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联合头颈血管CTA诊断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杨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6-9,13,共5页
目的浅析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造影(CTA)诊断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CTA扫描检查,检测患者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管腔的... 目的浅析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造影(CTA)诊断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CTA扫描检查,检测患者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管腔的特点以及脑部血流相关指标,采用超声三分位统计,同时分析单独冠脉超声与联合冠脉超声的异质性差异。结果在患者头颈部血管管腔面积在超声三分位统计中的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腔最大径则第2分位与第1、第3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和第3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腔最小径在超声三分位统计中的3个分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腔平均径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管腔偏心指数在3个分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管平均血流量(Q_(mean),Q_(m))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脉搏速度(P_(WV),W_(V))第2分位与第1、第3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和第3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特性阻抗(Z_(C),Z_(CV))在3个分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外周阻力(TPR,R_(V))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诊断检测方法的各异质性检测指标值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CTA检查诊断异质性指标值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95、0.86和56.12,而仅采用冠脉超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仅为0.83、0.81和23.65。结论冠脉联合头颈血管CTA扫描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较仅采用冠脉超声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超声 cta扫描 头颈部血管疾病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唐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新泰市中医医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时剂量不同分成观察组(低剂量CT)和对照组(常规剂量CT),每组50例。...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新泰市中医医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时剂量不同分成观察组(低剂量CT)和对照组(常规剂量CT),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优良率、图像客观质量、辐射剂量、噪声及体质量指数(BMI)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6.00%,与对照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优良率9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颈总动脉平均值(Mean)、基底动脉中心Mea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背景噪声(N)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图像信噪比(SNR)与基底动脉中心S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颈部CTA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有效辐射剂量(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虹吸段CT值和BMI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剂量CT扫描技术应用于头颈部CTA检查,与常规剂量相比,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诊断准确率无较大影响,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a 低剂量CT扫描技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价值
3
作者 欧阳小辉 贠跃杰 李大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探究头颈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许昌中医院期间收治的70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探究头颈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许昌中医院期间收治的70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术中DSA辅助检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术中3D-CTA联合DSA辅助检查及治疗,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图像融合情况,发现观察组融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用照射剂量及造影剂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头颈部3D-CTA联合DSA影像融合诊断技术更能有效减少放射量,可控制造影剂的剂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全面的诊断依据,降低手术治疗风险,值得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三维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融合技术 神经介入手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GE revolution CT行头颈冠脉CTA联合扫描的可行性
4
作者 张文婧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目的GE revolution CT开启后超高端CT时代,初步探究GE revolution CT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与冠脉CTA联合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于2022年1—10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头颈CTA及冠脉CTA的患者,随机抽样分成两组,A组4... 目的GE revolution CT开启后超高端CT时代,初步探究GE revolution CT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与冠脉CTA联合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于2022年1—10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头颈CTA及冠脉CTA的患者,随机抽样分成两组,A组40例为对照组,先行冠脉CTA,再行头颈CTA。B组40例为试验组,行头颈冠脉CTA联合扫描。对A、B两组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A、B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以及对比剂用量。结果试验组图像用于诊断的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剂用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中,头颈部CTA联合冠状动脉CTA扫描技术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a 冠脉cta 联合扫描 可行性 对比剂用量 信噪比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头颈部联合CTA扫描方案中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平 吴发银 +6 位作者 郑庆生 熊小玲 查银兰 程向华 桂广华 宋芹霞 史恒峰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CTA扫描理想的触发阈值以及与之匹配的延迟时间。方法 300例头颈部血管受检者,前瞻性随机分A、B、C 3组,每组100例,分别设计3组不同的阈值及延迟时间,记录3组病例的阈值、达峰时间及延迟时间,剔除血管和颅脑有病变的...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CTA扫描理想的触发阈值以及与之匹配的延迟时间。方法 300例头颈部血管受检者,前瞻性随机分A、B、C 3组,每组100例,分别设计3组不同的阈值及延迟时间,记录3组病例的阈值、达峰时间及延迟时间,剔除血管和颅脑有病变的病例,从每组剩下未见明显异常病变的病例中随机抽取40例,对3组数据得到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经过统计学Ridit检验,B组方案扫描明显优于A、C组,所得影像图像伪影少,质量高,能应用于实际工作,减少医师后处理时间。结论造影剂总剂量70ml,注射速度5 ml/s,阈值设定为100 Hu,延迟时间为5 s均能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优化后的扫描方案节约了造影剂的量,提高了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血管 cta 扫描方案
下载PDF
“三低剂量”扫描在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张芳 张磊 +3 位作者 汝海燕 王晓峰 任千里 赵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低剂量”扫描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4月淮北市人民医院行头颈CTA检查18.5 kg/m^(2)≤体重指数(BMI)<30 kg/m^(2)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 目的:探讨“三低剂量”扫描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4月淮北市人民医院行头颈CTA检查18.5 kg/m^(2)≤体重指数(BMI)<30 kg/m^(2)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扫描,B组采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低流速注射扫描。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在头颈CTA图像上测量主动脉弓(OAR),左、右颈总动脉(L/R CCA),左、右颈内动脉(L/R IC),左、右大脑中动脉M1段(L/R MC)的CT值及图像噪声(SD值),计算各部位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对各组测量、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管整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AR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R CCA、L/R IC、L/R MC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NR及CNR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剂量长度乘积(DL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18.5 kg/m^(2)≤BMI<30 kg/m^(2),“三低剂量”扫描可满足诊断要求,减低辐射剂量,降低对比剂的不良影响,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模式 头颈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胡广柱 陈峰 +1 位作者 朱大荣 汪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探讨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将在我院接受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的164例病例,随机分成传统注射组和双流注射组。比较两组间对比剂用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部、M1段... 为探讨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将在我院接受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的164例病例,随机分成传统注射组和双流注射组。比较两组间对比剂用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部、M1段感兴趣区的CT值,并对两组间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综合显示情况及远端细小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质量评分。结果发现,两组间感兴趣区的CT值、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综合显示情况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剂用量、远端细小动脉分支显示情况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双流注射技术 头颈联合cta 双源CT
下载PDF
头颈CTA中运用0.6 mL/kg对比剂量与100 kVp管电压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敏钊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6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应用到头颈CT血管造影(CTA)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该院收入的82例头颈CTA病例,依据管电压、CTA对比剂总剂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使用60 m... 目的研究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应用到头颈CT血管造影(CTA)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该院收入的82例头颈CTA病例,依据管电压、CTA对比剂总剂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使用60 mL的CTA对比剂总剂量、120 kVp的管电压,而观察组使用0.6 mL/kg的CTA对比剂总剂量、100 kVp的管电压,对其最终的结果观察并比较。结果对于剂量长度乘积(DLP)、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SSDE),对照组SSDE(33.75±0.98)mGy、观察组(24.57±1.09)mGy,对照组DLP(1280.73±13.15)mGy·cm、观察组DLP(903.57±8.26)mGy·cm,可见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02、155.751,P<0.05);对于头颈CTA图像客观质量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其余兴趣区域图片质量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TA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总合格率,观察组(4分3例、5分38例)对比对照组(4分4例、5分3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应用到头颈CTA患者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能够减少头颈位置中CTA扫描所需的辐射总剂量与对比剂总剂量,且其图像最终的质量能够满足于临床中的各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 扫描 低碘对比剂剂量 效果 头颈cta
下载PDF
GE256排CT头颈CTA联合扫描在短暂性脑缺血检查中的作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林伟华 阮璇 +1 位作者 黄睿刚 黄炎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2期45-48,共4页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IA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评价结果。结果采用GE256...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IA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评价结果。结果采用GE256排CT头颈CTA血管探针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扫描,均获取了清晰的脑内动脉分支图像和支动脉、颈内动脉图像,其中有16例患者属于单纯的颅外动脉狭窄,有28例患者为单纯的颅内动脉狭窄。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其中椎动脉颅内狭窄8例、基底动脉狭窄6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伴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3例、M2段狭窄3例。在颅外颈动脉狭窄中,包括单侧椎动脉发育细小5例,主动脉C2、C3水平狭窄4例,椎内动脉起始部狭窄6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狭窄1例。共存在斑块、血管56支,处于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其中包括混合斑块、钙化斑块、中等斑块和软斑块各12支、16支、12支、6支。共累计血管中度和重度狭窄瓣闭塞患者71例,轻度狭窄患者9例。结论TIA患者应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一次扫描所获取的头颈部动脉成像图像完整,提高了TIA检出率,对于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判断也能够更加准确,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GE256排CT 头颈cta 联合扫描 作用价值
下载PDF
头颈部动脉CTA与CT冠状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技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广林 魏徐巍 +1 位作者 郭学建 赵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析头颈部动脉CTA与CT冠状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39例为对照组,41例为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单独CT... 目的:探析头颈部动脉CTA与CT冠状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39例为对照组,41例为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单独CTA扫描,试验组进行头颈部动脉CTA与CT冠状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统计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结果:试验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剂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头颈部动脉CTA与CT冠状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cta CT冠状动脉 一站式联合扫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不同扫描方式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傅岩 徐志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8期54-56,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方式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疑有脑血管疾病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方式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疑有脑血管疾病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43例。其中A组CTA扫描方向为头部至足部,B组CTA扫描方向为足部至头部,对比2组颈动、静脉各段及锁骨下动、静脉CT强化值,图像伪影分级,头颈部CTA图像质量。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组颈动脉各段CT强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CT强化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图像伪影分级中Ⅰ、Ⅱ级均明显多于B组,Ⅲ、Ⅳ级明显少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头颈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静脉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头颈联合CTA检查时,采用自头部向足部方向扫描能够减少静脉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头颈部 扫描方式 图像伪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瑞祥 赵子健 +3 位作者 盛茂 程庆红 夏明武 李若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扫描模式不同的常规扫描...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扫描模式不同的常规扫描组和三低扫描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图像客观评价参数,头颅CTA强化的平均值(SI4)、最佳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背景噪声(BN),以及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两组患者于2周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价三低扫描组与DSA诊断一致性以及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三低扫描组SI4、SNR及CNR均高于常规扫描组(t=11.932,t=8.575,t=9.226;P<0.05);两组图像B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7,P>0.05)。三低扫描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辐射剂量(ED)低于常规扫描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4,t=22.699,t=7.581;P<0.05)。三低扫描组与DSA诊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93),符合率为93.55%;三低扫描组诊断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最佳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8.46%、97.22%和93.55%。结论:采用MSCT三低扫描模式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扫描,能够显著提高扫描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且在诊断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 多排螺旋CT(MSCT) CT血管成像(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低扫描模式
下载PDF
头颈部多发性副交感节瘤的诊治(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佩娜 宋新汉 +3 位作者 陈良嗣 刘辉 黄飚 刘艳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33-235,i002,共4页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头颈部多发性副交感节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期收治的 1例巨大颈静脉球体瘤并同侧迷走神经副交感节瘤 ,并文献复习头颈部多发性副交感节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结果 本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头颈部多发性副交感节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期收治的 1例巨大颈静脉球体瘤并同侧迷走神经副交感节瘤 ,并文献复习头颈部多发性副交感节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结果 本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部位、侵犯范围有关。影像学检查 ,特别是CT血管显影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楚显示病灶范围、血供情况。本例采用改良颞颈“Y”型联合径路 ,完整切除肿物 ,无重大并发症 ,术后随访 9个月 ,无复发。结论 头颈部多发性副交感节瘤临床罕见 ,其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部位、侵犯范围及分泌状况有关 ,额外病灶易被忽略漏诊。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手术、随访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外科学 头颈部肿瘤/外科学 CT血管显影技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刚 王琦 丁明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观察组给予多排螺旋CT头颈...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观察组给予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各参数CT值、造影剂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及同层静脉CT值和同层静脉CT值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53,t=28.482,t=26.396,t=26.496,t=37.496;P<0.05);观察组患者延迟扫描时间为(15.22±0.36)s、平均造影剂用量为(44.53±3.36)ml,对照组延迟扫描时间为(19.63±1.52)s、平均造影剂用量为(64.26±5.36)ml,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9,t=24.708;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能够对患者血液循环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降低个体差异的影响,减少造影剂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头颈CT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造影剂用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扫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美琼 李庆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10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64排128层LightSpeed VCT螺旋CT机对42名临床怀疑患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头颈部血管扫描,所有病例都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头颈部CTA对于病变大小、形态...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64排128层LightSpeed VCT螺旋CT机对42名临床怀疑患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头颈部血管扫描,所有病例都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头颈部CTA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头颈部CTA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在后处理图像上更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筛查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128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术(cta) 头颈部血管疾病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明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7期69-70,共2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技术用于头颈部CTA(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以提高头颈部CTA检查质量、降低辐射风险。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头颈部动脉血管性病变患者(n=86),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技术用于头颈部CTA(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以提高头颈部CTA检查质量、降低辐射风险。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头颈部动脉血管性病变患者(n=86),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剂量CT扫描CTA检查,观察组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CTA检查,比较2组受检患者的辐射剂量、图像噪声、图像质量情况。结果:组间辐射剂量比较,观察组CTDIvol、DLP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图像噪声以及图像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技术用于头颈部CTA检查中可获得相近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但是,就辐射剂量比较,低剂量CT扫描技术更具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受检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剂量/低剂量CT扫描 头颈部cta检查 图像噪声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