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 Thresholds for Spinal Bone Mineral Attenuation to Prioritize Eligible Older Women for Osteoporosis Screening
1
作者 Seo Yeon K. Orite Bryn Higuchi +1 位作者 Hyo-Chun Yoon Lana H. Gimber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Introdu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easurements of bone mineral attenuation may be a useful means to identify older women who should be prioritized for bone mineral density screening. Methods: We compared bone min... Introdu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easurements of bone mineral attenuation may be a useful means to identify older women who should be prioritized for bone mineral density screening. Methods: We compared bone mineral attenuation as measured in the L1 vertebra of CT studies to the results of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studies to determine what CT attenuation thresholds might yield a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detection of osteoporosis. The study was limited to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65 and 75 years who had a DEXA study and a CT that included the L1 or adjacent vertebra performed within 3 years of the DEXA study. Results: There were 1226 women in this study, of whom 452 (38%) had osteoporosis based on a T-score ≤ −2.5 by DEXA. There were 830 CT studies performed with contrast and 396 studies which were performed without contrast.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n HU of those studies performed without contrast compared to those with contrast (unenhanced mean 103 HU versus 125 HU, p < 0.001). Different CT attenuation thresholds provided the most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detection of osteoporosis when comparing CT studies performed without or with IV contrast and when all the CT data were used in aggregate. Conclusion: Different thresholds appear necessary when using the mean CT vertebral attenuation to identify older women for preferential referral for DEXA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Attenuation ct threshold
下载PDF
不同CT阈值下实性成分占比对小肺癌浸润性预测的影响
2
作者 牛树国 周福兴 +3 位作者 颜克松 赵润生 刘彬彬 柴文晓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测量,比较在不同CT阈值下测得的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对≤2 cm小肺癌浸润性预测的准确率,探讨预测肺癌浸润性的CTR阈值及对应的CT阈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武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59例肺癌患者(共78个...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测量,比较在不同CT阈值下测得的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对≤2 cm小肺癌浸润性预测的准确率,探讨预测肺癌浸润性的CTR阈值及对应的CT阈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武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59例肺癌患者(共78个肺结节)的临床资料,分析在CT阈值分别为-400、-350、-300、-250、-200、-150 HU时测得的CTR对直径≤2 cm小肺癌浸润性的预测效能,绘制ROC曲线判断预测浸润性的最佳临界值,以确定相应的CT阈值。结果:CT阈值为-250 HU时,对肺结节浸润性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31,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100%,最佳CTR阈值为0.322。结论:对于最大径≤2 cm的小肺癌,当CT阈值为-250 HU时测得的CTR可较准确地预测肺癌的浸润性,当CTR>0.322时结节为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ct阈值 实性成分占比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时间演化的天然气水合物CT图像阈值分割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亮 叶旺全 +2 位作者 李承峰 孙建业 郑荣儿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微米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作为一种数字岩心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赋存形态,但由于水合物与水对X射线的衰减系数相近,二者在CT图像中灰度区间存在交集,导致在从CT图像上对水合物与水进行分割时存在强非唯一性。... 微米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作为一种数字岩心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赋存形态,但由于水合物与水对X射线的衰减系数相近,二者在CT图像中灰度区间存在交集,导致在从CT图像上对水合物与水进行分割时存在强非唯一性。为提高对CT图像中水合物与水阈值分割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刻CT图像直方图特征,提出归一化CT图像及其直方图的方法。首先选定甲烷气与石英砂的峰值灰度基准;然后用高斯函数分别对当前CT图像直方图中的甲烷气与石英砂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当前CT图像直方图中的甲烷气与石英砂峰值灰度;再将当前CT图像直方图中的甲烷气峰值灰度与石英砂峰值灰度归一化到选定的峰值灰度基准;进而用归一化的直方图对CT图像进行归一化;最后根据归一化灰度直方图的变化趋势,定量统计得到CT图像中水合物增加和气-水减少的灰度区间,完成图像中不同组分的阈值划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阈值分割方法能够为天然气水合物CT图像中水合物与水边界的确定和水合物饱和度计算提供定量的依据,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天然气水合物 阈值分割 归一化
下载PDF
Optimized energy thresholds in a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for contrast agent imaging 被引量:1
4
作者 Kai-Xin Huang Zhi Deng +1 位作者 Xiao-Fei Xu Yu-Xiang X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5-27,共13页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based on photon counting detectors(PCDs) is a well-researched topic in the field of X-ray imaging. When PCD is applied in a spectral CT system, the PCD energy thresholds must be carefu...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based on photon counting detectors(PCDs) is a well-researched topic in the field of X-ray imaging. When PCD is applied in a spectral CT system, the PCD energy thresholds must be carefully selected, especially for K-edge imag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spectral CT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shold selection method that yields better-quality images in K-edge imaging. The main idea is to optimize the energy thresholds ray-by-ray according to the targeted component coefficients, followed by obtaining an overall optimal energy threshold by frequency voting. A low-dose pre-scan is used in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s to estimate the line integrals of the component coefficients for the basis functions. The variance of the decomposed component coefficients is then minimized using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method with respect to the energy thresholds. The optimal energy thresholds are then used to take a full scan and gain better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less noise than would be given by a full scan using the non-optimal energy thresholds. Simulat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on imaging iodine and gadolinium solutions,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as contrast agents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ethod. The nois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the same dose relative to the non-optimal energy thresholds in both simulations and in practical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AL ct CONTRAST AGENT IMAGING Cramer-Rao LOWER BOUND thresholds optimization Kedge
下载PDF
自适应调节医学CT序列图像窗宽窗位算法
5
作者 陈锦林 原培新 +1 位作者 侯浩南 赵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2-1400,共9页
调窗处理能够提高医学CT图像对灰度的识别准确率,默认窗位窗宽(127.5,255)局限性强,人工调窗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先验知识,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广泛应用,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调窗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序列图像最大和最小灰度值绘制直方图.其... 调窗处理能够提高医学CT图像对灰度的识别准确率,默认窗位窗宽(127.5,255)局限性强,人工调窗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先验知识,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广泛应用,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调窗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序列图像最大和最小灰度值绘制直方图.其次设置相关参数,遍历直方图去除频数小于阈值T 0的部分,再次遍历直方图将相邻两组频数差值小于阈值T 1的部分合并.最后根据直方图计算窗宽窗位.通过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均方误差、信噪比和峰值信噪比方面都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灰度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ct序列图像 自适应 调窗处理 直方图 阈值
下载PDF
基于多实例学习及阈值伪标签提取的CT影像颅内出血分割
6
作者 张童禹 李恩慧 +2 位作者 李振宇 崔鹏程 张唯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686,共10页
颅内出血由颅内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体积对治疗决策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基于CT影像的血肿分割是体积测量的基础。全监督方法依赖于人工勾画的标签,十分耗时和繁琐,现有弱监督分割方法的鲁棒性差,容易受伪影干扰。为此,本研究... 颅内出血由颅内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体积对治疗决策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基于CT影像的血肿分割是体积测量的基础。全监督方法依赖于人工勾画的标签,十分耗时和繁琐,现有弱监督分割方法的鲁棒性差,容易受伪影干扰。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实例学习的弱监督颅内出血分割网络MIL-ICH,由双分支结构组成。首先,由多实例学习解码器生成热图定位出血区域;然后,在热图基础上使用CT值阈值和像素自适应优化模块提取并优化伪标签,训练分割解码器;最后,两个分支同时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并且利用多分支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分割性能。在来自RSNA颅内出血数据集的200例CT扫描上的测试结果表明,MIL-ICH网络的Dice相似性系数和体积相似度分别达到了0.822和0.896,本网络测量的出血量与实际出血量的相关性优于临床常用的多田公式估测法。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颅内出血弱监督分割性能,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出血体积测量和预后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ct 弱监督分割 多实例学习 阈值
下载PDF
油页岩热破裂规律显微CT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康志勤 赵阳升 +2 位作者 孟巧荣 杨栋 郤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2-848,共7页
利用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最新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 型高精度(μm级)CT 试验分析系统,对油页岩从常温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和分析,揭示了抚顺油页岩的热破裂阈值温度为300℃附近.当... 利用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最新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 型高精度(μm级)CT 试验分析系统,对油页岩从常温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和分析,揭示了抚顺油页岩的热破裂阈值温度为300℃附近.当温度低于300℃时.已可见到极少数较小的微裂隙出现.裂隙多发育于原生层理面以及硬质矿物颗粒的周围,形成的破裂面基本上都与层理面互相平行.当温度超过300℃,由于受到热分解化学反应的控制,裂隙的数量、长度和宽度剧烈增加.呈现广泛发育、集中爆发的特点,并使原有裂隙迅速延展和贯通,且裂隙面仍具有与层理面平行的特点,这是油页岩热破裂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垂直于层理方向的微小裂隙.小裂隙与大裂隙的搭接连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连通网络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油页岩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料 热破裂 显微 ct 裂隙 阈值温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自动阈值的CT图像快速肺实质分割算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曹蕾 占杰 +1 位作者 余晓锷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8-181,共4页
首先给出了一个肺实质分割的基本框架,结合最佳阈值法、数学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了粗分割;然后,针对左右肺未完全分离的情况,提出了快速自适应的优化细分割方法。在实际临床胸部CT图像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分割结果和专家的人工分割... 首先给出了一个肺实质分割的基本框架,结合最佳阈值法、数学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了粗分割;然后,针对左右肺未完全分离的情况,提出了快速自适应的优化细分割方法。在实际临床胸部CT图像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分割结果和专家的人工分割结果很接近,特别是对于左右肺的分离有很好的实验效果,成功分割率达到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CAD系统 肺部ct 自动阈值 分水岭分割
下载PDF
应用X射线CT图像技术检测红毛丹内部品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章程辉 刘纯青 +1 位作者 刘木华 王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942,共4页
水果内部品质检测是当前农产品品质检测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利用X射线CT图像技术方法检测红毛丹内在品质-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试验研究。首先用阈值法去除X射线CT图像背景,然后用面积阈值法来提取果肉区域。红毛丹可食率以分割果... 水果内部品质检测是当前农产品品质检测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利用X射线CT图像技术方法检测红毛丹内在品质-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试验研究。首先用阈值法去除X射线CT图像背景,然后用面积阈值法来提取果肉区域。红毛丹可食率以分割果肉区域像素值与整个果实区域像素值之比来表示,实验结果表明误判率为8.3%。基于X射线CT值的红毛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内在品质 X射线ct图像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眶尖区多层螺旋CT解剖学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卉 庞刚 +4 位作者 胡玉婷 高斌 夏春华 朱友余 侯立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0,224,i005,共5页
目的:探讨眶尖区的多层螺旋CT(MSCT)解剖,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观察10例(20侧)正常志愿者眶尖区。结果: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对眶尖区骨性结构显示良好。以Reid基线为准,80%的视神经眶内段和管... 目的:探讨眶尖区的多层螺旋CT(MSCT)解剖,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观察10例(20侧)正常志愿者眶尖区。结果: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对眶尖区骨性结构显示良好。以Reid基线为准,80%的视神经眶内段和管内段可在同一层面上全程显示。结论: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是活体研究眶尖区形态大小的最佳方法之一。外伤性骨折时应以CT检查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 眶尖区 ct解剖学 三维显示技术 MSct 外伤性骨折 影像诊断 结构显示 Reid 活体研究 ct检查 志愿者 管内段 眶内段 视神经
下载PDF
混凝土CT图像中等效裂纹区域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厚群 丁卫华 +1 位作者 党发宁 尹小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从细观尺度观察,混凝土材料可看作由骨料、砂浆及其结合面构成的不均匀复合材料。为研究加载时裂纹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扩展的过程,采用X射线CT扫描技术获得单轴动载条件下混凝土破裂过程的系列CT图像。对于CT图像中裂纹信息的提取,传统... 从细观尺度观察,混凝土材料可看作由骨料、砂浆及其结合面构成的不均匀复合材料。为研究加载时裂纹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扩展的过程,采用X射线CT扫描技术获得单轴动载条件下混凝土破裂过程的系列CT图像。对于CT图像中裂纹信息的提取,传统的方法是将CT图像中的低密度区作为裂纹区域,无法准确地识别裂纹和判定裂纹具体形态。本文根据差值CT图像是否出现线状或环状影像判断裂纹的存在。通过变换差值CT图像中像素值的阈值范围分析裂纹的分布特点。根据CT物理原理确定等效裂纹区域。探讨了混凝土CT图像中裂纹及其形态的判定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ct 裂纹 差值ct图像 阈值
下载PDF
三峡库区侏罗系泥岩CT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赛楠 李滨 冯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8,104,共8页
结合CT-三轴试验研究了三峡库区侏罗系泥岩破坏过程中的细观损伤特性。获得了泥岩受破坏时的实时CT图像、CT数均值及方差等结果。通过CT图像中泥岩内部的主裂纹区域和非主裂纹区域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出现的特征,采用截面整体分析和选取区... 结合CT-三轴试验研究了三峡库区侏罗系泥岩破坏过程中的细观损伤特性。获得了泥岩受破坏时的实时CT图像、CT数均值及方差等结果。通过CT图像中泥岩内部的主裂纹区域和非主裂纹区域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出现的特征,采用截面整体分析和选取区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岩样各变形阶段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宏观裂纹一般最早出现在到达屈服点后,形成于红层泥岩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即原生孔隙、微裂纹较集中的区域,根据岩石内部区域CT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裂纹的出现阶段和损伤程度。基于此,提出将不同围压下泥岩在屈服点的应变值作为岩石损伤的门槛应变值,低于该应变值时,侏罗系泥岩无明显损伤,高于该应变值时,损伤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泥岩 ct扫描 损伤 门槛应变值
下载PDF
肝脏CT图像分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丹霞 郭圣文 +2 位作者 吴效明 岑人经 欧陕兴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3期34-36,共3页
明确了CT图像中肝脏分割方法概念,重点介绍了阈值法、区域生长法、遗传算法和主动轮廓模型,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指出了CT图像中肝脏分割方法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肝脏ct图像 分割 阈值 主动轮廓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岩石CT图像分割及量化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嘉凡 张雪娇 +2 位作者 杨更社 刘慧 张慧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为研究岩石CT图像分割及量化方法,以识别岩石CT图像中的岩石区、损伤区及背景区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聚类算法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物以类聚"的统计原理,按距离相近或相似程度对岩石CT图像中的像素进行标... 为研究岩石CT图像分割及量化方法,以识别岩石CT图像中的岩石区、损伤区及背景区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聚类算法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物以类聚"的统计原理,按距离相近或相似程度对岩石CT图像中的像素进行标定,从而实现图像分割及量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岩石CT图像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割并且实现了对损伤的量化表达;同时,对于结果不确定度影响的初始参数有完全的排异性,从而保证了结果的稳定性;将该算法与阈值分割法进行比较,该算法可避免人为选择阈值导致的误差,从而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阈值分割 岩石ct图像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周围型肺部疑似肿瘤分割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林 张建州 +1 位作者 朱建峰 蒋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4-155,共2页
以CT图像为基础,针对周围型肺部肿瘤分割问题,首先将经过预处理的CT图像利用阈值技术二值化,并采用形态滤波方法去掉散点和小桥,然后将每个连通区域标记出来,根据判断准则确定可疑的肿瘤区域。该方法使对阈值选取的敏感性和所需的人机... 以CT图像为基础,针对周围型肺部肿瘤分割问题,首先将经过预处理的CT图像利用阈值技术二值化,并采用形态滤波方法去掉散点和小桥,然后将每个连通区域标记出来,根据判断准则确定可疑的肿瘤区域。该方法使对阈值选取的敏感性和所需的人机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割 阈值 区域生长 连通区域标记
下载PDF
Micro-CT中椎弓根螺钉伪影对其周围骨计量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校正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磊 王陵 +2 位作者 王军 张扬 雷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2期60-61,76,共3页
目的:减少椎弓根螺钉伪影对其周围骨计量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绵羊腰椎内植入椎弓根螺钉后,行去钉扫描和带钉扫描后,以去钉扫描组为对照组,带钉扫描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分割阈值对实验组螺钉周围骨质进行图像重建分析,结果... 目的:减少椎弓根螺钉伪影对其周围骨计量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绵羊腰椎内植入椎弓根螺钉后,行去钉扫描和带钉扫描后,以去钉扫描组为对照组,带钉扫描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分割阈值对实验组螺钉周围骨质进行图像重建分析,结果与对照组钉道周围骨质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分割阈值对于减少螺钉伪影的影响及真实反映螺钉周围骨质情况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分割阈值为1 000时比较,当实验组分割阈值为1 000时,实验组螺钉周围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钉道周围骨量(P<0.05);当实验组分割阈值为1 500时,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实验组分割阈值为2 000时,对照组钉道周围骨量明显优于实验组螺钉周围骨量(P<0.05)。结论:通过一定程度的提高分割阈值,有效地减少了螺钉伪影的影响,有利于准确了解螺钉周围骨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伪影 分割阈值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基于显微CT技术的C/C-SiC复合材料孔隙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柏红 周金帅 +1 位作者 高晓进 江玉朗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CT技术的测量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新方法,研究了C/C-Si 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测量原理,讨论了测量区域体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微CT技术能够获取复合材料内部三维微观图像,通过灰度直方图阈值分割法能够较...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CT技术的测量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新方法,研究了C/C-Si 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测量原理,讨论了测量区域体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微CT技术能够获取复合材料内部三维微观图像,通过灰度直方图阈值分割法能够较为精确测量C/C-Si 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并且只有选择的测量体积范围超过一定值时才能获得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孔隙率 灰度直方图 阈值分割
下载PDF
显微CT多阈值分析评价骨折愈合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毕龙 王军 钦逸仙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2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研究显微CT多阈值分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类型骨组织表达的可靠性,为采用显微CT影像学方法有效评价骨折愈合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制备大鼠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模型,5 w后采用显微CT对骨折部位进行扫描,分别于225~700(代表全骨组织),... 目的研究显微CT多阈值分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类型骨组织表达的可靠性,为采用显微CT影像学方法有效评价骨折愈合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制备大鼠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模型,5 w后采用显微CT对骨折部位进行扫描,分别于225~700(代表全骨组织),225~330(代表钙化软骨和骨痂)和331~700(代表成熟骨组织)3个阈值范围内,测量和分析骨折标本的骨体积(bonevolume,BV)、组织体积(tissue volume,TV)和骨体积分数(BV/TV)。然后,对标本进行四点弯曲生物力学测试,分别测量和计算标本的刚度(stiffness,S)和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E)。最后,制作上述标本的不脱钙组织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和Von Kossa(VK)染色,并采用Osteomea-sure软件对切片的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进行测量和分析。上述实验均以正常大鼠股骨作为对照。结果显微CT重建:实验组骨折已完全连接,髓腔再通。显微CT测量结果示:在225~700阈值内,实验组BV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BV/TV也略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在225~330阈值内,实验组BV和BV/T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331~700阈值内,实验组BV和BV/T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生物力学测量示:实验组S和E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E染色示:实验组骨折已完全被新生组织桥接修复,但修复组织多为软骨样或编织骨组织。VK染色示:实验组骨折部位填充组织钙盐含量较低,部分组织VK染色阴性。采用Osteomeasure软件对VK染色阳性区域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示:实验组BV/T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①采用显微CT单阈值分析会将部分不成熟的骨组织成分当做正常骨组织进行评价,造成对骨修复效果和骨强度误判。②通过显微CT多阈值分析可以明确表示不同的骨质成分,相关结果与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存在较好的依从性。③采用显微CT多阈值分析技术能够有效评价骨折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阈值 骨折 骨愈合 大鼠
下载PDF
分水岭算法在CT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红玉 蔡坦坦 +4 位作者 叶良凯 李梦卓 张梦雪 孟伟丽 胡晶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272-5274,5300,共4页
目的:分水岭算法在图像分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单独使用分水岭进行图像分割因为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弱以及对大多数图像易产生过分割现象而变得困难。本文针对分水岭算法存在的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应用于CT图像,能... 目的:分水岭算法在图像分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单独使用分水岭进行图像分割因为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弱以及对大多数图像易产生过分割现象而变得困难。本文针对分水岭算法存在的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应用于CT图像,能有效的抑制过分割现象。方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处理,然后通过Sobel算子求图像的梯度幅值,再求出多尺度灰度图,最后进行阈值分割和多尺度变换而达到对图像进行分割的目的,并将其转化成伪彩色图像显示来优化分割结果,在有效处理过分割问题的同时让图像分割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水岭分割算法比较,缓解了过分割问题,得到的分割效果要好很多。结论:本文实验可以有效地将传统的分水岭算法加以改进,将之应用于医学CT图像分割中,从而使图像各个不同的组织轮廓均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减少了图像的过分割点数,使图像的各个区域更易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算法 图像分割 医学ct 多阈值分割 高斯滤波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自动跟踪触发扫描阈值的选择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玉平 陈观尚 +1 位作者 龙世亮 王耀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自动跟踪触扫描最佳应用阈值。方法将8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80 HU、100 HU、120 HU、140 HU),采用64层螺旋CT结合自动跟踪触发扫描行肺...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自动跟踪触扫描最佳应用阈值。方法将8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80 HU、100 HU、120 HU、140 HU),采用64层螺旋CT结合自动跟踪触发扫描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触发点感兴趣区(ROI)设在上腔静脉内。结果阈值为100 HU组(参照组)肺动脉、段肺动脉和亚段以下肺动脉强化明显,肺动脉平均CT值为(442.5±91.7),而肺静脉强化不明显,动静脉密度差别大,经后处理显示的动脉图像清晰。阈值为80 HU组肺动脉主干CT值较低,平均CT值为(248.2±74.5),提示触发扫描过早;阈值为120 HU组肺静脉密度明显升高,CT值与肺动脉几乎相等;阈值为140 HU组肺动脉密度明显下降,肺静脉密度升高,CT值大于肺动脉,提示触发扫描过迟,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触发点设在上腔静脉内,造影剂35~40 ml,注射流速4.8 ml/s,触发阈值为100 HU时扫描图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ct血管成像 自动触发 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