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鲁彦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2-0185,共4页
讨论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情况,分析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取300例于我院行CT增强剂且出现过敏反应患者,患者入院时间集中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对其应用单双号法,将150例奇数患者设置成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另外... 讨论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情况,分析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取300例于我院行CT增强剂且出现过敏反应患者,患者入院时间集中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对其应用单双号法,将150例奇数患者设置成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另外150例偶数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实行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比对临床各项数据。结果 立足于2组护理满意度可知,实验组比对对比组,明显更高一些(P<0.05);立足于SAS评分与心率,实验组比对对比组,显著更优(P<0.05);在过敏反应发生率上,对比组相较于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于CT增强造影剂造成的过敏反应而言,采取心理护理之后,具有正向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心理状态的积极和心率的改善,不良反应持续减少,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综合看来,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意义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ct增强造影 过敏反应 影响
下载PDF
CT增强造影扫描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2
作者 董颖 《哈尔滨医药》 2007年第6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ct增强造影 碘过敏反应 治疗 预防 病变组织 高压注射器 增强检查
下载PDF
CT增强造影中应用高压注射器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阳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1期1992-1993,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高压注射器 护理
下载PDF
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寻 陆建平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小成像视野(FOV)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检查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与胰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AIP患者和21例胰腺癌患者的小FOV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及临床检查资料,21例AIP患者均经... 目的探讨小成像视野(FOV)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检查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与胰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AIP患者和21例胰腺癌患者的小FOV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及临床检查资料,21例AIP患者均经过穿刺活检证实或激素治疗明显改善,21例胰腺癌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分析病灶所在部位、大小、密度、形态及强化方式,胰周、胰胆管、淋巴结以及相邻血管、组织等改变。结果 21例AIP中有12例为胰腺弥散性肿大,10例有假包膜影,15例病灶有延迟强化,11例主胰管不规则狭窄>3cm,上游胰管扩张均<5mm,11例胆总管"鸟嘴样"狭窄伴管壁增厚,2例有淋巴结肿大,3例有血管受累。而21例胰腺癌中16例为局限性肿块,无假包膜影及延迟强化,13例上游胰管扩张≥5 mm,且主胰管不规则狭窄<3 cm,16例为胆总管截断,未见管壁增厚,13例有淋巴结肿大,14例有血管受累。AIP与胰腺癌在弥散性肿大(57.1%vs 23.8%)、假包膜样结构(47.6%vs 0%)、CT延迟强化(71.4%vs 0%)、主胰管狭窄>3 cm(52.4%vs 0%)及上游胰管扩张≥5 mm(0%vs 62.0%)、胆总管截断(0%vs 76.2%)、胆总管增厚(52.4%vs 0%)、周围淋巴结肿大(0. 1%vs 62.0%)和血管受累(14.3%vs 66.7%)影像学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FOV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检查鉴别诊断AIP和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 5%、81.0%、85.7%、82.6%、89.5%。结论小FOV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可以清晰显示病灶、胰管扩张及狭窄情况、血管受累情况、肿瘤小的供血动脉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AIP和胰腺癌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 胰腺动脉ct增强造影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娜 冯锟 罗丽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对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防控效果,为临床接受CT增强造影检查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拟行CT增强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均... 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对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防控效果,为临床接受CT增强造影检查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拟行CT增强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因注射故障致检查中断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因注射故障致检查中断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基础护理、专业技能、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对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防控效果显著,且能有效降低因注射故障致检查中断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检查 规范化护理 对比剂外渗 防控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浅谈CT增强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华 苏雪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副反应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CT增强造影剂反应的发生机理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左炜玲 《青岛医药卫生》 2010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造影剂反应 发生机理 碘过敏反应 预防 副作用
下载PDF
特殊病人CT增强造影静脉穿刺的体会
8
作者 陈玲 《哈尔滨医药》 2007年第4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静脉穿刺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性病变 良恶性病变 造影 增强技术 正常组织
下载PDF
CT增强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9
作者 姜成旭 杨桂欣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824-825,共2页
CT检查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平扫对于很多病变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而增强扫描根据不同组织、病变对造影剂的吸收程度,使病变区与周围组织及脏器的对比增强,从而提高分辨率,使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疾病诊断正确率,为... CT检查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平扫对于很多病变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而增强扫描根据不同组织、病变对造影剂的吸收程度,使病变区与周围组织及脏器的对比增强,从而提高分辨率,使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疾病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提供丰富而可信的影像资料。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主要分为离子型造影剂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由于其均为含碘制剂,均有发生碘过敏的可能,甚至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可能,我们通过总结1293例增强病例,讨论其毒副作用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不良反应 预防 非离子型造影 周围组织 诊断正确率 ct检查 增强扫描 对比增强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汪冰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284-285,共2页
观察规范化护理对CT增强扫描造影检查过程中控制对比剂外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细致、有效的CT检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拟行CT增强造影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 观察规范化护理对CT增强扫描造影检查过程中控制对比剂外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细致、有效的CT检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拟行CT增强造影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n=90),对照组(n=9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规范化护理干预。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护理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在造影剂外渗发生9例,研究组发生1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4例,研究组发生0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0.16±1.01)分与研究组(96.27±0.81)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规范化护理应用于CT增强造影检查可明显降低对比剂的外渗率,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ct增强造影 对比剂 外渗
下载PDF
CT增强造影剂意外注入血管旁组织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1
作者 黄保银 房鼎艳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8期1061-1061,共1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血管旁组织 不良反应 处理
下载PDF
预先水化和快速注射CT增强造影护理在肝脏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陈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预先水化和快速注射CT增强造影护理在肝脏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CT增强造影的120例肝脏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60)和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观察预先水化和快速注射CT增强造影护理在肝脏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CT增强造影的120例肝脏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患者在造影前进行预先水化处理,并采用快速注射CT增强造影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增强造影护理。对比两组的影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一次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图像优良率、检查一次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预先水化和快速注射CT增强造影护理在肝脏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影像质量,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检查一次成功率更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更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先水化 快速注射 ct增强造影 肝脏肿瘤
下载PDF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婉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22期3153-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该院成立QCC活动小组,通过QCC活动对该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CT增强造影25 877例患者中发生造影剂外渗的36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果 ...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该院成立QCC活动小组,通过QCC活动对该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CT增强造影25 877例患者中发生造影剂外渗的36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果 制定科学的改进措施并实施,最后对比QCC活动开展前与开展后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情况.结果 QCC活动开展后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CT增强造影12 135例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共3例,发生率为0.2‰,对比QCC活动开展前的1.4‰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C ct增强造影剂扛外渗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CT增强扫描中因造影剂引起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凤芹 任维华 刘文慧 《哈尔滨医药》 2010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ct增强扫描 副反应 护理 预防 非离子型 离子型造影 注射速度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措施在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春玲 马峥嵘 《护理学》 2019年第2期17-21,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80例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样本,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19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性护...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80例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样本,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19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GCQ舒适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改善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心理负担,降低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异常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保证CT扫描过程顺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造影 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两种造影剂在增强扫描CT中应用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雪苗 梁娟梅 +2 位作者 曾永霞 练小荷 梁小萍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contrast enhancement scanning CT,CECT)中应用两种造影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0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离子型造影剂300例与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300例。比较两种造影剂增强效...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contrast enhancement scanning CT,CECT)中应用两种造影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0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离子型造影剂300例与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300例。比较两种造影剂增强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种造影剂的增强效果基本一致,但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患者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机体过敏反应率明显低于使用离子型造影剂。结论 CECT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离子型造影剂低,应针对造影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减轻或避免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 造影增强扫描ct 护理
下载PDF
螺旋CT造影增强剂应用体会
17
作者 葛路岩 刘荣欣 +2 位作者 王秀忠 苑静波 陈秀芝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造影增强 临床应用 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种类
下载PDF
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莫家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疑患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采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诊断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50例,采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对所有患者实施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该方法对克罗恩病、... 目的:探讨疑患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采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诊断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50例,采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对所有患者实施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该方法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次所选择的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50例中,经病检确诊43例(86.00%)。其中克罗恩病30例(69.77%);溃疡性结肠炎13例(30.23%)。以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在采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检查克罗恩病时,诊断准确度为92.00%,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5.00%;在采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检查溃疡性结肠炎时,诊断准确度为94.00%,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4.59%。观察并对比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图像特征,克罗恩病多节段性病变、肠腔狭窄占比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重视运用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实施诊断,在检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准确度和灵敏度均居较高水平,且依据影像图特征,对两组疾病做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双源ct小肠增强造影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CT增强造影剂渗漏致静脉炎病例分析
19
作者 颜世平 张桂湘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7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造影 渗漏 静脉炎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颈动脉斑块成分及性质的CT增强血管造影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军伍 杜金山 徐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5期87-88,共2页
目的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及性质的CT增强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本院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或动脉斑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CT增强血管造影,依据CT值的差异,对不同斑块成分性质... 目的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及性质的CT增强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本院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或动脉斑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CT增强血管造影,依据CT值的差异,对不同斑块成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400支颈动脉),其中于CT增强血管造影下,双侧颈动脉病变患者122例,占比61.00%;颈动脉异常325支,占比81.25%;其中管壁弥漫性增厚180支,不规则斑块145支,其中不稳定斑块81支单纯脂质成分为主38支,单纯纤维成分为主32支,混合斑块11支,稳定斑块64支,52支单纯钙化者,12支多发性钙化者。结论于CT增强血管造影下,可将斑块的主要成分进行分辨,从而对动脉斑块性质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血管造影 颈动脉斑块 钙化斑块 稳定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