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轴压缩CT实验条件下混凝土细观结构破裂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尚志 党发宁 +1 位作者 陈厚群 刘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5,共7页
在圆柱混凝土单轴压缩CT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提供的混凝土体损伤破裂演化图像,定义每一点的CT数变化量为该像素点CT数与其后紧邻的同行像素点、其下紧邻的同列像素点的CT数差的绝对值中的较大值。根据CT数在扫描断面上... 在圆柱混凝土单轴压缩CT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提供的混凝土体损伤破裂演化图像,定义每一点的CT数变化量为该像素点CT数与其后紧邻的同行像素点、其下紧邻的同列像素点的CT数差的绝对值中的较大值。根据CT数在扫描断面上的分布规律,设定了提取疑似裂纹区的像素点CT数变化量标准值ζ=20,进行了疑似裂纹区的检出操作。并对其上的几何信息和CT数进行了统计,接着定义了裂纹长度和宽度,利用该参数对裂纹尺寸进行了计算。该工作对于推动混凝土工程CT图像定量化描述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材料 ct实验 损伤 破裂分析
下载PDF
压缩载荷下孔隙结构变化的CT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永明 宋振铎 +2 位作者 鞠杨 王会杰 彭瑞东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了研究孔隙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制的孔隙物理模型,通过单轴压缩和CT扫描实验研究了受载条件下孔隙率对岩石孔隙结构的演化及其对外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加载阶段和不同CT观察尺度下孔隙模型的裂纹扩展规律以及孔... 为了研究孔隙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制的孔隙物理模型,通过单轴压缩和CT扫描实验研究了受载条件下孔隙率对岩石孔隙结构的演化及其对外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加载阶段和不同CT观察尺度下孔隙模型的裂纹扩展规律以及孔隙和固体介质的损伤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孔隙模型在受载条件下裂纹主要发生在峰值荷载之后,主裂纹大都集中在孔隙密集的地方且伴随许多细小裂纹的产生;峰值载荷前出现了少数微裂纹,微裂纹的产生与演化主要发生在孔隙周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模型 ct实验 灰度
下载PDF
CT实验仪的研制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桑斌 项金根 +1 位作者 阮存军 尚仁成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CT实验仪的原理及开发、使用情况 ,包括CT的物理、数学原理 ,CT装置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等 .文末给出实验结果 ,并对装置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作了讨论 .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 工作原理 结构
下载PDF
煤体变形演化特征的CT实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军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采用构建采动应力作用下的煤体变形场方程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过程中,需要对煤体的变形量及其演化方程进行研究.依据CT技术的层析分析法,通过扫描不同的层位,利用CT数字图像所表现出来的煤体密度变化量对煤体变形量进行... 在采用构建采动应力作用下的煤体变形场方程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过程中,需要对煤体的变形量及其演化方程进行研究.依据CT技术的层析分析法,通过扫描不同的层位,利用CT数字图像所表现出来的煤体密度变化量对煤体变形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应力作用方向上,煤体的变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煤体的变形量沿应力作用方向呈现近似指数关系衰减的特征,基于CT技术,利用煤体密度的变化来量化描述煤体空间动力变形演化过程的研究途径及方法是可行的,从而为研究煤体的动力变形演化过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变形 ct实验 密度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CT实验仪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程森林 罗文广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8期4-6,共3页
针对目前CT设备控制系统成本高、体积大的缺点,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运动控制、信号采集及USB通信等功能的CT实验仪嵌入式控制系统。讨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主要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 针对目前CT设备控制系统成本高、体积大的缺点,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运动控制、信号采集及USB通信等功能的CT实验仪嵌入式控制系统。讨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主要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性能可靠、成本低、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实验 单片机 控制系统 步进电机驱动
下载PDF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实验研究的进展
6
作者 杨展荣 《药物与人》 2015年第1期39-39,共1页
螺旋CT检查是当今医疗比较先进的检查方法,是医疗科技的一大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也在向更加精密的方向迈进,对于及时检查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适用于肺内结... 螺旋CT检查是当今医疗比较先进的检查方法,是医疗科技的一大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也在向更加精密的方向迈进,对于及时检查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适用于肺内结节疾病的发现和早期诊断,是医疗机构普查早期肺癌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它能够从影像上直观地观察到患者的病变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就胸部低剂量螺旋CT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情况作一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低剂量 螺旋 ct实验研究
下载PDF
声发射及CT在煤岩体裂纹扩展实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京红 姜耀东 赵毅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5,共3页
声发射技术和CT扫描技术是监测煤岩体裂纹扩展的重要手段。概述了声发射及CT扫描实验在煤岩体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结合声发射技术与CT扫描实验的优点,提出声发射与CT相结合进行煤岩体实验的研究方向,以便于有效结合煤岩体内部裂... 声发射技术和CT扫描技术是监测煤岩体裂纹扩展的重要手段。概述了声发射及CT扫描实验在煤岩体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结合声发射技术与CT扫描实验的优点,提出声发射与CT相结合进行煤岩体实验的研究方向,以便于有效结合煤岩体内部裂纹变化情况进行煤岩体裂纹扩展机理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实验 ct实验 煤岩体 裂纹扩展 冲击地压
下载PDF
钙芒硝空隙的CT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中华 胡耀青 +1 位作者 徐素国 梁卫国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7,49,共3页
采用μCT225KVFCB高精度显微CT试验系统,利用CT衰减系数,从细观角度研究了自然状态下钙芒硝的空隙情况。研究表明:钙芒硝岩样的空隙度仅为0.59%~0.7%,等效空隙直径仅为1.11μm。这些研究结论对钙芒硝原位水溶开采的实施和控制具有非常... 采用μCT225KVFCB高精度显微CT试验系统,利用CT衰减系数,从细观角度研究了自然状态下钙芒硝的空隙情况。研究表明:钙芒硝岩样的空隙度仅为0.59%~0.7%,等效空隙直径仅为1.11μm。这些研究结论对钙芒硝原位水溶开采的实施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芒硝 空隙度 显微ct实验 等效孔隙直径
原文传递
DeskCAT互动CT教学实验系统剖析——兼谈CT的实验教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庄天戈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22-29,共8页
该文作者根据多年来对医学成像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结合医院、医学院校与高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实验需求,总结了国际上CT实验教学的四种模式:"自编程模式"、"MATLAB模式"、"DR+转台模式"以及"台式CT... 该文作者根据多年来对医学成像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结合医院、医学院校与高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实验需求,总结了国际上CT实验教学的四种模式:"自编程模式"、"MATLAB模式"、"DR+转台模式"以及"台式CT教学实验模式"。着重介绍了加拿大MODUS公司设计的"基于光学射线源的台式CT教学实验系统:Desk CAT"。剖析了其结构特点和优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例如能仿真SPECT与双能C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实验系统 光学ct 教学实验
下载PDF
CTS实验六自由度机械手快速跟踪插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兴强 谢志江 岳茂雄 《现代科学仪器》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风洞捕获轨迹实验六自由度机械手的工作原理、结构,并根据该机械手的特点,建立了其杆件的D-H坐标变换矩阵,求出了该机械手的运动学逆解。然后根据轨迹捕获实验的要求,基于机械手的逆解设计了满足风洞捕获轨迹实验要求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风洞捕获轨迹实验六自由度机械手的工作原理、结构,并根据该机械手的特点,建立了其杆件的D-H坐标变换矩阵,求出了该机械手的运动学逆解。然后根据轨迹捕获实验的要求,基于机械手的逆解设计了满足风洞捕获轨迹实验要求的直线和空间圆弧插补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正确性,最后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ctS实验 机械手 D-H变换 运动学逆解 插补算法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风洞CTS实验液压移测架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兴强 王庆化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64,共4页
针对风洞实验对支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风阻小、可用于大负载CTS实验的液压式移测架,该移测架的偏航运动和俯仰运动采用阀控缸伺服系统,滚转运动采用阀控马达伺服系统。为了提高风洞CTS捕获轨迹实验的精度,利用Pro/E建立了移测架的... 针对风洞实验对支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风阻小、可用于大负载CTS实验的液压式移测架,该移测架的偏航运动和俯仰运动采用阀控缸伺服系统,滚转运动采用阀控马达伺服系统。为了提高风洞CTS捕获轨迹实验的精度,利用Pro/E建立了移测架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借助于Adams的机构运动学逆解工具,分析了捕获轨迹实验时阀控缸和阀控马达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期望值。设计了液压系统的集成块,减小了支撑系统对风洞的阻塞。建立了液压系统NN-PID控制的算法,借助Matlab分析了该算法控制时的运动误差,仿真结果证明采用以上方法可以保证CTS移测架的设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测架 ctS实验 运动仿真 液压伺服系统 NN-PID算法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CT教学实验仪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森林 罗文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8-1221,961,共5页
针对传统CT教学实验仪使用不便与技术落后的现状,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及USB通信等功能的新一代增强型CT教学实验仪。该仪器除具有完善的CT功能外,还能完成四个相关的辐射物理实验。讨论了仪器的设计与... 针对传统CT教学实验仪使用不便与技术落后的现状,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及USB通信等功能的新一代增强型CT教学实验仪。该仪器除具有完善的CT功能外,还能完成四个相关的辐射物理实验。讨论了仪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了其主要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实际应用表明,该仪器在性价比、使用方便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教学实验 P89V51RD2 数据采集 运动控制
下载PDF
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工业CT试验室简介
13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本CT室有两台2002年6月从俄罗斯工业内视公司引进的设备,分别为BT-50型和BT-500型.是目前世界一流的工业CT机型。工业CT是对原有的工业X射线机进行改造,加入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对X射线摄影过程进行控制,并对摄影结果进行数... 本CT室有两台2002年6月从俄罗斯工业内视公司引进的设备,分别为BT-50型和BT-500型.是目前世界一流的工业CT机型。工业CT是对原有的工业X射线机进行改造,加入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对X射线摄影过程进行控制,并对摄影结果进行数字化成像处理,得到透照工件的内部透视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实验 物理化学 应用 国家级 试验室 计算机技术 X射线摄影
下载PDF
基于微米CT扫描成像实验及格子Boltzmann模拟方法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表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华伟 宁正福 +2 位作者 段太忠 廉培庆 王鸣川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I0001,共11页
采用微米CT扫描成像实验及格子Boltzmann模拟方法,对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定性及定量表征。基于CT扫描成像实验灰度图像,分析致密砂岩孔隙类型、孔隙度、孔径分布及孔隙连通性特征;采用格子Boltzmann模拟(LBM)方法进行流动模拟,计... 采用微米CT扫描成像实验及格子Boltzmann模拟方法,对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定性及定量表征。基于CT扫描成像实验灰度图像,分析致密砂岩孔隙类型、孔隙度、孔径分布及孔隙连通性特征;采用格子Boltzmann模拟(LBM)方法进行流动模拟,计算致密砂岩样品的渗透率。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有残余粒间孔、矿物溶蚀孔和微裂缝3种孔隙类型。Otsu双阈值算法能够有效分割基质相、孔隙相和黏土相。孔隙相的体积分数介于4.37%~8.77%,小于实测孔隙度,黏土相的体积分数介于6.44%~12.53%。孔径分布曲线为单峰形态,分布区间介于3~69μm,峰值介于10~15μm。黏土相能够提升致密砂岩的整体连通性,LBM方法模拟计算的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吻合很好。该结果对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ct扫描成像实验 格子BOLTZMANN模拟 表征体元 双阈值算法 孔隙结构 致密砂岩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对TH-PPL CT屏蔽铅罐辐射防护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波 刘义保 +3 位作者 顾金虎 张涛 刘立坡 王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清华大学研制开发的单探头CT成像教学仪(TH-PPLCT)采用了一个10mCi的137Cs标准放射源,该放射源由一个铅罐容器屏蔽。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和JB-4000型便携式智能化X-γ辐射仪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TH-PPLCT教学仪放射源屏蔽铅罐周围... 清华大学研制开发的单探头CT成像教学仪(TH-PPLCT)采用了一个10mCi的137Cs标准放射源,该放射源由一个铅罐容器屏蔽。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和JB-4000型便携式智能化X-γ辐射仪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TH-PPLCT教学仪放射源屏蔽铅罐周围照射量率进行模拟,证实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防护铅罐这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距TH-PPLCT教学仪防护铅罐50cm处ICRU(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球的沉积能量,计算出人体在防护铅罐外所受的年剂量当量,证实了TH-PPLCT教学仪防护铅罐的防护满足要求,同时得出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可用于辐射防护分析和放射源屏蔽铅罐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PL ct教学实验 辐射防护 蒙特卡罗 剂量当量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构的深部煤体损伤演化规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钟江城 王子辉 +3 位作者 王路军 赵家巍 任伟光 周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2-1494,共13页
为研究不同应力条件下深部煤体损伤演化规律及破坏机理,以平煤十二矿己15-17220工作面的深部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轴压缩的实时CT扫描实验,结合细观统计损伤力学,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灰度值定义损伤变量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煤样单轴... 为研究不同应力条件下深部煤体损伤演化规律及破坏机理,以平煤十二矿己15-17220工作面的深部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轴压缩的实时CT扫描实验,结合细观统计损伤力学,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灰度值定义损伤变量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煤样单轴压缩过程中损伤演化规律。通过CT扫描实验、压汞实验和室内基本力学实验,建立了能够反映固体基质分布的深部非均质煤样的三维数值几何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网格划分,确定了不同材料组分的本构模型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在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开展了煤样单轴压缩的数值模拟,定性研究了煤样单轴压缩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及破坏机理。进一步,在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基础上,通过对煤样施加不同的环向应力,进行了5种不同围压条件下煤样三轴压缩的数值模拟,从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煤样破裂形态及破裂角大小等方面定性分析了三轴压缩条件下深部煤体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单轴压缩数值模拟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损伤演化特征与CT实时扫描实验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轴向应力的逐渐增加,煤样损伤依次经历了零损伤阶段、局部损伤产生阶段、损伤线性和非线性稳定增长阶段和损伤加速增长致使完全破坏阶段。试件最终破坏时其最大剪切应变率区域及塑性区都近似平行或垂直于煤基质和煤杂质的交界面,且损伤发生的两个主破坏面相互垂直。单轴压缩的整个过程煤样主要发生拉伸破坏,屈服应力后由于煤样的不均匀变形才发生剪切破坏。基于CT重构的煤样三轴压缩的数值模拟得到的损伤演化特征和经典的岩石损伤演化的6个阶段能够很好的吻合,煤样主要发生剪切破坏;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值强度、扩容点应力和残余强度均逐渐增大,破裂角逐渐减小,破裂角与围压之间近似呈负线性相关。在数值模拟的网格划分、几何模型建立、材料参数和本构模型的选取以及应力应变的计算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数值模拟效果,能够消除实验样品差异性带来的影响,且能够直观准确地定性描述单轴和三轴压缩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体 损伤演化 损伤变量 ct实时实验 单轴压缩 三轴压缩
下载PDF
CT colonography after incomplete colonoscopy in subjects with positive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 被引量:1
17
作者 Lapo Sali Massimo Falchini +7 位作者 Andrea Giovanni Bonanomi Guido Castiglione Stefano Ciatto Paola Mantellini Francesco Mungai Ilario Menchi Natale Villari Mario Mascal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8期4499-4504,共6页
AIM: To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 (CTC) systematically performed in subjects with positive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 and an incomplete colonoscopy in the setting of a popul... AIM: To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 (CTC) systematically performed in subjects with positive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 and an incomplete colonoscopy in the setting of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CRC). METHODS: From April 2006 to April 2007, 43 290 individuals (age range 50-70) who adhered to the regional screening program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C underwent immunochemical FOBT. FOBT was positive in 1882 subjects (4.3%). 1463 (77.7%) of these subjects underwent colonoscopy, 903 performed in a single center. Of 903 colonoscopies 65 (7.2%) were incomplete. Forty-two of these subjects underwent CTC. CTC was performed with a 16-MDCT scanner after standard bowel prep (polyethyleneglycole) in both supine and prone position. Subjects whose CTC showed polyps or masses were referred to the endoscopist for repeat colonoscopy under sedation or underwent surgery. Perlesion and per-segment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PPV)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wenty-one (50%) of 42 CTCs showed polyps or masses. Fifty-five of these subjects underwent a repeat colonoscopy, whereas 2 subjects underwent surgery for colonic masses of indeterminate nature. Four subjects refused further examinations. CTC correctly identified 2 colonic masses and 20 polyps. PPV for masses or polyps greater than 9 mm was of 87.5%. Per-lesion and per-segment PPV were, respectively, 83.3% and 83.3% for polyps greater or equal to 10 mm, and 77.8% and 85.7% for polyps of 6-9 mm. CONCLUSION: In the context of a screening program for CRC based on FOBT, CTC shows high per-segment and per-lesion PPV for colonic masses and polyps greater than 9 mm. Therefore, CTC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useful technique for evaluation of the non visualized part of the colon after incomplete colon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 Virtual colonoscopy Incomplete colonoscopy Positive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下载PDF
Strain energy evolution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clay under different stress rates
18
作者 SONG Fang-nian HUANG Xin +2 位作者 LUO Ting-ting ZOU Jiu-qun FU R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2005-2018,共14页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deep clay samp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nergy changes.Investigating the energy conversion and damage behavior of deep clay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test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deep clay samp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nergy changes.Investigating the energy conversion and damage behavior of deep clay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test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prevention-control of soil destabilization damage caused by mine shaft excavation.In the present work,triaxial tests of consolidated clay under different stress paths and stress rates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have strong stress rate effects and the samples mainly experience energy storage in the elastic stage,after that,the energy conversion mainly undergoes an increase of dissipative energy and release of elastic energy,which is also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 the subsequent CT tests.Two damage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finding that the indicator based on dissipative energy has mo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wo stress paths and can be used as a better indicator to describe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soils.Finally,in the triaxial shear test,due to the unloading effect of confining pressure,the damage of soils increased more rapidly near breaking than in 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amage caused by unloading on deep soil is more abrupt than that caused by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clay damage evolution computer tomography(ct) triaxial testing
下载PDF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Frameless Registration of DSA/CT Images
19
作者 黄永锋 李雯 +1 位作者 曾培峰 赵俊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3期136-138,共3页
DSA images show vessels with clarity and CT images show bones distinctl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frameless registration of DSA/CT images based on localization algorithm. With four ex... DSA images show vessels with clarity and CT images show bones distinctl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frameless registration of DSA/CT images based on localization algorithm. With four external markers, the vessels and bones in human brain can be integrated. The mean accuracy of simulated experiment is about 2.0 mm. The experiment proved that the 3D images composed cerebral anatomy and vasculature could help neurosurgeons perform accurate diagnosis and make right operation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meless registration MARKERS LOCALIZATION fusion.
下载PDF
孔隙岩石的物理模型与破坏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永明 鞠杨 王会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6-744,共9页
根据真实岩石的孔隙结构分布统计特征,采用水泥砂浆和聚苯乙烯颗粒等相似材料模拟孔隙岩石,制作了岩石孔隙物理模型;利用CT扫描实验验证了物理模型与天然岩石孔隙结构在统计特征上的一致性;利用单轴受压试验获取了孔隙物理模型的力学性... 根据真实岩石的孔隙结构分布统计特征,采用水泥砂浆和聚苯乙烯颗粒等相似材料模拟孔隙岩石,制作了岩石孔隙物理模型;利用CT扫描实验验证了物理模型与天然岩石孔隙结构在统计特征上的一致性;利用单轴受压试验获取了孔隙物理模型的力学性能;最后进行了巴西圆盘劈裂CT扫描实验,分析了孔隙岩石破坏机理及其孔隙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孔隙物理模型与天然岩石具有一致的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孔隙不影响岩石的宏观弹脆性特征;但由于孔隙的存在,岩石内部的应力分布出现非对称性,导致劈裂裂纹偏离纵向对称轴;最终形成劈裂裂纹穿越孔隙,出现较宽的破坏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岩石 物理模型 ct实验 变形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