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3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成像特征及UA、LTB4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价值
1
作者 刘春光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4年第5期703-705,708,共4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成像特征及尿酸(UA)、白三烯B4(LTB4)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成像特征及尿酸(UA)、白三烯B4(LTB4)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UA及LTB4水平,之后行CTA扫描检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发病90 d时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各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UA和LTB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TA灌注异常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UA和LTB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CTA灌注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患者UA和LTB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患者CTA灌注异常情况和预后不良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和LTB4水平及CTA临床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01)。经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UA和LTB4水平及CTA临床特征联合应用评估患者预后质量的模型为Log(P)=0.617×UA+0.604×LTB4+0.599×CTA+0.61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A和LTB4水平及CTA临床特征联合应用评估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评估价值最高。结论CTA成像特征及UA、LTB4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各指标联合应用对预后水平有较高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成像特征 尿酸 白三烯B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质量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朝华 李海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观察组接受MSCTA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瘤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下的图像质量分级情况及诊断效能。研究发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可为患者实施MSCTA检查,此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同样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动脉瘤检出率与图像质量较高,但与DSA此类有创检查项目相比,MSCTA对患者的影响更小,具有便捷、实惠等优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影响
下载PDF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图像特征的比较
3
作者 罗洁 李小平 王婵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总结对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图像特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总结对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图像特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OCTA与ICGA检查,以ICG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OCTA与ICG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ICGA检查可见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7例,异常分支血管网21例,异常分支血管网合并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0例,因出血遮挡无异常表现2例,检出率为96.00%(48/50)。OCTA检查可见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6例,异常分支血管网19例,异常分支血管网合并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1例,无异常表现4例,检出率为92.00%(46/50);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400)。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ICGA与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16,P<0.001)。以ICG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45/46)、75.00%(3/4)和92.00%(46/50)。结论ICGA与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病变一致性较高,ICGA检查表现为异常分支血管网者,OCTA检查可见相似表现;ICGA检查表现为特征性息肉样病灶者,OCTA检查可见明显强信号亮点;ICGA与OCTA检查显示病灶形态及位置具有一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图像特征
下载PDF
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乔鹏岗 孙如镜 +2 位作者 张诗雨 程旭 杨正汉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7-102,106,共7页
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诊疗期间接受MRI常规平扫+SWI及头颈CTA检查。按梗死大小分为区域性梗死(37例)和小梗死(13例),基于头颈CTA及SWI观察责任血管改变;头颈CTA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斑块及狭窄,头颈CTA联合SWI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比较头颈CTA及头颈CTA联合SWI对不同类型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50例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43~79岁,中位年龄62.5岁。37例区域性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13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共检出12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 12例SVS均为阳性,另检出9例PICA SVS阳性患者。13例小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5例SVS阳性,另检出1例PICA SVS阳性患者。结论 头颈CTA联合SWI有助于提高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椎动脉V4段狭窄时帮助判断有无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位置,有助于提高PICA病变尤其是椎动脉V4段无异常改变时PICA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小脑后下动脉 磁敏感加权成像 ct血管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头颅CT血管造影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吉廷举 朱雯雯 张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模态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和侧枝循环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AIS患者57例,年龄36~78(63.4±12.3)岁,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模态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和侧枝循环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AIS患者57例,年龄36~78(63.4±12.3)岁,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联合CTA检查,收集MRI、CTA资料和临床资料,通过CTA联合3D-TOF-MRA诊断脑侧枝循环和IP,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影响IP、灌注-扩散不匹配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IP 30例(52.6%),无IP 27例(47.4%),IP组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病比例高于无IP组患者(P<0.05)。侧枝循环分级和入院时梗死区体积及低灌注区体积呈负相关(r=-0.603、-0.331,P<0.01),和灌注-扩散不匹配呈正相关(r=0.528,P<0.001)。侧支循环开放良好组mRS评分≤2分者比例显著高于开放不良组(P<0.05)。疗效显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值、灌注-扩散不匹配、侧枝循环分级优于疗效不显著组(P<0.05)。结论CTA联合多模态MRI有助于评估AIS患者脑组织血流变化情况,侧支循环及IP的准确评估可有效预测AIS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缺血半暗带 侧枝循环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谭锦林 黄承发 叶志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筛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0例,均行CTA及DSA检查,手术确诊40例,其余10例未...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筛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0例,均行CTA及DSA检查,手术确诊40例,其余10例未检出。对比2组患者脑动脉瘤的分布情况、动脉瘤测量情况,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与诊断时间。结果颅内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瘤采用CTA诊断的检出率为20.0%、17.5%,采用DSA诊断的检出率为2.5%、0,CTA检出率较高;CT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2%、87.5%、93.3%,均高于DSA诊断的73.1%、62.5%、70.0%(P<0.05);2种诊断方式对中等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瘤瘤颈平均大小、瘤体长径、瘤体短径在研究组的结果中表现为(3.2±0.5)mm、(10.6±1.3)mm、(5.5±0.6)mm,与对照组的(3.7±0.4)mm、(11.0±1.6)mm、(5.4±0.4)m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和准确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成像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探究
7
作者 刘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84-0187,共4页
探究CT血管造影成像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CT血管造影... 探究CT血管造影成像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的诊断效能更好(P<0.05),并且左心耳血栓存在与否会在诊断结果中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成像在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成像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左心耳血栓 准确率
下载PDF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8
作者 李济民 杨雪丽 陈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数共11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所有患者均进行3D-CTA与3D-DSA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瘤体最大直径与瘤颈径和3D-CTA对确诊的瘤体位置检出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AN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72,P<0.05),采用3D-CTA检出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检出符合率为100.00%,大脑中动脉66.67%,大脑后动脉为75.00%,前交通动脉为74.12%,后交通动脉为95.65%,颈内动脉颅内段为89.47%;3D-DSA与3D-CTA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DSA检查相比,3D-CTA其一致性较高,且对于瘤体不同位置的检出率均表现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血管和斑块特征评估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
9
作者 史彪 阮维圣 马晓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血管和斑块特征评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或者确认为冠心病并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血管和斑块特征评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或者确认为冠心病并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依次进行了CCTA、ICA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以ICA引导下经压力导丝测量的心肌FFR为金标准,将所有病变血管分为缺血组(FFR≤0.8)和非缺血组(FFR>0.8)2组,其中缺血组32例(37支病变血管),非缺血组38例(44支病变血管)。比较2组病变血管的斑块特征(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体积百分比、钙化体积百分比、病变长度、斑块高危征象)以及左主干、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等部位动脉狭窄程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CTA狭窄率及斑块特征与心肌缺血病变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心肌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缺血组CT高危斑块、餐巾环征发生率均高于非缺血组,而低密度斑块、正性重构发生率均低于非缺血组(均P<0.05)。2组患者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7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CCTA狭窄率、病变长度和CT高危斑块(比值比=3.796、1.029、2.463,均P<0.05)。CCTA(≥50%狭窄)与CT高危斑块、病变长度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CCTA(≥50%狭窄)和ICA(≥50%狭窄)单独诊断(曲线下面积:0.715比0.626、0.665,均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预测因素包括CCTA狭窄率、病变长度和CT高危斑块,三者联合应用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对心肌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成像 狭窄率 斑块特征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徐海嘉 何玮 +3 位作者 过伟锋 杨姗 都业弘 陆海锋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构建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构建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稳定性CAD患者90例,包括狭窄程度在30%~90%的目标血管135支。所有患者2周内均接受了CCTA、侵入性冠脉造影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根据有无血流动力学显著性狭窄,分为心肌缺血人群(FFR≤0.80,n=30)和非缺血人群(FFR>0.8,n=60),将135支目标血管分为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组(FFR≤0.8,n=36)和非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组(FFR>0.8,n=9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的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心肌缺血人群与非缺血人群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的斑块长度、斑块面积、面积狭窄百分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血管体积、脂质斑块体积水平较高,点状钙化、正性重塑、餐巾环征的比例较高,而最小管腔面积较小(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小管腔面积(OR=0.303,95%CI 0.178~0.517,P<0.001)和总动脉粥样硬化体积(OR=1.006,95%CI 1.002~1.010,P=0.003)为稳定性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预测概率的回归方程为P=1/[1+e-(-1.19441×MLA+0.006058×TAV+0.600912)],其诊断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AUC为0.879(95%CI 0.811~0.928),总体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0.0%、83.3%、78.8%、58.8%、92.9%。结论在稳定性CAD患者中,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斑块特征指数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刘钰苇 徐礼侠 +1 位作者 张权 马小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4期4207-4210,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5~73岁。... 目的探究分析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5~73岁。所有患者均行CTA、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观察两种技术对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的显示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A、DSA对4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病灶的检查均相对清晰,两种检查方式的畸形血管团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6,P=0.616)。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能见到明确的供血动脉,供血动脉数116条,引流静脉数73条,DSA检查结果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116/116)、97.26%(71/73),CTA检查结果分别为97.41%(113/116)、93.15%(68/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981)。DSA、CTA颅内动脉瘤的空间关系显示清晰度分别为82.50%(33/40)、85.00%(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898);DS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分别为92.50%(37/40)、7.50%(3/40),CTA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分别为87.50%(35/40)、12.50%(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5,P=0.456)。结论综合CTA、DSA两者优缺点,CTA、DSA畸形血管团诊断基本相同,CTA可作为脑动静脉畸形诊断的首选无创方案,如需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则可采用联合方案,从而尽可能减少诊断差错,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供血动脉检查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刘志方 畅龙 费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接受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总院区及韶钢院区接收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CTA检查,于7 d后开展DSA检查...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接受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总院区及韶钢院区接收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CTA检查,于7 d后开展DSA检查,并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来评价CTA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DSA确诊患者有61例,经CTA检出冠状动脉阳性病变60例;CTA对冠状动脉阳性病变的诊断阳性预测值为98.3%,阴性预测值为80.0%,准确度为95.7%,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88.9%;CTA检查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检出率分别为51.3%、29.3%、19.3%,0%,DSA检查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检出率分别为52.5%、31.2%、16.2%,0%,2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无狭窄/轻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3.6%、19.5%、16.9%,对中度/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12.3%、45.2%、42.5%,CTA对无狭窄/轻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检出率高于中度/重度狭窄,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检出低于中度/重度狭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DSA在冠心病患者诊断工作中均具有显著价值,且2种诊断方案在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一致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冠心病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CT血管造影分析
13
作者 陈思远 陈晓鹏 +4 位作者 彭勃 庄原苏 曹韦 李学忠 宋西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7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CT血管造影技术检测的存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非急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CT血管造影技术检测的存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大脑中动脉狭窄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特征,并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性分析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间大脑中动脉斑块各项分型占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15分时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较NIHSS评分<15分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NIHSS评分≥15分的患者钙化斑块占比明显高于NIHSS评分<15分的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CT血管造影技术检测显示大脑中动脉斑块性质主要表现为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动脉狭窄多集中于中度及重度,同时与患者自身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特征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黄家欣 杨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疑似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A与DSA技术诊断,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疑似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A与DSA技术诊断,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67例患者经过术后诊断证实,有58例确诊为AD。58例患者中,发现内膜瓣58例,受累分支数达到161条,破口数187个。MSCTA、DSA技术对AD患者真假腔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技术对AD患者分支受累、破口数、内膜瓣的检出率高于DSA技术(P<0.05)。MSCTA与DSA技术检出AD患者真腔远端直径、左锁骨下动脉(LSA)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第一破口与LSA距离、第一破口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技术对AD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AD技术具备较为良好的AD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且对于病灶参数测量基本一致,但MSCTA技术在检测病变受累支数、内膜破口等方面更有优势,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15
作者 林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102-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受检者中,DS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5例,阴性15例;MSCTA检出真阳性83例,MRA检出真阳性75例;M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MRA检查(P<0.05);MSCTA对不同病灶部位的总检出符合率高于MRA(P<0.05);MSCTA成像质量高于MRA(P<0.05);MSCTA检测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方面与MRA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相较于MRA技术,应用MSCTA检测诊断效能及成像质量高,对于微小、易漏诊的病灶可采取MSCTA与MRA联合检查的方式支持,从而提升检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成像质量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张娟 高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技术诊断,以数字减影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技术诊断结果。结果 CTA诊断准确率是97.14%,灵敏度是97.1... 分析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技术诊断,以数字减影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技术诊断结果。结果 CTA诊断准确率是97.14%,灵敏度是97.10%,特异性是100.00%。DSA检查与CTA检查左冠主支、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主干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A检查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具有操作便捷、简单、无创等优势,而且诊断准确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数字减影造影
下载PDF
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周子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370 mg/mL对比剂,观察组给予... 目的:观察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370 mg/mL对比剂,观察组给予300 mg/mL对比剂。比较两组图像成像质量、扫描参数、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成像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腔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与正常浓度对比剂相同,且辐射剂量更低,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头颈ct血管造影 成像质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张立峰 王文军 吴杰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6-0189,共4页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1800例TIA患者做样本,对其执行CTP以及CTA检查。结合患者住院后实际情况,进行患者是否产生ACI的划分,形成ACI组和非ACI组。实现两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1800例TIA患者做样本,对其执行CTP以及CTA检查。结合患者住院后实际情况,进行患者是否产生ACI的划分,形成ACI组和非ACI组。实现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max),血管狭窄程度,不同诊断下判定患者进展为ACI的预测结果分析。结果 两组对比上ACI组在脑部情况CBV、CBF指标均较非ACI组低,而MTT、Tmax较非ACI组高(P<0.05);血管狭窄程度ACI组高于非ACI组(P<0.05);执行CTP以及CTA均可在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上呈现出较好的表现,但联合诊断下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结论 TIA进展为ACI各指标会呈现出明显变化,为帮助TIA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情况,及时发现其进展至ACI的情况,实施CTP联合CTA诊断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照研究
19
作者 龙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20-0123,共4页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1.01~2022.12收入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均开展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结果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在特异度、敏感度对比上无...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1.01~2022.12收入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均开展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结果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在特异度、敏感度对比上无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准确性高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吻合率为87.56%;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狭窄诊断阳性吻合率为88.73%。结论 CT冠脉成像为一类无创诊断方式,应用于冠心病疾病中则发挥良好诊断价值,但实际诊断中因外界因素影响下,此时无法全面动态观察则增加诊断误差率,将CT冠脉成像联合诊断应用期间,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共同应用下综合进行诊断,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心病 诊断
下载PDF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宋耀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1-0054,共4页
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之间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给予观察组头颈部CTA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对照组... 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之间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给予观察组头颈部CTA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和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测lCH患者后续血肿扩大与CTA斑点征存具有相关性(F=2.293,P<0.05)。结论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 自发性脑出血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