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敖登其木格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44例为恶性病变,16例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CT双入口灌注扫描,取肺部病变... 目的探讨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44例为恶性病变,16例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CT双入口灌注扫描,取肺部病变灌注参数,包括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肺动脉血流量(PF)及灌注指数(PI);并对患者灌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恶性病变患者BF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而恶性病变患者PF与PI值则均明显低于良性组,良、恶性病变患者比较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PI≤56.30为恶性病变阈值,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6%、87.5%。结论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提供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微血管信息,且PI值可为良恶性鉴别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 肺部占位性病变 良恶性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颜吉平 李俊峰 刘一江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0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计算可测层面的SPN平均灌注值。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SPN的良、恶性分组。结果恶性结节的BV、BF和PS值分别为(4.63±1.52)mL/100g、(98.36±48.25)mL/(100g·min)和(17.23±7.65)mL/(100g·min),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病例值(2.28±1.76)mL/100g、(46.33±30.23)mL/(100g·min)和(7.42±7.28)mL/(100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值分别为(5.13±2.52)s、(6.16±4.8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86%;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分别68%、64%、77%。BV+PS及BF+PS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均为82%,较应用单个指标的特异性增高。结论采用双源CT容积灌注技术诊断和鉴别SPN可提高检出率,可为早期确诊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 孤立性肺结节 血容量 血流量 表面通透性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全程精细化护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萍 时惠平 +3 位作者 马晓璇 祝红线 方红 梁鹏 《空军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不同部位灌注成像检查中的护理技术,为临床精细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容积CT对93例行不同部位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其护理主要是检查前准备、心理护理、检查中穿刺点个性化选择、呼...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不同部位灌注成像检查中的护理技术,为临床精细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容积CT对93例行不同部位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其护理主要是检查前准备、心理护理、检查中穿刺点个性化选择、呼吸训练及检查后观察等精细化措施,同时对可能的碘过敏反应做出相应护理预案。结果 93例中有89例成功完成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均未出现对比剂血管外渗漏及其他护理问题;另外,4例因穿刺部位血管情况不好,无法完成对比剂静脉注射,而放弃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检查前有心理恐惧者5例,右肘正中静脉显示欠佳患者41例,腹部CT灌注成像检查中呼吸配合困难者8例,通过相应心理疏导,变换穿刺点及呼吸训练等护理工作,顺利完成CT灌注检查。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全器官灌注成像中,精细化护理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相应措施的采取对成功完成CT灌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 灌注成像 护理 血管外渗探测技术
下载PDF
128层容积CT单入口、双入口联合模式全瘤灌注成像用于肺内孤立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才旭 任龙 +1 位作者 刘宁川 伍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动态容积CT全瘤灌注成像在肺内孤立性肿瘤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就诊于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的100例肺内孤立性肿瘤患者,采取128层容积C T单入口、双入口联合模式全瘤灌注参数检查,金... 目的:探讨128层动态容积CT全瘤灌注成像在肺内孤立性肿瘤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就诊于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的100例肺内孤立性肿瘤患者,采取128层容积C T单入口、双入口联合模式全瘤灌注参数检查,金标准为病理诊断,分析良恶性鉴别准确度。结果:经检测,100例患者中金标准检查结果为40例为肺内孤立性癌(恶性),剩余60例为肺内孤立性肿瘤(良性)。良恶性患者PI、AF、S-AF、E.BV具有显著差异(P<0.05);相比单纯形态学诊断以及单一灌注参数诊断,多参数联合检查并结合形态学诊断阳性诊断值高达97.50%,阴性诊断值也达到95.00%,诊断效能较为显著。结论:对肺内孤立性肿瘤患者进行良恶性鉴别时,实施128层容积CT单入口、双入口联合模式全瘤灌注成像检查准确度较高,临床医师能够对患者肿瘤及其周边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孤立性肿瘤 128层容积ct 入口入口联合模式 全瘤灌注成像 准确度
下载PDF
320排CT双入口灌注扫描技术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动力学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兆渤 金恩浩 +2 位作者 李良 魏苑柔 岳琳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扫描技术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血流动力学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SPN患者32例,其中恶性25例、良性7例。均采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进行容积扫描,记录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 目的探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扫描技术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血流动力学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SPN患者32例,其中恶性25例、良性7例。均采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进行容积扫描,记录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计算血流灌注指数(PI);绘制病灶时间-密度(TDC)曲线,计算左心房达峰时间(LA-TTP)前后上升曲线斜率及病灶总体曲线斜率。结果良、恶性SPN的BF、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SPN的LA-TTP前方曲线最大斜率、LA-TTP后方曲线最大斜率、总体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可根据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测量的BF、PI及LA-TTP前后上升曲线斜率、病灶总体曲线斜率评价良恶性SPN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技术 320排ct ct入口灌注扫描技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仁涛 陈宏山 +2 位作者 金璐 王长远 张龙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A-CTP)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CIS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基线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24 h,患者均完成CTP-CTA一体化检查,比较各患者... 目的:分析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A-CTP)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CIS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基线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24 h,患者均完成CTP-CTA一体化检查,比较各患者脑区域全脑病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图,分析对比患者梗死区与健侧区各项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98例患者中梗死灶78例,半暗带85例。CTP检查发现,梗死区的CBF、CBV水平明显低于对应健侧区,MTT及TTP水平明显高于对应健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3,t=25.009,t=8.821,t=19.025;P<0.05);对应健侧区、半暗带及梗死区三部位CBF、MTT和TTP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580,F=117.680,F=59.960;P<0.05),梗死区CBV水平与对应健侧区及半暗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030,P<0.05)。超CIS(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CIS患者80例。CTA检查额顶叶病变阳性率为47.37%,基底节-侧脑室层面的病变阳性率为45.45%,缺血范围较大者阳性率为81.48%。结论:CTA-CTP一体化技术可清楚显示狭窄或闭塞的动脉及形成的侧支循环,并可准确评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灌注情况,有效评估脑组织侧支循环状态和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一体化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T肺血管造影和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班允清 李媛媛 +1 位作者 惠婷 刘艳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8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CT肺血管造影(CTPA)和肺血管灌注成像(DEPI)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双能量模式下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获得两组数据,即CTPA图像数据和DEPI图像数据。将CTP... 目的探讨CT肺血管造影(CTPA)和肺血管灌注成像(DEPI)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双能量模式下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获得两组数据,即CTPA图像数据和DEPI图像数据。将CTPA图像数据设为A1组,DEPI图像数据设为A2组,分析A1组图像显示的肺动脉内有无血栓及栓塞程度;分析A2组图像显示的肺灌注缺损及缺损程度,并分析CTPA和DEPI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A1组、A2组图像在显示肺动脉干(Ⅰ级)、肺叶肺动脉(Ⅱ级)的血栓及栓塞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肺段肺动脉(Ⅲ级)及亚段肺动脉(Ⅳ级)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PA和DEPI关于肺栓塞的诊断指标有一定差异性,结合两种检查手段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能量技术 肺血管ct造影 肺血管灌注成像
下载PDF
双能CT肺灌注成像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卓娜 马延贺 张洪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双能CT(DECT)低对比剂肺灌注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接受双源CT扫描的肺栓塞疑似患者290例,根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ECT检查组80例;常规检查组210例。分别以主观和客观法评价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法由... 目的:评价双能CT(DECT)低对比剂肺灌注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接受双源CT扫描的肺栓塞疑似患者290例,根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ECT检查组80例;常规检查组210例。分别以主观和客观法评价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法由两名影像科诊断医生以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法采用测量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别记录、计算两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对两名影像科诊断医师的主观评级采用χ2检验。对辐射剂量、SNR和CNR的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ECT肺灌注成像与常规CTPA成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级均在1级以上,两者的诊断效能、图像质量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SNR、CNR、辐射剂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ECT低对比剂用量肺灌注成像所得的图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了受检者对比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能量肺灌注成像 ct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扫描CT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求理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8期847-848,862,共3页
随着CT技术临床应用的普及,人们对CT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在CT心脏快速成像、大范围全器官CT灌注成像、全器官动态功能成像和低剂量CT扫描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以便解决更多的医学难题。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ct技术 容积扫描 ct灌注成像 ct扫描技术 快速成像 低剂量 器官
下载PDF
640层容积CT低剂量胰腺全器官灌注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晓璇 时惠平 +4 位作者 于梅艳 郭薇 祝红线 樊红霞 王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180-181,共2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中的第四位,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胰腺癌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部不适或疼痛及黄疸等,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胰腺癌起病隐匿,
关键词 胰腺癌 灌注成像技术 容积ct 低剂量 器官 恶性肿瘤 胃肠道肿瘤 恶性程度
原文传递
容积CT灌注成像技术联合血Toll样受体4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世魁 马娅琼 +3 位作者 杨蓉佳 曲强 李永胜 柴尔青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8-440,共3页
容积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可有效判断脑组织局部低灌注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程度,了解急性脑梗死后局部血液动力学的变化[1-2].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最重要的固有免疫受体,是介导机体固有免疫转向获得性免疫的桥... 容积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可有效判断脑组织局部低灌注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程度,了解急性脑梗死后局部血液动力学的变化[1-2].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最重要的固有免疫受体,是介导机体固有免疫转向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其成员Toll样受体4(TLR4)生物学作用广泛,参与多种炎症过程,并可调控获得性免疫反应,在急性脑梗死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3-4].TNF-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是体内炎症系统的核心因子,已有研究表明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5].本实验将急性脑梗死患者CTPI的结果与TLR4的表达量及血清TNF-α的浓度进行同步观察,旨在探讨CTPI联合实验室检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TOLL样受体4 ct灌注成像技术 血液动力学 早期诊治 应用 容积 获得性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