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期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聂银银 张瑞 +1 位作者 宋振强 范倩倩 《包头医学》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5例,均采用64排CT扫描仪,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甲状腺肿瘤、... 目的:探讨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5例,均采用64排CT扫描仪,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病理特征的诊断价值。结果: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甲状腺腺瘤占比44.00%、甲状腺癌占比56.00%;甲状腺腺瘤分型中,滤泡型、乳头型占比较高,分别为51.52%、42.42%,不典型占比较低,甲状腺癌分型中,乳头状癌占比最高,为73.81%,滤泡状癌、髓样癌占比均较低,分别为14.29%、11.90%。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敏感度95.35%显著高于双期CT增强敏感度81.40%(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特异度、准确度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粗钙化、微钙化及病灶化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4.23%、72.73%、89.74%、87.12%。结论: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高,对颈部淋巴结肿大、钙化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 三维重建技术 甲状腺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刘晓艳 杨亚苹 韩文雄 《包头医学》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进行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进行多层螺旋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效能以及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直径大小结石的准确率,并分析多层螺旋CT、MRCP技术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经MRCP检查后,胆总管内存在明显可见的圆形、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态的低信号影、结节;经多层螺旋CT检查,胆总管存在明显可见的椭圆形、圆形的高密度、低密度以及等密度结节。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显示阳性74例,阴性12例。MRCP敏感度93.24%、阴性预测值68.75%、准确度93.02%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结果在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对结石直径大小0.5~1.0 cm的准确率(95.45%)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的准确率(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小于0.5 cm的结石以及直径大于1.0 cm的结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与金标准诊断的Kappa数值为0.741,大于多层螺旋CT与金标准诊断的Kappa数值0.705。结论:MRCP较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更高,尤其敏感度和准确率与病理金标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两种方法均对结石直径大于1.0 cm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影像特点及其价值
3
作者 柳军晓 朱桂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影像特点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特点,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影像特点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特点,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检查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价值.结果:90例疑似患者中,经膝关节镜检查发现有60例存在膝关节损伤.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阳性预测值98.31%(58/59)、特异度96.67%(29/30)、灵敏度96.67%(58/60)、准确度96.67%(87/90)、阴性预测值93.55%(29/31)均高于CT检查的86.21%(50/58)、73.33%(22/30)、83.33%(50/60)、80.00%(72/90)、68.75%(22/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采用CT、MRI检查不同损伤类型均有独特的影像表现,临床可根据影像特点作出准确诊断,且MRI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点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4
作者 黄春峰 朱彧灵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学、细菌学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结果分析影像学特点,经螺旋CT扫描检查155例,显示存在斑片浸润征象、散播病灶、条索节结征象、胸膜增厚、多发空洞、肺不张、胸腔积液,其中斑片浸润征象(89.03%)、散播病灶(69.68%)、条索节结征象(63.23%)占比较高。分析诊断价值,经金标准检查出阳性120例,阴性35例。采用螺旋CT扫描后,检查出阳性117例,阴性32例。经螺旋CT扫描诊断,阳性检出率(77.42%)、灵敏度(97.50%)、特异度(91.43%)、阳性预测值(97.50%)、阴性预测值(91.43%),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符合率(96.13%)虽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实施螺旋CT扫描能够尽早较为精确诊断,诊断效果较高,可较为清晰观察影像学特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为患者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诊断方案中值得大力实施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影像学特点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诊断价值探究
5
作者 李有强 王海蛟 +3 位作者 朱步奇 王亮 钱宏 王长垠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索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SPACE)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78例,... 目的:探索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SPACE)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1~68(41.52±4.13)岁,依次采用单独MSCT扫描仪扫描、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及3D-SPACE序列联合MSCT扫描。比较3种诊断方式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情况,观察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的长度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判断3种诊断方式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单独MSCT检测在总诊断率和分级总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检测总诊断率和分级总诊断率显著高于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或MSCT检测(P<0.05);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单独MSCT检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相关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检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明显高于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或MSCT检测(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评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明显高于3D-SPACE序列扫描与MSCT单独评估ROC曲线下面积0.756和0.795;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分析预测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6,P<0.05),单独MSCT与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分析预测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3,P<0.05)。结论: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应用3D-SPACE序列联合MSCT扫描,可以提升临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率,可以作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 多层螺旋ct 膝关节 交叉韧带 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良恶性前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6
作者 梁丽丹 万璐 +1 位作者 刘颖 朱迪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93-1696,1700,共5页
目的 探讨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良恶性前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前纵隔肿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82)和恶性组(n=45),全部患者均采取胸部CT增强扫描,其中24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RI检查。比... 目的 探讨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良恶性前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前纵隔肿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82)和恶性组(n=45),全部患者均采取胸部CT增强扫描,其中24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RI检查。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中形态、包膜、边界、密度、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MRI影像学特征中形态、分布、肿瘤成分、边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增强扫描诊断恶性前纵隔肿瘤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MRI,特异度低于MRI。结论 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恶性前纵隔肿瘤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CT增强扫描的诊断效能更好,为进一步避免检查中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可考虑进行联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增强扫描 MRI 前纵隔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光谱CT增强扫描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迎强 王常雨 张晓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光谱CT增强扫描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7例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手术前均接受CT平扫、光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比较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光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相关指标,包... 目的探讨光谱CT增强扫描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7例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手术前均接受CT平扫、光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比较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光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相关指标,包括CT值、噪声比、碘浓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光谱CT增强扫描指标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估光谱CT鉴别诊断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中心型肺癌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噪声比均明显高于肺不张区域,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均明显低于肺不张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谱CT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相关指标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且静脉期相关指标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鉴别诊断价值均优于动脉期各指标。光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相关指标鉴别诊断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812、0.949),CT平扫鉴别诊断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低(Kappa=0.359)。结论光谱CT增强扫描对中心型肺癌病灶与肺不张区域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 肺不张区域 光谱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马明辉 荆利民 +1 位作者 李东 王梦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期间,应用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不同时相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入的62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前均进行动态增强CT检查,同时以病理... 目的探究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期间,应用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不同时相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入的62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前均进行动态增强CT检查,同时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CT不同时相扫描,在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方面的检出正确率,对比正常肝脏组织与其在CT值方面的差异。结果62例研究对象中,病理结果共检出95个病灶。动态增强CT检查共检出93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97.89%;其中动脉期增强扫描共检出87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91.58%,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共检出74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77.89%,延迟期增强扫描共检出77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81.05%。动脉期检出正确率高于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中心性肝细胞癌动态增强CT,动脉期高于正常肝脏组织,而门静脉期、延迟期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者在CT平扫与不同时相扫描结果方面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期间应用动态增强CT不同时相扫描的诊断价值较为理想,能够清晰显示其强化特征,对于早期正确检出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 时相 扫描 多中心性肝细胞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肾肿瘤的价值研究
9
作者 焦志灵 刘棚越 +2 位作者 李路鹏 王佳佳 王连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肾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已接受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 目的探究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肾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已接受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对肾肿瘤患者TNM分期准确性。结果60例肾肿瘤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癌,其中肾透明细胞癌5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病理T分期结果:T1a期16例、T1b期9例、T2a期10例、T2b期7例、T3a期8例、T3b期4例、T3c期3例、T4期3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T1a期16例、T1b期7例、T2a期11例、T2b期7例、T3a期8例、T3b期5例、T3c期3例、T4期3例,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5%(51/60),Kappa值=0.821(P<0.05)提示两者一致性好。结论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肾肿瘤T分期,有助于指导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ct薄层增强扫描 图像后处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关建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接收的77例疑似肋骨骨折(R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DR(Digital Radiography)、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扫描检查...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接收的77例疑似肋骨骨折(R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DR(Digital Radiography)、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扫描检查,其中有69例已证实确诊为RF患者,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及效能表现情况。结果:在77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有69例,而DR检出率为70.12%(54/77),但经多层螺旋CT扫描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88.31%(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2,P<0.05)。经确诊69例患者共计92处骨折,其中完全骨折有58处,占比63.04%,而不完全骨折有34处,占比36.95%。DR对完全骨折诊断检出率为94.82%(55/58),多层螺旋CT为100.0%(58/58),两种检查对于完全骨折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0,P>0.05)。DR在不完全骨折中检出率为67.64%(23/34),而多层螺旋CT对于不完全骨折的检出率为94.11%(32/34)。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对于不完全骨折的检出率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3,P<0.05)。经比较,多层螺旋CT对于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效能相比DR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可以根据患者骨骼结构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应用价值 诊断效能 检出率 肋骨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刘平安 陈忠英 +4 位作者 孙雪 朱欢 薛靖文 王春风 房蒙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均于病理检查前接受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病灶MS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均于病理检查前接受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病灶MSCT不同时相扫描的CT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共96个病灶,MSCT检查共检出94个病灶,检出率为97.92%。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88个病灶,检出率为91.67%,高于门脉期的78.12%和延迟期的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脏组织CT平扫、动脉期CT值均明显低于肝癌病灶,门脉期、延迟期CT值均明显高于肝癌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中心性肝细胞癌CT平扫可见肝脏体积增大,形态欠规整;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模式,动脉期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延迟期呈低密度影。结论MSCT增强扫描可清晰地显示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强化特征,提高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肝细胞癌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12
作者 许曼曼 刘乐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64-167,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多层螺旋CT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多层螺旋CT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取MRCP、MS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以ERCP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CP、MSCT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及对不同直径结石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0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中,ERCP检出阳性79例,阴性27例。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CP对直径<0.5 cm、0.5 cm≤直径≤1.0 cm结石的诊断符合率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直径>1.0 cm的结石患者中,MSCT与MRCP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的早期诊断中,MRCP相对于MSCT更具优势,尤其对于直径较小的结石诊断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诊断中的价值评估CT扫描在早期肺癌
13
作者 张荣礼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探究在进行早期肺癌诊断时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意义及效果。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金沙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需要行影像学检查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就诊编号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合理均分至不同研究小组中,每组各65例。其... 探究在进行早期肺癌诊断时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意义及效果。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金沙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需要行影像学检查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就诊编号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合理均分至不同研究小组中,每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试验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研究针对两种扫描结果展开,包括图像质量、肺癌检出率、辐射剂量、结节检出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扫描图像质量评分相对低一些,但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199):试验组噪声值明显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574,P<0.001);二者肺癌检出率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0);试验组CT扫描期间CTDIw、有效mAs.DLP以及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均更低一些,且对比差异较大(P<0.001);二者的肺癌结节检出情况对比差异较小(P>0.05)。研究发现,在进行早期肺癌诊断过程中,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不会影响检出率,而且安全性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早期诊断 肺癌 优势 价值
下载PDF
CT扫描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王德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68-0070,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 CT检查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病人进行诊断时,对其整体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诊治的闭合性腹壁外伤病人100人,进行 CT扫描和B超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依据,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 CT检查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病人进行诊断时,对其整体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诊治的闭合性腹壁外伤病人100人,进行 CT扫描和B超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依据,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 CT在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度上都优于超声(p<0.05);在对不同部位实施诊断时,CT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接受CT扫描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整体诊断价值远高于B超诊断,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B超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增强CT扫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顾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01-0104,共4页
分析乳腺肿瘤的不同疗效以及通过改进的低剂量CT扫描所得的CT参数。方法 选择了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间入院的146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低剂量CT增强扫描。通过禁忌标准对低剂量CT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定疗效进行了分析... 分析乳腺肿瘤的不同疗效以及通过改进的低剂量CT扫描所得的CT参数。方法 选择了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间入院的146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低剂量CT增强扫描。通过禁忌标准对低剂量CT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定疗效进行了分析。记录并比较了恶性和良性肿瘤患者之间的CT参数差异。结果 在146例乳腺肿瘤患者中,金标准检测到52个恶性节点和94个良性节点。低剂量CT的灵敏度为90.38%,特异性为97.87%,准确性为95.21%。在两组之间的统计学显著差异中,平均通道时间(MTT)为(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低剂量CT扫描对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然而,CT参数中的平均通道时间(MTT)在恶性和良性肿瘤之间没有显示出统计学显著差异。这些发现为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增强ct 乳腺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16
作者 贺春雷 张进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将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诊断技术,观察组采用腹部CT扫描诊断技术,对比两组有效毫安秒与扫描剂量、诊断准确率。结果有效毫安秒与扫描剂量... 目的分析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将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诊断技术,观察组采用腹部CT扫描诊断技术,对比两组有效毫安秒与扫描剂量、诊断准确率。结果有效毫安秒与扫描剂量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准确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腹部CT扫描诊断技术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有效性颇高,降低有效毫安秒与扫描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扫描 急性阑尾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价值
17
作者 林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60-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患者7 d内是否并发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性转化组(n=24)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46),均行CT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患者7 d内是否并发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性转化组(n=24)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46),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记录并比较两组CT增强扫描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CT增强扫描参数CBF、CBV水平低于健侧区,MTT、TTP较健侧区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出血性转化组CT增强扫描参数CBF、CBV水平低于非出血性转化组,MTT、TTP较非出血性转化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增强扫描参数CBF、CBV、MTT、TTP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灵敏度为80.2%、78.0%、77.8%和72.5%,特异度为83.3%、75.1%、70.5%和89.2%。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作为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ct增强扫描 参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脑梗死及自发性脑出血软化灶鉴别中CT扫描的诊断价值分析
18
作者 杨少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05-0108,共4页
探讨CT扫描对脑梗死及自发性脑出血的软化灶鉴别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240例脑梗死患者列为脑梗死组,将2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列为脑出血组,都进行CT扫描。对比两组CT扫描结果、CT表现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 2240例脑... 探讨CT扫描对脑梗死及自发性脑出血的软化灶鉴别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240例脑梗死患者列为脑梗死组,将2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列为脑出血组,都进行CT扫描。对比两组CT扫描结果、CT表现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 2240例脑梗死患者有120例出现软化灶,软化灶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下、侧脑室旁等部位,主要呈现斑点状、斑片状等。220例脑出血患者出现222个软化灶,软化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及丘脑部位,主要呈现裂隙状、条带状等。结论 CT扫描具有很高的软化灶鉴别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自发性脑出血 软化灶鉴别 ct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与DR影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9
作者 邹红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0-0023,共4页
在肋骨骨折诊断过程中,于同一诊断之中实施多层螺旋CT以及DR影像诊断,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对象为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依次对患者实施DR检查以及多层螺... 在肋骨骨折诊断过程中,于同一诊断之中实施多层螺旋CT以及DR影像诊断,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对象为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依次对患者实施DR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扫描,其后对手术结果进行追踪随访,观察在不同诊断方式得出的诊断结果。结果 相较于DR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在各个方面的检出率都有显著的提升(P<0.05);在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等方面的比较上,多层螺旋CT相比于DR影像而言也更为优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肋骨骨折进行诊断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取得比DR影像技术好的诊断效果,其能够有效提升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并且诊断效能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DR影像技术 诊断效能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王伟 刘炳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8月于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织病理检出结果为金标准,设肝转移癌组为A组(n=27),设肝血管瘤组...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8月于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织病理检出结果为金标准,设肝转移癌组为A组(n=27),设肝血管瘤组为B组(n=49)。对比不同占位病灶实质灌注参数、不同占位病灶CT增强扫描的临床特征以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结论:A组各部位肝动脉灌注、肝血流量、类圆形中心低密度、牛眼征较B组高,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流速度、肝容量、病灶融合、靶环征、病灶内钙化、肝包膜下分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组织病理检出结果为金标准,CT增强扫描诊断对于肝血管瘤的检出结果与病理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能够有效诊断早期肝脏肿瘤病变,从而降低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肝转移癌 肝血管瘤 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