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减影技术在脑静脉成像中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欢 唐光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0期156-158,共3页
脑静脉及其相关疾病过去常被忽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证明其相关疾病并不少见。脑静脉解剖复杂、变异较多,易发生病变,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
关键词 ct减影技术 脑静脉疾病 技术比较
下载PDF
320排CT肺减影技术对亚段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峰 汤林梦 +3 位作者 赵欣雨 董婷宇 朱月香 杨飞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肺减影技术进行CTPA诊断肺栓塞同时,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亚段肺栓塞的阳性检出率。方法98例PE患者行CT肺减影扫描获取常规CTPA图与肺减影图。两名医师独立完成常规CTPA图及肺减影图的诊断,并记录栓子的位置... 目的探讨320排CT肺减影技术进行CTPA诊断肺栓塞同时,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亚段肺栓塞的阳性检出率。方法98例PE患者行CT肺减影扫描获取常规CTPA图与肺减影图。两名医师独立完成常规CTPA图及肺减影图的诊断,并记录栓子的位置及类型。采用Kappa系数检验两位医师的诊断一致性,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常规CTPA与减影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差异。结果两位医师在肺动脉干水平、叶肺动脉水平、段肺动脉水平和亚段肺动脉水平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均>0.75。常规CTPA组与肺减影组在肺动脉干水平、叶肺动脉水平及段肺动脉水平栓子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亚段肺动脉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20排CT肺减影技术可以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提高亚段肺栓塞检出率及医师的诊断一致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血管造 ct技术
下载PDF
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翔 童隆正 +1 位作者 杜光伟 戴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 评价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9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 ,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专家挑选出未增强的图像以及强化最明显的图像。经CT操作台上的简易叠加软件减影处理得到... 目的 评价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9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 ,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专家挑选出未增强的图像以及强化最明显的图像。经CT操作台上的简易叠加软件减影处理得到轴位CT减影图像 ,同时使用计算机通过配准、减影及增强技术处理得到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图像。 2例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复查。结果  9例患者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均可显示梗塞灶的血管缺如状态 ,2例患者治疗后复查可以观察到病灶区血管影增加 ,P <0 .0 5。图像质量优于CT扫描机操作台的简易减影图像 ,P <0 .0 5。减影系数为 1的对比度增强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完全消除背景 ;而减影系数为 0 .8伪彩色增强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保留脑室等解剖背景。结论 结合CT灌注成像与CT减影血管成像 ,临床医生可以方便、迅速地更加全面、直观地观察急性脑梗塞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位ct血管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塞 X线计算机体层摄 脑缺血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下载PDF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分析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特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刚 刘文军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研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特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大脑中动脉存在有动脉瘤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及数量,并将M2分叉处动...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研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特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大脑中动脉存在有动脉瘤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及数量,并将M2分叉处动脉瘤分叉的角度与正常的大脑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3-5段肿瘤2个(2.9%),M2远端段肿瘤7个(10.3%),M2分叉处肿瘤49个(72.1%),M1段肿瘤10个(14.7%)。左右两侧MCAA的发生部位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M2分叉处肿瘤分叉角度为(141.34±28.41)°,而正常大脑的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为(98.21±21.36)°,两者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大脑左右侧的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相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2处多发MCAA,且其发生率会随M2分叉角度的增加而增加,VCTDSA在MCAA的特点分析中有较高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数字血管成像技术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下载PDF
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期127-128,共2页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脑CT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7d后,再行3D-SDTA与DSA检查,观察记录颅内动脉瘤的分布情况以及检出率。结果 4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总数共计49个,分别为18个前交通动脉瘤,21个颈内-...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脑CT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7d后,再行3D-SDTA与DSA检查,观察记录颅内动脉瘤的分布情况以及检出率。结果 4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总数共计49个,分别为18个前交通动脉瘤,21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0个大脑中动脉瘤,经后期复查和手术验证,颅内动脉瘤个数与3D-SDTA检出个数相同,略高于DSA检出动脉瘤的个数,检出率为100%。采用3D-SDTA技术诊断患者脑内动脉瘤,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血管状态,准确直观的观察到颅内静脉瘤的生长大小、形态、位置,准确检出动脉瘤,是一项可靠、准确的动脉瘤诊断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技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 临床作用
下载PDF
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血管造影与常规CT血管造影去骨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路益娟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血管造影(CTA)与常规CTA去骨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A去骨技术,试验组采用减影CTA去骨技术。结果... 目的探讨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血管造影(CTA)与常规CTA去骨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A去骨技术,试验组采用减影CTA去骨技术。结果试验组血管重建时间短于对照组,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影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成像 ct血管造去骨技术 常规ct血管造去骨技术
下载PDF
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用于跟骨内固定术后评估分析
7
作者 刘江涛 段淑芬 +2 位作者 郭静华 张会生 王英杰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评估跟骨内固定术后恢复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0例,均行跟骨内固定术,于术后对患者进行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检查及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检... 目的探讨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评估跟骨内固定术后恢复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0例,均行跟骨内固定术,于术后对患者进行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检查及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检查。对比DR侧、轴位片及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的检测结果。结果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的伪影指数显著低于DR侧、轴位片(P<0.05);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对肌肉纹理、脂肪间隙、骨皮质、骨小梁的图像显示清晰度均显著高于DR侧、轴位片(P<0.05)。结论CT能谱金属伪影减除技术可降低金属伪影的影响,提高图像清晰度,有助于对跟骨骨折的术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ct能谱金属伪技术
下载PDF
CT血管减影技术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于宝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7-0020,共4页
研究分析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诊断中CT血管减影技术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有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指征患者72例,采用常规CT、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做疾病检查,诊断作用、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研究分析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诊断中CT血管减影技术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有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指征患者72例,采用常规CT、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做疾病检查,诊断作用、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头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病变总检出率以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具有较高检出率(P<0.05)。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类型统计,单一病灶者占比高于多发病灶者,不同检查技术检验结构具有差异性(P<0.05)。病灶病变性质比对,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较常规CT病灶病变性质检验结果存差异性(P<0.05),临床确诊结果为头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病变诊断金标准,比对后可见,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具备较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P<0.05)。结论 检验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CT血管减影技术实施检验,能够对患者患病情况做到检出及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技术 头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减影成像在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传明 王健 +2 位作者 戴明德 何强 王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6期563-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减影成像技术对颅脑血管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8例患者行双源CT颅脑血管减影成像检查,采用双能量技术去除颅骨,在脑血管重建中采用根据碘含量的特殊计算方法,利用减影图像进行头部血管三维重建,分析其脑... 目的:探讨双源CT减影成像技术对颅脑血管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8例患者行双源CT颅脑血管减影成像检查,采用双能量技术去除颅骨,在脑血管重建中采用根据碘含量的特殊计算方法,利用减影图像进行头部血管三维重建,分析其脑血管显示能力及对病变的诊断价值;其中19例同时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行双源CT减影成像技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结果:208例双源CT减影图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图像评价优秀183例(88.1%),良好19例(9.2%),差5例(2.7%)。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狭窄均能良好显示,达到诊断标准。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比,颈内动脉1-2、5段,大脑前动脉1-5段,大脑中动脉1-4段,椎动脉、基底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3-4段,大脑中动脉5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减影成像技术是一种创伤较小、快速、有效的检查技术,配合合适的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脑部血管细小分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血管技术 动脉 体层摄 血管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