带及对侧的CTP主要参数情况(CBF、CBV、MTT及TTP)。结果 (1)低剂量CT灌注的灵敏度为87.3%,特异性为75.6%(P>0.05),其中MTT最敏感。(2)对影像诊断为急性缺血梗塞灶的CTP参数(CBF、CBV、MTT及TTP)与对照区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影像诊断为急性缺血梗塞,同时伴有缺血半暗带的CTP参数CBF、CBV、MTT及TTP参数与对照区参数比较,CBF、MTT及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临床为标准,低剂量CT颅脑灌注扫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够给临床医生带来有效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卒中
下载PDF
CT灌注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东波 顾宇翔 +2 位作者 徐斌 宋冬雷 廖煜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螺旋CT,运用本研究总结出来的感兴趣区绘制办法,对2组实施血流重建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 目的探讨CT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螺旋CT,运用本研究总结出来的感兴趣区绘制办法,对2组实施血流重建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并采用本研究所归纳的CT灌注参数评价方法进行结果评价,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个患者均进行了合理准确的感兴趣区绘制,并半定量测定了手术前后的CT灌注参数.手术前2组病例责任血管供血区域血流灌注均降低,手术后均较术前改善,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相符.结论 CT灌注对局部脑血流的评价结果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前的重要手术指证;CT灌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后的疗效评估很有价值;正确的绘制感兴趣区(ROI)对于保证CT灌注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计算患侧/健侧的相对值是评估CT灌注参数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流重建
下载PDF
低剂量CT颅脑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志刚 伍兵 《西部医学》 2017年第4期582-584,587,共4页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颅脑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能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低剂量CT颅脑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辐射剂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脑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宝金 安晓霞 +2 位作者 汤连志 刘志鹏 杨丽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螺旋CT灌注成像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诊疗的初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共计72例,分别于入院后立即行CT平扫,而后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扫描后...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螺旋CT灌注成像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诊疗的初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共计72例,分别于入院后立即行CT平扫,而后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扫描后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CT平扫确诊存在脑梗死病灶患者33例,未发现明确病灶患者39例;通过CT灌注成像确诊存在脑梗死病灶患者67例,未发现明确病灶患者5例,其中病灶中心同周围正常区域比较,脑血流量、对比剂峰值时间、脑血容积及平均通过时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性、准确性均优于CT平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灌注成像 平扫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流量 血流量图
下载PDF
CTP联合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健 唐亮 +1 位作者 毛志夏 姜亦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8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1号至11月30号期间收治的8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平扫、CTP与CTA检查,以血管减影造影(DSA)为金标准,观...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1号至11月30号期间收治的8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平扫、CTP与CTA检查,以血管减影造影(DSA)为金标准,观察CTP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情况,并计算颅内异常灌注区患侧与健侧的灌注参数值,同时观察CTP异常患者是否存在动脉狭窄或斑块。结果CTP联合CTA相较于单一检查方法来说诊断效能更好(P<0.05);CTP结果显示颅内异常灌注区患侧与健侧相比,CBV、CBF、MTT、TTP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图像分析显示CTP异常组头颈脑动脉狭窄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CTP正常组(P<0.05)。结论CTP联合CT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不仅能帮助医师及时判断缺血范围,确认是否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还能将狭窄及斑块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提供更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灌注参数值 血管减影造影 狭窄程度 斑块类型 诊断效能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缺血性疾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明小春 陈观尚 田执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头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检查,将CT平扫图像与CTP图像及各参数比较,同时梗死区与周围半暗带及健侧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头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检查,将CT平扫图像与CTP图像及各参数比较,同时梗死区与周围半暗带及健侧各CTP参数比较。结果首次头颅CT平扫发现脑梗塞病灶12例,复查头颅CT检出腔隙性脑梗塞2例;CTP发现18例病灶,2例腔隙性脑梗塞CTP未见异常。在灌注异常的CTP图像中,测定病灶中央、周围区及健侧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病灶中央与周围区、病灶与健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能提高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病灶的检出率。分析CTP各参数可区分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有助于临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灌注成像 急性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探讨CT灌注扫描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鸣宇 彭伟清 +2 位作者 韦彩琴 陈其峰 苏桂红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7期2084-2086,2090,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CTP)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8月—2020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ICV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急性脑梗死(ACI)组(n=84)、短...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CTP)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8月—2020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ICV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急性脑梗死(ACI)组(n=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n=22)。所有患者均接受CT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P参数[局部脑血流流量(CBF)、脑血流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并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分析CBF、CBV、MTT、TTP在ACI、TI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ACI组CBF为(20.58±5.06)m L·min^(-1)·100g^(-1)、CBV为(2.48±0.85)mL·100g^(-1)低于TIA组的健侧(54.92±5.52)mL·min^(-1)·100g^(-1)、(5.51±1.30)mL·100g^(-1)及患侧(54.23±3.34)mL·min^(-1)·100g^(-1)、(5.02±1.08)mL·100g^(-1),MTT为(6.04±1.12)s、TTP为(16.86±4.42)s,长于TIA组的健侧(3.50±0.76)s、(8.72±1.45)s,患侧(5.46±1.34)s、(11.46±2.8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54、22.158、9.684、30.254,P<0.05)。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CBF、CBV、MTT、TTP诊断ACI的AUC分别为0.772、0.916、0.738、0.893,均有一定诊断价值,CBF、CBV、MTT、TTP诊断敏感度分别为0.722、0.889、0.722、0.833,特异度分别为0.544、0.750、0.603、0.794,且以CBV、TTP诊断效能较高。结论:通过观察CBF、CBV、MTT、TTP等CTP参数可为早期鉴别ACI、TIA提供可靠依据,且CBV、TTP鉴别诊断ACI、TIA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t灌注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超急性期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邱晓丽 侯英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2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超急性期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CT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行CTP检查的超急性期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电流与采集频次... 目的:分析超急性期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CT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行CTP检查的超急性期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电流与采集频次的不同分为双低组与对照组。双低组69例,管电流100 mA,采集频次17次;对照组91例,管电流120 mA,采集频次39次。比较两组CTP扫描参数及其图像质量评分、辐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TP伪彩图灰质和白质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P伪彩图CBF、CBV、MTT、TTP图像质量评分均>6分,满足诊断要求,且两组各项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双源CTP对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扫描,图像质量良好,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且辐射剂量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 双源ct 灌注成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建国 陈剑 +4 位作者 郑邦豪 徐声亮 何文贞 陈显光 陈雪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脑血管减影造影显示的动脉狭窄率分为健侧、患侧,均进行动态脑CT灌注成像,得到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脑血管减影造影显示的动脉狭窄率分为健侧、患侧,均进行动态脑CT灌注成像,得到动态脑CT灌注图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图(TTP)、脑血容量图(CBV)、脑血流量图(CBF)。比较患者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CT灌注参数指标变化,观察患者发病不同病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动态脑CT灌注成像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TTP、CBV、CBF等灌注参数指标高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患侧比较,发病12~30 h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TTP、CBV、CBF等灌注参数指标高于发病<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灌注CT中的TTP、CBV、CBF等灌注参数指标与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价值 灌注参数 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与CT灌注成像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要宇 王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9期14-16,27,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与CT灌注成像(CTP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90例,均接受PWI与CTPI检查,分析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与CT灌注成像(CTP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90例,均接受PWI与CTPI检查,分析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两种方法对脑梗死灶(CI)与短暂性脑缺血(TIA)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90例患者阳性病灶共498个,PWI检出率72.69%(362/498)与CTPI91.57%(456/4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中,CI患侧、TIA患侧CBF较健侧低(P<0.05);CTPI中,CI患侧CBF、CBV低于健侧,而TTP、MTT较健侧延长,TIA患侧仅TTP与MTT较健侧延长(P<0.05);CTP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PWI(P<0.05)。结论与PWI相比,CTPI检查中若灌注参数变化较大可提示CI病变,对CVD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整体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灌注成像 ct灌注成像 老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