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零件的工业CT图像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健 栾传彬 +1 位作者 张秀英 蔡玉芳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4期28-34,54,共8页
利用工业CT实现精密零件内部尺寸的高精度测量已逐渐成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而CT图像分割和数据拟合是工业CT图像测量的重要环节和难点问题。基于此,采用联合小波变换和RSF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对精密零件CT图像轮廓进行精确分割... 利用工业CT实现精密零件内部尺寸的高精度测量已逐渐成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而CT图像分割和数据拟合是工业CT图像测量的重要环节和难点问题。基于此,采用联合小波变换和RSF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对精密零件CT图像轮廓进行精确分割,得到感兴趣轮廓数据,接着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圆和直线方程,进而测量得到感兴趣对象的直径和角度;同时,对于零件壁厚的测量,采用最小距离搜索法获取壁厚值。多组精密零件的CT图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总体优于通用测量软件VG Studio Max的精度,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测量 WT-RSF方法 图像分割 最小二乘拟合 最小距离搜索
下载PDF
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9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腰椎管狭窄组,同期选取100例腰椎正常者作为正常组,采用计算机Matlab自动测量程序自动分割和测量两组的腰椎椎... 目的:探讨腰椎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腰椎管狭窄组,同期选取100例腰椎正常者作为正常组,采用计算机Matlab自动测量程序自动分割和测量两组的腰椎椎间隙(L_4/L_5/、L_5/S_1)CT图像,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APDC、CAD、LAC、CAC及CAD/CAC,以腰椎正常者各指标95%下限值作为腰椎狭窄的判断依据,分析CT图像面积测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腰椎管狭窄组的L_4/L_5及L_5/S_1节段的APDC、CAC、CAD及LAC等指标均低于正常组,而CAD/CAC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DC、CAC、CAD及LAC在腰椎狭窄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中APDC为L_4/L_5(78.22%)、L_5/S_1(77.33%),CAC为L_4/L_5(85.15%)、L_5/S_1(85.33%),CAD为L_4/L_5(82.18%)、L_5/S_1(78.67%),LAC为L_4/L_5(98.02%)、L5/S1(96.00%)。结论:腰椎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快速、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ct图像面积测量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新型成人后路寰椎骨折钉板复位内固定系统的设计
3
作者 牛河钢 杨昆 +2 位作者 张晶晶 闫怡竹 张银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9-1402,共4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复位良好、操作简便的后路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爆裂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目的:基于寰椎CT测量数据设计并优化一种符合人体局部解剖结构特征,操作简便且复位优良的新型后路寰椎骨折钉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方法:回顾... 背景: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复位良好、操作简便的后路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爆裂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目的:基于寰椎CT测量数据设计并优化一种符合人体局部解剖结构特征,操作简便且复位优良的新型后路寰椎骨折钉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47例成人的CT图像,在图像上依次测量内倾角0°经后弓侧块螺钉轨迹长度、最大内侧倾斜角与此时经后弓侧块螺钉轨迹的长度、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高度、两侧经后弓侧块螺钉进针点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寰椎后弓半径、寰椎后结节至枕骨大孔后缘和寰椎后结节至枢椎椎弓上表面的距离,分析数据并设计优化一种符合人体解剖学特征的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结果与结论:①所有受试者两侧的内倾角0°螺钉轨迹长度、最大内倾角度、最大内倾角螺钉轨迹长度、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高度、进钉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寰椎后结节至枕骨大孔后缘距离、寰椎后结节至枢椎棘突上表面距离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在男性与女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成功设计了新型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并获得国家专利;该内固定系统适合寰椎后弓解剖学特征,既可有效治疗寰椎爆裂性骨折,又可保留枕寰枢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内固定 寰椎解剖 ct图像测量 内固定系统设计
下载PDF
中国人鼻软骨的解剖和CT三维图像测量 被引量:9
4
作者 卢九星 范飞 +4 位作者 严义坪 王盛 尤建军 张致媛 陈长永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测量中国人鼻软骨(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和侧鼻软骨)的解剖学数据,并与其他人种相比较。方法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取下鼻翼软骨40枚,鼻中隔软骨20枚,侧鼻软骨40枚。参考Zelnik和Ofodile的测量参数,利用CT三维图像测量... 目的测量中国人鼻软骨(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和侧鼻软骨)的解剖学数据,并与其他人种相比较。方法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取下鼻翼软骨40枚,鼻中隔软骨20枚,侧鼻软骨40枚。参考Zelnik和Ofodile的测量参数,利用CT三维图像测量相关解剖数据,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国人鼻翼边缘到鼻翼软骨的距离从内到外分别是(4.54±0.59)、(5.54±0.69)、(10.45±1.15)mm;鼻翼软骨外侧脚的长、宽、厚分别为(18.51±1.63)、(7.99±1.66)、(0.49±1.28)mm。结论白种人的鼻软骨最大,其他人种在伯仲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软骨 解剖 ct三维图像测量
原文传递
联合小波变换和RSF模型的CT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珏 张秀英 +1 位作者 蔡玉芳 卢艳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1-59,共9页
为解决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图像的伪影和弱边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区域可伸缩拟合能量最小化分割方法,实现图像边缘的精确定位,从而提高图像测量精度。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降低金属伪影。然后,采用所提... 为解决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图像的伪影和弱边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区域可伸缩拟合能量最小化分割方法,实现图像边缘的精确定位,从而提高图像测量精度。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降低金属伪影。然后,采用所提方法精确分割图像,提高感兴趣区域边缘的定位精度。实际数据测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图像弱边缘的影响,测量相对误差低于0.7%,相较Chan-Vese算法,测量精度提高了1.4倍,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ct图像测量 区域可伸缩拟合能量最小化 小波变换 弱边缘分割 CHAN-VESE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