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A辅助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峰 陶英群 +6 位作者 孙霄 杨兴旺 王宇 徐梦婷 王俊和 费爽 王婷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辅助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高血压脑干出血的病例资料,均经微创手术治疗,根据时间节点分为框架辅助组17例(2014年1月-2016年3月)...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辅助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高血压脑干出血的病例资料,均经微创手术治疗,根据时间节点分为框架辅助组17例(2014年1月-2016年3月)与ROSA辅助组16例(2016年5月-10月)。结果 ROSA辅助组血肿清除率优于框架辅助组(P=0.031),ROSA辅助组手术时间与术后拔管时间均少于框架辅助组(分别为t=1.762,P<0.05;t=2.493,P<0.05)。框架辅助组术后再出血3例,颅内感染2例;ROSA辅助组无再出血和颅内感染,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25和P=0.258)。结论 ROSA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在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等方面,均优于框架立体定向辅助治疗,适用于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超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 立体定位技术 微创治疗
下载PDF
脑囊虫病微创手术治疗19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经辉 郭斌 +7 位作者 耿鑫 李世鹏 周厚俊 孙涛 刘文春 桂杨 白鹏 余化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治疗脑囊虫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行神经内镜、立体定向等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9例单纯神经内镜下嚢虫摘除,7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完成,2例行透... 目的评价应用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治疗脑囊虫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行神经内镜、立体定向等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9例单纯神经内镜下嚢虫摘除,7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完成,2例行透明隔造瘘并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完全切除病灶,2例三脑室内嚢虫术中1例出血未取出囊虫,另1例发现嚢虫移位致侧脑室后份无法取出.术后随访2月至5 a,所有病例未发生新神经功能损伤,16例术前症状消除,3例脑电图有癫痫波,1例癫痫大发作,1例部分性癫痫发作.结论使用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脑囊虫病创伤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 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 微创
下载PDF
CT引导立体定向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70例报告)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子民 蒋福刚 +2 位作者 伍倩 周小沅 王天易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碎吸排空、术后辅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SA-602型脑立体定向仪,在CT引导下进行血肿定位,使用Backlund排空针次全排空血肿,置管辅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其中... 目的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碎吸排空、术后辅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SA-602型脑立体定向仪,在CT引导下进行血肿定位,使用Backlund排空针次全排空血肿,置管辅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其中6例因术后再出血,行开颅清除血肿。结果术中死亡1例,死于脑动静脉畸形(术前未获诊断)大出血。余69例出院时,预后良好27例,中残18例,重残13例,死亡11例。幸存的58例被随访6~24个月,其中良好32例,中残19例,重残6例,死亡1例。结论立体定向碎吸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微侵袭且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有效控制术后高血压,防止再出血、坠积性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微侵袭性立体定向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新 亓树彬 +5 位作者 翟忠太 刘宗惠 田增民 李士月 徐永革 王亚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将微侵袭观念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中并探讨其在确定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近10年立体定向手术经验的基础上,自2000年1月始将微侵袭观点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并对155例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进... 目的将微侵袭观念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中并探讨其在确定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近10年立体定向手术经验的基础上,自2000年1月始将微侵袭观点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并对155例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研究。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18例(7613%),炎性病变25例(1613%),放射性坏死6例(387%),脑变性性疾病3例(194%),另有3例(194%)未能获得阳性病理学诊断,总阳性诊断率为9806%。共发生并发症4例(258%)。无死亡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微侵袭技术的引入则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病变 活检术 立体定向 微侵袭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出血降低术后继发性癫癎发生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琨 许兰 伍国锋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出血术后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平均年龄43.52岁,血肿量为30~50 mL,平均(38.33±2.8)mL。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及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各30例...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出血术后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平均年龄43.52岁,血肿量为30~50 mL,平均(38.33±2.8)mL。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及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各30例,人院24 h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2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如降颅压、调节血压、止血、预防感染等。手术治疗后3、6、12个月时随访,以患者继发性癫癎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指标,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继发性癫癎发生情况。结果:立体定向微创组3个时间段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分别为6.7%、10%、10%,NIHSS评分分别为(6.23±2.02)分、(5.50±2.21)分、(4.80±1.20)分;开颅血肿清除术组3个时间段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分别为60%、60%、53%,NIHSS评分分别为(10.18±2.20)分、(8.20±2.20)分、(7.43±2.22)分;2组间比较,继发性癫癎及NIH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继发性癫癎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并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继发性癫癎 立体定向技术 微创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评分(NIHSS)
下载PDF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切除脑肿瘤
6
作者 诸葛启钏 陈伟建 +4 位作者 吴近森 吴广宇 叶盛 张宇 瞿宣兴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瘤可能性。方法 采用F L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作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 ,微创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 15例 ,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 ,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尾状核... 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瘤可能性。方法 采用F L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作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 ,微创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 15例 ,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 ,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尾状核星形细胞瘤 2例。手术时 ,由CT扫描确定病灶靶点 ,通过立体定向仪计算机软件计算靶点坐标 ,最后根据靶点坐标数据调整导向臂X、Y、Z ,由导针引导直至找到病灶。结果  15病灶均顺利找到和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立体定向技术 微侵袭神经外科 治疗
下载PDF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炜骞 柯珍勇 +2 位作者 汪洋 程思 敖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4-408,412,共6页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35%~40%。脊柱转移瘤发生率可高达30%~50%。肿瘤细胞在椎体内生长,侵蚀、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甚至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一...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35%~40%。脊柱转移瘤发生率可高达30%~50%。肿瘤细胞在椎体内生长,侵蚀、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甚至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一直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降低了脊柱转移瘤的并发症。同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脊髓激光间质热疗同步发展也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微创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文奎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例,分别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平均住院日较开颅手术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引导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影响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旭 王丽琨 伍国锋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2期68-71,106,共5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自发性小脑出血(S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非手术治疗的SCH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4~6分);对...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自发性小脑出血(S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非手术治疗的SCH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4~6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72例(68.4%),纳入预后不良组33例(31.3%),其中死亡25例(23.8%)。入院GCS评分、入院后血肿扩大、入院血肿直径、后颅窝紧缩征和合并糖尿病是SC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入院GCS评分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入院GCS评分12分为最佳截断值;入院血肿直径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入院血肿直径3.6 cm为最佳截断值。结论:入院GCS评分<12分、入院血肿直径>3.6 cm、入院后血肿扩大、出现后颅窝紧缩征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非手术治疗SCH患者3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小脑出血 后颅窝 预后 改良Rankin量表 立体定向微创技术
下载PDF
双面交线入路法在微侵袭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邓国军 卢奕 +2 位作者 吴俊 吴凌渊 冯小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77-580,584,共5页
目的研究双面交线入路法(徒手立体定向方法)在微侵袭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立体定向穿刺治疗159例患者。术前在CT影像片上测量确定计划靶点、计划穿刺点和计划穿刺路径。用直尺、量角器和角规确定经过靶点的定位平面、定角... 目的研究双面交线入路法(徒手立体定向方法)在微侵袭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立体定向穿刺治疗159例患者。术前在CT影像片上测量确定计划靶点、计划穿刺点和计划穿刺路径。用直尺、量角器和角规确定经过靶点的定位平面、定角平面和穿刺深度,并标记于头皮上。穿刺操作时按定位平面与定角平面交线进入颅内,并依据穿刺深度将穿刺针置入靶点。结果术后复查CT示,所有患者(基底节血区肿59例,非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25例,创伤性颅内血肿36例,术后再出血6例,脑脓肿1例,脑积水32例)的穿刺均到达靶点,成功完成立体定向穿刺治疗。结论双面交线入路法测量用具少、操作简便、迅速,特别适合在微侵袭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立体定向技术 微侵袭 穿刺治疗
下载PDF
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新 刘宗惠 +6 位作者 杜吉祥 田增民 李士月 黄红云 赵全军 修波 徐永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 评价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术在确定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在近 10年立体定向手术经验的基础上 ,将微侵袭观点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并对15 5例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研究。其中男 8... 目的 评价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术在确定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在近 10年立体定向手术经验的基础上 ,将微侵袭观点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并对15 5例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研究。其中男 89例 ,女 6 6例 ,年龄自 6 5~ 6 8岁 ,平均 31 3岁。行CT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 43例 ,MRI引导 112例。结果 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18例 ,炎性疾病 15例 ,寄生虫或囊肿样病变 10例 ,放射性坏死 6例 ,脑变性性疾病 3例 ,3例未能获得阳性病理学诊断 ,总阳性诊断率为 98 1%。共发生并发症 4例。无死亡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活检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 ,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病变 活检术 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术 组织病理学诊断 神经外科学
原文传递
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蒋伟刚 刘耀升 刘蜀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随着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肿瘤的脊柱转移日益严重。若不治疗可引起疼痛、脊柱不稳、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确诊后,可通过分级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生存期,以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案。脊柱转移瘤传统... 随着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肿瘤的脊柱转移日益严重。若不治疗可引起疼痛、脊柱不稳、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确诊后,可通过分级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生存期,以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案。脊柱转移瘤传统的治疗方式多为姑息性治疗。外科技术的突飞猛进提供了神经减压和节段固定等有价值的治疗。近年来,各种微创技术的发展明显地降低了脊柱转移瘤手术的并发症。立体定向放疗的同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手术治疗 微创技术 立体定向放疗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婧菲 井洁 +1 位作者 潘超 唐洲平 《华西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714-720,共7页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目前对其外科、内科治疗仍存在争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SICH有了较大进展,其通过微侵袭的手术方式在SICH后早期清除脑内血肿...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目前对其外科、内科治疗仍存在争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SICH有了较大进展,其通过微侵袭的手术方式在SICH后早期清除脑内血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继发性脑损伤,对降低SICH病死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由于微创手术的不断进展,其越来越广泛应用于SICH治疗中。该文主要评述了SICH微创治疗技术的进展和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简要阐述了几种与微创治疗有关的创新技术,并结合临床体会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与展望,旨在促进SICH微创治疗临床经验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清除 微创手术 立体定向 内镜手术
原文传递
早期定向置管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茂刚 于文素 +5 位作者 董成龙 邓义军 朱素文 骆锦标 王汉东 孙树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探讨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6月至2019年01月采用方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16例。结果30 d的病死率为3/16(18.75%)。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目的探讨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6月至2019年01月采用方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16例。结果30 d的病死率为3/16(18.75%)。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立体定向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16例手术患者中,3分6例(37.5%)(定义为中度残疾),4分6例(37.5%)(定义为中度至重度残疾),5分1例(6.25%)(定义为重度残疾),6分3例(18.75%)。以6个月mRS≤3定义为的预后良好率,为6/16(37.5%),6个月病死率为3/16(18.75%)。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方体定向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可能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需要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方体定向技术 脑组织 老年 软通道 微创 M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